大班音乐欣赏《赛马》 篇1
活动目标: 1、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2、学习欣赏及感受音乐的热烈奔放。3、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蒙古族的生活。4、认识中国的民族乐器——二胡。活动准备: 1、课前和孩子一起学习中国的蒙古族的常识,包括服饰、生活环境及民族特有的活动。2、课件:蒙古族图片、赛马场面的视频。3、音乐:《草原骑兵》、《赛马》。4、打击乐器:手铃、双响筒、铃鼓各若干。活动过程:一、跟随音乐,模仿骑马进入活动室幼儿在优美、欢快的《草原骑兵》音乐声中做着骑马动作,轻松地进入活动室,围坐在教师周围。二、实物认知,了解民乐二胡的声音1、播放课件,回顾经验(课件内容:蒙古族居住的大草原、蒙古包、成群的牛羊画面)师:一起来看看我们来到了哪里?(草原、蒙古包、蒙古等)这是什么民族居住的地方?你还知道他们的哪些事情?幼儿根据经验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对应点播课件。(蒙古族的服饰、生活环境及饮食等)2、运用实物,认识二胡教师手拿二胡,提问: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件能演奏出表现蒙古族人生活的乐器,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仔细看看二胡长的什么样?几根弦?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 幼儿观察二胡,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请个别幼儿用手弹拨琴弦,再用琴弓拉响琴弦。三、欣赏音乐,初步感知名曲《赛马》1、倾听音乐师:二胡演奏的音乐到底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什么生活呢?你们想不想听?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倾听。2、说说感受师:你听到刚才的音乐有什么感受?你在音乐中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幼儿自由表达。小结:刚才放的音乐的名字叫《赛马》,赛马是蒙古人民庆祝节日时一个很有意思的比赛场面。 四、再次欣赏,尝试将乐曲进行分段1、再次倾听师:现在请你再仔细听一听,你还会在音乐中听到很多有意思的声音呦!幼儿带着任务第二遍听乐曲。师:你们又听到了什么?(马蹄的声音、马脖子上铃铛的声音、马叫的声音等)2、乐曲分段师:赛马这首乐曲分三段,谁能告诉大家从哪儿开始是第二段,为什么?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五、欣赏辨析,肢体表现各段的不同1、分析三段特点师:听了第一段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马在奔跑等) 从第二段音乐中,又看到了什么?(人们在唱歌、跳舞等)第三段音乐和第几段音乐一样? 幼儿想象回答。2、动作表现音乐师: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演一下音乐中赛马的情景好吗?播放音乐,幼儿自由表现。3、影像呈现音乐师:蒙古人民赛马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播放赛马场面的视频,幼儿边观看边欣赏音乐。小结:《赛马》是用中国的民族乐器二胡演奏的曲子,表现了蒙古人民节日时一个很有意思的庆祝活动——赛马。在音乐中,我们听到了马跑时的马蹄声、比赛时人们的欢呼呐喊声、蒙古人民欢歌笑语声。还听到了马叫的声音,冠军得奖时的欢呼声。六、自选乐器,尝试用乐器表现音乐师:现在请你选择一件打击乐器,我们来为乐曲《赛马》伴奏好吗?幼儿自主选择打击乐器。师:你选的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什么?表现音乐中的什么情节?(手铃:像马脖子上的铃铛,跑起来铃铃响;双响筒:像马跑起来的马蹄声;铃鼓:像人们欢乐的歌唱声。)听《赛马》音乐,幼儿手拿打击乐器来表现音乐内容。 【活动亮点】活动将倾听、想象和表现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开始就让幼儿想象自己已置身于蒙古草原中,为下面倾听中的想象做好了铺垫。在每一次的倾听过程中都让幼儿充分地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使抽象的音乐充满了画面感。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用动作表现音乐,最后运用打击乐器为音乐配器,使幼儿真正融入到音乐之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热烈奔放。欣赏的任务要求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特点,让幼儿在音乐中能听到越来越多的声音,准确地分辨出音乐的三段体,掌握了欣赏音乐的方法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 篇2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骏马奔驰保边疆
常州市轻工幼儿园 吴雪霖
课题生成: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课题名称 骏马奔驰保边疆(大班音乐活动)
教育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准备: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 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2>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老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2>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①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幼儿2:我可以喊“驾——”
<3>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 看指挥演奏:一起走(敲)→红马敲→黄马敲→白马敲→黑马敲→两匹两匹轮流走(两组轮流敲奏)→一起奔向终点冲刺(四组齐奏)→拉住疆绳,乐曲结束(幼儿筷子上举,作欢呼状)
② 教师:怎样使你的筷子敲得好听?幼儿1:要合着节拍敲;幼儿2:带上手腕敲得好听!
③ 教师:刚才我们是使用两把筷子对敲,还可以怎么敲?<br><p></p>幼儿1:我可以将筷子在椅背上敲;幼儿2:我可以在椅子的两侧敲;幼儿3:我可以在地板上敲。
④ 根据筷子不同的敲击点幼儿再次分组演奏。
⑤ 教师:你还想扮演什么颜色的马?(交换位置演奏),提出要求:老师指挥重拍时,你要把重拍敲出来!
<4>探讨其他乐器的匹配。
① 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 篇3
反思:
在《音乐课程标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等理念指导下上了这么一堂欣赏课,我感受颇深,有值得保留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有一些不足和需要仔细推敲的地方:
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投入地来欣赏一段音乐,那么就需要音乐教师来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他们处理好听觉与联想的关系,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从而丰富和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对象始终是音乐,不会被图片或动画所取代,就需要教师把握一个度,因为任何教学手段都必须是为音乐服务的。
以上是我上课的一点感受与心得,很多想法欠成熟,希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共同探究,共同进步!
沈阳市皇姑区教师学校教研室周凤兰老师评欣赏课《赛马》: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全体学生进行音乐创造。通过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音乐活动的目的。
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在这一点上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本课教学中教师将整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段感受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情境,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
在导入环节中刘老师创设情境,从兴趣引入,运用了视觉图像法。
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对我们汉族的孩子来说了解得不多。为了使学生们更直接的了解到我国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合理运用了电脑软件制作了一些他们吃、住、穿等方面的风情画面,配合优美的内蒙古《赛马》,视听结合,避免了枯燥的说教,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并很自然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到美丽的大草原的情境中。
在分段欣赏环节中通过活动来提升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赫冬阳同学用二胡演奏了《赛马》。这首曲子是黄海怀作曲的。乐曲描写内蒙古人民在节日赛马的热烈景象。结构是常见的有再现的单三段体。第一段音乐性格热烈奔放,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和急促的音型宽紧相间,刻画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景象。乐曲的第二段,曲调兴奋昂扬,抒发了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之情。其中前半部分节奏轻快活泼,音乐富有动力;后半部分由伴奏演奏 主题旋律,而二胡巧妙用食指拨动内弦,奏出跳跃的分解和弦,两者生动的结合,妙趣横生。尾部做了扩充形成高潮后,以渐慢速度引出二胡的华彩乐段。最后,再现第一主题,热烈欢腾的赛马景象重现在听众眼前。如此一来,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兴趣高涨,而且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于乐曲第二部分的主旋律,老师主要引导学生随琴、随乐曲哼唱和模仿二胡的演奏来加深印象、表现音乐。最后,采用分组表演的方法,分别让不同的学生表演不同的段落,再进行集体参与活动,使欣赏、演奏和表演达到和谐一致,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能充分自主地表现音乐。
在乐段分析处理中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听辨能力。
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小学教学校长赵玫评欣赏课《赛马》:
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也能参加音乐活动,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刘姝老师执教的这节音乐欣赏课《赛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感受音乐,享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上课伊始,随着《草原就是我的家》欢快的乐曲响起,教师与学生一起跳起了蒙古族舞蹈,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美丽的大草原上,带到了场面热烈的赛马场上。激起了学生对草原生活的美好回忆 与向往。同时,教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学生们更深一步了解蒙古族牧民的风土人情,大大丰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的范围和音乐视野。
二、丰富内容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这节课教者采用初听、分段听和完整听,来指导学生学会“初步感受音乐——听音乐发挥想象——表现音乐“的欣赏方法。在整个过程中,为了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刘姝老师引导学生使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赛马》,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哼唱主题音乐,模仿二胡演奏方法和表演赛马场景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尤其在乐段分析处理中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们在欣赏中敢于想象,敢于表现。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和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三、面向全体
课堂上,教者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主要的位置,如对每个乐段的处理,让每个学生思考并说一说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意境,再用肢体语言或者乐器加以表现,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 篇4
课题生成: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课题名称 骏马奔驰保边疆(大班音乐活动)
教育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准备: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 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老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黄马又次→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黄马、黑马又共同→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①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幼儿2:我可以喊“驾——”
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 看指挥演奏:一起走(敲)→红马敲→黄马敲→白马敲→黑马敲→两匹两匹轮流走(两组轮流敲奏)→一起奔向终点冲刺(四组齐奏)→拉住疆绳,乐曲结束(幼儿筷子上举,作欢呼状)
② 教师:怎样使你的筷子敲得好听?幼儿1:要合着节拍敲;幼儿2:带上手腕敲得好听!
③ 教师:刚才我们是使用两把筷子对敲,还可以怎么敲?
幼儿1:我可以将筷子在椅背上敲;幼儿2:我可以在椅子的两侧敲;幼儿3:我可以在地板上敲。
④ 根据筷子不同的敲击点幼儿再次分组演奏。
⑤ 教师:你还想扮演什么颜色的马?(交换位置演奏),提出要求:老师指挥重拍时,你要把重拍敲出来!
探讨其他乐器的匹配。
① 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 篇5
大班音乐欣赏《赛马》——骏马奔驰保边疆
常州市轻工幼儿园 吴雪霖
课题生成:
在进行有关“马”的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加深对马的认识,我结合了二胡独奏曲《赛马》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它是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不失为幼儿音乐欣赏的好教材。我将一首结构比较复杂的器乐曲诠释成特定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去了解它、接纳它、表现它,运用多通道参与理论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欣赏、律动、打击乐演奏活动让幼儿自发的投入到听、说、想、做、演的活动中来,进行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从而生成本课题。
课题名称 骏马奔驰保边疆(大班音乐活动)
教育目标:
1、通过观看木偶表演,欣赏乐曲《赛马》,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用筷子随节拍较投入地进行表演。
2、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试用筷子不同的敲击方式,并探讨其他乐器如何进行合理的匹配。创造性的表现自身对音乐的感知。
3、培养幼儿对欣赏乐曲的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活动准备:四种颜色(红、黄、白、黑)的木偶马饰,二胡曲《赛马》,共四组幼儿人手两把筷子,串铃,圆舞板,小铃,实物二胡。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
老师:在一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奔跑着四匹骏马,一匹红马、一匹黄马、一匹白马、还有一匹黑马(相继出现马饰),看----它们来啦!(两位老师手持马饰,随乐进行木偶操作)幼儿边听乐曲,边欣赏木偶表演。
二、 分析音乐,将音乐情境化。
<1>师幼讨论:刚才的音乐听了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它们在干什么?幼儿回忆刚才的情景表演,讨论音乐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对,刚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听得很认真。这首音乐听上去很欢快、奔放,表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群马飞奔,你追我该的动人场面。
<2>再次欣赏音乐根据特定的音乐形象,创编、记忆动作顺序。老师:四匹马是如何你追我赶的?幼儿讨论,教师小结:乐曲开始,四匹马一同快速奔跑→慢跑→红马首次领先→黄马又次领先→白马又跑到黄马的前面→黑马又超过了白马→红马、白马两两领先→黄马、黑马又共同领先→一起奔跑冲刺→反复一次→到达终点,拉住缰绳“吁——”(全曲结束)
三、幼儿根据音乐情节大胆表现音乐。
<1>教师示范随乐用筷子敲奏。
<2>幼儿根据颜色分组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① 教师:你应该表演什么颜色的马?为什么?幼儿:我坐的是红色的椅子,就扮演红色的马。
② 教师:你怎样表演马在奔跑?幼儿1:我可以象骑马的叔叔那样挥鞭;幼儿2:我可以喊“驾——”
<3>幼儿听音乐,分组用筷子演奏。
① 看指挥演奏:一起走(敲)→红马敲→黄马敲→白马敲→黑马敲→两匹两匹轮流走(两组轮流敲奏)→一起奔向终点冲刺(四组齐奏)→拉住疆绳,乐曲结束(幼儿筷子上举,作欢呼状)
② 教师:怎样使你的筷子敲得好听?幼儿1:要合着节拍敲;幼儿2:带上手腕敲得好听!
③ 教师:刚才我们是使用两把筷子对敲,还可以怎么敲? 幼儿1:我可以将筷子在椅背上敲;幼儿2:我可以在椅子的两侧敲;幼儿3:我可以在地板上敲。
④ 根据筷子不同的敲击点幼儿再次分组演奏。
⑤ 教师:你还想扮演什么颜色的马?(交换位置演奏),提出要求:老师指挥重拍时,你要把重拍敲出来!
<4>探讨其他乐器的匹配。
① 教师出示小乐器:圆舞板、小铃、串铃。手持木偶马饰:刚才四匹马奔跑时,哪里发出声音?哪种乐器最象马铃声?(串铃)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集体);哪种乐器最象马蹄声?(圆舞板)加在单独演奏,还是集体演奏的地方?(单独)
② 各请两位幼儿分别加奏串铃和圆舞板,全体幼儿共同演奏。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共同欣赏了我国著名的民乐乐曲《赛马》,它是由弦乐器二胡演奏的,好听吗?下次老师再次带领你们欣赏优美的二胡曲!(出示二胡实物,让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