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树和落叶树 篇1
目标:
1、说出几种常见的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名称。通过比较,初步了解秋东季落叶树要落叶,常绿树不落叶的道理。
2、发展分析、比较能力,激发幼儿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兴趣。 准备:课前教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树叶。
收集一些树叶。 过程:
一、初步形成常绿树、落叶树的概念。
每组一篮树叶,小朋友观察比较。这些是什么树叶?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二、通过比较,了解树叶常绿和枯黄的主要原因。
分给幼儿两片树叶(梧桐树叶和冬青树叶)
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常绿树的叶子和落叶树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三、根据经验交谈。
请小朋友讲讲自己认识的树,那些是常绿树、那些是落叶树。
四、找常绿树和落叶树。
带幼儿到外面去找树。
常绿树和落叶树 篇2
秋天来了,梧桐树妈妈悄悄地给她的树叶孩子换上了黄颜色的衣服。终于有一天,一阵风吹来,梧桐叶子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忽悠忽悠地飘到了地上。 在地面上它见到了另外的树叶,有枫树、柳树、水杉……它们都是刚离开树妈妈飞到地上的。几个伙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来他们都穿着绿衣裳,现在都不约而同地换上了红衣裳、黄衣裳,真漂亮! 梧桐叶子说:“咱们一起到那里去玩玩好吗?”这时,正好刮来一阵风,把它们吹到一棵大树跟前,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广玉兰。“广玉兰姐姐,你快下来跟我们一起去玩吧。”广玉兰树叶说:“不行啊,我不能离开妈妈。”梧桐树叶觉得奇怪:“听妈妈说,我们每年这个时候都要落到地面上,这样树妈妈才能度过寒冷的冬天,为什么你们不离开大树妈妈呀?”其他几个伙伴也弄不明白,它们决定去问问那边的松树公公。 一阵风把它们带到松树下,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出了问题。松树公公笑呵呵地说:“广玉兰和你们不一样,她是常绿树,你们是落叶树。落叶树的叶子宽大,叶面毛糙,上面有很多小气孔,容易散发水分,落叶可以使大树保持水分;而常绿树的叶子很厚,叶面光滑,还有蜡质包着,水分不容易蒸发,用不着落叶过冬。” 听到这里,水杉轻轻地问:“松树公公,您也是常绿树吗?”松树公公说:“是的,你们瞧,我的树叶像针,上面气孔少,水分不容易蒸发,也用不着落叶。你们看,那边的柏树、冬青、桂花树、珊瑚树等都是常绿树。其实,常绿树也是要落叶的,只是我们要等新叶长出,老叶才一批批换掉,所以看上去是一年四季常青的。” 一阵风吹来,落叶们告别了松树公公向远处飘去。一路上它们见到了许多的常绿树和落叶树。最后玩累了,它们就在泥土里睡起觉来,等到明年春天,就变成肥料,帮助树妈妈长出绿绿的新叶来。 蒲公英和种子的传播
秋天,蒲公英的花凋谢了,结成了一撮撮蓬松的白绒毛,好像一群“小伞兵”,风一吹来,就四处飘散,在别的地方生根发芽,长成新的蒲公英。植物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把自己的种子传播到各个地方。 植物妈妈有办法——种子的传播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靠的啥办法?
苍耳妈妈给孩子全副武装,
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
就能走到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
它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 炸开,
孩子们就从中跳着离开妈妈。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了自己的娃娃。
只要微风轻轻一吹,
孩子们就纷纷出发。
石榴妈妈的胆子挺大,
它不怕小鸟吃掉娃娃。
石榴籽儿在鸟肚子里睡上一觉,
就会钻出来落户安家。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仔细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菊花
深秋季节,百花凋零,唯有千姿百态的菊花却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给秋天带来了一片生气。每逢菊花展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在公园里看到许多菊花造型。 菊花的话
我是一朵小小的菊花,开在深秋的凉风里。小燕子畏惧深秋的凉风早飞到南方去了;梧桐叶畏惧深秋的凉风,早开始离开树枝飘落地下了;牵牛花呀,马齿苋花呀,都合上它们的笑脸,垂下它们的头了;人们也用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裹了起来。而我,毫不畏惧深秋的寒意,在萧瑟秋风中,在夜夜秋霜里,傲然挺立,勇敢绽放自己的花瓣。我用鲜艳夺目的色彩,把街道、公园、学校装扮得更美丽;我用自己的清香,让空气变得更新鲜。小朋友,你愿和我交个朋友吗? 菊花
秋天到,菊花开,
有红有黄又有白。
菊花菊花真可爱,
花儿好看不能采。 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茉莉花 小茉莉,
小茉莉,
看看不稀奇,
闻闻香扑鼻。 秋天的梦
秋天来了,累累硕果把秋天压的睡着了。秋风惬意的吹着,秋姑娘做着甜甜的梦。。。。。。
她梦见小鸟对她说:秋姐姐,我要去南方了,再见。
她梦见小松鼠说:秋姐姐,我要准备过冬的粮食,bye。
她梦见小青蛙说:秋姐姐,我要冬眠了,明年见。
秋姑娘在梦中快要哭了,这时,好多红苹果对她说:秋姐姐别伤心,谁都有自己的事情做,和我们一起迎接冬爷爷吧!秋姑娘笑了,随着凉爽的风飞舞起来,梦醒了,原来是一群脸儿象红苹果一样的小朋友在拉她呢。。。。。。
常绿树和落叶树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树木,形成落叶树、常绿树的概念。
2.知道常绿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落叶树到了秋冬季节会落叶的特点,学习对落叶树与常绿树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收集一些关于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到社区观察树木,捡落叶。
1.利用晨间锻炼的时间,带领孩子们去社区捡落叶。
2.引导幼儿认真观看树叶。
师:你看到什么样的树叶,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小结:刚刚老师请小朋友捡了很多树叶,发现有的树叶是黄色的,有的是绿色的……
二、集体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
1.师:冬天到了,我们发现树叶有什么变化吗?树上的叶子都掉了吗?
小结:冬天里的树叶,有的树上的叶子变黄了,慢慢的掉下来,有些树的叶子还是绿绿的。
2.冬天到了,为什么有些树的树叶掉了很多,有些树的叶子掉了很少,甚至不掉呢?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有秩序地讨论)
小结:原来呀,有的树是常绿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而有的树是落叶树,每年的秋天树叶就会开始变黄,渐渐掉下,到了春天的时候才会长出新的树叶。
三、了解几种常绿树和落叶树,知道它们的名称。
1.出示常绿树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看看,树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颜色是什么样的?这棵树叫什么名字呢?
2.出示落叶树图片,小朋友再看看,这就是落叶树,它们的树叶是什么样的?颜色怎么样?
3.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这些树有什么区别?
小结:常绿树的叶子是硬硬的、光滑的、厚厚的、有水分;表面有蜡质。落叶树的叶子是软软的、粗糙的、薄薄的、没有水分。
四、迁移幼儿经验,说说还知道有哪些常绿树和落叶树。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有哪些常绿树和落叶树吗?
老师再次出示一些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丰富幼儿对常绿树和落叶树的认识。
常绿树和落叶树 篇4
活动目标:1、了解树有常绿树和落叶树,观察、比较它们的不同。2、认识几种常绿树和落叶树,知道它们的名称。活动准备:1、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2、了解一些常绿树与落叶树的知识和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观察幼儿在家带来的树叶。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请你们在家的时候都收集了一些树叶带过来,那现在请你们来观察观察,你们带来的树叶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观察)
2、集体交流观察结果。
教师:冬天到了,树叶有什么变化?你们在收集这些树叶的时候大树又变成了什么样的?树上的叶子都掉了吗?
(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集体讨论。
(1)教师:为什么有些树上的树叶掉得很多?有些树上的叶子掉得很少甚至不掉呢?
(幼儿回答)
(2)教师小结。
教师:有的树是常绿树,一年四季的树叶都是绿的。有的树是落叶树,每年秋天树叶就会开始变黄,渐渐掉下,到了春天才会长出新的树叶。
2、了解几种常绿树和落叶树,知道它们的名称。
(1)出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从树叶的形状、颜色等方面比较几种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教师: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分别是常绿树和落叶树,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是常绿树?哪些是落叶树?
(一一出示图片)
(2)教师小结图片中的树。
(3)迁移幼儿生活经验,说说还知道有哪些常绿树或落叶树。
教师:好的,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树,知道了哪些叫常绿树,哪些叫做落叶树,那除了老师这里的图片,你们还知道有其他的这些树吗?
(幼儿回答)
(4)教师小结。
三、活动结束。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树,请你们在家的时候看见了大树小脑袋里也想想这是属于绿叶树和落叶树。
常绿树和落叶树 篇5
活动目标
1. 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概念。
2. 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
3. 乐意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发现结果。
活动准备
1. 字卡:树、常绿树、落叶树
2. 图片:春夏秋冬的四张柳树及松树图片、科学资料书一本、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每人各一片。
活动过程
一、说树
1. 出示字卡(汉字:树):认识这个字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关于树的话题。
2. 你在哪里看到过树?
小结:在马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小河边、家旁边都会有树,是啊,我们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树。
3. 你认识哪些树?
小结:你们认识的树可真多呀,今天我也带来了几棵树,看看。是什么树?
二、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概念
1. 出示四季的柳树:认识这棵树吗?
2. 这是一颗生长在季节不同的树,请你看看,它们分别生长在哪个季节,为什么?
3.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提炼内容。
小结:像柳树这样春天树叶都发芽了,冬天树叶都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出示图及落叶树的字卡)
4.出示松树:看,这棵树在一年四季中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小结:像松树这样长出新叶掉下老叶,一年四季都绿的树,我们叫它常绿树。(出示字卡:常绿树)
三、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
1. 落叶树和常绿树的叶子一样吗?
2. 我这里准备了两种树叶,请你各拿一片,看一看摸一摸,这两种叶子有什么不一样?
3. 幼儿拿树叶观察。
4. 小结:常绿树的叶子比较厚、表面很光滑,因为上面有层蜡,而落叶树的叶子很薄,表面有点粗糙。
5. 出示两棵树干,让幼儿将树叶按照落叶树和常绿树进行分类。
6. 纠正错误的选择,强调落叶树和常绿树的区别。
四、为什么常绿树能一直常绿,而落叶树到了秋天就要落叶呢?
1.出示书《科学》:教师读有关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科学知识点。
小结:瞧,无论我们在马路上看到那些树,即使我们不认识它,但是只要看它的树叶,我们就能判断它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啦。
常绿树和落叶树 篇6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科学活动《常绿树和落叶树》
一、 教材分析
现在正值秋季,许多树都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是孩子们日常生活常见的,活动“常绿树和落叶树”不仅符合季节特征,而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刚要》中指出内容的选择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和经验,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他们在生活中已经观察到了有的树回落叶,有的树一年四季常青,却不知道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零碎的,因此,通过此活动,帮助幼儿提升应验。
二、 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是教学内容的归宿,对整个活动具有导向作用,考虑到幼儿对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我从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其中有相对独立的成分,又又相互融合的一面。
1、 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并尝试分类。
2、 喜欢参与探究活动,并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究结果。
3、 懂得大自然变化的美,又初步的环保意识。
整个目标的制定注重了整合性,其中目标1、2是重难点所在。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我采用了幼儿最喜欢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究,在操作重解决难点。
三、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我为幼儿提供了前期的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两方面。为了更好的开展此活动,在活动前,我请家长带领孩子一起观察树,并共同收集各种树叶,让幼儿一起参与材料的准备,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会动会说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幼儿,还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可以操作的树叶。
四、 教学流程
每个教学过程都是很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的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的教授能力,我将教学过程分四部分来完成。
自由参观,导入课题——操作交流,促使提升——分享交流,体验愉悦——拓展延伸,回归自然
现在我来具体讲讲我的实施过程:
1、 自由参观,导入课题
我请幼儿参观树叶展览会,辅助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的?
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幼儿感兴趣的参观活动导入,能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导入话语简短,目的性强,为幼儿进入下一环节做好了铺垫。
2、 操作交流,促使提升
参观展览会后,我请幼儿运用感官,动手摸一摸,辅助提问:你摸到的树叶是什么感觉的?你比较一下,这两种树叶有什么不一样?
这一环节我请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比较树叶有的摸上去是滑滑的,有的是糙糙的,帮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去发现,从而产生自主学习。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不仅注重面向全体,我还对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兼顾了个体差异。
3、 分享交流,体验愉悦
我请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直观形象的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区别,辅助提问:你指导常绿树和落叶树最大的区别在哪吗?
这一环节,通过会说会动的多媒体课件画面,牢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他们的已有经验,从而使幼儿在辅助材料的帮助下,大胆的讲述。
4、拓展延伸,回归自然
你还指导那些是常绿树,哪些是落叶树?
这一环节是让幼儿在相互交流中和教师的适时点拨中,让幼儿了解自然现象,知道世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激发幼儿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五、 活动特色
1、 注重幼儿的操作
2、 活动情景来源于生活
3、 为幼儿提供“支架”
常绿树和落叶树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比较、观察、概括的能力;
2、知道树落叶和枯黄的原因。
活动准备
1、让幼儿搜集各种树叶;
2、有关常绿和落叶树的课件;
3、常绿树、落叶树的树干各一棵。
活动重点
知道树常绿和落叶的原因。
活动难点
提高幼儿观察、概括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激发幼儿兴趣
师: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看片中有什么?(幼儿看录像)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许多大树,许多黄黄的叶子,有的落到地上,还在空中飞舞)
师:片中这些树上的叶子为什么是黄颜色的?为什么都落到地上了呢?(有的小朋友说是叶子老了,还有的说是天冷了)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短片(幼儿看录像)
提问: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皑皑白雪,绿绿的松树)
师:下雪了,天这么冷,为什么这些叶子没有枯黄飘落呢?(短片中的景象,使幼儿形成了两个明显的概念:一个是落叶,一个是常绿)
二、探索感知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树叶,请你们打开看一看吧。(引导幼儿给树叶分类)
提问:你手中的树叶有几种也颜色?(黄色和绿色)
师:请小朋友比一比两种颜色的叶子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呢?幼儿操作得出(黄叶子面积大,绿叶子面积小)
师:请小朋友摸一摸两种颜色的叶子,说说自己的感觉。幼儿通过触摸得出:黄叶子薄薄的、软软的、表面粗造。绿叶子厚厚的、很坚硬、表面光滑。
三、总结点题
请幼儿观看短片,再现树叶飘落的景象,并告诉幼儿:像这些秋天到来树叶飘落的大树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落叶树。像松树、柏树这些树叶常年绿绿的大树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常绿树。
四、师幼互动、做《树叶找家》游戏
1、教师出示一棵落叶树的树干,模仿落叶树妈妈的口吻说:“我是一位树妈妈,我的树叶宝宝又大又薄,表面没有蜡质,秋天到来时空气干燥,只能喝到很少的水。树叶宝宝慢慢枯黄,北风一吹就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了。小朋友你能帮我找到树叶宝宝吗?音乐响起,幼儿把落叶树的树叶放在落叶树上。
2、老师出示一棵常绿树的树干,模仿常绿树妈妈的口吻说:“我也是一位树妈妈,我的树叶宝宝像针一样尖细,上面有一层蜡一样的东西,保护着树叶中的水分。宝宝不怕太阳晒,也不怕被风吹。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小朋友你能帮我找到树叶宝宝吗?音乐再次响起,幼儿把的常绿树的叶子放在常绿树上。
活动延伸
让幼儿做着树叶飘落的动作走出活动室,去寻找院子里的常绿树和落叶树。
活动评析
该活动是两类物体的比较观察活动。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两次观看录象,加上老师的针对性提问和幼儿零距离观察树叶,很快掌握了“落叶”和“常青”两个概念,认识了落叶树和常青树,发现了常青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
这里的录象和实际的树叶都带给幼儿丰富的感性认识,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树叶找家》的游戏更是将幼儿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在探索操作的过程中较好巩固了对常青树和落叶树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