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好玩的电动玩具》教案

2019-05-18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探索,学会正确使用电池的方法。

2、学习用记录卡(语言)表达操作结果。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动玩具若干、电池、笔、记录表两张、模具、电池盒。

一、导入活动:

老师拿出“小熊维尼”玩具放在桌子上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张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它是(小熊),看看——” ,老师打开开关将小熊放在桌子上幼儿观察。

师:小熊为什么会动呢?

幼:有电池

师总:像这种需要电动起来的玩具称为电动玩具。

二、基本部分

(一)、幼儿操作、探索、让玩具动起来,(每组投放没装电池的玩具,每人一个)。

师:有电池它就会动吗?你们桌子上边也有很多电动玩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装上电池,试试看。

2、幼儿操作:

指导语:赶快装上电池, 你的玩具能动起来吗;

玩具动起来了;

没装上电池的,加油,

你的玩具动起来了吗?再试试,

他为什么动起来了?

师:你的玩具动起来了吗?拿起来我看看!

幼:a动起来了;b没动  请把玩具放在桌子上

师:(拿起玩具)有的玩具动起来了,有的玩具没有动?

a、师拿起动起来的玩具:这个玩具为什么会动呢?(有电池)

有电池就能动起吗?《玩具还给幼儿》

b、看看这一个玩具为什么没动起来?

a没电池    师打开电池盒(没电池吗?)(有)为什么有电池玩具还是不动。

b没电了     对,电池没电了玩具不会动,可这电池是买的新电池。

c电池装反了 《把玩具放在桌子上》我这里有一个电池模型,还有一个电池盒模型。                            

(二)、学习安装电池

1、 教师取出模型,认识正负极。

师:你来试试看。(请一幼儿安装)

你们觉得是装正确的吗?(a是、b不是)

有同意的,有怀疑的?我们来看看电池和电池盒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幼:有“+”有“—”。(教师边出示图片  +         — )

师:对,谁知道+、—在这儿表示什么意思?

在这儿“+”表示正极,“—”表示负极。一起说说:“正极”、“负极”

师:看看电池上的正极、负极和电池盒里的正极、负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就是在装的时候要怎么样?

幼:对好  ,请幼儿尝试安装。

2、学习正确安装电池、

师:要正极对正极、负极对负极(边说边装)

3、幼儿验证 操作

师:a请刚才玩具没动起来的小朋友用这种方法试试看,你的玩具能不能动起来。

b玩具动起来的小朋友看看你是用的这种方法吗?(请刚才玩具没有动起来的那幼儿上前来操作,教师重点辅导。)

师:玩具都动起来了吗?

幼:动起来了。

师:小朋友真能干,看来要玩具动起来,还要把电池装正确。就是正极对正极、负极对负极。

师:我们要进行下一个游戏,请你们把玩具和电池全部收到大篮子里边。

(三)、幼儿实践操作、修理玩具。

1、出示不能动的玩具4种,幼儿找出原因并记录。

师:今天早上玩具厂的厂长给张老师打来电话,他说厂里的玩具都不能动了,你们愿意当工程师帮助他们吗(愿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