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2.通过认识几种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用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知道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活动前熟悉儿歌《比尾巴》;2.课件;3.动物拼图若干。活动过程一、以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1.儿歌《比尾巴》导入活动。2.引导幼儿说出动物都有一条不同的尾巴。二、看课件,欣赏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探索的欲望。1.欣赏故事,看课件“小壁虎借尾巴”。2.讨论故事中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用途,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1)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它都向谁借尾巴了?(2)小鱼的尾巴像什么?它为什么不借给小壁虎尾巴?(3)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4)燕子的尾巴像什么?(5)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再生”。三、通过师生探讨,初步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看课件)。1. 引导幼儿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几种动物尾巴的形状及用途。2.教育幼儿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培养对动物的情感。四、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五、听配乐儿歌,师生共同模仿小动物走出活动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