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秋》的教案设计

2023-10-06

歌曲《秋》的教案设计 篇1

  山东邹平实验三小  马玲玲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秋》,从中表现劳动丰收的愉快、唱出劳动的美。

  ★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脚、嘴等身体部位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进行歌唱表演等

  。

  教学重、难点:

  ★能大胆、自信地参与创编、表演。

  ★能用优美的声音 演唱歌曲《秋》。

  ★让学生在各种音乐活动中,领悟到劳动的快乐、劳动的美。

  教与学的准备:

  课件、电子琴、道具

  教学的安排:

  1课时

  一、激趣活动:(猜一猜)

  1、教师模仿劳动的动作让学生猜。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会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

  3、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在干什么(随电子琴播放出的节奏)

  4、教师带着大家一起做动作(播放《秋》的歌曲音乐旋律)。

  二、感受并学习歌曲主要节奏

  导言:同学们刚才可爱的样子吸引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它们想考考大家

  ,它们敲一段节奏后,你们能模仿出来吗?试一试!

  用口技模仿节奏。(这一练习为之后的为歌曲伴奏,奠定了基础,分散了难点)。

  三、学习歌曲:

  导言:同学们这么聪明肯定能听出他们在干嘛!你们听!

  1、观看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2、学生学习歌词。

  3、欣赏《秋》歌曲mtv。

  4、教师范唱。

  5学生张口默唱。

  6、轻声唱。

  7、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秋》。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秋》。

  四、创编、表演

  导言:同学们不仅是爱劳动的好孩子,而且今天很好地演唱了《秋》这首歌曲。可惜今天

  这儿没有打击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大家能想个法子来为歌曲伴奏吗?

  1、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为歌曲编创伴奏。

  2、随《秋》歌曲为歌曲音乐拍节奏为歌曲伴奏。

  3教师头戴喜鹊头饰扮演妈妈邀请爱劳动的小喜鹊宝宝们在教室飞行,欣赏秋色,收获秋

  天。

  4、启发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动物头饰表演,体现人们“秋收劳动”的主题。

  a、分小组讨论编创。

  b、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c、评价(生生互评、师评、学生自评)

  五、今天大家忙着收获秋天,玩得高兴吗?

  那今天让我们带着秋天的收获回家后继续努力吧!看谁是劳动的能手,看谁眼中的秋天最

  美!

歌曲《秋》的教案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习重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学习难点】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预习】

  1.搜集作者相关材料,准备交流。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丁丁( ) 肥硕( ) 栖息( ) 归泊( )

  寥阔( )枯涸( ) 清冽( ) 梦寐( )

  3.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想写景的次序,再背诵全诗。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作者:(投影或由学生介绍)

  三、检查预习:

  1.见预习2.

  2.指名朗读,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 语调及 重音的把 握。

  四、质疑探究: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品味赏析:

  1.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1.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 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2.

  六、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七、教师小结:

  八、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 处。

  九、布置作业:

  1.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相信你一定能写好。

  2. 课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 面的问题:

  红的、白的、蓝的……

  它不是石子,

  却能使滚滚波涛

  在我们心中激起,

  它不会飞,

  却能把我们带到奥妙的寰宇。

  它没有口,

  却能让我听到,

  五洲 四海的声响音律。

  啊,它是什么?

  是老师的粉笔,

  — —老师用智慧和心灵深情地把它浇铸。

  (1)给这首诗加一个标题: 。

  (2)本诗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是 和 。

  (3)第一句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

  (4)表达主题的句子是哪句?

  (5)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带到奥妙的`寰宇:

  听到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

歌曲《秋》的教案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歌曲:秋

  教学目标:

  指导同学以热情、愉快的心情、甜美而轻快的声音演唱《秋》,教育同学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教学重难点:

  以热情、愉快的心情、甜美而轻快的声音演唱《秋》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礼物 幻灯片 录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一年级歌曲[边唱边拍手做动作]

  二、发声练习《火车开了》(注意口形和坐姿、声音要轻)

  三、学唱歌曲

  (一)初步感知过歌曲

  1、导入:我们的火车开到了美丽的大自然,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 节?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吗?

  同学们说的都美极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秋》,我们来 听一听歌曲中的秋什么样?-出示歌词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感受?[初步感知主要体会歌曲请绪]-打书并纠正姿势

  3、看书上图让同学观察:看到了什么[同学可以自由的说,师鼓励:你们观察的真认真!教育同学学习松鼠喜鹊的爱劳动的好品质]-合上书

  4、再听,把你听的感受用丰富的表情表示一下你对秋天的喜爱。[进一步感知]

  (二)熟悉歌词

  1、看歌谱读出节奏[一段:全体读,二段提示:圆的用两条红绳紧紧捆在了一起]

  2、自身读词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3、随师按节奏读词[读出情感和音乐,吐字要清晰,声音要轻]

  4、再听,讲解反复跳越记号,随录音小声唱一唱。

  反复记号的作用:让同学看歌片听范唱说说反复记号的用法

  [以上三遍听有目的的听,从听觉上让同学感知歌曲的情绪、内容]

  (三)学习歌词,纠正难点

  1、随琴唱歌词

  2、纠正缺乏

  a、圆圆的:圆的用两条绳子紧紧的捆在一起 师范唱

  b、窝,一字多音

  3、看到秋天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怎样,你能把你的高兴心情用轻快的歌声表示出来吗?

  (四)巩固歌曲

  1、用不同的拍手动作表示强弱-放录音,其他同学跟唱。

  2、秋天不只是多彩的,而且声音也是多样的我们用打击乐器的不同声音为秋天增色-放录音

  3、轮唱练习 a教待重唱局部 b师与第一局部生轮唱 c讲轮唱d师指挥轮唱

  4、扮演歌曲

  (1)歌曲中还描绘了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请同学们将这几个动物的动作做一做。

  (2)都描绘了哪的景色?(东西南北四个山坡的景色)都描绘了什么?[出示图和字提示同学歌词] 启发同学们背唱歌曲。

  四、今天我把秋天给你们带来了,想不想看一看?-录像展示[用美的词语描绘秋天]

  五、启发同学画一幅关于秋天的画,下节课展示

  六、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的我们要热爱大自然。听秋的音乐下课

歌曲《秋》的教案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切分音和附点。

  2.用好听的声音歌唱,能适当的控制音量的强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熟悉歌词。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结合幼儿回答边出示图谱边朗诵歌词:草儿黄,树叶飘,飘在地上睡个觉。菊花开了,红的黄的。秋天来到了,秋天来到了。

  4.练习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教师清声范唱。

  2.鼓励幼儿看着图谱跟唱。

  3.提问:哪里跟不太上?

  4.重点练习切分音和附点。

  三、练唱并分组表演。

  1.集体练唱。

  2.分组表演并请幼儿相互评价。

  活动反思:

  本周歌曲里面有很多的附点和切分,是本首歌曲的难点。由于我钢琴弹奏不是十分的擅长,加上对歌曲也不是十分的熟悉,导致我范唱演奏不是十分的流利。教师都不熟,所以幼儿掌握的也不理想。活动后我反思歌曲的难度,其实如果范唱引导和伴奏到位的话应该也是可以掌握的,所以在特色活动中教师的准备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