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2023-10-05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篇1

  教

  学

  内容

  1、欣赏独奏《小松树》

  2、唱《小小雨点》

  3、节奏创编《小雨点》

  课时第二课时

  教

  学

  目标

  一、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

  二、演唱《小小雨点》。

  三、 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一、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二、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小鼓教学流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一、 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

  二、 初步熟悉音乐

  三、学习歌曲《小小雨点》

  四、 完成课后练习“我的创造”。

  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

  1、 听教师范唱(听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2、 教师演唱

  3、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 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5、 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教师先做示范集体齐唱歌曲。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1、 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

  2、请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编几个简单的动作加以表演。

  3、集体演唱《小小雨点》

  4、 指名请学生演唱。

  5、 请学生给歌曲创编一些动作并加以表演学生跟着练习

  教

  学

  内容

  1、唱:《十二生肖歌》    2、听:《母鸡与公鸡》    3、采集与分享、歌表演

  课时第一课时

  教

  学

  目标

  1、学会用稍快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和诙谐的声音演唱《十二生肖歌》,通过模唱,唱准x 0 x|节奏。

  2、通过欣赏圣.桑斯的弦乐曲《母鸡与公鸡》,让学生感受其音乐形象;

  3、能根据采集到的动物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的歌声演唱歌曲,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形象。2、唱准 x  0  x节奏教学准备教学用琴、音响资料、十二生肖玩具、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流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㈠故事导入新课(媒体出示画面)㈡读儿歌㈢教唱新歌(四)歌曲处理(五)欣赏(《母鸡与公鸡》(六)、采集与分享1、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为什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 1、媒体出示儿歌,《十二生肖歌》作为背景音乐2、教师范读:鼠牛虎,兔龙蛇;                                                   马羊猴,鸡狗猪;   快到生肖乐园来;唱歌跳舞乐一乐。  师:小朋友,你们听,十二生肖在开音乐会呢!1、范唱歌曲2、小朋友,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读?   3、我们一起来练一练:x x x x | x 0 x | x x x x |x 0||加上“哎”字读一读:兔儿跳得快(哎)  兔儿跳得  快。    鸡唱天下 白(哎) 鸡唱天下  白。    请把顺序 排啊, 请把顺序  排。    4、听歌曲录音,   5、教师弹奏旋律。    ①相互讨论:怎样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②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地演唱。    1、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听想想,音乐表现了哪种动物?   2、师讲解: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母鸡与公鸡》,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下面请小朋友仔细听,哪里表现的是母鸡,哪里又表现了公鸡。用动作演一演。  选择一段小朋友喜欢的音乐,并上台来演一演,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你演的是什么?让小朋友听《生肖故事》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小朋友边读边表演。1、小朋友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2、小朋友自己轻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3、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请小朋友根据这样的节奏自己编一编。读一读小朋友边听边轻声哼唱。1、小朋友哼唱旋律2、跟琴声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3、完整地演唱歌曲。戴上头饰唱一唱、演一演。(小朋友自由发挥,创编动作)听听,演演。听音乐,编故事,看哪个小朋友编的故事生动有趣?开始活动:演一演,猜一猜?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篇2

  荣成市实验小学  一 年级  音乐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

  新授

  课题

  歌曲《咏鹅》

  课时

  一课时

  设计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2、通过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的情绪———欢快活泼。

  教学方法设计听唱法、表现法、律动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1、活动:“古诗大赛”。2、在同学们会背诵的古诗中,有哪些是描写动物的诗?3、学习歌曲《咏鹅》。4、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大家齐动手》《钉扣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树立学生“劳动最光荣”的观点。2、学会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演唱《种瓜》《知了蜜蜂不一样》,并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注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1、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以前,组织学生进行此项活动。看谁背诵的古诗多、准确。2、(1)有谁会背诵这首诗?请背诵给大家听。(2)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含义。(3)学生大声朗读歌词,体会诗意。(4)教师范唱。(5)学生跟录音学唱歌曲。(6)体会歌曲的情绪——悠闲自在。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5、总结:将今天学习的歌曲《鹅》唱给爸爸妈妈听3、(1)初听乐曲: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2)再听乐曲: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3)你如何表达歌曲中的情绪?可以提供给学生简单的打击乐器或提醒学生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4)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鹅》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口哨与小狗》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板书设计

  咏鹅

  口哨与小狗

  课后反思

  1、学生之前在语文课本中学习过课文《鹅》,因此对这首“由诗改编的歌”很感兴趣。

  2、学生在活动——“古诗大赛”中表现楚较高的情绪,参与率和正确背诵古诗都很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3、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时,学生们能够根据乐曲的情绪感受曲中人物的形象、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