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音乐家 篇1
第七课 小小音乐家
课时分配:三课时
第一课时(第十一周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快乐的音乐会》
教学目标 :
一、演唱《快乐的音乐会》,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二、能为歌曲编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旋律中 Ο×│ × ―│的节奏。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1、导语 :你们听过音乐会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听音乐会,让我们来仔细的听一听歌曲中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呢?
2、播放课件,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3、带领学生听着歌曲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采用与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边读歌词边做拍手拍腿的动作。同时解决难点。
5、跟着音乐小声的学唱。(先学第一段歌词再跟唱其他几段。)
6、引导学生唱着歌曲表演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三、进行歌词的创编:
师:歌曲中的小朋友演奏了胡琴、喇叭和铜鼓,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呢?我们把这些乐器也唱到歌曲中吧。
1、 分小组讨论创编。
2、 各小组表演歌曲。
师:我们也来开一场快乐的音乐会。(每一个小组表演一段)
小结
第二课时(第十一周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和合唱《小乐队》。
教学目标 :
一、通过欣赏《百鸟朝凤》、《小乐队》,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快乐的音乐会》,小朋友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一唱。
二、聆听《百鸟朝凤》
师:你们知道谁是鸟中之王吗?
传说有一种叫凤凰的神鸟,它的羽毛比孔雀还要漂亮,它就是百鸟之王。
1、初听音乐:
我们来聆听《百鸟朝凤》,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让你想到了什么?(生边听边看课件,并思考)
2、简单介绍唢呐(出示挂图)
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是由一种名叫唢呐的乐器演奏的,唢呐是我国的一种民族吹管乐器,它的管身是木制的,上面开有八个音孔,上端装有一个细铜管,下端有一个铜制的喇叭口。唢呐最擅长模仿鸟儿的叫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唢呐是怎样模仿各种鸟儿的叫声,你能跟着学一学吗?
3、复听音乐。
4、进行小结:听了这首乐曲,你的心情怎样呢?
这首乐曲不仅表现了百鸟争鸣,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而且还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欢快愉悦的心情,人类和大自然就应该这样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三、聆听《小乐队》
刚才我们听到了一首用唢呐演奏的乐曲,其实还有许多乐器都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播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乐器演奏片断,同时出示各种乐器的挂图。
2、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呢?你能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
3、 这些乐器演奏出的音乐真好听。下面我们用一首歌曲来夸夸它们吧。
4、 初听合唱《小乐队》,注意听听歌中唱了哪些乐器。
(歌曲中唱出了小提琴、单簧管、小号、圆号和定音鼓)
5、 再次聆听合唱《小乐队》。(边听边随着音乐模仿演奏这些乐器)
小结
第三课时(第十二周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唢呐配喇叭》; 编创与活动 。
教学目标 :
一、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
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旋律中 Ο×│ × ―│的节奏。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新授:
1、提问法导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欣赏的乐曲《百鸟朝凤》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唢呐)
2、湖南的小朋友他们也很喜欢吹唢呐,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湖南民歌《唢呐配喇叭》。
三.学习歌曲《唢呐配喇叭》,并自编动作表演
1、播放课件,指导学生听歌曲范唱。
小朋友们能自己加上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曲吗?让我们听着歌曲来试一试。
2、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现歌曲。
3教师适当美化和规范表演动作。
小朋友们表演得真不错,你们会唱这首歌曲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吧。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师纠正出现的错误。
小朋友们唱得真好!现在让我们边唱边表演。
四、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 指导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铃鼓:Х Х|О Х|
碰铃:О О|О Х|
响板:О О|ХХХ|
2. 指导学生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请1、3组的小朋友为歌曲伴奏,2、4的小朋友跟着音乐高兴地唱起来。(再交换表演)
五.编创与活动
1、结合《唢呐配喇叭》引导学生分组在空格处填上字母谱.
2、唱一唱,看谁的旋律好听,由学生评出唱准确的学生,教师可在其课本上盖小红花印,以此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小结
小小音乐家 篇2
教学内容:
1、学唱、表演、创编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2、认识中外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教学理念及思路:
本课以唱歌教学为核心,以音乐家为主题,以音乐会为贯穿,通过学生主动地视、听、唱、演来逐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学会有感情的演唱。演唱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自己制作乐器进行歌曲创编,进行合作性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演绎自己制作的乐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教学过程:
类型 新 授
教学目标
1、 技能目标: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
2、 认知目标: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 ,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 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曲
难点 1、继续巩固十六分音符,并在歌曲中正确运用。
2、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等等。
准备 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音的长短
1、吹卷纸“看”音的长短
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在我们生活中,音乐中有许多长短不同的音,现在我就让你们“看看”两个长、短不同的音,会出现什么现象,(音越长,卷纸伸得越长,音短,立刻缩了回来。)
2、出示打击乐器,请同学们自己摸索奏出长、短音;
碰铃、双响筒、可乐瓶(可以逆向思维)
3、交流身边、自然界的音响;
4、 喊名字
师设计几种情景
例一:站在高山上喊,
例二:你路上见到一个熟人,可一时想不出他的名字,还好想了一会而叫出来了。
生喊: 张— 宁— 宁—、 张 —宁宁。
(教师用图谱的形式记录同学们的答案:— — —, — - -, 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始一种情景,自己用图型表示)
二、游戏“转圆圈”,在歌曲的乐曲中体验音的长短。
过渡:说话中有长有短,音乐更是有许多长短不同的音组合而成,在作曲家笔下,成为一首首美妙的旋律。
1、讲要求:根据听到的长、短音做“转圆圈”游戏,短音在圈外走、长音跳入圈内。
2、听旋律:初步感受
3、个别玩,其余同学在原地用不同动作表现长、短音;
4、全体律动。
三、“呱呱琴”哼唱——小小演奏家
刚才这段旋律很好听吧,现在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演奏家”,把这首乐曲演奏出来。
1、嘴哼唱。短音拍嘴,探索长音的演奏方法(手伸展)
2、取名(呱呱琴)鼓励学生每次学歌,都可用此“演奏”
四、学唱歌曲
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学习一种乐器,这样乐器和音乐十分特别,他可喜欢了,经常向别人介绍,你猜他心受的乐器叫什么吗?
1、教师有感情范唱,不出示“吉他”,学生猜;
2、听录音,揭示——吉他
3、说说这个乐器声音特点,介绍吉他
4、学唱
①学生先模仿唱“砰砰砰”,师唱词
②师唱“砰砰砰”,学生唱词
5、齐唱,歌处理。唱出喜爱之情。
6、 有感情地完整地唱、动
五、欣赏:
师:假如你学会了一样乐器,就在可能到一个乐队里和好多朋友一起演奏,今天我特意请来一个外国乐队,你把自己想象成为其中一员,
1、听到你喜欢的乐器的声音就用动作模仿这个乐器。
2、听到喇叭声吹长音动作,听到鼓声敲打。列队边走边表演。
师:这首乐曲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可以跟着踏步走,瞧,这个乐队就是边走边奏——军乐队
六、创编歌词:
好了,我们接触了好几种乐器,我想每位同学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你能不
能像刚才那位演奏家那样,把你的乐器声模仿一下,并向大家夸奖一番。
1、教师先模仿表演唱“心爱的小琵琶”
2、学生个别上台表演
总结:今天我们还真得涌现出好多“小小音乐家”,有演奏家、歌唱家、编词的,那张老师希望你们以后每次上音乐课,都能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小音乐家”,自信、勇敢地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
小小音乐家 篇3
一、体验音的长短
1、吹卷纸“看”音的长短
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过,在我们生活中,音乐中有许多长短不同的音,现在我就让你们“看看”两个长、短不同的音,会出现什么现象,(音越长,卷纸伸得越长,音短,立刻缩了回来。)
2、出示打击乐器,请同学们自己摸索奏出长、短音;碰铃、双响筒、可乐瓶(可以逆向思维)
3、交流身边、自然界的音响;
4、 喊名字
师设计几种情景
例一:站在高山上喊,
例二:你路上见到一个熟人,可一时想不出他的名字,还好想了一会而叫出来了。
生喊: 张—宁—宁—、 张—宁宁。
(教师用图谱的形式记录同学们的答案:— — —,— — —,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始一种情景,自己用图型表示)
二、游戏“转圆圈”,在歌曲的乐曲中体验音的长短。
过渡:说话中有长有短,音乐更是有许多长短不同的音组合而成,在作曲家笔下,成为一首首美妙的旋律。
1、讲要求:根据听到的长、短音做“转圆圈”游戏,短音在圈外走、长音跳入圈内。
2、听旋律:初步感受
3、个别玩,其余同学在原地用不同动作表现长、短音;
4、全体律动。
三、“呱呱琴”哼唱——小小演奏家
刚才这段旋律很好听吧,现在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演奏家”,把这首乐曲演奏出来。
1、嘴哼唱。短音拍嘴,探索长音的演奏方法(手伸展)
2、取名(呱呱琴)鼓励学生每次学歌,都可用此“演奏”
四、学唱歌曲
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学习一种乐器,这样乐器和音乐十分特别,他可喜欢了,经常向别人介绍,你猜他心受的乐器叫什么吗?
1、教师有感情范唱,不出示“吉他”,学生猜;
2、听录音,揭示——吉他
3、说说这个乐器声音特点,介绍吉他
4、学唱
①学生先模仿唱“砰砰砰”,师唱词
②师唱“砰砰砰”,学生唱词
5、齐唱,歌处理。唱出喜爱之情。
6、 有感情地完整地唱、动
五、欣赏:
师:假如你学会了一样乐器,就在可能到一个乐队里和好多朋友一起演奏,今天我特意请来一个外国乐队,你把自己想象成为其中一员,
1、听到你喜欢的乐器的声音就用动作模仿这个乐器。
2、听到喇叭声吹长音动作,听到鼓声敲打。列队边走边表演。
师:这首乐曲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可以跟着踏步走,瞧,这个乐队就是边走边奏——军乐队
六、创编歌词:
好了,我们接触了好几种乐器,我想每位同学都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你能不能像刚才那位演奏家那样,把你的乐器声模仿一下,并向大家夸奖一番。
1、教师先模仿表演唱“心爱的小琵琶”
2、学生个别上台表演
总结:今天我们还真得涌现出好多“小小音乐家”,有演奏家、歌唱家、编词的,那张老师希望你们以后每次上音乐课,都能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小音乐家”,自信、勇敢地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
教学反思:
一、“游戏”带领学生趣味学习音乐。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尔基曾经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教低年级儿童学习音乐时,把音乐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个好玩的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趣味,活跃课堂气氛,本堂课我设计了“读名字”、“转圆圈”、“呱呱琴”等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边玩边学。
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音乐新课标所体现的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参与,自由的探索,从而更好地体验、理解音乐,如今教师就是一个设计者的角色,尽量地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通过各个活动的参与,学生会觉得许多知识和答案是他们自己探寻、体验得来的,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得到的,这样他们更有种满足感。
三、点燃了创造的火花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其实在我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很多地方都提供了学生的创造空间:比如,探索音的长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地敲击方法,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探索碰铃发出短音,让双响筒发出长音。又如,创编歌词:当学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音乐家,改编原来的歌词,自信、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爱的乐器。“创造中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小小音乐家 篇4
活动名称:小小音乐家
活动类型:亲子音乐活动
适合年龄段 18—24个月
活动目标:1、感受2/4拍歌曲的旋律。
2、在活动中体验用乐器伴奏的愉悦。
活动准备:1、星星图片一张。
2、塑料瓶制作的沙球十个。
3、家长已经会唱歌曲《小星星》。
4、配班教师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1、教师向家长介绍活动名称和目标。
2、教师边唱“问候歌”,边拍手示意家长带宝宝坐垫子呈半圆型,家长引导宝宝跟着一起拍手。
3、教师出示星星图片:今天姐姐请来了星星和我们做游戏,现在星星要跳舞,姐姐和妈妈唱歌,宝宝们来拍手,我们一起表演《小星星》的曲。
4、教师:姐姐想要大家表演的更棒一些,瞧!还带来了沙球,请宝宝自己到姐姐这里拿沙球做伴奏乐器。家长鼓励宝宝大胆的上来拿。
5、第一次活动时,需要家长右手帮宝宝一起握沙球摇节奏,左手在宝宝的腿上打拍子。
6、第二、三次活动时,家长只需左手在宝宝腿上打拍子。
活动指导:1、在活动时家长要投入给宝宝营造氛围,多给宝宝鼓励和肯定。
2、帮助宝宝打拍时,节奏要正确,动作要轻柔。
活动延伸:1、家长可以利用家里的废品瓶子和宝宝一起制作沙球。
2、多让宝宝听听音乐,并做拍手、点头等动作。
小小音乐家 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学习表现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用图形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并能准确地演唱。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七个唱名编唱旋律。
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箫、钢琴。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音乐小屋》;聆听《单簧管波尔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在《音乐小屋》的优美乐曲中进入音乐教室。
二、表演《音乐小屋》
1、出示多媒体: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个有趣的地方,请看(多
媒体展示漂亮的音乐小屋),这个小屋可不是一般的小屋,它可神奇了,你听,它在唱歌呢!(一遍欣赏)
2、师:音乐小屋唱了些什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孩子们再听一遍)请仔细听:
3、师:音乐小屋里有好听的音乐,它欢迎你也欢迎我,欢迎我们大家一起去唱歌,去跳舞。请同学们随音乐轻轻拍手,让我们带着我们的快乐一起走进音乐小屋。(师范唱)
4、师带领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师:音乐小屋里有你的快乐也有我的快乐,让我们随音乐一起来轻轻试唱一遍,找一找,你还有哪一句不太会唱。
6、根据学生情况,解决难点句。(重点解决一字多音的地方)
7、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8、学生讨论: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演唱这首歌曲?哪些地方应该唱的弱一些,哪些地方应该唱的强一些?
9、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提示学生,评价要说出为什么)
10、有表情、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乐游戏:三线跳拐子
1、打开音乐书39页,让学生观看三条线上标记好i sl la 三个唱名的位置。要求学生边唱边用手指在三条线上跳舞,感受三个音在线、间的位置。
2、学生边唱边在手指五线谱上找出三个音的位置。
3、师弹琴唱唱名,边唱边用柯尔文手势表现出来。
4、生轻声随教师唱歌谱的唱名。
四、复习巩固:
1、分小组为歌曲加入打击乐。
2、分组表演,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评价要有针对性,要说出为什么)
五、聆听《单簧管波尔卡》
师:除了节奏乐器,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导入欣赏)
1、完整地聆听全曲。
提示:听了这首乐曲,你想要做什么?
2、教师简介波尔卡舞是欧洲民间的一种舞蹈,乐曲欢快、流畅。
提示:在复听时注意为乐曲设计动作,相同的音调用相同的动作表示,用动作划分段落。
3、再听乐曲,将自己的感受用图形或线条画下来。
提示:相同的音乐应该怎样表示。
4、让学生小结这首乐曲的三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箫》;编创与活动;聆听《青蛙音乐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生随歌曲《音乐小屋》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师出示箫。若没有实物,可用图片代替)你认识它吗?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来补充。 2、网上下载一首箫独奏曲,请学生欣赏。
3、师:箫是人们极喜欢的乐器之一,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听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就叫《箫》
三、学唱歌曲《箫》
1、完整聆听歌曲、随着歌声轻轻拍手,感受节拍、旋律。
提示:歌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听教师范唱。
3、学生随CAI轻声哼唱。
4、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在多媒体的伴奏下有感情地唱歌。
6、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创编与活动:
1、看课本43页,随琴唱一唱所出示的唱名。
2、学生分组用这几个音来创编旋律。
a、各组的创编由教师一一弹奏出来,全体学生共同演唱。
b、请同学们为箫写一首小曲子,然后请各组来表演。
五、聆听《青蛙音乐会》
1、静静地聆听全曲。提示: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2、复听音乐。
提示:说一说音乐有什么变化?请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简短地叙述你听到的音乐会。
3、再听音乐,跟着哼唱你喜欢的旋律,背唱一两句给同学听。
提示: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参与到青蛙音乐会中。启发学生自制乐器或用人声(学青蛙叫)加入到乐曲中,还要保持音乐的完整。
小小音乐家 篇6
活动名称: 我是小小音乐家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能制作出简易的乐器
3、幼儿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易拉罐、果奶瓶、空塑料瓶、筷子、碗、沙子、豆子。
活动过程:
1、教师放一段优美的乐曲,请幼儿跟着一起拍节奏。
教师说:“这首曲子真好听,我想请小朋友们用小乐器演奏,可是没有乐器怎么办呢?”
2、请幼儿积极想办法,来制作乐器,听听用那两种东西敲击出来的声音好听。
3、请幼儿想一想,如果瓶子里装着东西将是什么效果,装的东西不同效果相同吗?
4、请幼儿分成三组(豆子、沙子、石头)来进行实验。
5、请孩子们说一说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6、大家拿着制作的乐器来演奏。
小小音乐家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快乐的doremi》单元第二课时内容,通过演唱歌曲,感受乐器热烈、欢快的气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的分析
这首歌曲有三段,每段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三句是难点,第四句与前三句的情绪不同,所以不适合大步子教学,适合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
设计意图
在欣赏蓝精灵表演的节目时,大家都想和蓝精灵一样,当一名小小音乐家。教师在示范的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让学生找出不同并进行模仿。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
1、学唱、表演、创编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
2、认识中外乐器及了解音色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手鼓、喇叭、木琴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乐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歌曲情绪的处理。
2、熟练掌握十六分音符。
3、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唱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大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音乐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图片)同学们都看到些什么乐器啊?”
2、生:手鼓、喇叭、木琴......
3、师:“同学们真棒!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三种乐器!”(出示乐器图片和乐器声音)
4、师:“蓝精灵们,用这些乐器演奏了一段旋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出示旋律片段)
“这段旋律很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板书节奏)
5、师示范节奏,生模仿。(用“哒”表示),
6、师:(出示板书“手鼓”“喇叭”“木琴”)让学生说出动词和乐器的声音。(打起、吹起、敲起、嘭嘭嘭、嘀嘀嗒、叮叮咚、)
7、全班带歌词一起表示该部分的节奏。
8、师:“大家表现的真好!”
“蓝精灵们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全曲)
“这是一首非常欢快的歌曲,同学们听了之后是不是也觉得很快乐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欢快的歌曲吧”(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1、师:“学唱之前,我们再听一次歌曲,我们用”啦“来哼唱。”
2、播放歌曲。(出示歌词)
3、师范唱第一段,生跟唱。
4、师:“老师唱完第一段了,谁能跟琴来唱唱第二段?”
5、个别唱,并让生说说第二段哪里最难唱。师进行指导。
6、师:“前面两段大家都会了,现在同学们可不可以唱唱第三段呢?”
7、生齐唱第三段,难点部分单独唱
8学生随琴跟唱整首歌曲。(如有错误,师及时纠正)、
9、师:“大家唱的很好,现在老师再来唱一遍,大家来找找有什么不同?”(师加上舞蹈动作范唱)
10、师:“现在谁能更有创意一些,自己加一些舞蹈动作呢?”
(全班边唱边跳一遍,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
11、引导学生用伸懒腰的方法掌,掌握“跳哟、唱哟”的节奏特点。
12、歌曲对唱、接龙唱、前后唱......
三、小结
1、师:“先前,我们认识了三种乐器,分别是手鼓、喇叭和木琴。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种乐器,看看那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三角铁、串铃、沙锤、)
”认识了新的乐器之后,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演奏吧“(全班表演唱,个别学生伴奏)
2、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大家都当上了小音乐家,还能用乐器给歌曲伴奏,真是太棒了!课后,大家还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乐器,和精灵们一样自己开一场音乐会!现在同学们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给自己的好朋友、老师、家长。(响音乐,生表演唱、下课)
课后反思:
一、导入的重要性:在试讲的过程中,我觉得一堂课最重要的是导入。有好的开始,就会有好的结尾。精彩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认真上好每堂课,不出彩的导入让学生没有新鲜感,学习效果减半,
二、分段教学:如果在教唱的过程中,反复演唱歌曲,学生理解不了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在演唱过程中表现不了歌曲情绪。分段教学一般是先教重点,学生掌握重点之后再学唱其他部分,轻松很多,对歌曲的理解也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学生的创编:在学生创编的环节里,教师应该事先多准备不同的方案。本课在试讲的时候,让学生拿出铅笔敲打课桌来为歌曲伴奏,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低年级的学生不适合,破坏了课堂秩序,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整个课堂显得杂乱。后来改为学生自己创编动作来为歌曲伴奏,如:拍手、击掌、拍肩、跺脚等。
通过这次上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吸取了很多经验。我很感激有这次学习的机会,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缺乏教学经验,望各位老师多提点,我一定虚心接受。
小小音乐家 篇8
[教材简解]
大班律动游戏《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选取的是《玛鲁序卡舞曲》,是一首钢琴曲。这首乐曲的节奏鲜明、有不断反复重复的段落。乐曲既抒情性又有一定弹性,两者比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怎样让这样一段音乐呈现在孩子面前呢?我想到了游戏,因为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目标预设]
1、了解乐曲节奏鲜明、段落重复的特点,尝试用不同形式表达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2、在熟悉掌握乐曲旋律、节奏的基础上,运用身体动作艺术性地表现乐曲中的“故事”情境。
3、乐意参与游戏,能按规则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
能运用身体动作富有艺术性地表现乐曲中的“故事”情境。
[设计理念]
整个活动中,我始终都是利用故事情境“小黑想当音乐家”来引导孩子们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形象。尤其是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情境,来引导孩子们根据故事情节,用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经过讨论、实践和再讨论、再实践的过程逐渐学会音乐游戏。给孩子一个情境,就能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更快地融入进音乐游戏中去。
[设计思路]
在活动中,孩子们会很容易就被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能大胆想象、积极参与游戏。在导入部分,以“你们有愿望吗?”“你们的愿望是什么?”引发孩子们的讨论,为下面整个故事情节做铺垫。接下来的讲述故事、感受乐曲、用身体动作表现等一系列活动,都是紧紧围绕“小黑的故事”展开,给这段音乐富于鲜明的形象,便于孩子感受与理解。在掌握节奏、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最后孩子们都能完整地进行表演,用身体动作表现出音乐的特征,同时感受到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最后的线条表演,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激发孩子们敢于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教学过程]
活动准备:
1、事先玩过韵律游戏《蹦擦擦蹦嚓》。
2、乐曲《玛鲁序卡舞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蹦擦擦蹦嚓》
1、孩子们,找个空位坐下吧!来,精神点!对了,还记得我们做过的“蹦擦擦蹦嚓”的游戏吗?我们做给后面的老师看看?
2、师幼听音乐一起做律动。
3、耶,你们做的真不错!后面的老师给点掌声吧!
(二)谈话活动:《我的愿望》
1、哎,我呀,我!你们知道我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那时候我的梦想是什么吗?(没猜出来吧)我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在幼儿园特别想当一名幼儿教师,我的愿望实现了吗?实现啦,都实现好几年了,我特别开心!
2、对了,你们有愿望吗?你们的愿望是什么?
3、讲述故事:《小黑的故事》
(1)有这么一只小猫,要记住它的名字哦!叫“小黑”,叫什么呀?小黑也有梦想!小黑有什么梦想呢?因为这个小黑呀,特别特别喜欢各种各样的乐器,所以它的梦想呢,就是长大当一名音乐家。
(2)有一天呀,小黑从家里悄悄地走出来,来到了森林里。森林里面有一个小木屋,小黑非常好奇,推开门一看,啊,里面藏满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小黑高兴极了。你们知道在藏满乐器的小木屋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三)欣赏乐曲。
1、播放乐曲《玛鲁序卡》。
今天,我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来让音乐讲讲这段故事。
2、谁听出来,这里面有一个什么故事?
(你们的耳朵真灵,听出了这么多:钢琴、木琴、架子鼓等等)
3、播放音乐,师完整表演。
小黑高不高兴?现在我把这个故事表演一下,看看,和你们说的一样吗?
4、和你们说的一样吗?那你听出来什么?
(弹钢琴、踢球、跑步……)
(四)学习律动游戏。
1、师边分段讲述故事边用动作表示,帮助幼儿初步回忆理解。
小黑呀,推开门一看,这么多乐器,高兴极了!首先看到了钢琴,弹起了钢琴;接着是木琴,用打锤敲了起来,它的琴声太好听了,森林里有好多小伙伴呢,听到琴声会怎么样?来我们试一试(跑的动作)。什么声音这么好听呀?跑过来推开门,哇!原来是小黑!(我们推开门试一下)那,我这是在干嘛?(小木屋外挤满了人,我爬上小梯子爬到天窗往里看一看,我们试一试。)
2、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
现在我们坐在小椅子上,把这个音乐故事做一做?
3、分段学习动作。
真棒!给自己鼓鼓掌,是不是我们的身体也会讲故事呀?是呀,我们的身体都会讲故事。
(1)钢琴:那么谁见过投入的弹钢琴是怎么弹的?你来试一试?很投入弹钢琴是什么样子?
我们来试一试。
师边唱边做弹钢琴动作,你们见过朗朗哥哥弹钢琴吗?很投入,头也甩起来,我们跟着音乐试试。
(2)木琴:咱们听听下面的音乐到什么了?那你听这木琴是有节奏的敲打呢还是没有节奏?伸出我们的食指来试一下,要有节奏的敲!再来一次,这回把这架势摆摆好啊。
(3)小伙伴:继续下面的音乐。干嘛了这段?那我们也随音乐去看看。那你想想小动物听到这么好听的声音跑出来,一推开门看到小黑很惊奇啊,那惊奇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谁来做一做?张大嘴巴,还要怎样?瞪大眼睛,你也想试试啊。我一起来坐坐这个惊奇的样子,好,我们跟着音乐试一试。
(4)行礼:小黑在上台前,看到这么多观众要行礼,那男孩怎么行礼?女孩怎么行礼?谁会?他会呀?别人都不会?
男孩来,抬头挺胸,宫廷礼;女孩宫廷礼怎么行?你来做一做,穿的什么?裙子?
来,听音乐,小黑,我们行礼,音乐一起来我们就做。
4、完整表演故事。
(1)师幼跟着音乐完整表演。
现在你选一个碰不到别人的地方,我们用我们的身体完整地将这个故事讲出来,加上行礼别忘了啊?
(2)起名字。
真不错,先回到小椅子上。好,给我们今天这个活动起个名字吧?小黑,你想起什么呢?
(五)不同形式表演。
1、用乐器动作表演。
这个音乐就只能这么玩吗?小木屋里不是有很多乐器吗?不是说还有什么什么小提琴吗?那些乐器都可以加进来玩哦,现在我想加一加,你看看我加了什么乐器?
2、师表演,用不同乐器动作。
提问:我又拿起了什么?试一试,跟着音乐学学乐器动作。
3、线条表演。
(1)今天你们的表演真棒,用我们的身体表演了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想不想看看?
(2)放音乐表演线条画。
今天,我还想用线条来讲讲这个故事,你也可以跟我试一试。
(3)师幼用食指听音乐、看图谱画线条。
怎么样?我可以用线条画出来,有没有做过这个游戏?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六)结束活动。
1、今天我们做了很多小小音乐家的活动,回到教室后用我们的身体动作和画画的方式把这个音乐故事讲给其他的同伴听,好不好?
2、师幼边做动作边听音乐出教室。
小小音乐家 篇9
目标:
养成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的精神。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准备:
相同的玻璃杯七个,筷子两只,水若干。
玩法:
1、七个玻璃杯并排在桌上,请孩子数数共有几只杯子。
2、在杯子里注入不同高度的水,让孩子给杯子按照水位由低到高排队。
3、孩子用筷子敲击杯沿,听一听说一说像什麽音?
4、家长引导孩子观察比较水位与声音的关系。
5、家长调整水量,以便发出Do、Re、Mi等音阶声音,"屈。老师。教。案网出处"然后演奏乐曲,激发孩子演奏兴趣。
6、亲子合作演奏歌唱,家长鼓励孩子边敲杯子边歌唱。
7、亲子轮流当乐师、歌唱家、舞蹈家。
活动反思:
《小小音乐家》设置了两首必唱歌曲和三首聆听歌曲,以及编创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领会了本课的主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很好地表达出来。
对于歌曲的学唱,孩子们都掌握的比较好。都能够用自然、轻松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及稚嫩、可爱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及歌曲所表达的内涵。
在聆听乐曲选择拍击方式时,部分孩子没有选择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我就采用多次聆听分别拍击的方法,引导他们辨别乐曲的拍子,用正确的拍击方法为其伴奏。
在编创活动中,我采取“辨别身边声音的长短”这一环节,鼓励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音的长短”,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这一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小小音乐家 篇10
活动目标:
1、培养同学的探索精神。
2、能制作出简易的乐器。
3、同学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同学从家里带来的易拉罐、果奶瓶、空塑料瓶、筷子、碗、沙子、豆子。
活动过程:
1、教师放一段优美的乐曲,请同学跟着一起拍节奏。
教师说:“这首曲子真好听,我想请小朋友们用小乐器演奏,可是没有乐器怎么办呢?”
2、请同学积极想方法,来制作乐器,听听用那两种东西敲击出来的声音好听。
3、请同学想一想,假如瓶子里装着东西将是什么效果,装的东西不同效果相同吗?
4、请同学分成三组(豆子、沙子、石头)来进行实验。
5、请小朋友们说一说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6、大家拿着制作的乐器来演奏。
教学内容
(一)唱歌
(二)唱游。它包括:律动,音乐游戏,歌扮演,集体舞。
(三)乐器;它包括:打击乐,竖笛,口琴,口风琴等。
(四)音乐欣赏
(五)试谱知识与试唱,听音教学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审美能力
(二)活动过程与创新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教材分析
(一)歌曲的外部结构
一般指的是什么样的情绪:如欢快,抒情,活泼等。是什么民歌,是什么民族或者是哪个国家的。主要偏重于文学文字的分析。
(二)歌曲的内部结构
一般是指节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音区,调式,曲试,复调,和声等。
教学重点(一)一般只写一点,重要的相对集中一些。不具体指知识技能。指用什么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次学习后力争达到解决教学重点的目的。
教学难点(二)一般也是比较单一,集中,但主要是指技能技巧,知识概念的具体掌握程度。
一、组织教学
(1)律动:听音乐进小跑步教室 。
(2)师生用音乐互相问好。
二、基本训练,节奏听辩和旋律创作练习。
(1)听教师击拍节奏,由学从复拍节奏,然后选择相应节奏花朵贴在花盆上。全班随教师指点的顺序连续击拍五朵花上的节奏。
(2)视唱旋律花盆上的音。选择节奏上的某种节奏进行do,mi,sol的旋律创作。要求组成一个短小的乐剧,同学相互商讨,逐一进行创作扮演9边唱边加上声势动作)
三、新课导入
(1)把歌曲旋律作为视唱练习。
(2)引导同学分析歌谱使用了几个音?(do,mi,sol)在同学自身墨唱后,指定同学视唱。进一步指导同学分析歌曲可以分为几个小乐句?每个乐句的句尾是否相同?师生边用中速唱边分析(五个小乐句,每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do,mi sol节奏,音高相同)。再分析每个小乐句的长短是否相同?怎么不同?(2+2+3+3+3)同学按呼吸记号指示换气,边拍手边跺脚视唱,唱出二拍的强弱。
(3)熟悉do,mi,sol的音高,在五线谱上的线间位置,使用音条乐器(木琴,铝板等)演奏歌谱。同学只奏每一个乐句的句尾do,mi,sol教师奏其它局部
(4)用竖笛演奏歌曲旋律
四、新课导入
(1)学唱《乃哟乃》歌词。
(2)教师范唱并提问歌词内容歌曲情绪。
(3)同学以欢快的情绪自身填唱歌词。
(4)引导同学理解歌词,“乃哟乃,乃哟呵”的意义,并在演唱时用强弱变化唱法。反映出欢快的情绪。让同学尝试创作填唱其它歌词。进一步体的会歌词的表情意义。
五讨论歌扮演
以各种扮演形式深入表示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将同学分成小组进行扮演形式的创编。分组扮演,师生边唱边舞,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课程。
小小音乐家 篇11
活动名称: 我是小小音乐家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能制作出简易的乐器
3、幼儿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易拉罐、果奶瓶、空塑料瓶、筷子、碗、沙子、豆子。
活动过程:
1、教师放一段优美的乐曲,请幼儿跟着一起拍节奏。
教师说:“这首曲子真好听,我想请小朋友们用小乐器演奏,可是没有乐器怎么办呢?”
2、请幼儿积极想办法,来制作乐器,听听用那两种东西敲击出来的声音好听。
3、请幼儿想一想,如果瓶子里装着东西将是什么效果,装的东西不同效果相同吗?
4、请幼儿分成三组(豆子、沙子、石头)来进行实验。
5、请孩子们说一说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6、大家拿着制作的乐器来演奏。
小小音乐家 篇12
第七课 小小音乐家
课时分配:三课时
第一课时(第十一周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快乐的音乐会》
教学目标 :
一、演唱《快乐的音乐会》,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二、能为歌曲编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旋律中×× Ο×│ × ―│的节奏。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1、导语 :你们听过音乐会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听音乐会,让我们来仔细的听一听歌曲中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呢?
2、播放课件,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3、带领学生听着歌曲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采用与动作相结合的方式边读歌词边做拍手拍腿的动作。同时解决难点。
5、跟着音乐小声的学唱。(先学第一段歌词再跟唱其他几段。)
6、引导学生唱着歌曲表演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三、进行歌词的创编:
师:歌曲中的小朋友演奏了胡琴、喇叭和铜鼓,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呢?我们把这些乐器也唱到歌曲中吧。
1、 分小组讨论创编。
2、 各小组表演歌曲。
师:我们也来开一场快乐的音乐会。(每一个小组表演一段)
小结
第二课时(第十一周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和合唱《小乐队》。
教学目标 :
一、通过欣赏《百鸟朝凤》、《小乐队》,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快乐的音乐会》,小朋友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唱一唱。
二、聆听《百鸟朝凤》
师:你们知道谁是鸟中之王吗?
传说有一种叫凤凰的神鸟,它的羽毛比孔雀还要漂亮,它就是百鸟之王。
1、初听音乐:
我们来聆听《百鸟朝凤》,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听,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让你想到了什么?(生边听边看课件,并思考)
2、简单介绍唢呐(出示挂图)
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是由一种名叫唢呐的乐器演奏的,唢呐是我国的一种民族吹管乐器,它的管身是木制的,上面开有八个音孔,上端装有一个细铜管,下端有一个铜制的喇叭口。唢呐最擅长模仿鸟儿的叫声,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唢呐是怎样模仿各种鸟儿的叫声,你能跟着学一学吗?
3、复听音乐。
4、进行小结:听了这首乐曲,你的心情怎样呢?
这首乐曲不仅表现了百鸟争鸣,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而且还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欢快愉悦的心情,人类和大自然就应该这样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三、聆听《小乐队》
刚才我们听到了一首用唢呐演奏的乐曲,其实还有许多乐器都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播放《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中乐器演奏片断,同时出示各种乐器的挂图。
2、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呢?你能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呢?
3、 这些乐器演奏出的音乐真好听。下面我们用一首歌曲来夸夸它们吧。
4、 初听合唱《小乐队》,注意听听歌中唱了哪些乐器。
(歌曲中唱出了小提琴、单簧管、小号、圆号和定音鼓)
5、 再次聆听合唱《小乐队》。(边听边随着音乐模仿演奏这些乐器)
小结
第三课时(第十二周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唢呐配喇叭》; 编创与活动 。
教学目标 :
一、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
二、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能为歌曲编动作,用字母谱编创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旋律中×× Ο×│ × ―│的节奏。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新授:
1、提问法导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欣赏的乐曲《百鸟朝凤》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唢呐)
2、湖南的小朋友他们也很喜欢吹唢呐,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湖南民歌《唢呐配喇叭》。
三.学习歌曲《唢呐配喇叭》,并自编动作表演
1、播放课件,指导学生听歌曲范唱。
小朋友们能自己加上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曲吗?让我们听着歌曲来试一试。
2、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现歌曲。
3教师适当美化和规范表演动作。
小朋友们表演得真不错,你们会唱这首歌曲了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吧。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师纠正出现的错误。
小朋友们唱得真好!现在让我们边唱边表演。
四、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 指导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铃鼓:Х Х|О Х|
碰铃:О О|О Х|
响板:О О|ХХХ|
2. 指导学生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请1、3组的小朋友为歌曲伴奏,2、4的小朋友跟着音乐高兴地唱起来。(再交换表演)
五.编创与活动
1、结合《唢呐配喇叭》引导学生分组在空格处填上字母谱.
2、唱一唱,看谁的旋律好听,由学生评出唱准确的学生,教师可在其课本上盖小红花印,以此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小结
小小音乐家 篇13
教学内容:音乐知识音的长短,歌曲《法国号》,欣赏《号手与鼓手》
教学目标:
一、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感知探索音的长短,并深入到歌曲中体会长短不同的音。
二、趣味学唱“法国号”,用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
三、指导学生创编歌词,鼓励音乐创造能力,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理念:音乐课要突出学生的听觉和音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开发各个感知通道感受、参与音乐。低年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模仿,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就更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参与、展示的大舞台,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这些理念:
音乐课堂生活化原则
把生活中的音乐融入课堂,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生活是音乐的源头,把生活的经验音乐化,音乐3问题生活化,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架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
音乐课堂趣味性原则
游戏是学生较喜欢的形式,具有竞争性的游戏更加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创造积极的师生互动的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课堂创造性原则
在教学的几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得,自主得探索和实践,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几种乐器或物体上摸索出长、短音的环节时尽量鼓励学生大胆研究音的敲击方法,得出不同的答案。
教学过程:
一、体验音的长短
1、喊名字(通过不同情景时喊名字,让学生初步体验音的长短)
教师设计几种情景
例一:站在高山上喊 (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
例二:你在路上遇见一个熟人,可一时想不出他的名字,还好想了出来。 (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
例三:在别人熟睡的时候,你又是怎么叫一个人的名字(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
学生喊:陈――玉――琪
陈――玉琪
陈——玉——琪
教师用图谱的形式记录同学们的答案。之后让学生自己创设情景,体会音的长短。
2、交流
体验身边、自然界的音响。
师:小朋友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音乐长,哪些音乐短,看看谁说得最好?
二、游戏“转圈圈”,在歌曲“法国号”的乐曲中体验因的长短不同。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说话有长有短,音乐中的音也有长短,这样我们的音乐才组成了一一个美妙的世界。
1、要求:根据听到的长、短音做“转圈圈”游戏,短音在圈外,长音到圈内。
2、听旋律;初步感受
3、个别玩;其余同学在原地用不同动作表现长、短音;
4、全体律动:这样先小组律动,再到全班,每个同学都能找出长、短音,使学生兴趣十足,做第二个动作的时候,可以再游戏中反复聆听,为歌曲学唱做了铺垫,因为游戏的时候,这帮助学生多熟悉旋律。
三、学唱“法国号”
师: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学习乐器,这样乐器十分特别,音乐也十分特别,请你猜猜看着是什么乐器?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不出示“法国号”让学生来猜
2、听录音,揭示――法国号(教师出示法国号的多媒体图片)
3、请学生说说这个乐器的特点(教师介绍法国号)
4、学唱
(1) 学生先小声唱,教师范唱
(2) 教师模仿法国号“嗡巴巴”,学生唱歌词
5、齐唱
要唱出喜爱之情。看图谱,有连又有断……
(充分运用“图形谱”这一教学形式,帮助低段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四、创编歌词
师:好了,我们已经接触了好几种乐器,陈老师想啊,每位小朋友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乐器,那么我们能像刚才那位小演员那样,把你喜欢的乐器模仿一下,并向大家夸奖一下你的乐器吗?
1、教师先模仿表演唱“我心爱的小琵琶”
2、学生个别上台表演
总结:今天,我们还真涌现出了好多“小小音乐家”,有演奏家,有歌唱家,有舞蹈家,那陈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以后每次上课的时候都可以把自己想成是一名“小小音乐家”,自信、勇敢地向同学们和老师展示自己!
小小音乐家 篇14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词
难点:
1、继续巩固十六分音符,并在歌曲中正确运用。
2、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等等。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音乐、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个体意见
一、准备部分:
1、表演歌曲《快乐的doremi》
2、导入新课,了解三种乐器
师:刚才大家表演的《快乐的doremi》非常精彩!有三个会唱歌的小朋友,他们也想参加音乐会,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歌声,猜猜他们是谁?
师:非常正确。那你能模仿它的演奏姿势吗?
师介绍吉他音色独特迷人,表现力极强,是世界第三大乐器。师:让我们掌声请出第二位会唱歌的朋友,它又是谁呢?你能模仿它的演奏姿势吗?
师介绍小提琴音色优美、明亮,有“乐器皇后”的美称。
师:让我们来听听第三位会唱歌的朋友是谁?
师:你们认为这件神秘的`乐器是属于吹、拉、弹的哪一种?让老师来告诉你们,请看图片
师:法国号,哼唱一年级《法国号》,介绍法国号是管乐队中唯一用左手按键的乐器,右手放进喇叭里,一可以控制音的变化,它是用嘴巴吹,吹的时候两腮要鼓鼓的。
师:谁也来模仿它的声音,加上演奏姿势。
他模仿的到底像不像?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第一次)
师:有几个小音乐家会演奏这几样乐器,你们想听吗?(想)师:他们来自什么国家,演奏的什么乐器呢?
2、聆听歌曲(第二次),找出乐器演奏的声音。
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中三位小音乐家演奏乐器所发出的声音?
054︱33343︱22254︱33343︱222︱
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师:这种声音出现了几次,一样吗?
师:这些小音乐家们在演奏时候的心情怎么样?
师:加上动作边唱边模仿(弹琴声),提醒学生欢快、有弹性的声音就像小皮球在跳,比一比谁的小皮球跳得高
3、歌曲学唱
1)师:模仿弹琴声
2)结合动作模仿
师:大家羡慕这些会演奏美妙音乐的小音乐家吗?那是需要扎实的音乐知识的,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能不能和老师配合,以对唱的形式来唱谱。
师:请小朋友找出相似的乐句?
每一句的开始有什么特点?
3)随琴声轻声跟唱。(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4)师:你们能来唱唱第一段么?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琴来唱唱第一段。(师根据学生的演唱及时纠正唱得不好的地方)
5)师:看到你们唱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来唱唱,但是在老师唱的时候要交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听歌曲中连音与跳音的区别。(师提示连音与跳音的含义,并提示通过看师的动作来区别连音与跳音)
6)师:我们来加入动作表演吧!(师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演唱第一段)
7)师:你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唱唱第二段么?(师弹琴请生唱第二段)
8)师:完成了前两段,第三段是不是更容易演唱了呀?在第三段的演唱上老师要提出一个新的任务,你们看到“我吹起法国号”这个乐句了么?老师想在这个地方锻炼一下你们的嘴皮子,看谁的嘴皮子最快。
9)表演唱(加入拍手动作及乐器模仿的动作进行表演)
师:你们三段都会唱了么?下面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把三段完整的来唱一唱,但老师有一个要求,在遇到乐器的乐句时,我们用演奏乐器的姿势来完成。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表演吧!
三、创编歌词
1、乐器连线
师:我们认识了三种西洋乐器,老师另外找了咱们中国的民族乐器,现在请小朋友们帮这几件乐器找找它们的家
2、小组合作创编歌词
师: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喜欢的乐器编进歌里唱一唱呢?每个同学可以只编一段歌词。下面老师来做个示范。(古筝)然后分组进行讨论排练歌曲。
3、老师分组进行指导,提表演和演唱要求。把乐器的音色特点融入到歌唱中去。
请几位同学来唱一唱他自己创编的歌曲(老师点评)。
4、老师钢琴伴奏,引导下面的学生跟台上的学生一起表演乐器的演奏姿势。
5、小结
师:同学们真的太棒了,一招一式都带有音乐家的风范,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你们当中肯定会产生出类拔萃的音乐家。
四、拓展主题。
师:除了乐器演奏得好的叫“音乐家”,还有在哪些能叫“音乐家”?(指挥家、歌唱家、作曲家、打击乐演奏家。)还可以用哪些身体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如:打响指,弹舌等。请同学来展示一下(先让大家了解模仿的乐器,提演唱要求)。(老师点评)
五、小结
今天我们还真得涌现出好多“小小音乐家”,有演奏家、歌唱家、编词的,那秦老师希望你们以后每次上音乐课,都能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小音乐家”,自信、勇敢地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0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054|33343|22254|33343|222|
小小音乐家 篇15
第十三课 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 引导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小动物的基本形态。
2、 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
表现小动物们的不同形态,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学做小动物引导幼儿听着音乐和老师的提示语言,边念儿歌边自由地模仿各种小动物的 不同形态。
1、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 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 爱,跳、跳、跳;小小鸡,叽叽叽,找到虫儿叽叽叽……小花猫,喵喵喵,走起路来静悄悄,抓到老鼠喵喵喵,啊呜!谁会飞?鸟会飞!小鸟怎样飞?扑扑翅膀飞呀飞,飞到东,飞到西,转个圆圈飞呀飞。
(二)找家、自由选择不同的动物角色
1、 师:哎呀,你们看!这么漂亮的小房子,这是谁的家呀?你是怎么知道 的?(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小结:黄色的房子是小兔的家……小动物家的房子真漂亮!
2、 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呢?
师:找一个好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喜欢它?
师:现在宝宝想好了,你想做哪个动物宝宝,等会儿你到它的家里找一样好东西戴在身上。
(三)分角色表演和游戏
1、音乐游戏:什么动物出来玩?
(1) 师:动物宝宝,现在你们都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 不好?宝宝一定要先仔细看一看,记好我是什么动物宝宝,然后还要听清楚,是谁出来玩了!它是怎么样出来的?
(2)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小小兔子出来玩,跳呀跳、跳呀跳,小小兔子出来玩,跳呀跳呀跳……
引导幼儿:这么多的好朋友在一起玩,真开心。我们来和好朋友问声好,说说好听的话吧!
(3)最爱吃的食物
师:宝宝玩得真开心,你们的肚子一定也饿了吧?说说看你最喜欢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能完整连贯地说出:我是小白兔,我最喜欢吃萝卜……)
师:快来看!这里有好多好吃的东西,找一找有没有你最喜欢吃的东西呀?
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一边找,一边说说:我是小白兔,我最喜欢吃萝卜……
(四)回家
1、 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哎呀!天黑了,宝宝们都要回家啦!大家一定要先看仔细,你的家到底在哪里,千万别走错了!
2、 幼儿边念儿歌边模仿小动物的样子回家去(小兔小兔跳回家,小鸡小鸡跑回家,小猫小猫走回家,小鸟小鸟飞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