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歌》 篇1
课题:第四单元
内容:萤火虫
复习“吉达巴”节奏
年级: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
1、 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
2、通过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旋律,抒情愉悦的情绪以及孩子对萤火虫的亲切情感。
3、 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吉达巴”节奏;感受2/4、3/4拍乐曲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
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唱出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教学突破口:
“听觉领先,动觉切入”创设情景,通过听听、跳跳、画画、敲敲等活动不断感受歌曲,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节奏卡、打击乐器。
教学思路:本课时重点是进行歌曲新授,在歌曲教学过程 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审美活动,运用“以听觉领先,动觉切入”为新歌教学理念。我创设多种有效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听听、演演、跳跳、敲敲、唱唱的活动过程 中体验音乐风格,感知音乐情绪,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音乐的旋律,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还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习的实践与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同时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创造的兴趣,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意识。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部分
1、听音乐律动:听2/4拍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动跳吉达巴。
方法:听着音乐的跳吉达巴舞步。
2、复习吉达巴舞步典型节奏。
3、复习歌曲情绪、拍号2/4,强弱规律
4、复习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用打击乐器伴奏。
说明
通过复习歌曲再次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同时进一步理解2/4的特点,为歌曲学习作铺垫。
二、 歌曲新授部分
(一)、导入 部分
(1)、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
(2)、学生用跳跳、画画、拍拍等形式体验音乐情绪。
(3)、师生共同小结音乐的情绪、风格。
(4)、复习3/4拍的强弱规律
(5)、创遍简单的3/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说明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运用喜爱的形式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体验3/4拍的韵律、强弱规律。
(二)、感受歌曲
1、 揭示第四单元主题诗
方法:师生有感情的朗读
2、 初听:教师范唱(教师歌表演)
学生仔细聆听
3、再听:请学生简单介绍所了解的“萤火虫”
(多媒体演示)
说明:
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感受音乐,熟悉旋律,来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景。
4、 创设意境
随音乐律动表演
(三)、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
2、师生对唱歌词
3、演唱歌词
4、游戏:小老师
方法:学生通过自己默唱对歌曲的理解来做小老师提示歌曲难点。
5、学唱旋律 (唱名、五线谱)
说明
教师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范唱及律动让学生熟悉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作指导,隐性解决了歌曲的重点与难点。
6、音乐伴奏声中有感情地演唱
7、表演唱《萤火虫》
方法: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表演
五、课堂小结
《童年的歌》 篇2
第四单元 童年的歌
第八课 听——快乐的节日
教案出处:上海教育资源库集体备课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第七课,主要教学内容欣赏打击乐器演奏的歌曲《快乐的节日》,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即兴律动和拓展。《快乐的节日》原来是一首儿童歌曲,管桦作词,李群作曲,现由陈家驹改编成打击乐曲后情绪更为热烈活跃。
音乐欣赏要让学生用“情”去感悟,用“心”去默会,用“身”去体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仔细聆听来唤起情感,从而充分感受音乐作品。本课充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喜欢的节日导入,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与听乐曲、为乐曲伴奏、跟着乐曲律动融合在一起,营造一个欢乐的氛围,在听、动、演中感受乐曲表达的快乐情绪。
【教学内容】
1.欣赏打击乐器演奏的乐曲《快乐的节日》
2.即兴律动《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表演《快乐的节日》,感受乐曲所描写欢度节日的快乐情景,表达少年儿童生活的幸福、快乐。
2.在欣赏乐曲、为乐曲伴奏、跟唱歌词等活动中感受乐曲所描绘的小朋友欢度快乐节日的轻松愉快的情景,通过即兴表演表达出乐曲所表现的快乐情绪。
3.辨别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跟着乐曲有节奏地演奏。
【教学重难点】
听辨乐曲情绪、感受打击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
(二)描写小朋友快乐过节的小诗《快乐的节日》
1. 读一读这首小诗
2.出示描写过节的资料(课前准备)
说明:
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听赏的兴趣,同时适时地出示歌词内容,为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乐曲做准备。
二、欣赏乐曲《快乐的节日》
(一)初听
1.仔细聆听乐曲,描述一下你听到的音乐
2.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二)复听
1.听歌曲《快乐的节日》和打击乐器演奏的《快乐的节日》
2.比较两个作品的相同和不同,感受乐曲表达的相同的快乐情绪
3.说一说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它表现的是怎么样的一群少年儿童?
(三)再听
1.分辨乐曲中的几种乐器
2.认识铃鼓和爵士鼓
说明:
通过歌曲和乐曲的比较欣赏,能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打击乐器的表现力,以及这首乐曲原作,同时能感受到歌曲和乐曲所表现出来的相同的欢快幸福的情绪。进一步认识铃鼓的音色特点,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准备。
三、表现《快乐的节日》
1.用铃鼓为乐曲伴奏
2.分组选择打击乐器跟着乐曲敲一敲
3.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拍拍手、扭扭腰、动动胯跟着乐曲自由律动
4.跟着乐曲唱一唱《快乐的节日》
5.分组选择表现形式,比如:舞蹈、歌唱、律动、乐器伴奏等等方式表现《快乐的节日》,进行大联欢
说明:
通过为歌曲伴奏、自由律动、唱一唱歌曲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乐曲快乐的情绪,同时发挥自己的表演才能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表现乐曲,调动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天地。
感受铃鼓的音色特点以及给乐曲带来的热烈活跃的效果,掌握演奏铃鼓的方法,引导提倡学生相互合作演奏打击乐器、以及给小组之间、各个表演形式之间的相互合作。
四、课后拓展
1.指导搜集各种表现快乐节日的作品、收集各国儿童的不同节日资料
2.相互交流
说明:
通过学生收集了解中外各国儿童节日以及各种表现快乐节日的不同作品,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所表现的快乐节日,拓展学生视野,体验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自主的听、动、演来感受表现乐曲《快乐的节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激发学生的听赏兴趣是欣赏课的关键。在课堂中注意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就能适时调动学生的欣赏积极性。指导学生组合运用自己现有的学习能力为学习新知识服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和技能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本课中还注意到了着力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相互协作的能力,注重在打击乐器的演奏、小组表演时小组与小组之间、各种不同的表演形式之间的协作。在欣赏时注重情感的表达,适时地提高学生肢体语言的美感、乐器演奏的节奏感和歌唱时的状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在课堂中不仅要注重音乐素养的培养提高,还要注重学生其它各方面的能力的养成,比如是搜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流于形式,这也是一种美的表现能力,是与我们艺术教育相通的,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的升华。
《童年的歌》 篇3
课题:第四单元《童年的歌》
内容:萤火虫
复习“吉达巴”节奏
年级: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
1、 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
2、通过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旋律,抒情愉悦的情绪以及孩子对萤火虫的亲切情感。
3、 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吉达巴”节奏;感受2/4、3/4拍乐曲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
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萤火虫》,唱出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
教学突破口:
“听觉领先,动觉切入”创设情景,通过听听、跳跳、画画、敲敲等活动不断感受歌曲,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节奏卡、打击乐器。
教学思路:本课时重点是进行歌曲新授,在歌曲教学过程 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审美活动,运用“以听觉领先,动觉切入”为新歌教学理念。我创设多种有效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听听、演演、跳跳、敲敲、唱唱的活动过程 中体验音乐风格,感知音乐情绪,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音乐的旋律,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还强调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习的实践与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同时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创造的兴趣,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培养学生“即兴创造”的意识。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部分
1、听音乐律动:听2/4拍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律动跳吉达巴。
方法:听着音乐的跳吉达巴舞步。
2、复习吉达巴舞步典型节奏。
3、复习歌曲情绪、拍号2/4,强弱规律
4、复习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且用打击乐器伴奏。
说明
通过复习歌曲再次感受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同时进一步理解2/4的特点,为歌曲学习作铺垫。
二、 歌曲新授部分
(一)、导入 部分
(1)、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
(2)、学生用跳跳、画画、拍拍等形式体验音乐情绪。
(3)、师生共同小结音乐的情绪、风格。
(4)、复习3/4拍的强弱规律
(5)、创遍简单的3/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说明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运用喜爱的形式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体验3/4拍的韵律、强弱规律。
(二)、感受歌曲
1、 揭示第四单元主题诗
方法:师生有感情的朗读
2、 初听:教师范唱(教师歌表演)
学生仔细聆听
3、再听:请学生简单介绍所了解的“萤火虫”
(多媒体演示)
说明:
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感受音乐,熟悉旋律,来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景。
4、 创设意境
随音乐律动表演
(三)、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
2、师生对唱歌词
3、演唱歌词
4、游戏:小老师
方法:学生通过自己默唱对歌曲的理解来做小老师提示歌曲难点。
5、学唱旋律 (唱名、五线谱)
说明
教师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范唱及律动让学生熟悉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作指导,隐性解决了歌曲的重点与难点。
6、音乐伴奏声中有感情地演唱
7、表演唱《萤火虫》
方法: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表演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