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教学时间:6月2日~ 6月3日教学内容:1. 听《沉思》2. 唱《热爱地球妈妈》 3. 动:我的创造——音乐情景表演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沉思》聆听小提琴的音乐,感受乐曲情绪,并能以此为背景 音乐配合“我的创造”活动。2. 学习用柔美深情的歌声表达我们期盼优美生存环境的愿望,增强环保意识,培养自觉的文明习惯。3. 能根据自己的想像,尝试进行创编情境的表演,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体会创作表演的乐趣,提高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教材分析:1.小提琴独奏曲《沉思》是法国作曲家马斯内于1894年为歌剧《泰伊思》创作的一首间奏曲,由三段体加尾声组成。开始由小提琴徐徐奏出第一主题,绵长的带有起伏的旋律,轻幽舒缓,营造了宁静的气氛,犹如山间浮云,带有沉思和冥想的色彩。2. 《热爱地球妈妈》这是一首词曲都很优美的少儿歌曲。单乐段结构,共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是叙事性的,含有抒情、忧伤的情绪。后两个乐句音区提高,节奏变得活跃,并加入了二声部合唱,是歌曲的高潮,突出了“热爱地球妈妈”、期盼拥有优美环境的主题。教学重点、难点:1、 歌曲两声部演唱和谐均衡。
2、 大胆发挥合力想像,创编情境表演。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
备注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2. 发声练习1 2 3 3 4 5 5 6 5 4 3 2 1 mi yo mi yo mi yo mi yo用歌声进行问好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口腔中的软腭抬起,气息通畅,声音具有头部气流感,这条发声练习在演唱中注意其中的跳音要轻巧、有弹性。韵母的咬字清楚。二.欣赏乐曲《沉思》1. 导入欣赏,听听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 再听乐曲,用语言描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3. 结合乐曲的标题,感受乐曲旋律、节奏、速度、演奏形式等音乐要素。4. 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对乐曲的感受。聆听小提琴的音色说说自己对乐曲的感受给乐曲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标题用肢体动作表现对乐曲的感受三.音乐活动 (1) 谈话:生活中有许多情景会把我们引入沉思,比如关注地球生态环境正遭破坏的问题。(2) 播放地球生态环境正遭破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感官冲击,是心灵受到震动。和同学们一起关注地球破坏的问题四.歌曲教学1. 导入: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热爱地球妈妈。2. 用歌曲旋律作为背景音乐,有表情地朗读歌词。3. 学唱歌曲第一部分。4. 三度和声音程练习。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按老师打出的柯尔文手唱出唱名,另一组同时唱出比老师打出的柯尔文手势第三度的唱名。两组交换练习,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反应更加快,唱的音更准。5. 学唱歌曲的第二声部;练习两声部合唱部分。6. 进行演唱情绪等方面的处理一起齐读歌词《热爱地球妈妈》学唱歌词第一部分三度和声练习和老师一起玩音乐游戏学唱歌曲的第二声部,练习合唱部分演唱前半部分时,用连贯的声音来表现,后半部分虽然是歌曲的高潮,但也要把握好演唱的力度,既要表现呼唤的“急切”,又要表现出期盼的“深情”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