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第四单元丝竹流韵教案

2021-03-16

丝竹流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
动:露一手——认识“江南丝竹”中的演奏乐器
教材分析:
《欢乐歌》:江南八大曲之一,旋律明快流畅,起伏多姿,表达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
《紫竹调》:“紫竹调”是沪剧曲牌之一,由江南山歌、小调,经过长时间演化而逐步形成的,与江南丝竹的风格极为接近。
《卜算子.咏梅》:这是一首由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旋律中融入了昆曲的元素,全曲舒展激昂,既有江南音乐的甜美、婉约的风格,又不失迎风奥霜的刚劲气势。
《小巷风韵》:歌曲以苏州评弹的曲调为基础,并插以短小具有苏州评弹典型特点的间奏,从而赋有浓郁的江南韵味,勾勒出江南古城粉墙黛瓦、垂柳轻舟的秀美画卷。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知识。感受民间戏曲与歌曲的完美结合,初步了解昆曲和苏州评弹这两种地方曲艺,激发学生对家乡江南悠久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欣赏、感受“江南丝竹”:
1.欣赏《紫竹调》
欣赏乐曲,说出乐曲的情绪风格、主要演奏乐器。
揭示曲名,简介“紫竹调”
2.介绍“江南丝竹”:流传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以及上海一带的丝竹音乐。主要乐器有笛、箫、笙、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等。
3.师:下面我们来欣赏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欢乐歌》。
欣赏《欢乐歌》,留心听以上几种乐器的音色。
4.完成p31/露一手
三.欣赏、拓展“昆曲”、“评弹”
1.师:江南的地方戏曲有很多,你们知道哪些?
  生回答(黄梅戏、越剧、昆曲等)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昆曲。
2.简介昆曲:起始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迄今已有6xx年的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是一种融诗、歌、舞、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3.听赏昆曲《牡丹亭》选段【皂罗袍】
4.欣赏《卜算子.咏梅》4.简介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与弹词的总称,产生于苏州,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
5.听赏苏州评弹《笑中缘》
6.欣赏《小巷风韵》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水乡歌儿多》
教学目标:
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了解赞美江南水乡的歌曲,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
1.播放《欢乐歌》(片段)
请学生说出乐曲的名字、类别。
说出乐曲的演奏乐器有哪些,巩固对民族乐器的认识。
三.学唱体验:
1.复习四年级时学唱的《忆江南》,说出歌曲的名字
师:在你的印象中,江南是什么样的?
回忆语文课文《水乡歌》,想一想:水乡(湾)多,(船)多,(歌)多。
师:今天我们来学唱歌曲《水乡歌儿多》
2.听范唱,说出此时水乡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在歌词中,找到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3.学唱歌曲
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
反复听唱,指导有困难的乐句。
完整演唱歌曲,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的形象。
四.课堂总结:
师:水乡是美丽的,水乡孩子是幸福的。课后找一找歌颂水乡的音乐作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