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

2019-12-2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3、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4、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2、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三、教学准备:
歌谱(旋律谱)、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4/4
  5 - - - | 5 - - - |……
师: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来模仿。“wu”。
   4/4
5 - - - | 5 - - - |……
师: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声部练习。
 生答:……像在一起歌唱……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
 2/4
(1)5 - | 5 - | 5 - | 5 - | ……
     wu ……
(2)3  3    3 | 3  3   3 | 33 3 | 33 3 | ……
     叮叮 当, 叮叮   当 ,……  
(3)1  1    1 | 1   1  1 | 1 1 1 | 1 1 1 | ……
 三声部学生练习。
 生答:……就像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
师: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生答:马蹄声。
 师:来,我们来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再快一点?
 师生一起:“嗨!”
 加入刚才的练习,最后“嗨!”结束。
(三)、学唱歌曲:
 1、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铃儿响叮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情绪怎样?
2、录音:《铃儿响叮当》
   生答:……2拍子,欢快……
3、师出示旋律谱。
师: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
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
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5、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视唱。
6、跟琴试唱歌词。
(四)、拓展部分:
 师: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来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要求: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3拍子版本。
   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
 师:和刚才我们唱的有什么区别?
   生答:拍子不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