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歌曲《小蚂蚁搬米粒》教学设计

2019-04-08

教学分析:

《小蚂蚁搬米粒》是一首情节性很强的歌曲。一粒米,由一只蚂蚁搬不起,到一群蚂蚁搬进洞洞里,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曲调十分精练,基本上是同一乐句的重复,只是上下句的句尾有变化。句中“嘿哟嘿哟”的搬运号子声配上八度跳进的旋律,形象、生动、童趣十足,中间加入数板,更是丰富多彩。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玩中学是最快乐的,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歌曲的内容,创设出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被深深吸引,投入到歌曲学习中去。

动作设计要抓住“劳动”和“合作”两大特点。与曲调的精练相适应,动作设计也要简单易做,形象鲜明,反复突出。如用“嗨哟嗨哟嗨哟”声启发孩子模仿并设计动作,用身体、声音感受使出全力的感觉。创设情境,中间的数板可以结合节奏的传递仿蚂蚁世界的信息传递。最后齐心协力地搬米粒,可以让孩子们拉起手,边唱边表演,感受团结的力量。

  用整体听唱法学习。在歌曲时要注意“嗨哟”处的八度跳进的音程,学生不太容易唱准。

教学内容:

1、欣赏舞蹈《小蚂蚁搬家》

        2、学唱歌曲《小蚂蚁搬米粒》

        3、歌表演《小蚂蚁搬米粒》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情景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在情境性的音乐活动中,怀着好奇之心关注故事情节与歌曲结构,体验玩中学的快乐。

        2、能用自然地声音,快乐地,有想象地诵读和演唱《小蚂蚁搬米粒》。能体会作品生动风趣的风格特点和所蕴含的合作精神。

        3、在音乐情境中参与歌表演《小蚂蚁搬米粒》,体会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师通过玩“传递”的游戏,把节奏练习:①  x    x  ②      x学会,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数板。

        2、句中“嗨哟嗨哟嗨哟”的搬运号子声配上八度跳进的旋律,形象、生动、童趣十足,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观看舞蹈《小蚂蚁搬家》导入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师: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段舞蹈,请同学们看着电视,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感受一下。(播放视频《小蚂蚁搬米粒》)

师: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生:好玩——)

师:这段舞蹈是描写的哪个小动物呀?(生:蚂蚁)

师:你们知道蚂蚁在发现食物和遇到危险的时候,是靠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出信号的吗?(生:触角)

师:今天我们就来模仿小蚂蚁信息传递的游戏,我请四位同学和老师一起老玩。

(游戏规则:四位同学一次排好队,由老师先发出信号,接到信息的同学,依次传递,由最后一个同学把老师传递的信息,通过敲击小鼓的方式,展示给大家听。)

信息一:节奏  x    x(老师拍手拍出节奏依次传递,注意拍的时候老师要有强、弱的对比),最后一个同学敲小鼓,这时候老师把正确答案带同学拍个几遍。

信息二:节奏      x(这条节奏,老师从同学的背后,拍肩膀传递,让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深切感受这条节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