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六课《爱祖国》教案

2019-03-30

第六课   《爱祖国》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一个妈妈的女儿》。2、在音乐作品和历史影片的感染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

难点重点:学唱好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难点:把握高音区的正确演唱方法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设备、投影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激情1、谈话导入: 太阳和月亮有个妈妈,它叫——光明长江和黄河有个妈妈,它叫——海洋藏族和汉族有个妈妈,它叫——中国2、请同学说说你所了解的中国3、欣赏中国风光,教师作一定的介绍,音乐《一个妈妈的女儿》伴奏桂林山水——黄山迎客松——草原——海南——沙漠——天坛——兵马俑——长城——上海等

二、

学唱

《一个

妈妈

的女

儿》1、聆听、教师跳藏族舞2、再次聆听,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速度等3、边听边律动4、跟录音哼唱,指出难点5、学习1——12小节曲调    a、跟琴唱唱歌谱    b、按节奏朗读歌词    c、演唱歌词6、学唱13—尾曲调a、教师范唱“啊”(要求喉头放松、不要压)学生试唱。b、学唱结束句                    c、演唱歌词7、整体演唱8、再次聆听——感受录音机唱的情感、表情9、学生跟伴奏演唱三、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感受不同速度,情绪所表现的情绪,并能创编出适合的动作。2、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

难点重、难点都是感受和体验作品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影片《开国大典》、vcd、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欣赏《红

旗颂》1、看影片《开国大典》升国旗片段,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2、谈话: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它火红炽热,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今天,我们来欣赏一歌《红旗颂》3、哼唱“红旗”主旋律教师在小黑板中写出歌谱,学生哼唱。4、整体聆听,说说乐曲分为几个部分,情绪怎样?5、分段欣赏a、引子(问:乐曲一开始的音调熟悉吗?)b、第一部分(问:从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c、第二部分(问:音调是什么曲调?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在哪里,不同在何处?)d、唱唱主题的两种不同情绪第一部分抒情性;第二部分进行曲风格

6、完整地聆听,学生可以用颜色、用线条、用动作来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二、

欣赏

《我们

走进

十月

的阳

光》1、欣赏《开国大典》片段,感受十月的和喣阳光。2、谈话:因为有了1949的10月,才让我们有了幸福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十月的阳光3、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感受不同的情绪、速度。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爱国热情。5、再次聆听,小组讨论①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②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6、各组汇报、各人表演三、拓展1、课后收集一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听一听,学一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在演唱《只怕不抵抗》,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2、认识人民音乐家冼海星,感受音乐家的爱国热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