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教案

2019-03-17

课  题第八课  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课  型教 学 目 标认知欣赏通过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和特点。技能通过创“英雄塑像”培养学生正确区别各种主题、即兴创作造型的能力。情感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音乐情绪。教学重点理解歌曲的内涵及乐曲“激昂、充满斗志”的情绪。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 学 环 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歌表演二、欣赏歌曲1.复习歌曲《只怕不抵抗》。指导学生用坚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2. 结合图示,模仿、创作造型来表演歌曲中“只怕不抵抗”这一句的歌词。3. 歌表演《只怕不抵抗》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1.初听并回答问题歌曲的名称?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复听(第一段)找出歌曲中最喜欢歌曲中的一句歌词复习歌曲《只怕不抵抗》。模仿、创作造型来表演歌曲中“只怕不抵抗”这一句的歌词。歌表演《只怕不抵抗》初听并回答问题复听(第一段)找出歌曲中最喜欢歌曲中的一句歌词歌曲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只怕不抵抗”的歌词,每一次的节奏和所表达的情绪都不通,通过启发学生模仿、创造造型表现歌词,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正确区分歌词节奏的变化,及歌曲的情绪。通过复听及说说喜欢歌词的理由帮助学生熟悉第一段的歌词。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归纳,让学生了解到成为一名少先队员所要具备的品质。教 学 环 节

学生活动

三、即兴合作,创作主题造型四、综合表演3.再次复听(观看少先队入队仪式的照片)4.学戴红领巾、敬队礼5.完整表演唱1.导入师:的确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上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一些英雄故事,还请你们课外去收集了一些。谁愿意为我们讲讲你收集的英雄故事?2.个别学生讲故事,分组交流收集的英雄故事3. 结合故事内容创作个体英雄造型4. 教师小结并出示“造型主题”(四个主题)5.小组排练、展示主题造型6.互相评价表演内容(评价标准:是否与主题相符)再次复听(观看少先队入队仪式的照片)学戴红领巾、敬队礼完整表演唱个别学生讲故事,分组交流收集的英雄故事结合故事内容创作个体英雄造型小组排练、展示主题造型表演唱“只怕不抵抗”→塑英雄造型“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通过观看照片,学戴红领巾、学敬队礼的活动,激发学生想要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的渴望及对红领巾的热爱,并在歌曲的表演合演唱中再次感受歌曲的情通过创作英雄造型,正确区别各种主题并用造型进行表现,在表演、创作英雄造型的同时激励学生学习英雄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教学反思】相信大多数教师在刚刚看到本课的主教材时都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因为不不论是复习歌曲《只怕不抵抗》及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都是革命题材的歌曲,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太难了。因为,现在的孩子对于歌曲想要体现的革命精神是无法理解的,对于歌曲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同样也无法想象。因此想要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笔者也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展开了教学。。。。。。。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学生在一开始复习歌曲《只怕不抵抗》时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特别是在结合图示,模仿造型表演歌曲中“只怕不抵抗”这一句歌词的环节中。学生对模仿英雄造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在表演的过程中主动提出:歌曲中出现了两句“只怕不抵抗”可以用两种不同的造型进行表现。这个提议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共鸣,于是,第二次的歌表演采纳了学生们的意见。学生在这次的演唱中不仅准确地演绎了歌曲的情绪,同时解决了歌曲的难点——唱准了两处“只怕不抵抗”的旋律。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学生的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但本课的教授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如:学生在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了很多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但在实际教授过程中如果教师拿捏不准的话会出现脱离音乐课变成班会课的现象。因此老师们在教授过程中一定要在不背离音乐性的前提下切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以上是我在教学中一些体会与感悟,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予以指正。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