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小精灵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二、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柔情的音乐情绪。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四、能按节奏编创歌谣。
五、聆听《野蜂飞舞》,想象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找家听后的印象。
教学安排(三课时)
课时 内 容 设 计 意 图
第一课时 表演《小青蛙找家》 引用第四课《动物说话》音乐,引得小朋友模仿小动物 的动作,通过游戏情境,培养小朋友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表现能力
第二课时 聆听《小青蛙》 结合课本插图〈小青蛙找家〉来引导学更好地聆听《小青蛙》感受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是怎样表现雨中的小青蛙的。 聆听《野蜂飞舞》 在聆听〈野蜂飞舞〉时可带领小朋友模仿野蜂飞舞的动作,体会音乐表现野蜂飞舞忽上忽下、声音时强时弱的特点。
第三课时 表演〈小蜻蜓〉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复习巩固前两课内容 , 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从而让学生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的道理。在复习巩固中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加深小朋友对歌曲的理解 。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小蜻蜓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再东奔西跑地寻找找家的家,为歌曲主题的出现作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 2、学生能够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并准确的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3、启发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歌词。 4、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小青蛙着急高兴的心情。 2、通过游戏情境,培养小朋友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琴、自制青蛙头饰。 教学方法:启发法、聆听法、听唱法、讨论法、游戏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