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实验小学 三 年级 音乐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
新授
课题
白鸽
课时
一课时
设计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白鸽》,表现出白鸽的可爱,同时引导学生更加的热爱生活、感受到身边事物的美好。
2、通过律动、模仿白鸽歌唱等方式,使学生充分感受歌曲、学习歌曲。3、掌握轮唱这种演唱方式。通过欣赏同主题的异国歌曲,区别不同的风格。
教学方法设计
自主探究、互评和自评、自己动手搜索、合作交流。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播放《嘀哩嘀哩》伴奏音乐,学生走进教室。二、自主探究三、合作学习导入部分用律动的形式将学生欢乐地情绪调动起来,全身心的投入课堂。走进大自然,然后紧接着出现了白鸽的歌声,这样连贯的环节,自然地过度,为后面歌曲的学习做下铺垫。用音乐之旅的形式,将学生的视野展开,不再拘泥于课堂的思维,而是将视野开阔,更好的去展示自己,放松自己。让学生边玩边学。这个环节通过游戏的形式既感受了音乐的情绪,又解决了歌曲感情的扑捉的问题,学生通过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了歌曲的优美,通过听觉,感受了歌曲的演唱形式。从前面的聆听——了解歌曲——随琴哼唱,这整个环节都是为歌曲的学习服务的,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思考。边演唱,边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巡回视听,但是不告诉学生唱错的地方,在集体演唱的时候,用不和谐的字眼,让学生互评和自评,有助于学生学会合作,并在合作中体验收获和快乐。从而在慢慢的培养学生唱的时候还要养成聆听的习惯。
(一)激情引趣
1、律动:在《嘀哩嘀哩》歌声中开始音乐课,走进美丽的春天。
2、聆听小鸟的声音,猜猜是谁。(鸽子)
3、声音练习,模仿鸽子的声音。
(1)师:“谁能够学学这只可爱的小鸟歌唱?”-----(咕咕咕咕),老师引导轻声地模仿。
(2)引导学生在老师手势指挥下生动的模仿白鸽歌唱。
4、感受旋律:师生共同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中感受旋律的高低走向,感受乐句。
5、视唱旋律:老师带领同学们慢速的认唱音符,在跟琴视唱旋律。
(二)欣赏歌曲:揭示课题,同时引导学生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内容。
(三)学习新歌
师:刚才我们一起去聆听了白鸽的动听的歌声,想和他们一起唱起来吗?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四、拓展练习
五、总结
在歌曲声中,引导学生边表演、边演唱歌曲,废除音乐教室,结束这一节音乐课。采用各种形式巩固歌曲,使枯燥的事物变得很有趣味,学生的年龄是善于竞争的时期,让他们在巩固中,相互的学习,相互的竞争,一个目标就是比比看,哪个小组演唱的最好,注意这个环节,学生在竞争的时候,不要为了比而变成了喊唱。轮唱对于学生老说是一种陌生的演唱形式,先让他们来听,来感受,找出演唱的规律,让学生多听几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的空间,真正的掌握这种演唱形式,之后,再加上老师的文字的解释,就变的很直白,学生很容易接受。师生的配合,老师担任二声部,让学生唱后能注意聆听。音乐课堂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给学生播放不用版本的《白鸽》,让学生在掌握了课内的内容之外,去接触和感受不用风格的多元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开阔视野,去探究更深的音乐文化。表演是学生喜欢的环节,这样可以放松,可以很轻松地展示自己,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由的表演,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用眼神交流,让学生学会在模仿的基础上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