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蓝天白云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1、唱《我爱我的家乡》 2、动:采集与分享
教学目标:
1、从歌曲中感受祖国家乡的多姿多彩,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引发对家乡对生活无尽的爱。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演唱歌曲,抒情舒展地情绪表现歌曲。
3、了解与歌曲有关的内容,选择自己家乡的美景编成新词唱一唱。
4、开阔学生视野,丰富音乐积累。
教学重点:用抒情舒展地情绪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中气息的控制,尽量做到“声断气不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与歌曲相关内容学习:我们学过哪些赞美家乡的歌曲或诗句?(同学发言)
《我的家在日喀则》《如今家乡山连山》《外面的景致》等都是赞美家乡的歌曲,请同学们唱一唱。(放音乐伴奏)
2、讨论:说说你的家乡在哪里?有哪些值得赞美的景致?
3、欣赏《我爱我的家乡》并提问:
(1)说说我的家乡是哪里?(中国)
(2)歌中唱了我的家乡哪些可爱的地方?
(3)这“最高的山峰”“古老的宫殿”“宽阔的海洋”“最长的城墙”是指的哪里?
4、知识介绍:
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上,8848余米,终年积雪。
最长的城墙:长城
宽阔海洋:我国东临太平洋 。
古老的宫殿: 故宫
三、学唱歌曲:
1、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
2、跟琴默唱歌曲。
3、找出难点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附点八分音符等处)
4、集体练习难点处,教师重点示范。
5、整体听唱
6、小组派代表展示,分组接龙唱
7、完整演唱全曲。
8、再听范唱,思考:这首歌应用什么情绪表现?(抒情优美,速度中等,气息连贯)
9、随伴奏带有表情演唱歌曲。
10、尝试将自己家乡的美景编成歌词唱一唱
四、采集与分享:
1、 说说各地的民俗及风俗习惯,通过歌曲或动作来表现地域特点。
2、 猜猜看:谁了解的音乐作品最多?(老师将准备的各地民歌让学生猜地名或曲名)
五、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唱:《捉泥鳅》 2、听:《蓝天白云》 3、认识拍号
教学目标:
1、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体会在大自然中嬉戏的愉快情绪。
2、欣赏合唱曲,体会在大自然中尽情歌舞的快乐与自在。
3、认识4/4拍号知道其含义。
教学重点:演唱时声音富有弹性和童趣。
教学难点:附点节奏的演唱,四四拍强弱规律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说一说:平时你最喜欢玩什么?)
2、师:今天老师带同学学习一首新歌,看看乡村的孩子喜欢玩什么?
3、欣赏歌曲《捉泥鳅》
(1)歌曲中唱到了哪些景物?(池塘、雨、田野、泥鳅)
(2)乡村的孩子喜欢玩什么?(捉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