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童谣》教案

2017-04-03
设计理念:
    “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大多表现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形式活泼,用词简练、韵律响亮,有儿童自编的也有成年人的拟作。童谣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学生通过学习童谣巩固学过的各种音符和节奏,并且掌握简单创编童谣的方法。针对四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喜欢玩,爱唱爱跳,活泼好动的特点,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根据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将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技巧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示范法,现代化多媒体演示法、互动法、自主探究法、参与创造法等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体验的音乐学习氛围,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感受、体验、探究、创造等学习过程达到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运用的学法有:表演法、练习法、欣赏法等。通过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兴奋、愉快的状态下,进行自主的音乐学习,提高审美情趣。  
    课型:综合课
    教学内容:
    一、发声训练
    二、f大调音阶学习
    三、学唱新歌《童谣》及处理
    四、表演创编童谣
    教学目标:
    一、通过发声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习惯,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气息支持为歌曲演唱作准备。
    二、通过f大调音阶学习,是学生加强“流动do”的音调概念。
    三、通过歌曲演唱及游戏,使学生感受“童谣”这类民歌质朴、稚气的风格特点,并懂得爱护小动物的道理。
    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表演、创编童谣,通过“说”“唱”“演” 等多种形式表现童谣。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共同完成活动的过程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一、f大调音阶了解,了解“流动do”的音调概念。
    二、用多种形式感受、了解“童谣”的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
    听唱法、启发式教学方法、示范法,现代化多媒体演示法、互动法、自主探究法、参与创造法
    教具:钢琴、音阶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在音乐中问好。
    二、发声训练:
    1、哼唱《摇篮曲》,要求:哼唱时,下颌骨张开,嘴唇微闭,加上鼻腔哼鸣,可以用手摸耳垂后,检查下颌骨是否打开。
    2、发声练习:2 2 2  2 2 | 3 3 3  3 3 | 5 0  5 0 | 6 -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