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二课
上海市闵行区虹桥中心小学 蒋毛毛
[教学目标]
一、操作
1.通过学唱《乃哟乃》了解土家族民歌特点,要求学生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舞蹈、悠扬的器乐声表现土家族儿童开朗活泼的性格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2.运用听、写等方法进行音乐听觉训练,培养学生听辨的能力,提高听觉的敏锐性和记忆能力。
二、认知
1.通过认认、听听、唱唱,掌握s01的音高,熟悉它在高音谱表和键盘上的位置。
2.结合歌曲教学,认识呼吸记号并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
三、情意
1.通过欣赏《小白船》和学唱《乃哟乃》,引导学生去感受朝鲜族民歌和土家族民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欢快的舞蹈中感受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少年儿童欢乐的心情。
[课时安排]
本课可分为3教时。
第一教时:欣赏《小白船》,认识sol的音高音位及视唱练习,拍击节奏。
第二教时:学唱《乃哟乃》,认识呼吸记号,复习视唱(2)。 “
第三教时:练练三、四、五,综合分析两首少数民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少数民族民歌待点,认识呼吸记号,掌握s01的音高、音位。
2.难点:听辨音程、节奏。
二、突破口
1.通过欣赏《小白船》与演唱《乃哟乃》,了解熟悉朝鲜民歌与土家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2.在练一练的过程中,听辨fa—re、re—sol、fa—mi、mi—do等旋律音程,并通过节奏,
组合练习巩固音高、音位的知识和相关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小白船》。
1.欣赏前,教师可通过朗读歌词和讲故事,也可通过介绍“中秋节”赏月风俗导入,并结
合书中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了解乐曲内容。
2.第一遍听赏,感受朝鲜族民歌特点,听辨演奏所用的乐器。
3.第二遍边听、边用身体动作(如左右摆动、划船等)表现乐曲的速度、力度并想象歌曲
表现的美好意境。
4.用线条连一连、唱一唱,进一步感受三拍子的旋律的特点。
5.表演游戏《小白船》,也可轻声跟唱或用口琴等乐器吹奏乐曲。
教学随笔
欣赏乐曲时应让学生听出这是一首 拍的口琴演奏的乐曲,它给我们讲了一个美丽的神话般的故事。表演时请一个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当旁白,把自己想象到的意境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其他学生每两小节为一个划船动作,表示上下起伏的小船在水上飘荡;另选一名女孩,头披纱巾如“嫦娥奔月”般飘游在广阔无垠的星河之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朝鲜族民歌特点与乐曲的优美意境。
(二)认识呼吸记号及“sol”。
1.复习“<”(渐强)与“>”(渐弱)记号。
2.区别“v”与“<”“>”的不同点,知道“v”(呼吸记号)的名称与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