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篇1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1、板书课题:
围绕“借”提出问题。
2、学生可能提出: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怎么借?向谁借?借到了吗?
二、全文朗读
课件展示──动画。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段
1、学生自读自悟:
围绕提出的问题,在课文上批注。
(向谁借“△△”,怎样借“ ”,结果怎样“○○”)
2、全班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学生说,教师相机指导,结合板书:贴三个动物的图片。
⑴ 引导学生分析3、4、5段:
生:我知道了小壁虎借不到尾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读)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师:再读读这几句话,想想:小鱼、老牛、燕子为什么都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因为它们的尾巴各有用途,小鱼要用尾巴拨水,老牛要用尾巴赶蝇于,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⑵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图画,帮助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拨水 赶蝇子 掌握方向。
3、指导学生品读3、4、5段:
师:小壁虎这么可怜呀!小鱼、黄牛、燕子怎么都不愿意帮她呢?我们再读读课文吧。
⑴ 逐段品读:
结合讨论不借尾巴的原因。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然段。
(课件展示──图片配上对话文字)
生: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因为如果借给它,小鱼就没有尾巴了,它会沉到水里去的。
生:小壁虎那么小,老牛那么大,尾巴怎么能接到小壁虎的身上呢?
生:……(发表许多意见)
师: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理解得很正确。那么,你们读读看,小鱼、老牛、燕子的话该怎么读?
生:(有滋有味,摇头晃脑地读。)
师:指名学生读,组织全班评议。
(可从语气、语调、速度等方面结合动物的特点评议。)
⑵ 出示句子比较读,展现礼貌教育:
老牛,你把尾巴借给我吧!
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⑶ 师出示铅笔做教具,让学生上台借铅笔。注意礼貌用语。
⑷ 课件出示三句礼貌用语,教师串独白,以小组分角色,读3、4、5自然段。
⑸ 课件展示:
各种动物的尾巴具有的不同功能。
4、小结延伸,引导学生编故事:
师: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啊!假如小壁虎继续向其他动物借尾巴,它会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怎样借,借到了没有?请同学们也来当当小作家,像课文那样,编故事。
学生自由编;在小组里说、评、议;指名说,全班评议。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猴子在树上摇来晃去,小壁虎说:“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猴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
四、学习6、7自然段
1、自读、讨论: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它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哪个词语在课文中多次出现了?
(“爬呀爬”在三个自然段中反复出现,说明了什么?──爬得慢、艰难)
仿照说话:
小燕子飞呀飞,飞到南方去。
运动员跑呀跑,跑到终点。
我们爬呀爬,爬到山顶。
2、小壁虎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样呢?为什么?
3、解释: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又可以长出来。这种能力叫“再生”。
(举例说明──人的头发、指甲)
4、指导朗读:
小壁虎这时的心情可高兴了,它说的话该怎么读?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评议)
五、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进行、
3、指定一小组上台表演。
六、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延伸:
小壁虎看见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多开心哪!它会告诉谁?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编故事:小壁虎会怎样把这件事情告诉它的朋友呢?它的朋友又会怎样对小壁虎说呢?
2、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艰难过程,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和再生的功能,从中还了解了很多动物的尾巴的不同功能,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小壁虎身上学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品德。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复习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并背诵。
3、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动物的尾巴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4、以拓展的方式训练学生说话和想象的能力。
5、积累词语。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把小壁虎借尾巴的动画片带来了,请大家欣赏。
(二)读课文
师:动画片中的阿姨读课文读得多好啊,我们也来学学。读的时候,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看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课文读得又熟练,又有感情。(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检查生字情况。
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和句子,学生认读
(四)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题中的图片(幻灯一):师:同学们看,小壁虎明明有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为什么他还要去借尾巴呢?
(2)小壁虎的尾巴真的是被蛇咬断的吗?(出示幻灯2的图片)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再问:小壁虎的尾巴真的是被蛇咬断的吗?
(3)指导朗读。老师声音大,同学们小声跟老师读,注意轻重和语速。
师过渡: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幻灯4里的图片,问:小壁虎看到小鱼有一条怎样的尾巴呀?样子像什么呀?师小结:小鱼像扇子一样的尾巴在清清的水里摇来摇去,多漂亮呀!小壁虎会对小鱼说些什么呢?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2)出示幻灯4里的文字。指名读,指导朗读(用动作表演出课文中的动词)。点评,齐读。
小壁虎没从小鱼那里接到尾巴,怎么办呢?小壁虎接着又向谁去借尾巴了呢?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练读三自然段,然后找读得最好的同学来分角色朗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戴头饰
(3)看图自由练背第四自然段。指名背。集体背。
课间休息:做小鸡操
4、老师过渡: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小壁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用第一人称方式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五)、总结归纳课文,完成板书。并拓展知识面: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作用?
(六)、练习。(读一读词语,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话。)
总结谈话: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尾巴的秘密。其实,大自然中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只要问们仔细观察,你一定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其叙述方法。
3、通过看图,学习课文,理解词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能熟读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规范书写9个生字。
2、通过看图,学习课文,理解词句和每段的意思,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壁虎尾巴用处,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借尾巴原因
1、导语:
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2、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以上问题。
3、动作演示理解“一挣”,理解小壁虎尾巴易断的特点。
4、指导朗读句子:
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二、先扶后放,学习借尾巴的经过
1、小壁虎向谁借尾巴,怎么借的,借到了吗?朗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⑴ 小壁虎来到哪?
⑵ 比较句子哪句好,为什么?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小壁虎爬到小河边。
⑶ 学习第3、4句:
出示句式:
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
(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学生分组读对话。
⑷ 出示句式:
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壁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小鱼要用尾巴拨水。
“拨水”是什么意思?
演示鱼模型,理解“拨水”意思。
⑸ 总结学法:
(指着板示的句式)
我们学习第三自然段,先学习壁虎爬到哪,看见什么;再学习小壁虎怎么说,小鱼怎么答;最后想想: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壁虎。
⑹ 填空练习,回顾本段的构段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3、半扶半放,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
找出与第二段不同的地方。
⑵ 反馈:
指导读角色对话,理解老牛尾巴的作用。
⑶ 填空练习,指导背诵。
4、放手自学第五自然段:
⑴ 学生自读课文,像小老师一样向别人提出问题。
⑵ 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随机指导。
⑶ 练习背诵本段课文。
三、学习第六、七段,了解小壁虎尾巴的特点、用处
1、学生自由读六、七自然段:
找出壁虎心情变化的词语。
(难过、高兴)
2、小壁虎为什么难过?
(因为它向水里的鱼、陆上的黄牛、空中的燕子都没借到尾巴。)
3、它为什么高兴?
(因为它又长出一条新尾巴啦!──再生)
练读句子。
4、小结:
壁虎尾巴一挣就断,断了能长出新的来,这种易断、再生的特点对它有什么用处?
四、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1、壁虎妈妈叫小壁虎傻孩子,小壁虎到底傻不傻?
2、学习本课,我们知道了鱼的尾巴能拨水,黄牛的尾巴能赶蝇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护自己。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什么用?
出示课件:
屏幕中显示了猴子、松鼠、啄木鸟、狗等动物,让学生说说他们尾巴的作用。
3、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句式说一段话,比如: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看见猴子在树上摇来晃去,小壁虎说:“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猴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荡秋千呢!”
【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断尾图片
(易断)
小鱼图片 摇 拨水
黄牛图片 甩 赶蝇子
燕子图片 摆 掌握方向
小壁虎长出尾巴图片
(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