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2023-09-19

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辨析能力,感受“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的色彩。

  3、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4、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两条线索:一条是小鸡孵化的过程;一条是小鸡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变化。

  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本课内容生动、文字优美,非常适合他们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不但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而且能积累一些描写色彩的词语。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本课件采用microsoft frontpage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屏显小鸡图)瞧,这只小鸡多么可爱呀,它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它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2、(播放课文配套动画)教师根据情节范读课文。

  3、刚才小鸡是怎样赞美这个世界的?(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教学新课:

  1、那一开始小鸡是怎么想的呢?大家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就知道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屏显课文动画)师述: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醒来后,小鸡看见了什么?它是怎么想的?

  (多媒体出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指导朗读:a、小鸡见过蛋壳外面的世界吗?(没有)

  b、是啊,它以为蛋壳里就是整个世界呢,所以,它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学生着重体会“都是”的朗读)

  c、齐读。

  3、小鸡这样想对吗?那你怎么告诉小鸡它的想法是错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4、小鸡知道自己想的不对,小朋友们快邀请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吧!(引导学生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表情。)

  5、小朋友们真热情呀!小鸡早就呆不住了。(屏显动画)快看,它在干什么呀?

  6、书上哪句话告诉了小朋友?

  (多媒体出示: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a、指导朗读:小鸡啄蛋壳容易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啄呀啄呀”、“啄了很久”、“小小”等词语的读法。)

  b、下面请小朋友们为动画配音,比一比谁配的最好。

  c、学生自由练习,指名为动画配音。

  d、全班一起为动画配音。

  7、透过小小的洞眼,小鸡看见……(学生读)

  (多媒体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a、小鸡只看到这些吗?它还看见了什么?

  b、这就是“……”要告诉我们的。(指导省略号的朗读)

  c、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吗?(点击变色)

  d、全班齐读。

  e、今天老师还要送几个这样的词给大家。

  (屏显:学一学:红艳艳、绿油油、黄澄澄、金灿灿、白茫茫、黑乎乎)

  学生自由读词。

  f、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些词,老师还有请大家来用一用。

  (屏显:用一用:麦苗是_____的,花儿是_____的,山洞是____的,油菜花是_______的,稻子是_______的,雪地是______的。)

  8、过渡:小鸡在蛋壳里的时候以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从小洞眼里一看,才明白,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要干什么呀?

  (多媒体出示: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它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a、同桌配合表演。

  b、指名上台表演,学生点评。

  c、全班边读边演。

  9、引读:世界多美呀!小鸡多快乐呀!它走呀看呀,看见天空是……的,树木是……的,小河是……的,还看见麦苗是……的,花儿是……的,油菜花是……的。

  三、说话练习:

  小朋友们看到的世界一定比小鸡看到的世界更美,赶紧向小鸡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发言)

  四、教学生字“美”。

  1、(出示“美”字)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怎样才能把“美”字写漂亮?

  2、(出示另一个“美”字)学生进行比较。

  3、请小朋友们照着写一个。

  4、指名学生展示写的字,其余学生点评。

  五、作业:

  1、将“美”字写一行。

  2、背诵课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部首“鸟字旁、提土旁、立字旁、学宝盖、点横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和生活的热爱。

  4、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谁能够说说自己眼中的世界有多美?(联系学生生活,贴近教材内容)

  2、板书课题

  (1)题目是什么意思?

  (2)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读出题目蕴含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领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认读生字;

  4、指名范读课文。

  三、变序教学,深入领悟

  1、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

  (1)细读课文,划出文中和题目“世界多美呀”有相同词(组)的句子。

  (2)世界有多美?

  (3)小鸡真的会说话吗?“叽叽,叽叽”是什么意思?

  2、指导学习第二、一自然段

  (1)“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分别是什么?(提示学生细读第二自然段)

  (2)小鸡是怎么看到的?它原来看到的是什么?想到的是什么?

  (3)小鸡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后又是怎么想的?你能够读出小鸡的感受吗?

  (4)“叽叽叽”是什么意思?(指导认识象声词)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象声词?

  3、延伸

  你想对看到这个美丽世界的小鸡说些什么?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小结

  七、作业

  1、把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自己的采集本上

  2、读一篇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蓝湛湛的(天空)

  世界多美呀 绿茵茵的(树木)

  世界这么美丽呀

  碧澄澄的(小河)

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篇3

  作者:ygr    发表时间:2004-4-30    阅读次数:1008 

  安徽合肥市双岗小学 朱琍

  教材简析:

  本文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鸡在孵化过程中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小鸡在孵化过程中的变化,另一条是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到这个生活世界的美,激发学生热爱这个世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

  了解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情感变化,激发学生热爱这个世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小鸡图片、CAI课件。

  设计思路:

  抓住课文的两条线索,以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这一线索为主,抓住“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原来世界这么美丽!”“世界多美呀!”这三句话,创设情景,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在此过程中穿插另一线索,即小鸡的孵化过程,抓住睡、醒、啄、撑、叫、站等一系列动作,采用读演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们理解。最后,再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风光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这个世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检查

  1.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2.       指读课题

  认读卡片(齐读、抽读开火车读),朗读课题

  巩固生字读音,由读课题导入  新课

  整体感知课文

  播放课文动画片

  观看动画片

  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细读第一自然                            段

  1.       引导学生逐句朗读

  2.       引导学生表演蛋壳里小鸡的变化

  3.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这蛋壳里的小鸡,喜欢看到这个世界吗?

  1.       想象自己就是蛋壳里的小鸡,演一演,了解小鸡的变化,再想一想,感悟其内心活动:她对这个黄乎乎的世界不满。

  2.       有感情的朗读。

  把学生引入情境,理解课文,再通过读把课文的理解表现出来。

  细读第二自然段

  1.       先引导学生表演小鸡是怎么啄蛋壳的。体会小鸡啄蛋壳吃力及周围世界的探索精神。再指导朗读。

  2.       配图配乐(课件展示)教师范读第二句,让学生感知世界的美。

  3.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1.       表演小鸡是怎样啄蛋壳的(把手当作蛋壳)

  2.       反复朗读第一句

  3.       看图,倾听教师范读,再多种形式朗读第二句,在读中体会世界的美。

  演既有益于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帮助记忆,同时很自然地理解了重点词语“啄”。

  配乐配图范读,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境动情。

  细读第三自然段

  1.       引导学生通过读,体会小鸡内心活动:原来世界这么美呀!

  2.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渎自演,了解小鸡撑破蛋壳的经过,并进行指导。

  1.       反复诵读第一句。

  2.       与同学合作,读一读、演一演。

  3.       先个别表演,后集体演。边读边演。

  读演结合,既激发兴趣,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细读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这段话,引导反复诵读:你们就是这只小鸡,来赞美这个世界吧!

  1.       反复诵读(先个别读,再集体读)

  2.       背诵

  把学生带入情境,通过反复朗读激发情感,达到熟读成诵。

  扩展练习

  1.       课件展示各色自然风光图片,如海边、山林、湖边、田野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同时说说看到了什么。

  2.       引导:欣赏完这么多的美景后,你想说什么?

  1.       欣赏图片,说说图上景色,用上本课所学词语,如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等。

  2.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方面,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另一方面,注重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背诵巩固

  安排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巡视指点。

  自由读一读,背一背,演一演。

  即使反馈,当堂巩固

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篇4

  师: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谁来读一读句子?

  生:读。

  师:小朋友们,这句话中那几个词表示颜色的呀?

  生:“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三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

  师:你有一双火眼金睛,真了不起!

  师;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这几种色彩吗/

  生:我见到过蓝湛湛的天空,还见过蓝湛湛的大海。

  师;真不错,你能用“蓝湛湛”说句话吗?

  生:蓝湛湛的大海美丽极了!

  生:我看见了蓝湛湛的天空。

  师:看来“蓝湛湛”真听小朋友的话,在开头和结尾都乐意安家哦

  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见见这绿茵茵的树木吧,感觉怎样?

  生:感觉那种绿色嫩嫩的。

  生:感觉柔柔的,摸上去一定很舒服。

  师:是呀,小朋友们的感觉还真和老师一样呢。那你们还见过什么也是绿茵茵的呢?

  生:刚刚从地里冒出来的小草是绿茵茵的。

  生;刚刚发芽的柳树是绿茵茵的。

  师:看来小朋友辨别颜色挺有本事的。让我们快快来看这两条小河。(出示图片:一条是清澈见底的小河,一条是绿而浑浊的小河),你看哪条小河是碧澄澄的呢?

  生:我觉得下面条小河是碧澄澄的,因为它的颜色是绿色的。

  生:我觉得不对,应该是清澈见底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因为我感觉小鸡看到的小河是很美的,水清凌凌的,能看到水中的鱼儿和水草。

  生:我也觉得清澈见底的小河是碧澄澄的,要是想下面那条浑浊的小河,虽然是绿色的,可是被污染成这样的,一点都不美。

  师:小朋友,你们同意哪一个说法呢?

  生:(齐)清澈见底的小河是逼澄澄的。

  师:是呀!小朋友,你们真会开动脑筋。相信下面这道题难不倒你们。

  出示:公园真美呀!天空是,树木是,河水是。

  郊外的景色真美呀!,,

  。

  生:我做第一题,公园真美呀!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河水是碧澄澄的。

  生:郊外的景色真美呀!天空是蓝湛湛的,麦苗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师:我们小朋友真会活学活用!

  评析:“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是世界真美的外在体现,蓝湛湛是说天空或大海十分广远,看上去深蓝深蓝的,绿茵茵是指嫩绿嫩绿的,有种毛茸茸的感觉,碧澄澄是指河水清澈见底。这些词语是全文的灵魂,而理解这些词语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在这个片段中,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年龄特点,从直观、形象入手,运用直观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辨析、想象及联系生活学习语文的能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在运用中得到了巩固。

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6个二类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生字词。

  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了解课文的两条线索,一条是小鸡孵化的过程,一条是小鸡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变化。

  教学难点:

  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生自由说)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呀”,板书课题。

  (1)读准“世”的音,是翘舌不是平舌音。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们的问题答案就在书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

  5、录音机范读。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用小括号画出来。

  要求: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生字词)

  (1)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2)正音。

  翘舌音:站、湛、澄。 前鼻音:站、湛、茵

  后鼻音:澄 边音:丽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师生共同评议。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再指名朗读课文,边听边想:“世界多美好呀”是哪只小动物的说的?

  2、它是什么情况下说的?

  3、你也能像刚才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老师也为你配上音乐

  4、自读,指读,赛读。

  5、全班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书读得好,字能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教学“羊字头”、“田字头”。

  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4、反馈检查“世、美”的笔顺。

  5、指导写字。

  在学生自己仔细观察的字形,并说出生字书写时关键笔画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手、世、鸡、美”

  6、师范写以上四个字,学生描红,临写。

  7、生写剩余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好”谁说的?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细读第1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谁能用“先……后……”说说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4、它怎么会认为世界是黄色的呢?它认为世界美丽吗?

  5、滲透小鸡在鸡蛋里怎样孵化的小知识。指导有感情朗读。

  6、你现在能不看书,背一背吗?

  指导背诵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鸡啄壳很吃力呢?(啄呀啄呀,啄了很久)

  你能读出这种吃力的语气吗?

  4、小鸡看到了什么?

  (1)(出世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2)句中哪些词是表示颜色的?

  (3)“蓝湛湛”和哪种颜色相同?

  通过观察天空理解“蓝湛湛”。

  (4)同学们,你们看看这绿茵茵的树木看上去怎么样?

  A、和老师发给你们的绒布有什么相同之处?

  B、哪些景物又是绿荫茵的呢?

  (5)图片示:上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下面是一条绿而浑浊的小河)

  A、你认为哪条小河是碧澄澄的?为什么?

  B、学生交流、讨论

  C、还能说说ABB的词吗?

  5、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现在是蛋壳中的小鸡,你会怎样说?怎样做?

  6、那么让我们把美丽的景色记下来。

  7、指导有感情得背诵。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蛋壳中的小鸡跟你们一样,迫不及待地钻出来了!

  老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2、听完后,你感受了小鸡非常想出来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4、你们能把小鸡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现在,我们也来做只小鸡,做做出壳的动作。

  指导边做动作边背诵课文。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后,会说些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谁愿意当当这只小鸡来赞赞这美丽的世界?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六、总结

  1、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2、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我们把这么美的课文用脑子记下来吧!

  齐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黄乎乎

  16、世界多美好呀! 蓝湛湛 爱大自然

  绿茵茵

  碧澄澄

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篇6

  《世界多美呀》是苏教板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故事通过写小鸡在孵化过程中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本课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外显的显示小鸡对世界的认识变化,从黄乎乎到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从单一的色彩到多姿多彩向人们展现大自然的美,另一条是展示小鸡的破壳而出的整个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拉学生的知识,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指出: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收到情感熏陶。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能感受到阅读课文并能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在教学本课时时,我通过各种活泼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阅读的兴趣。

  片段1:

  1小鸡跟你们想得一样吗 ?答案在第二自然段,请大家自己读读找找小鸡怎么做了?

  2、交流:谁发现了,小鸡在干吗?

  示第一句: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它啄呀啄呀,着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师:谁来表演一下小鸡是怎么啄蛋壳的?

  指名上台表演

  师:啄得不够,还要继续加油,啄了这么久,小鸡你现在感觉如何?

  生:我觉得好辛苦啊!

  师:它需要个配音,谁愿意,有要求的,是要把它的辛苦努力给读出来。

  (学生都跃跃欲试)

  师:都想参加啊?那得比一比了,你们自己先练一下。

  (学生都认真地练读)

  指名读,请上台表演的小鸡仔细听,然后选一位读得最好的。

  师:你选谁给你配音?为什么啊?

  生:因为她把我啄蛋壳的辛苦读出来了。

  配合演一下。

  师:我们没有被选中的同学自己给自己配音,你们边做动作边读。

  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

  【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环节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完全调动了起来,先是用配音来引诱学生努力地练习,然后在与同学的比赛读中,了解了要如何读,才能读出小鸡啄蛋壳的艰辛,最后用边读边演的形式来朗读,激活了学生的体验,带着这种体验来接触语言文字,朗读感悟,最终能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片段2)

  师述:小鸡啄呀啄呀,终于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让我们赶紧伸出小脑袋,这一看可不得了,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美!

  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①轻声自由读,想象画面。

  ②指名朗读,其余同学在静听中努力想象画面。

  ③带着脑海中的画面朗读给大家听。

  (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再读,你们脑海中的画,会更鲜艳,还会有好听的声音,试试看!)

  ④再次指名试读。

  ⑤师: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用“我看到了”的句式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以读为本,自读自悟”这是新理念所折射出的新的教学法。

  把“读”贯穿于整堂课中,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结合师生的评议,让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的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领悟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反复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验、感受,用自己的有声言语尽情地表达出来!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羊”字头。

  (3)了解小鸡在鸡蛋里发育直到破壳而出的常识,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随文识字;从生活经验入手,精读感悟;培养观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朗读、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

  (二)教学战略

  1、教法选择:

  讲授、讨论、随文识字、启发引导、多媒体辅助。

  2、学法引导:

  一边读一边想、观察、分析、体验。

  3、课堂组织形式:

  师生互动,集体合作,个别辅导相结合。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

  鸡蛋;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生字、词卡片。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向家长了解小鸡小鸭的孵化常识。

  (三)课时布置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鸡蛋,把它放在鸡怀里,过了些日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引导同学说出不同的答案,要让同学明白不是所有的鸡蛋都会变成小鸡。)

  [这是以问题引发兴趣的。鸡蛋能孵化出小鸡,同学有这样的生活常识,但有的鸡蛋不能孵化出小鸡,同学不一定知道,如何让同学明白,看来是有难度的。假如同学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显然影响下面的教学进程。]

  二、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小鸡的孵化过程和配音朗读,观察了解小鸡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

  2、小鸡来到这个世界后说了句什么?

  [鸡蛋是怎么孵化出小鸡的,道理明白但过程是不知道的,通过直观的课件演示,同学体验了生命的过程,同时创设了情境,发生了好奇。

  借助小鸡的语言说出自身的话,这是生命对生命的体验,是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

  三、品读课题

  1、课件出示课题:“16世界多美呀”

  2、认读“世界”、“美”。

  3、试读课题。提示:读这个课题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要读好这个课题那些词是关键?为什么?

  4、对这个课题你是怎么体会的,读出来让大家听一听。

  5、讨论:什么叫世界?

  (过渡:世界就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小鸡一来到这个世界它看到了什么?我们读读课文吧!)

  [因势利导,自然的揭示了课题。随文识字,认读“世界”、“美”,初步感知音、形、义。试读课题“世界多美呀”,是以体验为前提,再练习读出感情色彩的。抓住关键词“世界”讨论,从而准确的明确的世界的含义,为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奠定的基础,]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注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朋友用“ ”划出,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同桌合作再读,讨论:小鸡眼里的世界先是……再是……?

  3、汇报展示句子:

  ①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②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学习生字不只要读准字音,而且还要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所以,这一环节应给足时间,相互交流、相互检测,教师也要注意效果的评价,加强反馈,打牢基础。

  问题尽量让同学提出来,小组解决不了的再拿出来讨论,假如同学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要宽泛,最好能牵动全篇。]

  五、品读句子,读中感悟

  1、课件出示句①:

  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1)认读:“小鸡”、“黄乎乎”。

  (2)品读感悟。假如你是小鸡看见四周黄乎乎的,会有什么感觉?把你的体会读出来让大家听听,还可以配上动作。

  (3)齐读句①。

  (设问过渡:这是小鸡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世界?蛋壳外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抓住关键的句子,让同学朗读感悟,这是很适用的方式。朗读的同时要注意积累,特别是新出现的词语,要读熟,且要理解。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体验、读有语感,这是阅读的根本。教师让同学以假想的方式体验小鸡的内心,这是生命的交流与沟通,展示了小朋友的心灵。配上动作扮演读,符合儿童的心理,同学一定能读得有声有色有情。]

  2、课件出示句②:

  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1)识字:你会读这个句子中的那些生字、词,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吗?同学自主认读“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2)品读感悟。你想用什么语气读这个句子?为什么?读读看,让我们也感受这蛋壳外世界的美。

  过渡:多美的画面呀!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吧!

  (3)齐读句②。

  [紧紧抓住识字和积累词语展开学习活动,不只是重视了语文的基础性,而且也是在渗透生学习方法。由词到句到读,这是一个训练的过程。怎么读,教师没有盲目的指导,而是让同学自身体会、讨论,体现的同学的主体性。]

  3、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一边识字、一边读句子,知道了小鸡眼里的世界是怎样的。你们还有不认识的生字朋友吗?

  4、认读:“很久”、“站”。

  (过渡:生字朋友我们记住了,现在大家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这次要读得通顺、流利、还要有感情,有信心吗?)

  [由渗透学法,到总结学法,体现了由教会到会学的过程。学法的总结应让同学自身来完成,尽管说的不全面,但是同学自身发现的,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尽量防止齐读,齐读不利于读出个性]

  六、朗读全文

  1、齐读课文。

  2、指读,评议。

  3、小结:小鸡看到得只是世界得一小局部,更多得美景等着它去发现。

  [谁想读谁就读,谁愿意读,就站起来跟着读。没有参与的,老师再提议他大胆的读。这样面向的是全体。]

  七、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美”。

  (1)分析“美”的结构、字形和“羊”字做偏旁的变形。

  (2)练写“美”字。

  (3)展示作品。

  2、出示生字“世界”。

  (1)读笔顺表,自主练写“世界”二字。

  (2)展示评议。

  [写字指导要扎实,体现过程性。应先让同学看书,自身观察字的结构和规律,特别注意生字各局部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同学先说说,老师根据同学的要求,有重点的边讲边范写。一定注意让同学看老师的操作,让同学临摹。]

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篇8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60

  《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作者尹美芬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课件导入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网!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网址是m.diyifanwen.com】

  (点击多媒体:出示孵化图)鸡妈妈蹲着孵小鸡,蛋壳里的小鸡慢慢醒来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他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多媒体映示这句话。再点击映示:蛋晃动几下,同时发出长而有力地啄蛋壳的声音)

  【生动形象的画面与声音有机结合,既是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再现,又一下子把孩子们引入神奇的童话世界,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听到了什么?(学生根据感知自由想像。)

  2、(多媒体飘出两句话: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他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同时演示啄了一个洞眼。)

  (1)带着你听到的感觉,轻声读读这句话。

  (2)指名读。相机评价。

  (3)让我们来给画面配音,好吗?(多媒体重播啄出洞眼的过程)

  过渡:小鸡从这洞眼里又看见了什么?

  【这一环节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带着这种体验来接触语言文字,朗读感悟,最终能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3、(多媒体映示课文插图)谁来说说?

  4、指名随意说。(多媒体相机飘出: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1)飘出一句指导一句。

  (2)小鸡看到的世界好美啊!把它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喜欢怎么读都行。

  【“喜欢怎么读都行。”这一环节的设计,尊重了学生独特的个性,独特的体验。】

  (3)谁想来读给大家听听?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过渡:看到这么美的世界,如果你是小鸡,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1、指名说。

  2、书上的小鸡是怎么想的呢?,快,把书翻到102页,读读最后两段。

  3、啊,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他怎么做?(多媒体映示:鸡蛋碎了,小鸡出来了,同时飘出: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

  指名读,相机评价。

  4、(点击多媒体:一边引说一边打出: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慢慢走了出去,他真想环游整个世界呢!走着走着,哇,世界好美呀!你猜,小鸡会说什么呢?(点击多媒体出示一幅大自然风景图)你来做小鸡,找你的好朋友说一说。(配乐《春天在哪里》)

  【创设情境,让学生转变为文中的小鸡,用小鸡的视角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去实践,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

  (1)指名说说,发展语言。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网!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网址是m.diyifanwen.com】

  (2)小朋友,你用最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界,你听,(点击多媒体发出小鸡叫声)小鸡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绿茵茵的、碧澄澄的、红艳艳的、黄灿灿的、黑压压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唤起了学生原有生活的积累,同时也是对课堂上学到的语言运用、规范、提高,内化为生活中的语言。这不正是“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吗?】

  (3)是呀,世界多美呀!(多媒体飘出课题)

  过渡:你想写写这个课题吗?这里有三个字特别难写(多媒体出示:世、界、美。字的背景是三座城堡)你有信心来攻破他们吗?

  四、学习生字:世、界、美

  1、看笔顺表描红,边描边想:有什么成功经验想来告诉大家?

  2、交流成功经验。(多媒体随机出示这三个字的笔顺)

  3、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大家的成功经验吧!习字册练写。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网!请在站内输入课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网址是m.diyifanwen.com】

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巩固掌握本课的9个生字,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周围的世界美不美呀?有谁能为大家说一说周围的世界美在哪呢?

  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眼中的美好世界,教师鼓励评价。

  2、以游戏的方式复习生字词

  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粘贴画)小朋友,你们瞧,这幅图画上那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的世界多美呀!想得到它吗?只要你们能闯过生字关,把图画上的生字读准,读好,就能得到它!现在赶快练习吧!

  学生分小组相互读词语,相互评价,小组推荐优胜者,再全班比赛,评出优胜者,奖励一幅粘贴画。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师:说说这幅图美在什么地方?

  学生思考后,教师指投影图下的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让学生认真的读两遍。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是表示颜色的?能找出来后能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来吗?

  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三个词,想象画图。

  教师分别出示投影,向学生展示“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和“碧澄澄的小河”。并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想象画,加深对表示色彩的词语的理解和认识。

  4、复习诗歌《家》

  师: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祖国多美呀!孩子们,你们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首诗来赞美它吗?齐背诗歌《家》。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地感知课文,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目的。)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谈话引入,提出朗读要求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要通过这节课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学得的本领!展示什么本领呢?第一,展示我们读课文的本领;第二,展示我们小朋友写字的本领。有信心吗?好,老师要求你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学生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能否把课文意思读懂?

  2、出示问题,指导阅读

  ⑴、小鸡在蛋壳里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啄破蛋壳看世界很容易吗?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小组讨论。

  教师板书关键词予以提示:“先――后来”、“睡――醒了”;“看见――想”

  “啄呀啄呀”、“很久”、“才”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师生共同评价、补充。

  ⑵、小鸡想象的世界和它看到的世界一样吗?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它的表现会怎样?它又会说些什么呢?

  ⑶、学生自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象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一撑”、“就……撑破了”。

  “叽叽叽”,“慢慢”。

  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并准备对教师的朗读水平进行评价。

  教师引导并衷恳接受学生的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以学生的阅读为主,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创设情境,体会感悟

  1、师生合作引读课文并配上音乐

  师:看来,小朋友把课文读懂了,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课文,要想赛过老师,你们的眼睛可要盯好课文,注意老师的手势,看谁接得好!

  师生共同玩抢接读比赛。

  2、师:小朋友读得非常流利,老师觉得大家读课文时再加把劲就更感人了。你们谁喜欢哪一部分课文就读那部分课文。一会儿,让大家评一评你读的声音是否洪亮,有没有适当的动作和表情。

  学生自己练习后展示读课文的本领,师生共同评价。

  3、出示头饰

  师:老师这里有4顶神奇的蛋壳,只要你戴上它就能变成这个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小鸡。谁喜欢演小鸡?指名愿意展示的学生戴上。

  师:现在你戴上蛋壳的头饰就变成谁了?想想,小鸡的声音、动作、表情是怎样的?请戴头饰的同学上台表演,下面的小观众注意听他是否把高兴和惊奇的心情读出来,有没有动作和表情。

  表演结束,把头饰奖励给参加表演的学生。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读好课文,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指导书写

  小朋友刚才欣赏了很美很美的图片,读了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那么,你们还能写出很美很美的字吗?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结构,说说要写好这些字,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作业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字型掌握汉字的结构,养成写好汉字的习惯。)

  五、指导背诵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尝试当堂背诵课文。

  六、作业

  画画写写:《美丽的世界……》。

  要求学生课下在回忆课上内容的同时,想象画出身边美丽的世界。

  (设计意图:在学生讲述身边的世界是美丽的基础上,再修改课堂上的想象图画,写出句子,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与兴趣,避免学生将来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好呀”,板书课题。

  ⑴读准“也”的音,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⑵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们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节号画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

  ⑴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⑵正音。

  ⑶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再指名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世界多美呀”是哪只小动物说的?

  2.它是什么情况下说的?

  3.你也能像刚才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1). 自读,指读,赛读。

  2). 全班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教学“羊字头“。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3.反馈检查“世、美”的笔顺。

  1). 指导写字。

  2). 师范写四个字,生描红、临写。

  3). 生写剩余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绿茵茵的绒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呀”是谁说的?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谁能用“先……后……”说说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4.它怎会夜大为世界是黄色的呢?它认为世界美丽吗?

  5.渗透小鸡在鸡蛋里怎样孵化的小知识。指导有感情朗读。

  6.你现在能不看书,为我们的电视配音吗?指导背诵。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鸡啄壳很吃力的?能读出这种吃力的语气吗?

  4.小鸡看见了什么?

  ⑴(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⑵句中哪些词是表示颜色的?

  ⑶“蓝湛湛”表示什么颜色?同学们,你们看看这绿茵的树木看上去怎么样?

  5.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现在是蛋壳中的小鸡,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6.那么让我们把美丽的景色记下来。

  7.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蛋壳中的小鸡跟你们一们,迫不及待地钻出来!

  2.听完后,你感受到小鸡非常想出来吗?

  3.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4.你们能把小鸡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吗?

  5.现在,我们也来做只小鸡,做做出壳的动作。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后,会说些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谁愿意当当这只小鸡来赞一赞这美丽的世界?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5.指导有感情背诵课文。

  六、 总结

  1.学完课文后,你收获了什么?

  2.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3.让我们把这么美的课文用脑记下来吧!

  黑乎乎

  板书: 16世界多美呀! 蓝湛湛

  绿茵茵 爱大自然

  碧澄澄

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篇11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17.世界多美呀

  指导朗读:你能把课题读得更美吗?

  2.这句话是谁说的?(贴小鸡图片)

  小鸡给我们带来了生字宝宝,还认识他们吗?

  出示生字,指名生领读,齐读。

  蹲着     孵小鸡   黄乎乎

  蓝湛湛   绿茵茵   碧澄澄

  很久     世界     美丽

  它       叽叽     站了起来

  3. 现在就让我们和小鸡一起走进课文,去经历一个奇妙的旅程,看看世界到底有多美吧!

  二、品味童话一(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思考:一共几句话?(三句话)

  2.学习第一句。

  (1)出示句子: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

  (2)指名生读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

  蹲着:母鸡孵小鸡的动作。

  许多天:时间长,一般要20多天。

  (4)师:母鸡为了小鸡一动不动地蹲了好多天,你觉得母鸡怎么样?

  (很辛苦、很累、不容易、母爱真伟大)

  指导朗读:鸡妈妈为了孩子,可真辛苦呀!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5)指名生读句子,女生读。

  3.学习第二句。

  (1)出示句子: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

  (2)小鸡在蛋壳里呆了那么长时间,它在干什么?

  (3)交流(相机板书):

  睡:睡得多香呀,千万不要吵醒它。

  (指名读,评:多可爱的小鸡!正做着美梦呢!)

  醒:做动作,伸伸懒腰。

  看:醒来的小鸡,睁眼一看,看到了什么?

  (点红:黄乎乎)

  师:为什么小鸡看到的是黄乎乎的?(小鸡在蛋壳里)是呀,蛋壳里的世界是一个黄色的世界,谁来读好这个词。

  (4)指名生读,齐读。

  4.学习第三句。

  (1)师:小鸡看到黄乎乎的世界,会怎么想?

  (2)出示句子: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3)指导朗读:

  “!”:感叹号,小鸡心情怎么样?(惊奇、奇怪、高兴、兴奋)

  师:心里想的,要读得慢点、轻点,带着这种心情读好这句话。

  (4)指名生读。

  5.齐读第一段。

  带上你的表情,加上你的动作,融入你的感情,齐读第一段。

  三、品味童话二(第二自然段)

  1.学习第一、二句。

  (1)小鸡可不甘心整天呆在黄乎乎的世界里,它在蛋壳里干什么呢?

  (2)出示句子: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了一个小小的洞眼。

  (3)你知道了什么?

  (4)交流:

  啄:做动作,听,这是小鸡仔啄蛋壳呢!

  (师用手指敲桌子,学生做动作)

  啄呀啄呀、很久、才、小小的洞眼:小鸡还没有出壳,力气太小了,要把硬硬的蛋壳啄破,小鸡会怎么样?

  (时间长,力气小,很吃力,不容易)

  (5)指导朗读:小鸡啄蛋壳真辛苦呀!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指名生读,齐读。

  (6)小鸡小鸡,这么辛苦地啄蛋壳,你想干什么?

  (我想看看外面世界怎么样?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也是黄乎乎的?)

  2.学习第三句。

  (1)小鸡,你透过这个小小的洞眼看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3)比较句子:

  它看见天空是蓝的,树木是绿的,小河是碧绿的。

  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点红: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蓝湛湛”和“蓝”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天空图片)看,你觉得天空怎么样?(蓝湛湛的,真美)

  指导朗读:天空蔚蓝蔚蓝的,一大片一大片,蓝得那么鲜明,那么美丽,比一般的蓝更蓝,读好这个词。

  师:出示填空:蓝湛湛的(天空)

  还有什么也是蓝湛湛的?蓝湛湛的(海水)

  ★“绿茵茵”和“绿”有什么区别?

  (出示树木图片)树木长得怎么样?(绿茵茵)

  指导朗读:树木碧绿碧绿的,绿得那么耀眼,充满生机,谁来读好这个词。

  ★“碧澄澄”和“碧绿”有什么区别?

  (出示小河图片)这条小河怎么样?(碧绿碧绿、清澈见底)

  师:透过清澈的河水,你能看到什么?

  指导朗读:河水真清呀,一眼能见到底,谁来读好这个词。

  (4)指导读好句子。

  师:把词语放进句子中你能读好吗?

  指名生读,齐读。

  (5)这三个词都是表示什么的?(颜色)用了这样的词,能使景物变得更美了。

  (6)师:像这样的词语还有许多,你能说说吗?

  出示词语:红艳艳  黑乎乎  白茫茫  黄澄澄  亮晶晶

  金灿灿  紫微微  绿油油  红通通  黑压压

  (7)考考你。

  连一连:

  碧澄澄            天空

  白茫茫            泥土

  金灿灿            小河

  蓝湛湛            雪地

  绿油油            油菜花

  黑乎乎            草地

  说一说:

  小鸡看见        是         的。

  (8)小鸡还看到了很多很多,所以书上用了一个标点符号(点红:……)省略号来表示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景物。

  四、品味童话三(第三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

  (1)小鸡,现在你还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吗?(不是,而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绚丽多彩)

  (2)出示句子: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

  (3)指导朗读:五彩的颜色,美丽的世界,谁来读好这句话。

  指名生读,齐读。

  2.学习第二、三、四句。

  (1)师: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你现在的心情怎样?(高兴、开心、兴奋、欣喜若狂)

  师:你现在最想做什么?(赶紧从蛋壳里出来,好好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2)出示句子: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撑破了。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3)小鸡是怎样做的?找出表示小鸡动作的词语。

  (点红:撑、叫、站)

  (4)让我们一起学着小鸡来演一演。

  3.小鸡们,终于走出蛋壳,走进这美丽的大自然了,你们高兴吗?

  让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地读好第三段。

  五、品味童话四(第四自然段)

  1.现在,出壳的小鸡多高兴啊!(播放小鸡声音)听,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什么?

  2.出示句子: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3.师:小鸡是在说什么蓝湛湛的?(天空蓝湛湛的)

  什么绿茵茵的?(树木绿茵茵的)

  什么碧澄澄的?(小河碧澄澄的)

  4.师:小鸡还在说,世界多美呀——

  指名生说:红彤彤的、黄灿灿的,紫微微的、红艳艳的、白茫茫的、金灿灿、黄澄澄的、亮晶晶的、黑乎乎的……

  师:整个世界真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一读课题——世界多美呀

  六、总结课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小鸡的孵化过程;大自然是五彩缤纷,非常美丽的)

  2.小鸡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蛋壳里出来,去认识了世界,希望小朋友们也能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大自然的美,保护大自然,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七、教学生字词“鸡、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巩固读音。

  2.你怎么样记住这些字?

  3.师范写,边写边讲解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注意点。

  鸡:左右结构又字旁,第二笔是点,右边一个鸟,横在又下方。

  站:左右结构立字旁,第五笔是提,左窄右宽,口的竖在竖中线上。

  4.生书空,注意笔顺。

  5.给生字找朋友。

  鸡:小鸡  公鸡  母鸡  鸡犬不宁

  站:车站  站立  站台  水电站

  6.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7.反馈、评价,展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八、作业:

  1.小小故事家:把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2.小小绘画家:拿起你的小画笔来画画这个美丽的世界,在旁边写上几句话。

  九、板书设计

  蓝湛湛

  (贴图)                                       17 世界多美呀                                     绿茵茵

  睡—醒—看—啄—撑—叫—站                                  

  碧澄澄

  ……

苏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篇12

  二、初读课文。

  1、(生读文后)

  2、检查生字(课件:生字词组)

  这些字宝宝呀,是这篇课文的新成员,面对这些新成员,你们想做些什么?(生:多读几遍记下来。带回课文里和其他字宝宝一起读……)

  3、再读课文。

  师问:投入了没有?读出感情了没有?好,那么,加深印象再读一次。

  我听出来了,你们口中的小鸡是这么的可爱,我也听出来了,小鸡眼里的世界是这么神奇!  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很好!诶,我说,这事情总得有个先后顺序吧?那就让我们从蛋壳里的小鸡说开始吧!看书本,读读课文的第一段。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是否有生字?解决生字的读音,课件标注。

  师:跟着同学们的读,我们先到小鸡的出生地去看看……呶,这就是同学们看到的蛋壳儿里的小鸡(课件:蛋壳里的小鸡,黄色的背景)。老师有个想法,为了更了解小鸡的心情,小朋友们来当回小鸡好吗?当这只小鸡之前,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孩子们,你们知道你们在蛋壳里呆了多少天了吗?等于你们的一个寒假时间呀,多漫长呀!

  (课件:蛋壳里的小鸡,黄色的背景,小鸡睁开眼睛,好奇地东瞅瞅、西望望。)(师:蛋壳里的小鸡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一天天长大。你们先是睡着的, (配上动作)渐渐地,渐渐地,你们醒了,揉揉小眼睛,向四周看了看,发现周围一片黄乎乎的,于是,你们就觉得——

  (课件:在黄色小鸡图片的右边出现一句话——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说说你们是什么样的心情?(失望,这里又黄又挤,老是呆在蛋壳中多没意思啊!蛋壳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儿的?蛋壳外面的世界是不是也是黄乎乎的?)

  指导朗读,体会小鸡的内心活动,读出小鸡的可爱。

  3.你们是这样想的,你们终于也这么做了,瞧瞧你们这群勇敢又不安分的小鸡,又做了什么?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1)出示:它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指名朗读,(评价:你们才出生不久,力气是那么小,啄起来费劲吗?谁能把你们的辛苦读出来?)再次指名读。

  (2)师述:小鸡啄呀啄呀,终于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让我们赶紧伸出小脑袋,这一看可不得了,(引导学生说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课件出示句子。

  随机出示句子   课件: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这句话,指名读。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句话,你们来读一读,比一比哪句话写的比较好。

  出示句子:它看见天是蓝的,树木是绿的的,小河是碧的。

  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生:我觉得第二句比较好。

  师:为什么觉得第二句比较好呢?

  生:我觉得第二句的词语写得比较完整,读起来比较好听。

  生:我觉得第二句里的词语比较美。

  师:第二句的词语到底美在哪里呢?我们一边想一边欣赏几幅画面。

  多媒体放映蓝湛湛的天空和大海,绿茵茵的草坪和树木,碧澄澄的河水等。

  师:图画真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画里的天空、树木和河水呢?

  生:我看见天空很蓝很蓝,我想用刚才的一个词语“蓝湛湛”来形容它。

  师:这个词语形容的真好,蓝湛湛就是指很蓝很蓝的。

  生:海水也可以用蓝湛湛来形容,因为它望上去也是很蓝很蓝的。

  师:你真会动脑筋,说的多好!

  生:我看见树木和草坪很绿,可以用绿茵茵来说。

  生:我觉得那些树木和草坪都是一大片的,好象绿的还有点发亮,所以用绿茵茵来说它们。

  师:你们说的都很好,绿茵茵就是刚才大家看到的草坪和树木的样子。

  生:我还看见小河的水很清很干净,都看的见河底的小石头了,应该用碧澄澄来说它。

  师:小朋友真会学习,经你们一说,老师也明白了课文里为什么要用这三个美丽的词语了。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师:多美的句子呀!你也能从“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三个词语中挑一个来说句话吗?

  生:暑假里,爸爸带我到海边,我看见那里的天空是蓝湛湛的,海水也是蓝湛湛的。

  生:夏天,小树长出了很多叶子,看上去绿茵茵的。

  生:我们学校的草坪望上去绿茵茵的。

  生:小池塘里的水是碧澄澄的。

  师:小朋友都能把这些美丽的词语说到自己句子里了,真不容易。我们再来欣赏几幅画,相信你们能把句子说的更美。

  多媒体放映精美的图画。 (找图片)

  生:我看见流氓兔带着孩子在绿茵茵的上唱歌。

  生:大白鹅在碧澄澄的河面上快活的游来游去。

  生:小朋友和小动物们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做游戏。

  生:蓝湛湛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几只布谷在唱歌。

  师: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小鸡们,让我们睁大眼睛,放眼望去,你们还能看到头上……(生: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还有呢?(生自由说。生:花儿、小鸟、稻子金灿灿的……)

  4.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急着想干嘛?

  出示:(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1)指名学生读。

  (2)学生上台表演。

  (3)指导朗读。

  5、小鸡慢慢从蛋壳里走出来,看着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红艳艳的花儿……小鸡情不自禁地想说——世界多美呀!(学生齐说) 

  (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小鸡们,你们这一路走来可真不容易呀,困在蛋壳里——勇敢地挤破蛋壳——大胆地从蛋壳里走出来,你们顺利地完成了一系列小鸡们必须经历的出生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从头到尾,你们对世界的看法始终一样的吗?(让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1(图:蛋壳儿里的小鸡)4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2(图:刚露出头的小鸡)5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

  3(图:走出来的小鸡)6世界多美呀!

  注:数字代表课件出示的顺序。

  师:(手指屏幕)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世界多美呀!——这是小鸡在蛋黄里发育、破壳而出前、破壳而出后的不同想法。结合你们不同时候的心情,和同桌讨论讨论各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

  接下来我们不当小鸡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呢!当小鸡的导游!刚出生的小鸡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和美丽,你们见多识广,会带他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呢?那儿是什么样的呢?

  (田野中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油菜花,小河中黑乎乎的蝌蚪,农户边紫微微的紫藤,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

  我想带小鸡到东方明珠去看看,我去过那儿,东方明珠好高,夜晚灯火通明,小鸡一定会觉得很好玩的。”师:“你说的真好,还能带小鸡去见见世面。”

  我还想带小鸡到无锡去看灯会,那儿什么样的灯都有,有兔子灯,龙灯,荷花灯,还发出五光十色的光,我上次去时,眼睛都看花了,小鸡一定也很喜欢。

  生丙(我来我来)我想带小鸡到恐龙园,看看恐龙蛋,让它也了解一下恐龙是怎么出生的。

  生丁:我想带小鸡到我们金坛的华罗庚公园,让小鸡也来认识我们金坛的华罗庚。)

  师:老师也为刚出生的鸡宝宝准备了一些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播放“风光图”)

  师:“唉呀,你们带小鸡周游了这么多的地方,真了不起,你们猜猜小鸡这时会说些什么?”学生:“世界真美呀!”“世界真大呀!”“世界真神奇呀!”“多么吸引人的世界呀!”师:“是的,世界多么美好,让我们一起好好珍惜吧!”

  三、布置作业。(人手一份彩印作业)课件出示作业。

  小鸡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