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教学实录

2023-08-24

称象教学实录 篇1

  微机房里,二年级的小朋友各自坐在电脑前,观看这样一个动画:一段杆秤勾起大象,结果大象纹丝不动,而杆秤一断为二。一阵会心的笑声后,学生们不自觉地进入了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情境,而且明白了通过常规方法是不可能称出大象重量的道理。这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上小学二年级语文《称象》的第一幕。

  接下来,计算机显示出交互性选择题:在这种情况下,一是放弃,二是想其他办法。结果所有学生都选择二。再问:那么采用什么方法称象呢?请学生们看书自学,完成本机“自学检测区”的内容。教师则在讲台监控机上观看每一个学生的自学自测情况。自学检测区内容包括生字助学部分(听音识字、判断笔画笔顺)、生字部首搭配和检测部分(形近字组词、课文填空、判断正误)。如你选了一个“曹”字,计算机就会提供该字的形体动画演变、形似字辨别、识字秘诀(包括谜语、儿歌、顺口溜等)几项供你学习。它们以超级链接的形式出现在课件上。学生只需在“曹”字的谜语键接上单击,就可以调出“一字九个口,有人说没有,有人问孔子,孔子说:《百家姓》里有”。

  八分钟以后,就有学生电子举手示意通过检测。全对的学生得到了计算机奖励的金牌和一段优美悦耳的音乐;较好的学生得到了银牌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一般的学生得到铜牌和“还需努力”评语;而较差的五位学生看到的是“错误较多,请复习,我们想信你一定也能得到金牌”的要求及鼓励语。于是,这五位学生回到课程主界面,从“预习”窗口中重新选择自测过程中有问题的部分开始自觉复习。

  通过自学检测的学生先转入下一轮“课文游戏互动区”的学习。游戏互动区根据课文内容分为三关:创造称象条件、决定称象方案和虚拟称系过程。游戏开始了,学生们头戴耳机、嘴对话筒、手持鼠标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很快地,不少小朋友就从一大堆事物中拖出大象、河流、小船、石头、称、人、记号笔等称象的必要条件。每找出一个条件,计算机总会及时给予表扬,而当全部条件都找出时,计算机则会播放一小段音乐。不断地鼓励,不断地表扬,不断地刺激着学生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条件全部找出后,转入游戏第二关。计算机随机列出称象的步骤,由学生决定称象顺序(用鼠标把相关步骤拖动到相应的流程图中),亦即决定方案阶段。这可是关键的一步,不少学生由于弄错了方案,怎么也称不出大象的重量来,不得不拿出书本,仔细研读,再来决定方案。

  敲定了正确的方案后,第三关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虚拟条件下,学生只需用鼠标按方案顺序拖动相应条件到相应位置后即可得出大象重量。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鼓点声和“你真棒”的表扬,许多小脸露出了掩饰不住的喜悦。这种鼓励往往比教师费尽口舌更管用,因为学生认为这种奖励是绝对公正的,每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都会得到。他们在过关斩将后获得一种“成就感”。

  好的交互课件必须能够检验学生的知识是否得到了巩固和迁移。游戏结束后,课件自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课堂实战演习区”。在这里,知识点的练习由难到易分成a.b、c三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课文的情况选择实战练习。题库系统能够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既达到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评估,

  又能淡化分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掌握和巩固知识。 如果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按一下桌面上的“help”按钮(电子举手)随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点。值得一提的是,本堂课并没有传统教学中的亦步亦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先行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而学一遍不懂的则可以再学第二遍。教师不必时时守着学生,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辅导。一节课下来,通过反馈得知98.5%的学生都达到了教学要求,较之传统教学,课堂效率提高了43.5%,重要的是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空前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称象教学实录 篇2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称象》——教师手指板书,学生齐读课题。(再来一次)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中学过的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生齐读词语)

  二、认识大象

  师:字音很准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称象的故事呢?(曹冲),哪到底是一头怎样的大象呢?我们赶快跟随曹冲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个别答)师:你能说完整吗?教师鼓励生用完整的话讲一讲。

  三:知道朗读

  这么大的象,引得官员们都在议论:(课件出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你来读一读,让老师听一听你有多想?(个别读)

  四、分析办法

  1、曹操也很想知道这个答案,所以他请人想办法称一称大象的重量。都有谁想了办法呢?(官员、曹冲)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官员们想的办法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呢?(第三自然段)现在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用“~~~~~~”‘勾出他们的办法。注意只勾提出的办法,不要多勾了。(学生自读课文,做勾画)勾好的孩子就坐直。

  2、师:谁来说一说第一种办法。(生汇报)教师板书:造称

  第二种办法呢?(生汇报)教师板书:宰象

  教师课件出示,说:“请男生给我们读一读第一种办法”。(男生读)砍树造秤行得通吗?你从哪里知道的?(个别说)——课件展示——是啊,没有人能提得起这杆大称!所以第一种办法立刻遭到大家的反驳——出示词语卡片。“反驳”你认为反驳是什么意思?(反对)

  师:请你也来帮官员们反驳一下。(个别读)

  教师说:1、老师听出了你很反对!2、下一位?(个别读)态度很坚决。3、还有谁想读?(个别读)老师好像看到了一个高声反驳的官员。大家向他这样读一读。

  (全班齐读)很有气势!

  3、师:请女生为我们读一读第二种办法?为了称象,就要把大象宰了,这行吗?为什么?(个别答)是啊!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曹操收到了大象非常的高兴,如果为了称重量就把大象杀了,他会很生气的!所以他听到了官员们的办法有什么表现?(直摇头)个别答。说明曹操很不满意!谁的办法让他满意?(曹冲的办法)

  五:重点理解曹冲的办法

  1、他的办法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第四自然段)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首先看一下自学提示:(课件出示)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

  2、学生汇报。谁来说一说。(个别说)后-----教师(课件出示)说:和他一样的孩子请举手。如果没勾对马上改一改。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曹冲称象的办法分为几步完成。

  3、教师引读。

  师:首先第一步怎么做?(生读句子)第二步:课件提示(生依次读)。原来他的办法分为了(四)步。现在我们就来分四步读一读。每一大组的同学只读一个步骤,比一比哪一组的孩子读得清楚!从一大组开始。(小组依次读步骤)

  4、生看动画片

  师:今天老师把曹冲请到了教室里,想看一看他是怎么做的吗?想看的孩子坐得最端正!(组织教学)

  放第一段:

  师:看一看他先怎么做的?注意观察曹冲在做什么?眼睛看什么?(生看)

  他先怎么做?——1、(个别答,教师提醒学生用上“先”字,表达完整。)评价:观察很仔细,表达很清楚。如果没说完,那曹冲的眼睛在看什么?教师梳理:意思就是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2、还有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教师点评:说得很完整。3、还有谁能说得更流利一点?(个别答)评价:很流利。现在像他这样说给同桌听一听。

  放第二段:

  师:然后他怎么做?我们接着看。(生看)谁来说?(提醒学生用上“然后”完整的表达)在什么地方画线?(船舷上)在船舷那个位置呢?(沿着水面的位置)。教师评:观察真仔细,掌声送给她。

  1、你能完整的说出这一步吗?教师点评:说得很完整。2、还有谁想说?(个别说)画线的位置描述的很准确。(1、2组说-------3、4组说)

  放第三段:

  师:我们接着看:注意观察大象有什么变化?船有什么变化?(生看短片)

  师问:再怎么做呢?(个别答)教师随机追问:石头装到什么时候为止?(个别答)谁能把装石头的位置说得更清楚一点呢?(船下沉至画线的地方为止)点评:说得真清楚!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呢?(因为这样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是一样的。)这一点很重要。大家记住了吗?考一考你记住了吗?

  谁来完整的说一说曹冲再做了什么?(个别说)如果不好:你发现他说漏了什么吗?你来说一说。

  放第四段:

  师:我们接着看(生看短片)问:最后怎么做?(个别答)点评:

  观察很仔细。他说对了吗?大家一起来说一遍。

  教师引导:最后把石头称一称,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齐说)

  5、生再看动画片

  师:大家还想不想再看一次。(想)一组的孩子最想!(组织教学)不过老师要给你能提一个要求一边看的时候,一般注意观察曹冲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怎么做。

  (放整段动画片)——(课件出示)

  6、请大家看着提示把曹冲称象的过程说给同桌听一听。如果同桌说漏了你也要马上提醒他。

  (同桌互相说)

  7、师:现在你们就是聪明的曹冲,把你的好方法说给我们听一听吧?注意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谁先来?(个别讲)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有没有说漏的地方,等一会你可以提醒他。

  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中是怎样介绍这个办法的?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全班齐读第四自然段)

  总结:曹操听了曹冲的办法有什么表现,又是怎么做的呢?(个别读)

  六:理解果然

  师:你认为果然是什么意思?(果真),一件事情和自己预想的结果是一样的时候,就可以用果然来表达。比如,一种水果和你想都一样好吃,你就可以说:这个水果果然很好吃!一个地方和你想都一样好玩,你也可以说:这个地方果然好玩!现在你能用“果然”说一句话吗?(个别说)3个人

  七:比较他们的方法

  师:你们认为官员和曹冲的办法,谁的更好?(曹冲)他的办法比官员们的办法好在哪里呢?

  教师引导:官员们说造称,但是没有人能提起大称啊!曹冲是怎么解决的。他用什么代称?(船)-----教师板书

  曹冲怎样避免宰象呢?————教师板书

  板书:以船代秤、以石代象。

  总结:曹冲用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方法,解决了官员们办法的难题,成功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真能干!我们要不要送一给掌声给他。(生鼓掌)

  八:他想到这个办法的时候几岁呢?(七岁)。才七岁,这么小小的年级就能解决连大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来夸夸他?(课件出示)

  (学生个别说)

  教师总结:从你们的话语中听出了你们也想成为向他一样的孩子。那你们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多观察、多倾听、多动脑筋(手指板书)。相信你们都能成为聪明的曹冲!

  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和客人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