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鸡教案 篇1
预习提示:
1、手指读《画鸡》诗歌两遍。
2、再读诗歌,在课文中圈出二类字,并熟读两遍。
3、熟读诗歌用直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4、书空生字,并口头组1至2个词语。
5、试背诵古诗《画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要求认识的字,会写3个字。
2、学生能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3、体会学习拼音识字的乐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初步运用拼音试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教具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初感诗意。
1、出示插图,请大家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引出鸡)(出示公鸡图)
2、鸡在干什么?(叫)
3、认真观察图上的鸡是什么样子?(雪白、红冠子)
4、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同学们画的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
二、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一)1、试读古诗,初步运用拼音来学习生字。同桌互读,相互知道学习生字。
2、听读古诗,纠正字音。
3、指名试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发音。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小老师带读,利用学生之间识字量的差异,让识字量大的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同桌合作,相互读。因为,这是初入学儿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6、师生接读,这是帮助学生记忆熟悉语言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儿歌的整体输入。
7、全班齐读
8、分组比赛读
(二)教学生字词:
1、缩小语境,提出词语。
2、再从词中抽出生字。
3、灵活运用生字卡片, “开火车”、“抢答”等多种游戏学习生字。
4、其它方法识字。
1)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2)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3)数笔画。万:一笔横,二笔撇,三笔横折钩,一共有三笔。
4)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5)找朋友。户:“尸”字上面加一点,就是“户”字。
6)出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领读)
7)给生字戴帽子:拼音作帽子,找准生字给戴上。
——————课间休息,唱“大公鸡”及校歌——————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 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习(口答)。
四、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 ,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六、回读古诗,完成作业
1、按古诗原文填空。
不敢轻言细语,一叫 开。
大公鸡
样子 颜色 打鸣
2、画一只大公鸡,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在画的左上角题上《画鸡》这首诗,左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七、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选择一种动物,介绍它的样子。
画鸡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鸡,是孩子们最常见的家禽之一,品种很多,随处可见。所以我选择了这一内容进行创意水墨画教学。雄鸡肉冠大,尾长,腿高粗,脚爪大而有力度,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鸡的爱好不怜笔墨,不乏名人。例如,明代“四才子”之一的唐寅就有《画鸡》诗曰:”头上红冠不用带,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活动目标:
1、愿意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鸡的外形特征。
2、提高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范例、水墨画材料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观察分析范例——幼儿作业,巡回指导——评讲小结。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二、观察分析范例
1、看一看,画上是谁?长得怎么样?
2、你们知道鸡是用什么笔法画成的?(中锋、侧锋)
3、分析浓淡墨的运用。(头部轮廓线为淡墨、五官深墨、身体与脚浓淡墨结合)
4、幼儿根据自己的绘画能力提问,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或教师示范解决。
四、幼儿作业,巡回指导
1、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创新,绘画出与别人不同动态的鸡。
2、中等幼儿初步表现浓墨与淡墨的不同效果。
3、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成功。
五、评讲小结
画鸡教案 篇3
预习提示:
1、手指读《画鸡》诗歌两遍。
2、再读诗歌,在课文中圈出二类字,并熟读两遍。
3、熟读诗歌用直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4、书空生字,并口头组1至2个词语。
5、试背诵古诗《画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要求认识的字,会写3个字。
2、学生能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3、体会学习拼音识字的乐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
同学们,昨天大家都已经预习了《画鸡》一诗,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怎么样?大家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1、出示二类字,学生认读并找朋友。(出示幻灯片1)
画鸡雪生千
(1)指名读。
(2)同桌互读。读得好的伸出大拇指夸夸他,读得不好的去帮帮他。
(3)开火车读。
2、检查读古诗情况。(出示幻灯片2)
(1)自己先读一遍。
(2)同桌互读。
(3)小组长检查读。
(4)指名读,并试着背诵古诗。
二、图文结合,初感诗意。
1、出示插图,请大家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引出鸡)(出示幻灯片3)
2、鸡在干什么?(叫)
3、认真观察图上的鸡是什么样子?(雪白、红冠子)
三、学习古诗。(出示幻灯片4)
1、同桌互读古诗。
2、指名读,生并评价。
3、指导朗读。
(1)“头上红冠不用裁。”
师:鸡头上漂亮的红冠子,还用不用剪裁加工了?“不用”这两个字应读重一些。
(2)“满身雪白走将来。”
师:大家认真听哪几个字应重读?(白、将)重读。
(3)“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师:公鸡一生不敢轻易的鸣叫,因为雄鸡报晓千家万户都将打开房门,开始第二天的生活。
3、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做游戏——————
四、学习生字。
1、现在让我们和这首诗里的生字交朋友。(小组认一认、读一读、听一听)
2、师检查纠正字音。
3、开火车拼读生字卡片。
五、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记忆字形。
2、指名上黑板书写,并评议。
3、师指导书写,怎样把字写漂亮。
4、给生字找朋友。
5、先描红,再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每个字写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六、实践性作业。(出示幻灯片5)
今天回到家,请你们把这首诗诵读给爸爸、妈妈听。
七.课堂检测:
1、写笔顺:
户:共笔。
开:共笔。
2、按课文填空。
敢轻言语,
万。
画鸡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感知汉字与拼音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公鸡勤劳、不懒惰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培养自己勤劳的习惯
通过对本课生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拼音对我们识字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听读识字。
2、利用生字,引导学生体会拼音与汉字的关系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拼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下面老师像考考大家拼音学的怎么样,老师呀,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猜”。
(圆圆脸蛋梳小辫a一根小棍l一把椅子h
左上半圆q右上半圆p左下半圆d右下半圆b)
同学们真棒!(出示字母卡片j)同学们认识这个拼音吗?(出示生字卡片鸡),认识这个字吗?今天,有一只大公鸡也走进我们的课堂,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呢!
二、运用实物,创设情境
新课开始时,教师出示一只大公鸡图片,用逗趣的教学语言提问: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2)它有哪些生活习性呢?(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大家说的真好,古时候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想学就请大家把书翻到47页(这样导入新课,真实具体,形象直观。)
三、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1)听课文录音,把不认识的字圈下来
(2)指名学生读,学生齐读
(3)认识生字:画鸡雪生千门平户开
(汉字结构复杂,难学难记,因此,在识字教学时,教师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
例如:1、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2、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3、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4、练习,填生字。
画鸡
头戴红冠不用裁,
满身白走将来。
不敢轻言语,
一叫门万。
(4)学写生字:平户开
学笔顺
平:一笔横,二笔点,三笔撇,四笔横,五笔竖
户:一笔点,二笔横折,三笔横,四笔撇
开:一笔横,二笔横,三笔撇,四笔竖
(5)学生练习写生字,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四、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习(口答)。
五、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
(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农民伯伯就要起床干活了,农民伯伯勤劳吗?那么,大公鸡比农民伯伯起的更早,同学们,你们觉得大公鸡勤劳吗?那么,我们小朋友要不要学习大公鸡这种勤劳的品质啊?(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
(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六、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七、总结全诗,简笔作画,激发兴趣
唐寅看到大公鸡很喜欢,就为大公鸡做了一首诗。老师呀,也很喜欢这个大公鸡,可是老师不会作诗,老师就把它画下来了,(出示图片),那么同学们,你们喜欢公鸡吗?那让我们也动手画一画吧!
八、作业布置
1、学写生字:平户开
2、背诵《画鸡》这首诗。
板书设计
画鸡
(明)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