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 时
一、引导自学
1.教师出示本课第一部分的八个生字“日”、“月”、“星”、“光”、“云”、“电”、“风”、“雨”,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可以借助什么去认识这些生字?
2.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看看图画了解字义,同桌讨论讨论记住字形。还可以联系我们平时生活来认识这些字。接着请学生自学生字。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二、组织讨论
1.读准字音。
(1)教师指名请学生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这八个生字的读音。
(2)教师提示学生:在这八个字中,哪些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的?谁再来带大家读一读,提醒大家别读错了。
(3)教师小结:小老师真能干。对,在这些生字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读准几个后鼻音的字。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2.交流记字方法。
(1)教师请学生来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2)教师鼓励学生利用形象来记忆字形:谁发现了,有好几个字与图上的事物的样子很像?
(3)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
“日”像圆圆的红日:
“月”像弯弯的新月;
“星星”反射着太阳的光辉,仿佛是“日”所“生”:
“光”原指火在一个跪着的人的头上,也可以借助课文挂图想象为太阳跃出地平线时发出的光芒:
“云”是上有云层、下面是云气缭绕的样子;
“电”是闪电劈射到田野时的样子;
“风”借摆动的枝条来表现;
“雨”借滴滴的水珠来衬托。
三、复习巩固
1.学生看书,自由读、记这八个生字,准备做“找朋友”游戏。
2.教师把八幅挂图及八个生字分发给学生,然后请拿图的学生上黑板前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对应的生字卡片的学生上来说:“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两人带大家读读生字。把图和生字贴在黑板上。
3.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进一步巩固对这些字的认识:你还在哪里见过或听过这些字?
4.学生畅所欲言。
第二课 时
一、学生自主识字
1.教师出示“衣”、“食”、“住”、“行”、“父”、“母”、“儿”、“女”,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识字任务。
2.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指名会读的学生认读这些生字,并请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在哪里认识的。
3.教师小结:这些同学真能干,他们有的是逛超市认的字,有的是看广告认的字,有的是看路牌认的字,还有的是向别人请教认的字。是呵,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像他们这样做有心人,一定能成为有本领的人!
【点评】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母语环境,自主识字,促进学生课外更广泛地识字。这符合新课标提倡的让孩子尽早多认识汉字的精神。
4.教师提出进一步学习的要求:请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看图了解字义,想想还在哪里听过、看过这些字。
5.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要使小组每个人都能认识这些字。
6.学生四人小组展开学习:
(1)轮流读字音,遇到容易读错的字提醒大家注意,并多读几遍。
(2)轮流看图说说字的意思,可以组词,可以说句话。
(3)联系各人生活实际,说说带有这些字的词语。
二、交流学习成果
1.认读生字卡片。
(1)教师快速抽取生字卡片,请四人小组集体认读。
(2)教师小结小组认读情况,提示学生读准“食”、“住”、“行”、“女”的音。
(3)全班认读生字卡片。
2.师生玩“字儿开花”游戏:看哪组同学说的带有生字的词语或句子最多。
3.教师提示生字特点。(可以边说边画些简笔画。)
“衣”:像一个衣领、两只袖子、两个衣襟左右交*;
“食”:上面像粮仓顶,下面像米在器具中;
“住”:人们总是自己住宅的主人,所以“人”、“主”合在一起表示居住、停留;
“行”:最初是十字路口的图像,后来是指由左脚和右脚表示行走;
“父”是手举劳动工具的样子;
“母”是女子手臂抱在胸前的形象;
“儿”是表示已经有了两条很有力量的腿的幼儿;
“女”是低下身子很恭顺的人的形象。
4.师生共同做“找朋友”游戏,游戏方法同第一课时。
5.教师组织“打擂台”比赛:每组派名代表起立,老师出示汉字,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三、复习巩固
1.指名读书上的16个生字。
2.男生齐读16个生字。
3.女生齐读16个生字。
4.全班齐读16个生字。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3.引导学生发现象形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配套挂图,麻绳和丝线各一根。
教学过程
第一课 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本课第一部分的八个汉字,指名会读的学生认读。表扬读音准确的学生,并请他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2.引导思考:小朋友,这八个字都是表示什么的?(教师提示:动物的名称。)
【点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生字。
二、识字指导
1.教学“鹿”。
(1)出示音节iù。启发:这个音节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谁来拼一拼?
(2)提示学生:lù的声母是边音l
(3)出示挂图,引导观察:“这是一只梅花鹿。你见过梅花鹿吗?在哪里见过?”
(4)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借助学习过的拼音认识了“鹿”。剩下七个字的拼音,我们还没学过。老师想请已经认识这几个字的同学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2.教学“虫”、“贝”、“鱼”、“鸟”、“羊”、“犬”、“龟”。
(1)出示以上七个字。启发: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这些字?你想教哪个字,就教哪个字。(先让学生各自准备一下。)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教师随机指导读准字音,突出难点。如:“鸟”的声母是鼻音n,“虫”的声母是翘舌音。
(3)同桌认读这七个字,注意读准字音。
(4)用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开展认读比赛。
(5)配对游戏。教师将这八个字的图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将生字卡片发给八小组,小组成员在组内用这个字练习组词。每小组派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将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片边,然后由本组成员汇报组词情况,正确的给予鼓励。
【点评】教师以小组合作、竞争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成为学习的主体。
(6)出示这八个字的古文字,请学生观察后,猜一猜它的今文字是什么,并将古文字贴在今文字的旁边。(这一环节的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古文字,而是希望通过猜字,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象形特点。)板书如下:
虫 贝 鱼 鸟 羊 犬 龟 鹿
(甲骨文图略)
三、练习
1.对照图和古文字,自由读一读相应的汉字。
2.指名读,齐读。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3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图的观察,让学生理解16个汉字所对应的意思,并区分汉字的形。能够指图说字同时能指字说图。设计连一连让学生选一选。
2、 通过示范,找朋友让学生了解汉字笔画的点、横和竖,让学生从十六个汉字中找出点、横和竖,并知道书写。初步了解汉字的笔画。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清16个汉字的形,能据图说字,据字说图。以分清汉字的字形,做到随意指认,并正确朗读,尤其手 水 舌 山 石翘舌音。
人 金 前鼻音。
教学难点:能脱离图片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同时学会点、横和竖的笔画写法。
三、 教学准备
1、 教学光盘
2、 教学挂图
3、 ppt连连字与图
四、 板书设计
1、 横和竖的范写
五、 作业设计
一、 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读故事书吗?我们读书的时候除了插图还有什么帮助我们读故事呢?(汉字,文字)对,我们只有认识了汉字才可以读更多的故事。
二、 图片导入
(一) 人口手足
1、人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先出示图,对这是人,你们看这里的人字与图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两个小朋友一起,这就是人)可让小朋友表演。跟读,指名读。注意是前鼻音。(学生未学过,这里可以范读两个音让学生区分)
2、 口
这是什么,(嘴巴)对嘴巴又叫口,小朋友们跟老师读,口。指名读。
3、 手
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很多生字了,看图,谁来读读这个字,(翘舌音,范读平舌和翘舌音帮助学生区分)
4、 足
让学生试读,并纠正,强调平舌音
5、 开火车让学生练读四个字。随机指齐读
(二)舌牙耳目
1、舌
就是舌头的舌,注意是翘舌音,指名读齐读
3、 牙
牙齿的牙,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这个字(牙医 牙疼 蛀牙)
跟读,齐读。
4、 耳
谁会读,耳朵的耳,
5、 目
谁会读,谁知道目是什么意思(眼睛)跟读,齐读
6、 分小组读 舌牙耳目
7、 小朋友这八个字都是跟什么有关呢(人)对,那么指到图你能说出字吗?指名说,齐说 去掉图你还认识它们吗 指名说,
齐说
(三)金木水火 山石田土
1、金
图与字结合,金,前鼻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看到或听到这个字(金戒指,金色)
2、木
这个字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你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与木相关的东西呢(铅笔,桌子)
4、 水
水,谁会读。齐读
5、 火
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6、 山,石
图上画的什么,翘舌音,山,山上有什么对石头,就是石,齐读,分小组读
7、 田土
图上画的什么。田里有什么 指名读,齐读
8,齐读,后八个字,随机指读,开火车读。
8、 将四组字分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最后隐藏图片随机指读
(四)笔画点 横和竖的学习
1、小朋友们,这些汉字都是由笔画组成的,齐读笔画,现在老师交大家两个笔画,横(起笔稍顿)竖(要直向下)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点,就是起笔稍顿。
2、田字格介绍,就是有田字虚线,正确在田字格里范写,
3、小朋友,到我们今天学的字中找找哪些自上有点横和竖(习字册)
三、小结与作业
1、预习下一课
2、习字册上汉字笔画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两根小棒,四张写着“前”、“后”、“左”、“右”的小卡片。
一、复习
1.学过的24个生字。
2.出示本课16个生字,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些字是已经认识的。教师相机表扬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学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16个生字,已经会认这些字的同学,在课堂中可要争当小老师哦!
二、学习“出”、“入”
1.(1)教师走出教室,又走进教室
(2)谁能说一说,刚才老师怎么了?(出去又进来了。)
(3) (出 示)出、入
——(出:出去 进来就是“入”)
(指名读 去拼音读 打乱顺序)
(4)组词
——“出”和“入”(反义词)
2.辨析形近字“人”、“入”
(1)学生拿出小棒搭“人”、“入”。
(2)你是怎样区别的?
(3)教儿歌:左撇出头人一人一人,右捺出头入一入一入。
二、学习“开”、“关”
1、 出和入意思相反:再学两个意思相反的字
——请大家看我动作(关灯开灯)
2、老师刚才把电灯怎摸拉?
——还可以“关”什么?“开”什么? (组词)
3、(出示:开关)——根据拼音读?(指名、开火车、齐)
三、学习 坐卧立走
1、书本45页 看四幅图
——根据拼音来试着拼读一下这四个字
(四人小组:每人读一个字,组词,别的同学可以纠正或补充。)
2、 检查自学
(1)分组找代表
——提问:拼读音节 读生字 (请孩子上台表演)
(2)老师范读
3、组词
4、游戏:老师点字学生做动作!
四、巩固生字
1、按顺序诵读八个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各种形式轮读
(1)诵读指导。教师范读。(指名、自读)
(2)诵读比赛。八个字连读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东、西、南、北”四个主要方向。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前面“认一认”中学过的10个生字。
多种形式读
二、学习16个汉字
1、认读生字中学习过的红色音节
小黑板出示: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小黑板出示本课16个生字
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些字是已经认识的。教师相机表扬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学生。
(1)师范读
(2)学生结合插图识记字形
(3)检查读
3、运用游戏巩固。
(1)第一组词语(做游戏识字)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下面老师请大家玩个送字游戏,根据老师的动作,找一个字送给我。
a、教师走出教室
指名说,领着大家读
b、老师出去后进来
学生齐说入,齐读
c、老师打开灯
指名说:开开火车读
d、关上灯
指名读
e、练习用开关说话
我们还可以说开关什么?
(2)第二组词语(运用动作识字)
a、运用动作识字
看老师做动作找字,和可以说字请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b、多种形式读
(3)第三组词语(运用儿歌识字)
过渡: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做得这么端正,老师奖励你们一首儿歌: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面是南。(为下文做铺垫)
a、小朋友们,你知道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吗?
用手指着东的方向读东
b、到了傍晚,太阳从哪边落下?
老师走到西面,学生用手指着西读。
c、根据儿歌内容读南、北
南边同学、北边同学拿着南北读
d、学生比赛读
(4)第四组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a、指名前后两人说说谁在前,谁在后,生拿卡片读
b、练习说话:我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c、我们回答问题举哪只手?写字呢?
d、生举卡片读,多种形式读
4、打乱顺序检查读
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三、写音节
过渡:你们真的和16个汉字交上了朋友,现在自己选三个音节来写一写,比一比谁写的漂亮。
1、师生同做写字操
2、写音节
3、评价。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汉字字义.
教学重点:
根据图画认识16个汉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认读的16个字中,有的表示动物名称,有的表示植物名称,都是大家熟悉的.
二,观察图画,自由认读.
16个汉字上面都有图画,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图上面的是什么.想想哪些是自己已经熟悉,哪些自己还不太熟悉.
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认识图上的哪些事物,教师相机出示字卡,顺势认读汉字,对图上画的事物还不熟悉的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
自由说说自己认识图上的哪些事物.
三,指导读准字音.
1,教学让学生先找出标上红色注音的字.启发学生发现这些红色的注音都是学过的音节.
2,教师出示卡片(或用投影片)lù
má pí hé mǐ gǔ .先让学生认读,再试读这些注音下面的生字:鹿,麻,皮,禾,米,谷.
3,依次出示其它的字卡:
chóng bèi yú niǎo yáng quǎn
虫 贝 鱼 鸟 羊 犬
guī sī máo zhú
龟 丝 毛 竹
教师领读字卡(或投影片)上的注音和汉字.
4,重点指导读准带有翘舌音的字:
chóng zhú sa
虫 竹 ;带有平舌音的字:丝;
声母发音容易混淆的字niao
鸟.
5,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这些字所表示的事物的样子.
认读学过的音节.
指名读生字.
结合投影片认识生字.
练读平翘舌音.
打乱顺序读生字.
四,指导诵读.
1,教师范读.
2,教师领读.
3,边读边体会第二,第四组字的韵脚是"u";把握诵读节奏.
4,在诵读中了解每个字的意思.
诵读生字.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认识8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8个汉字,能读准音,初步了解意思。读准“星”“风”。
教学准备:图片、卡片、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单韵母、声母。
谁知道读单韵母时有什么要求?读声母呢?男女生读单韵母和声母。
2、我们还学会了拼读音节呢,谁能带大家读?
3、拼音是识字的小帮手,学好拼音就能独立识字了。老师考考你们,前面学过的字还记得吗?看哪列小火车开得最快。
[汉语拼音的工具性很明确,因此在拼音阶段复习是持之以恒的一件事,
二、新课
1、认字。
(1)出示8个生字,看一看,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是怎么认识的?生交流。
(2)有一些小朋友还不认识这些字呢,我们可以怎么认字?
小结识字的方法:借助拼音,读准音;看图了解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向别人请教。
(3)分小组自学互学。挑你喜欢的,已经认识的字教身边的小伙伴。师巡视,个别辅导。
(4)谁能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5)老师也想读呢,谁愿意带我读。老师想知道谁的耳朵最灵,谁发现了老师和他读的哪个字不一样就举手。
(6)“星风”是最难读的,纠正字音,暗示后鼻音的发音方法。反复读,多种形式让每个孩子都读一读。
(7)连起来能读好吗?注意一口气读完四个字才能停顿。
(8)读书。读书,读生字表上的所有学过的字。
2、识字
(1)你能记住这些字的样子吗?你是怎么记的?
(2)根据学生的反馈,提示记字的方法:利用图或实物,利用学过的字等。
3、理解字的意思
(1)天空是个奇妙的家。里面住着许多可爱的娃娃。看看,他们是谁?你能把他们贴到字的上面吗?
(2)他们带了一首儿歌给小朋友,你们想学吗?
(3)出示儿歌:红日圆圆咪咪笑,月亮婆婆笑弯腰,
星星眨眼真热闹,光芒万丈天边照。
咱们还可以加上动作念儿歌。你能找到儿歌中我们今天学过的字吗?
(4)天空中,还有几个淘气的孩子,你们能把他们送回家吗?他们经常在空中玩耍,有时白云悠悠,有时电闪雷鸣,有时和风细雨,有时暴雨倾盆。开动小脑筋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见过他们?比比看谁说得好?
[云:你们看过云吗?它像什么?
电:它是一位威力很大的朋友,正确使用它就能为人类造福,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离不开它?
风:你能猜出四季的风的特点吗?
暖洋洋的,令人感到温暖的是——春天的风
热辣辣的,令人感到炎热的是——夏天的风
凉丝丝的,令人感到——秋天的风
冷冰冰的,令人感到刺骨的是——冬天的风
雨;你见过什么样的雨?
天空中有了这些调皮的孩子,所以,人们在出门的时候都特别留心天气预报,你知道这些符号(天气的图标)表示什么意思吗?]
三、复习巩固
小朋友已经认识了8个汉字,下面我们要比一比,谁把这些字记得最牢。
1、找朋友。一生读字,问:我是云,谁是我的好朋友。其他孩子拿卡,找出这个字,并说:我也是云,我是你的好朋友。
2、猜字。同桌互相猜。
3、听音拿字。师读,生拿。
水中捞月如日中天日理万机月缺花残众星拱月披星戴月星光灿烂光明正大五光十色人云亦云风驰电掣雨过天晴风雨无阻日月如梭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8
课题 认一认3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刘菊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方法 游戏法,情景教学法,游戏学习法 教材分析 本课16个生字都配有相应的图片,便于学生根据图片来识字。 每个汉字上带有汉语拼音,学过的用红色,没有学的用黑色。 这些生字,大部分都是独体字,可以作为部首,相对于学生来说更常见。 教学重点 本课16个生字的读音。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指图说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法反复读,最后能熟练、正确地识记本课16个汉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图片,教育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多种渠道学习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能够熟练地指图识字,指字说图。 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8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字义。 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行为 学生主体行为 复案 一、辅助环节。
二、先学环节。 三、游戏巩固。 1、小朋友,认识汉字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啊!开学不久,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了很多汉字,多么了不起!那,这些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吗? 多媒体出示: 人口手足 舌牙耳目 金木水火 山石田土 虫贝鱼鸟 羊犬龟鹿 丝麻毛皮 竹禾米谷 (1)指名读,开火车读。 今天,我们还要一起学习一些新的汉字。让我们比一比,谁学得快,学得好! 1、多媒体出示: 日月星光(带拼音) (1)这几个汉字你认识吗? (2)这里有你已经认识的字吗?请认识的小朋友给大家读一读。 (3)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在什么地方认识它们的呢? 2、多媒体出示:(变红)“日” (1)这个字上面的音节是红颜色的,小朋友记得它吗?对了,它是整体认读ri,我们刚刚在拼音的第八课中学过它,认识它,我们就认识了这个汉字。 (2)现在听老师读。 (3)学生自由读。请小朋友自己练习读,想不起来就自己看看图,一边读一边用心记住它,好吗? 3、多媒体出示:“月亮”图 (1)你还知道月的哪些词?月亮、月光、月牙 (2)开火车读一读。 小朋友,日月星光这四个字都是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这几个字去掉拼音你还能记住它吗?试试看。 4、多媒体出示:云电风雨(带拼音) (1)这几个字你认识吗?请认识的小朋友给大家读一读。 (2)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在什么地方认识它们的呢? (3)课件点出(变红)“雨”: 这个字上面的音节是我们刚刚学过的整体认读yu,有了它,我们就认识这个字了! (4)小朋友见过雨吗?夏天下雨时还会打雷,这样的雨叫——生回答:“雷雨”; 春天的时候下的雨叫——生回答:“春雨”; 下雨的时候,小朋友打的伞叫——“雨伞”! (5)课件出示:图和雷雨、春雨、雨伞,小朋友还能用雨说哪些词呢? (6)课件揭示图片:这是什么呀?对了,是云、电、风,现在跟老师读(拼读)。 (7)男女生分组读。 (8)记住这几个汉字的读音吗?现在,老师给它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准吗? 1、下面,我们要来做一个游戏,叫“连一连”。 (1)读读汉字,再把它和上面的图连起来。 (2)你连得跟老师一样吗?那就给自己鼓鼓掌! 2、下面的游戏更有意思,叫做“捉迷藏”。 这些词语宝宝里面藏着今天学习的汉字,你能很快地找出来吗? (1)课件将汉字变红 (2)小朋友们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就找到了。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神奇自然现象,还学会了八个汉字,小朋友们真棒! 学生积极复习生字。 学生多种方式读生字。 学生观察生字,先自学 。 学生做老师给大家范读。 学生思考并练习说话。 学生看图识字。 学生认真听老师读并学习。 学生自学生字。 学生观察图片,学习生字并组词。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学生观察生字,先自学 。 学生做老师给大家范读。 学生思考并练习说话。 学生看图识字。 学生认真听老师提问思考并回答。 学生观察图片,学习生字并组词。 学生多种方式读生字。 学生接受考验抽读生字。 学生听游戏规则。 学生观察图片,试着看图识字。 学生认真听游戏规则。 学生观察课件并巩固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重、难点 能够熟练地指图识字,指字说图。 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识8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字义。 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行为 学生主体行为 复案 一、辅助环节,复习导入。 二、先学环节。 三、后教环节。 四、游戏巩固。 五、堂清作业 1、课件出示: 日月星光 云雨雷电 (1)上一节课,我们观赏了美妙的大自然,又学会了一些汉字,小朋友还记得吗? (2)请小朋友读一读,要看仔细,读准确。 我们的认一认里,还有8个字也非常有趣,你们想学吗? 1、课件出示: 衣食住行 父母儿女 (1)这8个字里,有你认识的吗?读一读,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认识的?再带领全班同学读一读,好吗? 2、剩下的字,你打算怎么学呢?看,这些字的上面都有图,你可以看图识字,别忘了,我们已经学会很多拼音了呀! (1)这几个带红颜色拼音的汉字,请小朋友们自己试着拼拼读读。 (2)这个带黑色拼音的汉字,你会读吗?跟老师读。 (一)、课件显示八幅图: 1、学习衣食住行 (1)这个孩子在穿衣,这个字就是穿衣服的“衣”。 (2)这个女孩子在吃饭。小朋友,我们每天要吃饭。 (3)这是我们每天必须的食物,叫“食”。 (4)这里的房子供我们居住的,这个字叫做“住”。 (5)人们乘坐汽车外出,叫做“行”,这四幅图合起来就是“衣食住行”。衣食住行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可大了,我们每天生活都离不开衣食住行。 (6)认识了吗?我们去掉图片认一认。 2、学习父母儿女 (1)图片上爸爸、妈妈就是我们的父母,爸爸叫父(拼读)。 (2)妈妈叫——母(拼读)。爸爸妈妈把我们养育成人,我们每个小朋友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3)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孩子,男孩叫儿,女孩是女,合起来叫“儿女”,跟老师读。 (4)请小朋友自己练习读,一边读一边用心记住它们,好吗? 3、试着组词。 (1)范例: 小朋友,“儿子”是爸爸妈妈的男孩,小孩子也叫“儿童”,课件显示“儿童、儿子”这些汉字多么有趣啊! (2)其他的汉字你能给它找个朋友吗? 1、巩固练习。 (1)去掉拼音,你还记住它们了吗? (2)课件逐个出示“衣食住行 父母儿女”,大家都能读准了吗?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3)现在,老师将这几个汉字打乱顺序,你还能读上来吗? 2、认字大拼盘。 多媒体出示: 人口手足 舌牙耳目 金木水火 山石田土 虫贝鱼鸟 羊犬龟鹿 丝麻毛皮 竹禾米谷 日月星光 云电风雨 衣食住行 父母儿女 (1)指名读 (2)分组读 (3)开火车读 学生积极复习生字。 学生多种方式读生字。 学生观察生字,先自学 。 学生做老师给大家范读。 学生思考并练习说话。 学生看图识字。 学生认真听老师读并学习。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听教师讲解。 学生观察生字,先自学 。 学生反馈学习效果。 学生认真听讲并与老师做交流。 学生认真看图识字。 学生认真听并思考。 学生观察图片,学习生字并组词。 学生多种方式读生字。 学生认真听游戏规则。 学生识记生字,通过多种方式接受检测。 学生多种方式读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虫贝鱼鸟羊犬龟鹿”、“丝麻毛皮竹禾米谷”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汉字字义。
教学重、难点:读准字音。
教学准备:生字卡,卡通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虫贝鱼鸟羊犬龟鹿”八个汉字,并且读准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这八个汉字的字义。
教学重难点:
认识“虫贝鱼鸟羊犬龟鹿”八个汉字,并且读准音。
教学准备:拼音卡片、动物卡通卡片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老师带小朋友一齐表演唱《找朋友》,师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方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去,认识几位新朋友,高兴吗?
二、学习新知
1.教学“犬”
瞧,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谁在迎接我们呀?(小狗图片)谁来与它打声招呼,老师告诉你们,小狗还有个名字,它叫“犬”,出示生字卡:犬,领读,指读,齐读。
小朋友都熟悉小狗,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可以介绍狗和人类的友谊,狗的生活习性,种类
过渡:嗬,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到了什么?
2.教学“羊”
(1)在绿绿的草地上,小羊在吃青草。出示:羊(yáng)
(2)小朋友,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3)这样可爱的小动物,你记住它的名字了吗?(巩固字音)
(4)指名读—齐读
3.教学“鹿”
(1)绿绿的草地上,还有谁呀?出示:鹿(lù),你怎么会念这个字的?让学生拼读。
(2)小朋友,你见过鹿吗?在哪儿见过?
(3)开火车读
4.教学“虫”
(1)小朋友,睁大眼睛,再仔细看看,哪个调皮的小家伙在草丛里与我们捉迷藏呢?出示:虫
(2)小朋友,想想看,小虫子还喜欢呆在哪儿呀?
5.教学:贝、鱼、龟
哟,小朋友,这儿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呢,难怪小鹿不愿离去,它在看谁呀?你看到了吗?
引导学生说:我在小河里看到了谁怎么样。
或我看到谁在小河里干什么。
相机出示:贝
鱼:你看,它摇着尾巴正在向一(2)班的小朋友问好呢,它是“鱼”(领读)。哎,鱼儿在干什么呀?你还知道有哪些鱼?
龟:你喜欢这位新朋友吗?你能向大家介绍吗?
6.哎,仔细听,空中传来了谁清脆的叫声?
出示:鸟,领读,指读,开火车读。(指导读准第三声)。小朋友,老师知道你们了解好多鸟,你能说给大伙儿听听吗?
(三)巩固新知
1.小朋友,我们在动物乐园里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它们是:(师指板画上卡片,生读)犬、羊、鹿、虫、贝、鱼、龟、鸟,你喜欢它们吗?让我们再响亮地读一读它们的名字。
2.这些活泼可爱的新朋友,来到我们小朋友的书上,让我们翻到25页,与它们见面。小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
(1)请小朋友看着图自己读一读。
(2)齐读。
(3)诵读韵语。
3.这些小动物可淘气啦,它们躲在动物园的每一个角落,你们能找出他们来吗?老师读字音,学生找卡片。评价
4.小朋友,这些小动物面对着我们,你还能正确地喊出它的名字吗?(老师指动物的图片,学生读字音)
5.看来,小朋友把这些小动物都记在心里了,我想与小朋友一起做个找朋友的游戏。(游戏:找朋友)
(四)诵读表演
1.动物乐园真有趣,草。小羊小羊吃青
乌龟爬呀爬,鱼儿游呀游,虫儿藏呀藏,小狗叫汪汪,
贝壳贝壳水中坐,坐在门口把歌唱,
鸟儿飞呀飞,鹿儿跑呀跑。
2.拍手诵读韵语识字。
(五)请小朋友与小动物说再见。(自由打招呼)
(六)作业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新朋友在纸上画一画,并把它介绍给周围的小伙伴。
教学后记:如果把课本中的8个字分开来一个一个教过去,显得有些重复,但是把这8种动物放到一幅图中,建立了一个动物乐园,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参观动物乐园的过程中识字。例:一进动物乐园,就请“小朋友看看是谁在欢迎我们?”;到教“虫”的时候老师这样说:“还有一个调皮的小家伙在跟我们捉迷藏呢”。这样,学生身临其境,学起来兴致很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虫贝鱼鸟羊犬龟鹿”八个汉字,并且读准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这八个汉字的字义。
教学重难点:
认识“虫贝鱼鸟羊犬龟鹿”八个汉字,并且读准音。
教学准备: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识字指导
1.老师出示一根长长的丝线,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解释:因为丝很细,单独一根不好操作,所以人们总是把好多根拧在一起用。我边讲解,边做示范,并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出示丝的古文字,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丝”字的演变过程。)
老师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2、指导理解“麻”。教师出示准备的麻绳,给学生们看一看,摸一摸。启发用“麻”组词。
(1)指名会读的学生认读生字。表扬读音准确的孩子,并请他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2)表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的学生,告诉他们这是识字的好方法。鼓励其他学生也拼一拼,尝试读准字音。
(渗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使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
(3)指名读,“开火车”读。
3、理解“毛、皮”。请学生摸一摸自己的头发、皮肤,说说有什么感觉?启发用“皮”组词。
(1)出示“毛”字,指名会读的学生读,并请读音标准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2)指导观察挂图,启发回想曾经见过的“毛”,说一说毛有什么特点?
(3)启发用“毛”练习组词。
(教师注意利用直观的实物,引导学生理解字义。)
指名读——同桌一起读——齐读
4、理解“禾”、“米”。指导看挂图,帮助学生了解“禾”是指农作物。有一种禾苗长成熟后,收割、晒干、脱壳,就是米。随机出示“米”,引导学生用“米”字组词。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禾”字的演变过程。引导思考:你觉得“禾”的字形与图上禾苗的样子像吗?哪儿像?我画一棵成熟的禾苗的简笔画,并板书“禾” 的古文字。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禾”字的演变过程,感知象形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5、理解“谷”。引导学生观察图,告诉学生“谷”也是一种农作物,成熟后碾去皮就成小米,可以吃,它的茎可以喂牲口。
指名会读的学生读,并请读音标准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同桌一起读——齐读
指导学生用“丝”字组词。
6.教学“竹”。
(1)出示“竹”字,指名会读的学生读,并请读音标准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2)引导学生观察挂图,说一说竹子各部分的名称。
(3)对照挂图,你有好方法来记“竹”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笔画,突出“竹”字的象形之处。
(生走上讲台,指着黑板上的图。说:“我觉得,‘竹’的第一笔就像这片叶子,这一横就像旁边的这片叶子,这笔就像竖着的叶子。然后……这笔就像这片叶子,这笔就像这片叶子,这笔就像这片叶子。”)
二、练习
1.对照图,自由读一读相应的汉字。
2.去拼音指名读,齐读。
3.快速抽读生字。
教学随笔
我根据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汉字构造的特点,巧妙地将字的音、形、义和图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
在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中,穿插识字教学,目的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积累一些汉字,也是为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汉语拼音及时运用于识字,这样也有利于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指导学生学用结合。
关于识字教学,教师没有单纯地为识字而教识字,而是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注意教给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教学效果明显。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10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
(一)学习“日月星光”
1、猜谜:一个圆球,挂在空中,四季出现,冬天少见。(太阳)
(出示图)古时候的人,看着太阳的形状,把它画了下来,成了一个字。(出示象形字),后来慢慢地就变成了现在的——(出示日)
出示生字卡片“日”,读准音,师范读,开火车读。
组词。
2、过渡:白天,一轮红日挂在天上,傍晚,太阳落山了,谁来了呢?
(出示图)师:这是什么样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像小船,像香蕉)
师:我们的祖先,看着弯弯的月亮,也把它画了下来,成了一个字。(出示象形字)后来慢慢地变成了现在的——(出示月)
出示生字卡片“月”,师范读,男生读,女生读。
师:除了弯弯的月亮,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出示图: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像月饼,像玉盘)
师:是呀,月亮有时弯弯的,有时圆圆的,有时挂在半空,有时挂在树梢,多美啊!
齐读“月”。
3、过渡:宁静的夜空中,还有谁在调皮地眨着眼睛呢?
(出示图)出示生字卡片“星”,借助拼音读准,师领读x—ing—xing。
分析字形:看上面这部分,是个什么字?下面呢?老师告诉你,是小学生的生。合起来,就是“星”。齐读,指名读。
师:你还见过什么星?(五角星、五星红旗、作业本上优秀加星……)
唱一唱《闪烁的小星》(音乐,课中操)
4、过渡:星星一闪一闪的,还会发出“光”。
出示生字卡片“光”。读准拼音g—u—ang—guang。
师领读,一二组读,三四组读,想读的人读。
你还知道什么光?(日光、月光、星光、灯光、激光、光明……)
5、游戏:找朋友。随机黑板贴图:日 月 星 光
6、学儿歌:天空天空多奇妙,红日一轮光芒照,月亮婆婆笑弯了腰,星星闪闪真热闹。(配上音乐)
(二)学习“云电风雨”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的日月星光,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在奇妙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小朋友想去看看吗?
1、(出示图)师:认识它吗?指导读准“云”。
师:天上的云真多啊!像什么?
还见过怎样的云?(乌云)
2、过渡:乌云来了,天空会变得阴沉沉的,越来越黑,越来越暗,紧接着——
(出示图:闪电雷声)说说,看到了什么?
读准“电”,d—i—an—dian,齐读。电有点像我们学过的哪个字?(龟)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电?(电饭锅、电筒、电视机、微波炉……)
电的用处这么大,谁来把它读好?指名读,分组读。
师:电是一位威力很大的朋友,如果使用不得当,会引起触电,所以一定要当心它的小尾巴。
3、过渡:电还有一位很厉害的朋友,听听,是谁?
(出示图:风声)重点读准“feng”,注意后鼻音。跟读,齐读。
师:现在是秋天了,秋天的风吹在身上,是什么感觉?冬天呢?春天呢?夏天经常刮什么风?
指名读“风”,让老师感受一下你读的是什么风?
4、过渡:风给我们带来了谁呢?看!
(出示图)读准“雨”。你是怎样记住这个雨字的?有好办法吗?
5、游戏:找朋友。随机黑板贴图:云 电 风 雨
6、学儿歌:乌云来了不得了,闪电一闪赶紧跑,风儿吹得小树摇,雨点儿雨点儿蹦蹦跳。(配上音乐)
三、巩固、拓展
1、齐读课文。
2、显示图文题: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手风琴)、雨伞、欢迎光临、蘑菇云
3、圈字题:
(1)花好月圆、电闪雷鸣、如日中天、群星闪耀、光明正大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生活中找字
“清风”餐巾纸盒、光明牛奶、市民卡、门票、报纸,等等。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设想:
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一认3”的内容是:认识“日、月、星、光、云、电、风、雨”8个字,教材给这8个字配以形象的画面,辅以拼音,已学过的“rì”、“yǔ”用红色拼音标明。作为一年级新教材中一个颇有创意的教学内容,给我们每位实验操作者带来了一个值得思索的新命题。
从“认字”这一要求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我力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这一课的8个新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且当新字在脱离图画及生活中出现时都能熟练认读;同时让他们根据图画初步了解字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显然是这一课的重点;而“星、风”两字是学生首次接触的后鼻音,加上吴地方言前后鼻音不分的影响,这两字的教学无疑成为本课的难点。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对于这些入学才一个月的新生,教师更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如针对“星”这一读音教学的难点,我借助多媒体,显示星星闪动的画面,让星娃娃开口说话,跟小朋友交朋友。这一小小的情境,激起学生要读好“星”字,与星娃娃交上朋友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愿望。利用情境导语教学“风”字,显示不同季节的风的画面,让“风”字发生颜色的变化,一次次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并配以风声,让学生入情入境,认识并练读“风”字。巩固时,以8位新朋友考考小朋友的形式,通过媒体辅助,创设小朋友念对新朋友的名字,就显示对应图画和小朋友见面,并用中、英文评价夸奖的方式,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到快乐。自编儿歌,配以音乐和童声朗读,让学生听听、学学、动动,既创设了轻松的课堂气氛,又照顾到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更好地进入新的学习。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8个新字时,我分为两步:有一定难度的老师带着学,体现老师“导”的作用;轻松易学的就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人人争当小老师,把认识的字介绍给小朋友。在群体的讨论、交流中,孩子们学会了思考、探究,学会了团结、协作,更得到了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特级教师徐鹄的教学感言也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实用化、社会化的道路,这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所必须的。新授生字时,不管是导学还是自学,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广告、标语牌、物品名称以及词语、古诗、句子中找字圈字,都充分体现让学生在生活中巩固、在生活中认字这一思想,而且游戏比赛的形式,引入了竞争机制,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的状态,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充分体验、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学了拼音,还学了很多字,这些字还认识吗?读一读。(显示认一认(1)、(2)学过的32个字)
2、读得真好!这堂课我们再来认识8位新朋友,好吗?
【从入学仅一个月的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复习旧知入手,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并以“儿童化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新朋友,激起学生学习新字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交友识字
1、第一位新朋友是谁呢?
(显示星星闪烁的画面)
播放配音: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星娃娃。谁能念好我的名字星(xīng),我就和他交朋友!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练习“星”的读音。
(读准星xīng,显示星星眨眼晴的动画)
【和星星交友,让星星眨眼这一富有人性与童趣的评价设计,令每一位小朋友跃跃欲试。】
引申:我们刚才认识的是天上的星,老师常在小朋友作业本上打一个个红五星,你们还见过哪些星呢?
(逐一交流,指认“星”字)
2、(显示白云翻动的画面)这位朋友是——(云)
练读并仔细看,闭眼想这个“云”字,记住它。
你们都见过些什么样的云呀?
3、(显示闪电动画)引出一位威力极大的朋友——(电)
练读并拓展认字:哪些东西要用到电?
4、这位朋友大家最熟悉不过了,就是——(风)
(显示四季风和龙卷风画面及“风”字颜色的变化,配以音乐、风声。)
你们看,柔柔的是——春风,热乎乎的是——夏天的风,凉凉的是——秋风,刺骨的是——西北风,漫天卷地的是——龙卷风。
(随机纠正“风fēng”字读音)
【这一教学环节,重组了教材,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导学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探究合作,自学新字
1、刚才我们认识了“星、云、电、风”(抽生字卡)这4位朋友,还有4位朋友,老师要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读拼音,看图或其他方法自己来认识。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已学会的、喜欢的字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发给各组生字卡,合作学习;师巡回了解,点拨引导。)
2、下面就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学会哪些字?是怎么学会的?
【从扶到放,调用学生的前期生活经验,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争当小老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
四、小结回归,诵读课文
1、(显示8个生字)这会儿,8位朋友的名字都在这儿,谁念对了,它们就出来和小朋友见面(显示对应画面),还会鼓励夸奖你呢!(中、英文评价配音)谁来试试?
【又一次换角色、变形式的评价激励机制,同样激起学生大胆一试的决心。】
2、打开课本,练习诵读课文
五、巩固练习,联系生活
1、小朋友学得都很认真,现在,就让我们去草地上轻松一下,欣赏一首儿歌。
(配乐、配画面,边念边做动作)
天空天空多奇妙,红日一轮眯眯笑,
月亮婆婆笑弯了腰,星星闪耀真热闹。
乌云来了不得了,闪电一道赶紧跑,
风儿吹得小树摇,雨点儿雨点儿蹦蹦跳。
【在轻松的音节、欢快的节奏中,让孩子们动口、动手、动全身,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消除了疲劳,使学生很快又以饱满的情绪继续学习。】
2、轻松过后,我们要进行3轮比赛,看看小朋友是不是真的认识这8位新朋友了?
(1)必答题
电脑逐一显示图文题:大风车、有电;火星、手风琴;光明牛奶、公用电话;花好月圆、星网传播;激光枪、雨花石;蘑菇云、电影院
(2)抢答题(答对1题加10分)
显示图文题:中央电视台、风云1号、星星火炬、代代相传、雨伞、今日洋参丸、欢迎光临
(3)圈字题(从词、诗、句中圈出学过的8个字,全对得20分,漏圈或错圈1个扣1分)
附文字题内容:
①雷厉风行、群星闪耀、如日中天、风驰电掣、雨过天晴
人云亦云、光明正大、水中捞月
②电闪雷鸣、日理万机、五光十色、风风火火、泪如雨下
月缺花残、星火燎原、满天乌云
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⑤我家的电器可多啦!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
明天多云转阴,有时有雨。
六月,烈日当头,发出刺眼的光。
⑥《月光曲》真好听。
今天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理发店里有三星牌电吹风。
周末,我们去了星天乐园。
【这一环节的设计每一内容都紧紧抓住孩子的心,让他们在游戏、儿歌中巩固,在多轮比赛中内化牢记,学生兴趣盎然,群情激昂。情境化、生活化、实用化、社会化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得到充分体现。】
六、课外延伸,注重实践
师:这堂课上,小朋友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认识了8位新朋友。老师还发现许多小朋友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认识了好多字。我相信,小朋友们经常这样做,一定会交上更多的汉字朋友。
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教学挂图、拼音卡片。
主要板书计划:
认一认3
ri yu yi shi zhu fu mu nu
日 雨 衣 食 住 父 母 女
yue xing guang yun dian feng xing er
月 星 光 云 电 风 行 儿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认读16个汉字。
课外: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认一认3
着一课我们要认识的16个字都是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有些字我们虽然已经认识了,但是还要认真学习,读准字音,了解每个字的意思。
二、指导观察图画,借助拼音,自己认读
1、先让学生依次仔细地观察每一幅图,调集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每一幅图同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相互谈谈每一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
2、借助拼音,自己试读2,让学生知道每一幅图下面的汉字就是用来表达图的意思的。
3、认一认,看看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第一次见到的。
三、指导读准字音
1、读读用红色标出的音节:ri yu yi shi zhu fu mu nu
让学生了解这些音节都是我们所学过的,它们分别是“日雨衣食住父母女”的字音。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字是什么样子,再对照图画了解它的意思。
2、教师先领读:
ri yu yi shi zhu fu mu nu
日雨衣食住父母女
接着指导认读,开火车读,变序读。
3、出示字卡:
yue xing guang yun dian feng xing er
月星光云电风行儿
教师让学生说说这些字中哪些是自己已经认识的,读一读。然后领读,帮助学生把字音读准。
4、教师将本课的16个汉字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强调注意读准翘舌音。
5、做“找朋友”游戏把相关的音节和汉字联系起来,巩固认读效果。
四、指导诵读
1、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字地诵读,再将每组字连起来诵读。
提醒学生注意诵读时不要一字一顿,也不要唱读,要一边读一边在头脑里浮现出相关的图画。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12
教材分析
本课共有四组16个汉字,都是基本字,每四个为一组,每组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其中“刀、戈、弓、矢”是古代兵器的名称,“牛、马、车、舟”是牲畜和交通工具的名称,还有的是农作物的名称及动物身体某一部分的名称。这些字均有注音,并配有表示字义的图画,便于学生读准字音,初步了解字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了一部分拼音,可以让学生先试着拼读,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读,对于一些学生难读准的zhōu、guō、jiǎo,教师要示范。
教学目标
认知:认识 8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
能力: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汉字字义。
情意: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8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了解字义。
教学过程课前5分钟
说一说你对军事知识的了解,所认识的某一种兵器的名称、用途。
一、激趣引入
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高科技的现代武器,那在古代的战场上,那些英勇的将士们又是用哪些武器来作战的?
二、出示汉字,初步识记
1、出示8个字
你认识这些字吗?你是怎么认识的?
三、引导激趣,再记汉字
(一) 教学刀、戈、弓、矢
1、出示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这几件兵器的名称、作用。
2、刀:读准字音。(多形式读字,师随机指导、纠正。)
这个字和图上的刀什么地方很像?谁来指一指?
这把刀和我们平时 见到的刀有什么不一样?平常人们用刀来干什么?
谁来给它找找朋友?
3、戈:读准字音。简介这种兵器。
出示动画,体会字的变化,加强记忆。
4、弓:读准字音。出示动画,体会字的变化,加强记忆。
讲《惊弓之鸟》的故事。
弓还有一个好兄弟,它们经常要配合起来使用,那就是矢。
5、矢:读准字音。矢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箭。有个成语叫有的放矢,就是讲要瞄准目标放箭。
6、巩固4个字
学生先读书练习,在开火车读。
演一演:用兵器。
(二)教学牛、马、车、舟
1、创设情境《送信》,引出4幅图,出示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它们的用途。
2、牛:读准字音。
最特别的地方在哪?引导观看动画,记忆字形。
引导组词。
3、马:读准字音。
看看这个字和图上的马什么地方很像?让学生上台指一指。
出示动画,记忆字形。
引导组词。
4、车:读准字音。
看看“车”字是怎么变过来的?出示动画,记忆字形。
过去人们用马车作为交通工具,那你还知道有什么车?
5、舟:读准字音。
舟就是船,它是一种在什么地方使用的交通工具?
出示动画,记忆字形。
讲《刻舟求剑》
6、巩固4个字
有了这四样宝贝,你想怎样完成这次的送信任务?引导学生说说怎样用这四种交通工具。
谢谢小朋友!送信任务成功完成,这次战争取得了胜利。大家可不要忘记帮我们送信的这四样宝贝呀!
读读这4个字。
四、游戏巩固
1、游戏:听音找字
2、听故事找朋友
3、齐读这8个字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又学了《认一认5》的8个字,看看这8个字,哪些是打仗用的兵器?哪些是古代的交通工具?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13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认一认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8个汉字,读准字音,认识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字的意思
3、乐于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从开学以来,同学们学了拼音,还学了很多的字,这些字你还认识吗?
2、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非常的奇妙,有高山,有大海,有绿树,有红花,有很多的小动物,——(教师板画),还有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一认3中的自然现象。——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这就是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的太阳,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你知道吗?——范读——指读——组词读——师组词:日积月累
2、当日下山,谁出来了?弯弯的月亮像什么?领读--指读--分组读
月亮会变化,她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圆圆的月亮,就像我们八月十五吃的月饼,月饼的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的词?
3、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关自然现象的字?你认识吗?
谁能向老师这样领读:星,明星的星
4、师开灯关灯,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个别读——开火车读
光,光线的光,谁来当小老师,像老师这样领着读?
三、游戏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都很棒,我们来玩几个小游戏放松一下吧?
1、我说你来猜:看口型猜字。(看老师的口型你猜猜老师发的是哪个字的音——日月星光)
2、碰球游戏: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老师是33号,我说我的33号碰1号,1号要马上站起来说你的1号碰几号,要是反映慢了,要接受小小的惩罚。
3、每个小组中有这样一张纸,上面有四幅图,每幅图对应一个汉字,小组合作把汉字贴到合适的图下面。贴完的小组成员之间读一读。
哪个小组把你们贴的拿上来展示一下,贴得对吗?你能领着同学们读一读吗?(两个小组展示领读)
谁和这个小组贴的一样,请举起来互相看一看。
谁还想上来展示一下,但有一定的难度,要组词领读。(两个小组组词领读。)
4、打乱顺序检查:同学们真聪明,这节课认识了八个字,老师打乱顺序,你会组词吗?——贴到黑板上
5、我们做了三个小游戏,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有两个字的拼音是红色的,表示我们已经学过了,你能来拼一拼吗?
四、练习巩固
1、比赛:老师在每个小组发了一张纸,聪明的同学可能会发现每张纸上有两个词,请每个小组在卡片上的两个成语中圈出今天所学的字,再读一读。
2、小组展示领读:你们小组圈出了哪几个字,你能领着同学们读一下这几个字吗?你认识这两个词吗?(生读或师读)
五、小结
1、今天同学们表现得很棒,不但认识了八个字,很会组很多的词,并且,还认识了很多的成语朋友。老师很高兴,所以,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首儿歌,仔细听,你能想象出一幅什么图画:
天空天空真奇妙,红日一轮咪咪笑。
月亮婆婆笑弯腰,星星闪耀真热闹。
乌云来了不得了,闪电一道赶紧跑。
风儿吹的小树摇,雨点儿雨点儿蹦蹦跳。
2、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吗?可以加上你自己的动作!
3、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这首儿歌。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五星中心小学
班级
一(1)
学科
语文
课题
认一认5
教时
一教时
日期
2006.10.15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8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
2、 通过图文结合,初步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3、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识字规律和方法,继续激发识字兴趣。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的是认一认5的第二部分8个生字,都是基本字。其中“羽、角、齿、革”是动物身体某一部分的名称,“瓜、果、麦、豆”都是农作物的名称。这些字都有注音,并配以表示字义的图画,便于学生读准字音,初步了解字义。8个生字中“齿”的和“麦”的字形比较复杂,“革”的意思比较难理解,不太常用。
2、学生实际
学生已经学习了4课认一认,在4课的认一认识字学习中,很多学生都能用各种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生字。汉语拼音学习即将结束,本课生字的音节学生都已学过,可以借助拼音这个工具自主识字。本课的生字,全班38位同学的识字差异很大,全认识的有约有3人,认识5个以上生字的约有11人,有一大半生字不认识的约16人,8个生字都不认识的有约8人。
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生活,学生的很多学习习惯都在渐渐养成中,有一定的识字兴趣和热情。
教 学 过 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一、自学生字字
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引导自学生字。
巡视自学情况。
1、 读字卡自我检测,挑出认识的字和不认识的字。
3、不认识的字对照语文书,再去看看图,读读拼音,认认字形,争取记住它。
指导学生用一定的方法自学生字,通过看图了解字义,读拼音认字形,并进行自我检测,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二、学习8个生字。
1、 根据学生自学情况,把学生摆在桌上难认的生字贴在黑板上。
2、 引导学习部分难识记生字。
3、 容易识记的生字检查认读,相应拓展。
预设:革
读。了解革是什么意思。
麦
读读拼音。了解麦子。
齿
请学生说怎样记住这个字。
……(根据学生的学情展开学习。)
以学生的以有知识、能力为教学的起点,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障碍点作为宝贵资源推进教学,有效地突破难点,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让学生在互动的学习中识字能力得以提升。
三、复习巩固 生字。
检查认读8个生字。
进行分类指导。
1、 自己再次认读挑选在桌子上的字。
2、 开火车检查读8个生字。
3、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归类,说说理由。)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所学的汉字。“送字宝宝回家”游戏中渗透归类思想,感悟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读词语巩固拓展
组织活动
1、 同桌互读“小白云”上的词语。
2、 “双轨火车”认读词语。
由字到词语,既巩固了所学生字,学以致用,又由一字带出多字,使识字能力强的部分孩子得以提升。
四、读儿歌巩固拓展。
读儿歌《可爱的动物》
1、 读儿歌《可爱的动物》
2、 指名读。
3、 分角色齐读。
识字的最终目标在于自主独立的阅读。让所学汉字在一定的语境中再现,学生再次认知阅读;并在学习儿歌的同时,进一步激发识字的兴趣,自主学习更多的汉字。
反思重建:
本课教学的亮点:
1、本课的教学,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识字能力的差异,识字量的差异,知识面的差异,听课习惯、思维品质的差异,并尽量充分地利用这些差异资源展开和推进教学。在课前对学生做了细致、清晰、准确的调查分析,由此确立教学目标,力求使目标范围不断缩小、明确,教学生字的三个过程:1、重点指导“革”、“麦”、“齿”;2、指导两个难度中等的生字;3、学生当小老师教三个生字。既关注了孩子的“潜在”“前在”,又关注了孩子的“发展”,让教学有层次性,有针对性。这样,以学生的以有知识、能力为教学的起点,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障碍点作为宝贵资源推进教学,有效地突破难点,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让学生在互动的学习中识字能力、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2、在教学中渗透结构意识,给孩子学结构,是本课教学的另一个研究点所在。识字教学不能仅仅解决孩子的识字量问题,更重要的是激发对中国汉字的探究兴趣,让孩子学会识字,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教学中,我和孩子饶有兴趣地探究认识汉字的各种方法,让孩子在探究中逐渐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并且由一字带出多字,由字到词到句。识字的最终目标在于自主独立的阅读。让所学汉字在一定的语境中再现,学生再次认知阅读,满足了各类学生的不同的发展需要。“送字宝宝回家”游戏中渗透归类思想,让学生主动地感悟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问题和重建:
1、要把老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逐步让孩子在每一课树立目标意识,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需和动力,使孩子在课堂学习中更主动,并形成学习能力。本课教学开始时,如果能适时地告知孩子: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认识8个汉字,看看谁能在下课前记住这8个汉字,我们就评他当今天的“识字大王”。明确的目标加上有效的激励,可以化作学生投入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使每个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识字效率。
2、注意如何在课堂中做到对各类群体的关注和对个人的关注。特别要关心弱势群体的进步。本课教学的巩固阶段,我们不难发现,班上仍有7、8个识字能力差的孩子没有完全掌握8个汉字。我在教学中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些孩子的差异,但因为必须面对和尊重大多数孩子的需求,所以在课堂中显得力不从心,无法给那几个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其实,我们反思一下这样的教学行为,正是导致班上几个所谓“差生” 形成的直接原因。这样的思考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心灵震撼和觉醒!可是,该如何在有效的40分钟时间里兼顾到各个发展群体,不让几个暂时落后的孩子永远落后以至丧失学习自信和自尊呢?
首先,我在本课教学前既然做了如此详尽而细致的学情分析,那么,8个学前状态和能力处于弱势的孩子,我应该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这是一个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非常有价值的学情调查资源,应该充分利用。其次,教学中不能墨守成规,可以不断地发挥创造性,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进行分层教学尝试,三个层面的学生:全会的、中间的、不会的,在教学中可以多维地为各类孩子创设学习空间和时间,提供多维的发展平台。
《认一认 3》教学设计 篇15
资源名称及内容:我教[认一认3]认一认3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喜欢汉字,有学习汉字欲望。 2、 认识8个新字,读准子音,记住字形。教学重点、难点: 1、 读准“星”、“风”的字音。 2、 读准子音,记住字形。教具准备:头饰、字图卡片、小红花、10套生字卡片、十份答题纸、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学了拼音,还学了许多字,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读一读!(认一认1、2) 2、今天老师和大家再认识8个新朋友。 [从入学仅一个月的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复习旧知入手,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并以“儿童化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新的朋友,激发起学生学习新字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交友识字。 1、第一位新朋友是谁呢?表演: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星娃娃。谁能念好我的名字“星”(显示“星”字),我就和他交朋友!出示图子字卡片“星”。学生发言。模仿星星眨眼的动作。 [让星星娃娃会说话,和星星交朋友,让星星眨眼这一富有人性与童趣的设计,令每以为小朋友跃跃欲试。从而激发起学生读好“星”字的强烈愿望。] 引申:我们刚才认识的是天上的星,老师经常在小朋友作业本上打红五星,你们还见过哪些星呢? 2、这位朋友是“云”。出示图子字卡片“云”。练读并仔细看,闭眼先这个“云”字,记住它。你们都见过些什么样的云呀?(各种各样的云。) 3、一位威力极大的朋友(显示闪电并带有声音。)学生回答:“闪电”。出示图子字卡片:“电”。练习并拓展认字:哪些东西要用电。(电脑显现常用的家用电器。) 4、这位朋友是我们最熟悉的“风”。(显示四个季节不同的风。)你们看,柔柔的是春风,热乎乎的是夏天的风,凉凉的风是秋天的风。刺骨的风是冬天的西北风。 [利用情境导语教学“风”字,显示不同季节的风的画面,让“风”字发生颜色的变化,一次次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并配以风声,让学生入情入境,认识并练读“风”字。从而有效的导学重点,突破了难点。] (多种形式去读。)三、探究合作,自学新字。 1、刚才我们认识了“星”、“云”、“电”、“风”,还有4位小朋友,老师要请小朋友一小组为单位,用读拼音,看图或其它的方法来认识。人人可以当小老师,挑自己学会的,西画的字介绍给其他朋友。(生字卡片:日、月、光、雨。师巡视,点拨引导。) 2、小组交流。(表现好的给予奖励。)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环节中,从扶到放,调动学生的前期生活经验,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争当小老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 四、小结回归,诵读课文。 1、这会儿,8位朋友的名字都在这儿,谁念得对了,他们就出来和小朋友见面,还会鼓励夸奖你呢!谁来试试? [又一次换角色,变形式的评价激励机制,同样激起学生大胆一试的决心。] 2、打开课本,练习诵读课文。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小朋友学得都很认真,现在,就让我们去轻松一下,欣赏一首儿歌。天空天空多奇妙,红日一轮眯眯笑,月亮婆婆笑弯了腰,星星闪烁真热闹。乌云来了不得了,闪电一到赶紧跑,风儿吹得小树摇, 雨点儿雨点儿蹦蹦跳。 [在轻松的音乐、欢快的节奏中,让孩子动起来,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消除了疲劳,使学生很快以饱满的情绪继续学习。] 2、轻松过后,我们要进行3轮比赛,看看小朋友是不是真的认识这8个新朋友。(1)必答题。帮你们手上的字配上一幅美丽的图画。(2)抢答题。电视机、光明牛奶、大风车、雨伞、公用电话等。(3)圈字题。从词、诗、句中圈出学过的字。六、课外延伸,注重实践。这堂课上,小朋友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认识了8位新朋友。老师还发现许多小朋友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认识了好多字。我相信,小朋友们经常这样做,一定回交上更多的汉字朋友。(小朋友们,你们今天学习的正认真,希望你们今后都像今天一样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你会自己看许多喜欢的童话书了。不能骄傲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