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1-03-09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正确回答课后问题,知道鹅的特点。初步启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认识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
   1、鹅浮水的幻灯片,一段优美的音乐。
   2、生字、词卡。  
   3、学习古诗的四步方法的卡片。
  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诗句意思;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㈠、上课之前,我们选来猜一个谜语,好吗?
    1、"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2、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首描写鹅的古诗(揭开题目)跟我读。
    3、鹅字什么结构?我们学过哪些带有鸟字旁的字?读三遍。
    4、小朋友见过鹅吗?说说你见过的鹅什么样儿?
    5、老师这儿啊,也有一只可爱的鹅(开幻灯)瞧,碧绿的湖面上游过来一只美丽的白鹅,小朋友喜欢吗?它的哪儿让你特别喜欢?
    6、谁能按从头到脚的顺序连起来说一说,这只鹅的嘴巴、脖子、身子和脚分别是怎样的?
    7、再看看,这只鹅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㈡、现在,李老师想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一千多年以前,有个七岁的小男孩叫骆宾王,一天,他和伙伴们正在湖边玩耍,忽然,他看见一团雪白雪白的东西漂浮在湖面上,再仔细一看,啊,原来,竟是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正欢叫着向他游过来,这使他非常惊喜,立刻指着鹅作了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朋友说,写得好吗?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这首诗流传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了,那么今天,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它呢?首先就要读准字音。(示卡:读准字音)跟我读。  2、打开书,完成两个要求:①小声地把这首诗读两遍,读准字音。②用"__"勾出生字,并读准。(关幻灯)  3、首先检查生字是否读准。(示卡抽读)
   4、再检查难读的词语。红掌、清波、绿水、曲项。
   5、检查读课文①课文共有几句话?②请两个小朋友一人读一句,大家仔细听,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注意:fu浮,不要读hu)
   6、齐读。
  三、理解诗句:现在我们要逐词逐句地来看,小诗人是怎样描写大白鹅的,也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跟我读。(示卡:理解词句) 
   ㈠(开幻灯)谁来读第一行。
    1、当小诗人看见这只美丽的白鹅,赶紧告诉他的小伙伴"鹅、鹅、鹅",他为什么要连说三次呢?说明他看这样可爱的白鹅,心里怎么样?(高兴、激动、惊喜)
    2、那么谁能把这种高兴、惊喜的语气读出来?
    3、我们一起来试一次。
   ㈡那么这只鹅在干什么呢?一起读第二行。
    1、"项"指鹅的哪儿?脖子怎么样?那么"曲项"什么意思?
    2、鹅弯曲着脖子在干什么呢?(看幻灯回答)
     ①"向"什么意思?
     ②"歌"又指鹅在干什么?(大叫)
     ③为什么小诗人要把白鹅的叫声听成在唱歌,说明他觉得白鹅的叫声怎么样?(因为他喜欢白鹅,所以连它的叫声也觉得动听,象唱歌一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