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教案

2020-02-17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及领会所表达的感情是难点。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朗读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小池)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杨万里写的。(1127------1206),江西吉水县人,南宋著名诗人。他与同时代的诗人陆游、范成大、尤袤(mào)齐名,被誉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一部分是反映时政、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多数是描写自然风物的。特点是构思新巧,语言活泼明畅,借题发挥,富有风趣。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  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
  3.学生自由读诗。
4.区别字:昔(  )惜(  )腊(  )
           廷(  )蜓(  )延(  )
           晴(  )情(  )蜻(  )
           河(  )何(  )荷(  )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分配角色,分解任务,明确方法。
    2、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学习情况,以吸收反馈,调整教学。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诵读(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1)第一小组汇报:无声的泉眼爱惜泉水,让它细细地流淌。
         第二小组汇报:树荫倒映在水面,像是爱恋着晴天柔和的风光。 
(2)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
(5)男女比赛读。
(6)第三小组汇报: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
第四小组汇报:早就有蜻蜓飞来立在它上头了。)
  (7)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8)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9)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10)全班朗读。
  4、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