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一定感情朗读课文。
2、能准确认读14个生字。
3、能用固定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愿望。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3
课前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七单元《愿望》。板书:愿望。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愿望?能告诉大家吗?
生说自己的愿望。引导生用:“我的愿望是____________?”句式回答。
2、丁丁他也有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和牵牛花有关,你们见过牵牛花吗?它长的什么样子?生答(喇叭花,因为长的像喇叭)。
3、引出课题,板书:丁丁和牵牛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拼拼音;
2、认读词语、生字
a.师小黑板出示词语(带拼音),抽生领读。
b. 再抽生读。
c.抽生领读词语(不带拼音)
d.开火车读词语(不带拼音)
e.齐读生字卡片
f.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3、抽生逐段读课文,大家评价(主要是字音是否准确)。
4、齐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句子通顺,同时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是怎样实现的?。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齐读1、2自然段。抽生回答丁丁的愿望是什么?
生回答。(看到鲜花)
师:让王奶奶在哪里看到鲜花?(楼上)
为什么丁丁会有这个愿望?
生答。(王奶奶上了年纪,不能下楼了)
2、语言训练(小黑板出示)
牵牛花,请你快快发芽长大,让王奶奶也能看到鲜花吧!
小雨点,请你快快落下,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______,请你________,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3、自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谁满足了丁丁的愿望,是怎样实现的?
生答。(关键词:牵牛花、竹竿)
4、学习第4自然段
(1)a请在第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牵牛花的句子。
b抽生说自己勾画的内容。齐读。
c读了过后,你觉得牵牛花怎么样?谁来再读一读,读出自己心目中牵牛花的样子。
抽生读。
师范读。
再齐读。
(2)师:牵牛花满足了丁丁的愿望,是不是也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呢?你是从那个地方(词语)看出来的?
“快活”。快活就是高兴、快乐。
抽生读,引导生读出快活的语气(牵牛花帮助了王奶奶,心情很快活,谁来读一读,读出牵牛花快活的样子)。
抽生评价:你听了他读的,感觉到了什么?
生齐读。要求也要读出快活的语气。
5、分角色朗读第5自然段,师领读,女生读王奶奶的话,男生读丁丁的话。
6、师小结,板书
四、检测识字情况
1、开火车识字。
2、抽学困生识字。
一次体验,多一份收获《丁丁和牵牛花》的反思
作者:吴晓兰
选这篇文章的初衷缘于我们班的孩子放在教室窗台上的由他们亲手种植的一棵棵绿油油的小苗,活力四射,孩子们分外呵护,特别关注。《丁丁和牵牛花》也正是在写丁丁种植牵牛花的过程。这一篇与孩子们的生活体验紧密联系的课文,最能拨动起孩子的心弦。
本次教学呈现的是第二课时的学习活动。教学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生活话题,导入新课;融入体验,理解感悟,深情朗读;带着余温,书写练习。我力图在第一个环节中找准文本与生活的联系,在孩子们熟知喜爱的图片欣赏中唤发热情,在理清种植的变化脉络中,找到切入口,自然地过渡到文本的学习中。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教育应该较少致力于传递和贮存知识,而应该致力于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因此在第二个环节的设计中力图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法、看图理解法以及勾画法和朗读表现法。同时在多种情境的创设中点燃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第三个环节的设计力图体现根据汉字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学习,同时结合字词的特点,融入情感来进行书写,让生字唤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