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陌生人》

2018-03-31
    辽宁锦州市北镇市闾阳镇小学冯玉莲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对话练习,培养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使学生掌握交际时的注意事项。
    3.通过辩论和表演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话题
    1.利用多媒体播放情境录像片,最后镜头落在宁宁面对叔叔那难为情的表情上。
    2.启发谈话,激发交际兴趣。
    同学们,画面上的这位叔叔是宁宁爸爸的朋友。爸爸的朋友让宁宁跟他一起走,宁宁该不该相信他的话?能否跟他一起走?大家快来帮帮他吧!
    二、小组交流,明确观点
    1.想一想:你认为宁宁该怎么做?
    2.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3.你认为在小组讨论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出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要陈述理由,做到理由充分。
    第三,发言时要做到语句通畅,态度大方。
    第四,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三、交际练习
    1.爸爸的朋友会对宁宁说些什么?宁宁会怎么回答呢?(小组内同学练习。)
    2.各组指派一名同学扮演宁宁,一名同学扮演爸爸的朋友进行对话练习。(师生从多角度对交际情况进行评价。)
    3.宁宁不认识爸爸的朋友,他应该怎么做呢?
    师:同学们的观点不同,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我们干脆展开一场辩论赛,以赞同“不能跟叔叔一起走”这一观点的同学为正方,认为“能跟叔叔一起走”的同学为反方。现在请双方的同学各坐在一侧。(学生形成方阵。)
    4.分别选派两人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
    5.组织同学进行分组表演。
    6.你认为哪组表演得最好?为什么?(婉转谢绝爸爸的朋友为好。)
    四、再现情境
    1.随意找2至3组同学到前面进行交际表演。
    2.听了同学们精彩的辩论和现场表演,老师为你们自豪,你们在辩论中各抒己见、礼貌待人,这也是让我由衷高兴的理由。
    3.让我们来看看宁宁在我们的辩论和表演的场面中,选择了怎样的好办法。(多媒体再现情境:宁宁没有跟叔叔一起走,而是很有礼貌地向叔叔说明了原因……)
    4.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对话练习,同学们展示了交际能力和水平,老师希望你们积极参加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对话练习,同时做到遇事冷静,做一个明辨是非善于交际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