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认识“熊、许”等15个生字。认写笔画“し ”(竖弯);会写“四、爪”等8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仿真大熊猫;学生课前搜集大熊猫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师生交流: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珍奇动物。无论是那高耸的群山,还是那宽广的平原;无论是那干旱的沙漠,还是那茂密的树林;无论是那深沉的大海,还是那湛蓝的天空,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小朋友们,你知道哪些动物呢?
[通过对环境的描述,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所提问题切合单元主题。]
像_____、_____ 等动物,它们数量少,比较珍贵,我们就把它们叫作珍奇动物(理解“珍奇”)。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我国特有的珍奇动物――大熊猫。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认记生字“熊”。)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自主识字。
2.教师提问:读了课文,大熊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可爱)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强调要读出“最可爱”),全班齐读本段,并识记生字“最”。 (2)过渡:为什么说大熊猫最可爱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1)师:今天就有一只可爱的大熊猫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仿真的大熊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们的感觉吧!学生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根据学生的描述发言,课件逐步展示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利用仿真实物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便于直观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课件逐次出示课文内容,使学生对大熊猫的印象更加深刻。]
(2)朗读训练。课件出示:大熊猫的身子胖乎乎的,尾巴很短,皮毛很光滑,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头上长着一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①师生对读。②指导朗读。怎样能读出大熊猫的样子非常可爱?③学生赛读。)
(3)词语训练。
师:在这个自然段中,有几个词用得很好,你们能找出它们吗?(胖乎乎、毛茸茸)照样子说词语,比一比,看谁说得最多、最好!(此项训练与“语文天地”中的习题相结合)
3.学习三、四自然段,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师:大熊猫刚出生时只有100多克,就像老鼠那么大,可以躺在大熊猫妈妈的手掌上,长成以后,体重可达100多千克以上,随着体重的不断变化,它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1)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寻找答案。
(2)交流汇报。(教师提示:大熊猫小时候性格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很活泼?它长大以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3)师:你觉得这段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最有趣?
(4)找出本段描述大熊猫动作的词,随即认识“爬、抱、睁”。
(5)师:大熊猫今天到我们班做客,我们应该拿什么款待它呢?对,大熊猫最喜欢吃的就是新鲜的箭竹叶和竹笋,一只大熊猫每天能吃掉20千克的箭竹叶呢。(课件出示大熊猫吃竹叶的情形)你瞧,它吃得多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