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一)

2017-09-18
    课型:阅读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课文出现的新词。
    2.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2.从丑小鸭出生后的遭遇,理解为什么丑小鸭会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教学方法:情境法、讲读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头饰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讲故事揭示课题。
    1.听老师讲配乐故事。
    思考:故事讲的是谁的什么事?
    2.回答问题,板书课题。
    (这个故事主要讲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事。)
    过渡:丑小鸭怎么变成白天鹅?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丑小鸭》就明白了。
    3.齐读课题。
    (1)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2)学课文你想知道什么?
    (大家为什么叫它“丑小鸭”?它为什么离开家?离开家以后,遇到了哪些困难?丑小鸭怎么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这些问题,通过学课文,找出理想的答案。
    二、细学课文
    1.小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用铅笔标上各自然段序号。
    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逐段学习,理解课文。
    2.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从第1段里你知道了什么?
    (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孵蛋,等它的孩子出世。)
    (2)出世:出生。本课指小鸭子从蛋里孵出来。
    (3)指导朗读。
    这一段主要记叙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所以我们读这一段要用陈述的平稳语气。
    范读,指名读。
    过渡:过了几天,孩子出世了,长得什么样,我们学习第2自然段。
    3.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图一,说说图意。
    ①图上五只小鸭长得什么样?
    ②还有一只小鸭长得什么样?它们看到这只小鸭什么表情?它们会想些什么?(它们看到这只小鸭都非常的惊奇,它们在想,这只小鸭长得可真丑啊!)
    ③这个丑小鸭见到大家用这样的目光看着它,它会怎么想?(为什么它们用瞧不起的目光看着我?)
    (2)学习本段内容。
    ①指名读。
    为什么大家叫它丑小鸭?(因为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②指导读。
    这段主要写丑小鸭出世和它为什么叫丑小鸭这个名字。所以我们读这段就要把它长得丑的样子读出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