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9个新词。认识新偏旁衣字底和竹字头。2.看懂图意,围绕着“我”和“浪花”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及新的偏旁。2.看懂图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看懂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2.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时间  四课时(包括说话写话)。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二)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三)观察插图,图文对照,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二、教学重点(一)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二)把课文读通顺,观察图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难点(一)把课文读通顺。(二)学习课文比拟的写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大海的海滩上和“我”一个小姑娘一同与浪花嬉戏,你们想去吗?好,那么,我们来到大海边,和“我”一起迎接浪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范读课文,使同学们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三)读准生字的读音。1.先看田格中的生字。2.在课文中找到生字的出处,并画出来。3.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并且读一读生字所在的句子,体会字义。4.出示卡片,让同学们读一读,巩固读音。(四)借助汉语拼音,把句子读通顺。1.提示同学们注意几个字轻声的读法。的  地  了  子  得  啦  哇2.注意儿化音。比如:一会儿3.先自己读,后在小组内一人读一遍。(五)认真观察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1.图中的女孩是谁?即课文中的“我”。2.图上还有什么?浪花,远处的帆航和海鸥,“我”身边有个小篮子,盛满了贝壳。3.课文是写“我”坐在沙滩上与浪花嬉戏、玩耍。课文中把浪花当做人来描写,比如: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使我们读起来感到很亲切。4.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六)作业。1.熟读课后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识记本课生字,掌握两个新的偏旁。(二)比较形近字,并且组成词,为今后准确用字打下基础。(三)熟读课文,并且联系句子理解生字及新词的意思。二、教学重点(一)识记本课生字,掌握两个新的偏旁。(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教学过程(一)复习:读出下面词语。课后的9个词语。(用卡片)(二)识记生字。1.认识两个新偏旁。2.衣字底: 。竹字头: 2.识记生字。(1)熟字换一笔。贝:看见的“见”,最后一笔的竖弯钩换成一大点。(二)熟字换偏旁。篮:蓝的草字头换成竹字头。“蓝”表示颜色,篮子多用竹子编的所以竹字头。悄:消字的三点水旁换成竖心旁。悄悄地,轻轻地意思。(3)熟字加偏旁。虾:“下”字左边加上虫旁。海虾、河虾。装:强壮的“壮”字加衣字底。装东西,往篮子里放东西可称为装。服装,装束。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