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 教学设计与反思


③师:小山村里最美的还不是这些新房子,而是我们的学校。出示句子:村边有一座灰色的小楼,那是我们的学校。以前孩子们也在那些低矮破旧的房子里上课,现在他们搬进了楼房,心里怎样?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随机评价。
④山脚下的村庄和学校让我们体会到小山村的人们日子越过越美,你能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吗?指名读,随机评价。再集体读。
(3)村前:
①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汇报:村前的小河美。
②(出示图片)是这样的景色吗?(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句子)大家都来读一读这美丽的景色。生齐读。
③出示句子:村前有一条小河,在水面上,游着小鸭。生各自读此句,指名说,这样还美吗?怎么不美了?(没有了表示颜色的叠词,水面和小鸭就显不出美了。)
师:是呀,“绿绿的”、“白白的”这两个“叠词”写出了河水与小鸭的颜色美。以后,我们在写话时,也要学着用啊。请孩子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想一想,河中的小鸭都会干什么?指名说。(游泳、捉鱼虾……)这真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白鸭戏水图啊!你们能想象着再读读这一段话吗?练习读,指名读,随机评价。
3.总结写法:
 (指板书)我们领略了小山村的山坡、山脚下和村前的美景,作者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介绍的多清楚啊。    
     4.回归整体:
   (1)指三名学生分别配乐朗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其他同学静静地看图欣赏。当学生读后,师激情引读:小山村的景色如此美,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句子)生接读:啊,多美的图画,多美的小山村。
   (2)我们看到了一个像图画般美丽的小山村,就让它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学生再次配乐朗读课文。
四、指导生字
指句子:啊,多美的图画,多美的小山村!在这句话中,藏着三个生字朋友,你能找到吗?(图、画、村)哪个字最难写?随机指导生字。
(1)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记住它?指名汇报。
(2)要把生字写漂亮,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描一个,写一个。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
(4)师范写生字,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5)学生再次练习。看谁写得漂亮。
附:板书设计
               山坡上:果树林
17小山村      山脚下:村庄  学校
   (美)      村前:  小河

课后反思:
“小山村”以它优美而自然的景色吸引了我的第一视线,我决定带领我的学生走进那一片纯净的天地。于是,我一遍又一遍诵读课文,在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的意图,努力寻找进入“小山村”的最佳路径。几遍读下来,“美”——山村的景色美,人们的生活美,使我豁然开朗。对,就从这个感受入手,引领学生走进小山村。于是,便有了以上的教学设计
教学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读准字音,初步认清字形。接下来,带着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再读课文,使学生初步感知到“美”。然后,抛出第二个问题“小山村到底哪儿美、怎么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自己认为很美的地方。在学生汇报时,能够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预设,如学生多数认为“山坡上的果树林很美”,就先学第二自然段,学生认为村前的“小河美”,就先学第四自然段,“山脚下的新房子和学校”体现了小山村的人们生活越来越美,学生不易体会,就放到最后学习,做到了以学定教。在学习完这三个自然段后,引导学生看板书,梳理出作者写作的顺序——从高到低,渗透写法。在学生充分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以后,请三位学生分别配乐朗读第二——四自然段,其他同学静静地欣赏小山村的美。而后,教师激情引读:“小山村的景色如此美,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句子)生接读:“啊,多美的图画,多美的小山村。”最后,引导学生再次配乐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让学生指出最难写的字,教师再做指导,做到了“因学定教”。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