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运用比较、能把词语恰当地搭配起来等方式,并在有语气的朗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与想象能力。
3、感受文中描写的小山村不同方面的美丽景色,使学生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与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使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2、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导语: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7课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17 小山)
“村”我们学过了谁能带领大家再记一遍这个字?
你说我写大家书空。
请大家齐读课题。
(一)复习生字词语
1.课文中的字词朋友你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苹果 村庄 (村还可以组什么词?)图画
结满(jiē mǎn)
这个词语你会读吗?谁来读一读?----结满(大家再读)
拼音朋友来帮忙了,你再来读一读----- jiē mǎn
2.强调轻声:山坡上、新房子、我们的
师:认真观察这些词语,出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你真棒,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些带点的字是读轻声的,你能带着大家读一读吗?)
(自读,展示)
3.()的小山村
师:通过我们上节课对小山村的认识,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美丽)
二、讲授课文
(一)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作者带着咱们游览了小山村的什么地方了吗?
板书:山坡上
山脚下
村前
过渡:你们一定没看够吧?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再次走进他的家乡---那个美丽的小山村。打开书,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想:你最想喜欢哪里的景色?为什么?(开始)
2、生自读,思考。
(二)品读,处理重点段落:(2、3、4自然段)
谁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里呢?
1、 山坡上的美景(第2自然段)
(1)你为什么要来这里呢?谁还喜欢这里?(指名)
(2)先读读这个自然段,然后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山坡上有哪些美景呢?)
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树上结满红的苹果、黄的梨。
师:这两句话那句话最好?
师:你能用你的朗读让人们感受到它们的颜色吗?(出示山坡上。。。)
练习 指名
师:(指名后)从你的朗读中我可没听出来是“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谁能再读一读吗?
师:你除了知道“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之外,你还发现什么了?
生:苹果和梨的数量很多
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一片、结满)请你再读一读这段话。
(一片----是一棵树结满了吗?)
师:哇!这几个词语朋友真是了不起!这一大片果树林到处都结满了“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什么了?
生:(感受到这里实在是太美了)
今年苹果和梨都有了大丰收。(师:能把这种丰收的美读出来吗?快试一试)
师: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这一大片果树林中,身边都是苹果树、梨树,一阵风吹过,深呼吸,你闻到了什么?你最想做些什么呀?
生:想摘
想咬一口(师:那苹果和梨的味道多香甜呀!)
师:你们高兴吗?能把这种高兴快乐的感受读出来吗?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