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爷爷的手》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童话形式。在教学时,利用故事片导入,巧设置疑:地球爷爷怎样用手摘桃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在操作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引力”一词。在教学达到高潮时,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科学。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再次举例,说明地球是有手的。这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的品质。
学习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知识,并在实践中理解“引力”一词。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粉笔落地的事,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让他们爱科学、学科学。
2、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地心引力”一词。
教学准备:
1、磁铁、金属片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拿出一支粉笔向四面八方抛,边抛边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它总是往下面掉)
2、师:是啊,不管我们的东西扔得有多远多高,最后他们都会掉下来。今天小猴和小兔也遇到了一样的问题,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让我们先来听个故事吧!(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现在让我们自己来把这个故事读一读,可以试着跟刚才那位小朋友比一比,看谁读得好。读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认真读文课,划出生字)
2、我们的地球爷爷年纪大了,有几个字他总是念不好,小朋友能来帮帮他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生字卡片:齐拼读并组词。
4、火车读:一生读,全班组词。
三、读中生思、读中感悟
  1、师:生字都已经被我们解决了,地球爷爷很高兴,谢谢小朋友的帮助!它邀请小朋友再把课文读一读,这一次要标出自然段,并能有感情地朗读你最喜欢的那一段(先自由练习读)
2、师:你最喜欢哪一段啊?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段?(指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朗读) 你觉得小猴是个怎样的孩子?那么应该读出有礼貌的语气。……谁还想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3、师:还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来读一读,那么请每一组的小组长来分配角色,课文中都有谁啊?(小猴、小兔、猴爸爸、地球爷爷)那么小组内分好角色后读一读,旁白可以每个小朋友都来读一读(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4、师:现在哪一组小朋友想来试一试啊?选两组进行朗读。
师:你们觉得哪一组读得最好?(评出最佳朗读小组)
 5、师:哎呀,老师把刚才的问题给忘了,为什么我把粉笔往四面八方扔,它都会往下掉?(学生畅所欲言)
6、同学们回答得真精彩,索性我们都来当一回地球爷爷,读好这段话。(出示第十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7、感悟地球爷爷说的话:读了地球爷爷说的话,你们知道了什么?我想每个小朋友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那先把好东西与自己小组的小朋友分享一下,听听他们想的跟你一样吗。(小组内交流)
8、哪个小组能把你们的答案说一说。(2-3个)
9、读了课文,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质疑,学生能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说,教师不作具体的答复。)
10、师:有很多小朋友都对地球的手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清楚,那么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做实验,观察当回形针靠近磁铁时,会产生什么现象。)师: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