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案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上.
我确立的难点是学习司马光的逆向思维方法——别人是想人离水(缸),司马光想(缸里)水离人.
【教学过程】
一,学习巩固,导入新课:
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容易出错的字多读,生字掌握不好的同学多读.)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言:小朋友们,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来看一幅图.(出示小孩被救图)提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你有哪些疑问 (提示:a,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 b,是谁救的他,他是怎样救的 )
自读前三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交流,指出事情是:小朋友在假山后玩,不小心掉进缸里.
(1)请你们认真的再读课文,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这个孩子掉进水缸有什么危险
重在引导学生通过结合水缸的"大"和水很"满"来得出小孩子的处境很危险.
(2)指导朗读.师:从你们的回答当中老师知道了小孩子的处境的确很危险,老师也感到了你们很担心缸里孩子的安全,请你结合自己此时的心情,把这段课文读一读.(指导读出担心的语气)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言: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的担心,你们是一群心地善良的孩子,急他人之急,很想帮助缸里的孩子.他的朋友也很想帮他,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他们慌了.
⑴ 让学生感受本段文字.师:请你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⑵ 请学生说出别的小朋友的行为.师:请同学们说说别的小朋友都是怎么做的.
⑶ 引导学生体验当时慌乱的情景.师:老师听了你们的发言知道了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现在请你们同桌讨论:他们慌了,叫着喊着,可能叫些什么,喊些什么 先在位子上演一演,而后上台来表演.
⑷ 学生表演,全班师生对表演做评价.
(表演再现了当时慌乱的情景,让学生再次感受紧张的情绪)
⑸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体会.师:同学们,事情发生的这么突然,别的小朋友又都慌了,此时读这一段,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⑹ 指导朗读.师:你们真是富有爱心的朋友.有的担心,有的难过,有的感到紧张,有的感到害怕,怕缸里的孩子有危险.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本段.(作好朗读评价)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导言:怎么办 我们都在心中为那个孩子绷紧了一根弦,现在越来越危险了,别的小朋友的慌乱帮不了他,得有人救救他.在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
(1)(感受文字,找出砸缸动作)师:请你们仔细读本段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引导想象司马光砸缸情形.师:再读读本句话,请你们认真想想:为什么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 而且还用的是"大"石头 当时可能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3)学生说自己想象的当时的情形,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4)发展求异思维,引导想象.
师:司马光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办法救出了缸里的孩子,假如司马光当时不在现场,是你们在那,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别的办法救缸里的孩子
(5)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6)引导方法比较.师:你们都很有自己的见地,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就想出了办法,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办法和司马光的办法比,看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哪种办法更好一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