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头饰: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小蚂蚁;
  3、图片:小白兔。
  实践活动:课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夏季下雨前有哪些自然现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6、要下雨了。
二、看录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录像中介绍了哪几种小动物?下雨前,它们有什么变化?
2、自由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4、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一)讲读1—3节。
1、指名读第1节。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第1节。边读边做动作表演。
3、小白兔直起身子,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请两名同学分别读第2、3节)
①小白兔直起身子,他看见了什么?
②小白兔觉得很奇怪,他是怎么说的?(出示课件: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指导读:用奇怪的语气读。)
板书:燕子低飞
过渡:燕子低飞,这是怎么回事呢?读读小燕子说的话就明白了。(指名读第3节)
4、出示课件:燕子说的话。自由读燕子说的话。小燕子一共说了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汇报读书情况)
5、说话练习:
①根据小燕子说的话,用“为什么”提一个问题。
②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6、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过渡:小白兔听了小燕子的话,它是怎么想的呢?
(二)指导学习第4—6节。
1、出示课件:是要下雨了吗?
(指导:小白兔听了小燕子的话半信半疑,正在思索。我们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2、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它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先自由读4—6节,然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汇报读书情况:
①你读懂了什么?
a、读懂了小鱼游到水面的原因。
用“因为……所以……”来说明是什么原因。
板书:鱼游到水面
b、理解“闷”一词:
(“闷”,看,一颗心老关在屋子里,出不了门,多透不过气来呀!课文指的是小里闷得很,小鱼在水里透不过气来。)
c、做“闷”、“鱼跳出水面透透气”的动作。
d、还读懂了什么?
②配乐分角色朗读4—6节。
过渡:听了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了吗?同学们读读7—8两节就知道了。
(三)自学7—8节。
1、小组合作自学7—8节。
要求:一边读课文一边看插图,也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在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画个问号。
2、汇报读书情况:
①换词理解“连忙”。(马上、立刻、赶紧……)
②你还读懂了什么?(理解“一大群”)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