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路》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为。
教学分析:
这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讲了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和朗读及对环保的认识。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法和互助合作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动物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美丽的小路》(课件出示课题)
a.齐读。
b.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以问:美丽的小路在哪里?美丽的小路有多美?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学生汇报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决问题。
师:读了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能说出美丽的小路在鸭先生的小屋前,小路原来是美丽的,后来变脏了,最后又变美丽了这个过程就行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三、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1、认识生字。
师: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看谁找得快,读得准。
(激发学生认识生字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读的过程当中鼓励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2、识记生字。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其独立识字的能力。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书写。注:“起”字里“走”的写法,捺要长。“净”的两点水的点和“争”要靠近,中间一横右边出头,竖钩要写正写直。)
3、给生字找“朋友”。
师:在课文中找到生字所在的句子,划出词语,读一读。你还可以帮它们找到一些朋友吗?
(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帮生字找到更多的朋友,让他们体验到组词后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字,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识字的有心人。)
四、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试着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了课文后,你能把下面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出示:小路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
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小路发生了变化,小动物们的情感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教师相机出示图文结合的课件,指名读,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他评,在此基础上再读。尤其读好在小路变化的过程中,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的语言。
(读“原来的小路是美丽的”这一部分时,要读出赞美喜爱之情,后来小路变脏了,垃圾成堆,苍蝇乱飞,要读出小动物们的失望和惊讶;当美丽的小路再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时,要读出满意、赞叹的语气。)
出示:我会读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师:这三句话在课文的哪里?是谁的话?你能把它们读好吗?
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通过不同形式练习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4、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