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晚、上、送、果、笑、也”等14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4个生宇;认识偏旁“日、辶、竹、习、氵、扌、火、日”和笔画“丶”。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以及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课前准备】

  1、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队)

  2、绘制一幅女孩头像;

  3、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件事,体验自己的心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1、猜谜语,找朋友:

   ⑴ 课件出示谜语。

   ⑵ 学生猜谜底,老师相机出示谜底。

   ⑶ 连一连,找朋友:

     老大天天演戏   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   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   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   电话

   ⑷ 这些谜底你认识吗?你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践谈识字。)

  2、揭题:

    刚才大家猜的谜底都是平时见到的事物的名称。

    大家看(投影出示文中插图),这幅图中也有许多事物等我们去认识呢。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板书课题:在家里

    齐读课题。

  良好的开始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开课之初,抓住小朋友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引入新课,激起兴趣,然后让学生认读不带拼音的谜底,并说说是怎样认识的,注重了课内外的沟通,激起了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二、看图读文,学习字词

  1、仔细看图,说说“敏敏”(插图中小女孩的名字)

    家里有哪些事物?

    教师随机出示书上八个不注音词语贴在黑板上。

   ⑴ 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⑵ 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让学生初步了解识字方法,可以借助拼音,可以问老师、问同学等。)

   ⑶ 借助拼音认读书上的八个词语。

     (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学情况。)

   ⑷ 认读不注音的词语:

     指名读。

     齐读。

   ⑸ 认读词语中的生字(生字用红色标出,可将这几个生字打乱顺序):

    ① 同桌互该互查:听听哪个字音没读准,你能当“小老师”帮助同桌吗?

    ② 指名读,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

    ③ 开火车读。

  2、再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师:作者是怎样把图画内容写成短文的呢?大家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⑴ 自由读短文,标划生字词语。

   ⑵ 小组合作学习,认该生字。

   ⑶ 检查自学情况:

    ① 请小老师带读,提示难读的字音,如“了”的轻声,“上”是翘舌音,“送”是平舌音。

    ② 开火车读生字卡。

  3、巧识字形,妙趣横生: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从读的生字)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吗?

   ⑴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⑵ 找一个学习伙伴,把你记住的字该给同伴听。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

   ⑶ 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师: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可以邀请小朋友读。并给予评价,也可以让同学们围绕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出问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