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比长短 高矮|人教课标版

2023-07-26

1.2.3 比长短 高矮|人教课标版 篇1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

  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1.2.3比长短高矮|人教课标版

1.2.3 比长短 高矮|人教课标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1.15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3.教学所用的实物图。

  教学设计

  一、教学长短

  1.引导学生观察。

  师谈话:今天,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

  [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纸袋上,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请组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组长带领大家参加活动,促进小组合作交流。]

  2.交流、汇报。

  a.请各组说一说:你们的纸袋里有什么?

  学生可能说出:两枝铅笔,一枝绿色、一枝花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红色,三根彩带,一根是粉色,一根是紫色,一根是白色。

  b.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引导提问: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

  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

  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c.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

  ①看出来的。

  ②把它们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放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③两头都不对齐,如图: 也能比出物体的长短。

  d.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师强调: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放在桌子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子上,或者把彩带拉直平放在桌子上比长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也就是说,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e.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4.反馈练习。

  a.比长短游戏

  ①让学生可自由结合,自己选择的长短的“对象”告诉学生:你们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②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比较哪些物体的长短和比的结果。

  b.出示教科书第12页第6题。教师谈话:你看蛇和鳄鱼也在为谁长谁短争执起来。请小朋友来做裁判,好吗?

  学生观察并交流。 [实物图中的蛇是特制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后,我就将蛇卷曲的部分拉直,结果和学生说的一样,直观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正确判断,及时表扬:你们真聪明,没有被卷曲的迷惑。

  二、教学高矮

  1.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贴的一朵红花。怎么着,也拿不到黑板上方贴的红花。

  这时,教师轻松地将红花拿下来。

  [此处,设置摘红花的情景引入“高矮”教学内容,自然有趣。]

  问:程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

  生:因为老师个子比这个小朋友高。

  师: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拿到这朵红花呢?

  生:因为小朋友个子矮。

  指出:下面我们共同研究比高矮。

  2.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a.引入研究内容。

  师:谁愿意和这位小朋友比一比高矮。

  (请一位和他高矮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

  师: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生:不容易看出来。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

  b.请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

  c.小组汇报、交流。

  得出结论:

  ①脚跟并拢,站直,背*背,就能比出来了。

  ②还可以*墙作记号,比一比谁高。

  3.反馈练习。

  a.排队游戏。

  师:请第三小组同学从1报数……请这七位小朋友上台按高低排成一排。(师观察,学生在站位置时,都与其他人进行了比较。有个别的同学两个人高矮不相上下,学生也注意从鞋底的厚薄、鞋跟的高低来区别。)

  [排队游戏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学生把一些细小环节考虑在内,想出不同的方法让7位同学排成一排。]

1.2.3 比长短 高矮|人教课标版 篇3

  教学目标 :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1)问: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 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

  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

  教师小结: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学生评价)

  A: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