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2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谁比谁少,谁比谁多的相对性,意思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来解决。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
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大家来锻炼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巩固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能给事物正确排序。
3、正确理解图意,能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4、根据情境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正确比较“多、少”“高、矮”,体会比较的相对性。
新课标第一网
四、分类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整理房间(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知识点:
1、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2、让学生懂得把物体按一定的标准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3、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在分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
   整理书包(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点:
1、让学生经历整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
2、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让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五  位置与顺序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知识点:
 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

六、认识物体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物体分类(立体图形的认识)
   知识点:
1、对几何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
2、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知道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材只呈现按大小和形状的标准分,是因为它们都是几何研究的对象。
    你说我摆(几何体认识的练习)
    知识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