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5以内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在校园中劳动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评:由游戏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投入到课堂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游戏的内容又是学生计算5以内加法的基础,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形成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
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评: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是重点,这里教师没有硬性灌输,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在猜测中主动地思考,自主探索,认识和理解加法,为学生创造了最大限度的活动余地,使学生尽情地表现自己。]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评:5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就是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但教师并不急于将最优的方法介绍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 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找出 不同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过程。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开拓宽了大家的思路,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 “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