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一--跳绳》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看图和涂色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良好习惯。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跳绳、涂色等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8”和“9”加减法计算的动机和兴趣。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和感受“8”和“9”加减法的意义,在表达与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玉泉小学位于海淀区西北角,于1997年开始进行校园环境整改,现今已经成为一所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新型花园式学校。学生来源于周边的部队、院校和住宅小区,整体来看,学生学习状况及家庭环境良好。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举行跳绳比赛了,你们想不想取得好成绩?要想取得好成绩,我们得怎么做呢?同学们说得很对,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加强练习。你们看,操场上的这些同学,他们练得多认真呀!
  2.出示跳绳图。
  (1)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根据你所看到的内容,你都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仔细看图,自己小声说一说。
  指名汇报。(举例)
  ①有2个同学抡绳,6个同学跳绳,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2+6=8,6+2=8
  ②有4个女同学,4个男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4+4=8
  ③跳绳的同学中有3个人穿裙子,5个人穿裤子,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3+5=8,
  5+3=8。
  ……
  学生说教师板书:
  6+2=8 2+6=8 4+4=8
  1+7=8 7+1=8 3+5=8
  5+3=8 0+8=8 8+0=8
  把上面的加法算式读一遍。
  (2)师:你能提出减法问题吗?试一试。
  先在小组内小声说一说,再指名汇报。例如:
  1)操场上有8个同学在跳绳,有4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
  2)操场上有8个同学,有2个同学在抡绳,有几个同学正在跳?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减法算式。
(二)画一画
  1.师:现在,老师想为你们引荐一位新朋友,你们愿意吗?
  2.出示大象图。
  1)这是谁?
  2)出示:
  师:大象伯伯正在装修房子,他想把这九块瓷砖涂上颜色,你们看它多辛苦呀,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大象伯伯呢?如果由你们来替大象伯伯涂色,你们想怎么涂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一根油画棒,自己动手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列出算式,针对同桌涂色的情况,想一想你都能列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呢?
  3.组织全班交流。
(三)试一试
  1.出示:
  7+2=□ 9-4=□ 4+4=□
  6+3=□ 8-5=□ 8+□=□
  5+□=8 □-4=5 □=1+8
  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订正,针对重点题目进行指导。如:5+□=8 □-4=5 □=1+8
(四)练一练(第35页)
  1.说一说,填一填。
  看图说说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列式。
  全班订正。
  2.口算第35页第2题。
  学生都能算对。
  3.数学游戏:凑成9。
  每组准备1~8八张数字卡片,拿出卡片,找朋友,两个数能凑成9的卡片放在一起为好朋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