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2023-11-02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1

  温馨寄语:我自信,我成功;我展示,我快乐!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过程,体会这爱恨交织的情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重点)

  4、通过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壮观。(难点)

  二、学法指导:

  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情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通过反复品读,悟读,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三、知识链接: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课前积累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块神奇的土地,那就是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是伟大的,美丽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每一天都有许多笑声传遍大江南北。我感叹你的纯洁,我自豪你的强大,我骄傲你的成功,我热恋你色彩斑斓的四季。

  自主学习

  一、 课文语言优美,我想用心地把课文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二、 我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我还想把这些好词抄写两遍,并会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三、通过读文,我理解了一些生词的意思。我会在书上写下来。

  二、 四、通过预习,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我想用自己简练的语言概述一下。                                                                   

  三、 质疑。读完课文之后,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我想记下来,上课与同学讨论。

  合作探究

  1、通过阅读,圆明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知道了“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我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2、课文的题目是 “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描写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我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小结: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圆明园是在_____年___月_____日至_____日被_________、_____侵略者毁灭的。他们闯进圆明园,先是掠走______,接着毁坏_________,最后放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我还搜集到了一些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我想与大家分享。

  当堂检测:

  一、我会写。

  sǔn shī   xiàng zhēng    hóng wěi     yì shù   

  (   )   (    )    (    )  (      ) 

  xiāo huǐ     qīn lüè     tíng tái lóu gé    jīn bì huī huáng

  (    ) (      )  (     )   (        )    

  2、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因为它不仅有民族建筑风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因为它收藏有上自先秦时代的_______________,下至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代_______、_______。

  3、假如此时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会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2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如:估量、众星拱月、玲珑剔透、销毁、瑰宝等。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我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知识链接: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

  预习提示:

  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熟记课文中要求会写的14个生词,如:销毁、侵略、瑰宝等。

  2、课文内容我知道:                                            。

  3、说说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4、我的质疑:                                                    。

  预习检测:

  a、辨字组词。

  宏(    )  剔(   )  瑶(   )  瑰(    )  销(   )  侵(  )

  雄(    )  踢(   )  遥(   )  魅(    )  稍(    ) 浸(   )

  b、把词语补充完整。

  (  )星(  )月    金碧(  )(  )    诗(  )画(  )

  奇(  )(  )宝     (   )世(   )名   亭(   )楼(  )

  c、用加横线的词语写话。

  (1)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2)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组长组织组员找一找课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反复读一读。

  3、反复读第三、四自然段,并背诵。

  4、组内解决预习中的质疑。

  交流展示:

  交流找出的高度评价远没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针对这些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来闯关:

  a、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是一座         的皇家陵园,它由          组成,许多小园分布在       三面。

  自读第三自然段,建筑艺术有         ,还有        ,……园林艺术有

  ,还有          ……说明圆明园是          ,漫步圆明园中,有如          ,仿佛             。

  b、 把“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

  班级  五 (1)      课 题    21、圆明园的毁灭 课 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2、激发自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情感,从而增强自己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运用搜集资料帮助理解学习课文。

  学习重点:1、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从而激发孩子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预习任务:

  1、自读课文,分别找出写圆明园宏伟壮观和毁灭经过的段落。

  2、读文并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预习检测:

  a、工整地书写这些新词,再读读这段话,你会发现挺有意思的:

  为了___(xiāo huǐ)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__(qīn lüè)者在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___ (guī bǎo)、 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__(huī jìn)。

  b、填写关联词语。

  1、园中,(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山乡村野的田园风光。

  2、圆明园(   )宏伟建筑,(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3、圆明园的毁灭(    )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自主、合作、探究:

  1、 读第二——四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当时圆明园的宏伟

  壮观?

  从第二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除了从布局上来写出圆明园的宏大规模,独特风格外,还写了它建筑风格。

  请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如果是你身在其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圆明园内容的收藏怎样?你觉得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一读呢?

  2、 侵略者是如何毁灭圆明园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找出他们毁灭圆明园的动作,并说说你从他们的滔天罪行中体会到了什么?

  3、 课文中又是如何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呢?文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说

  明了什么呢?

  交流展示: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

  日的辉煌?

  我来闯关:

  a、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从圆明园的布局、        、           ,再现了当年圆明园的        。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文化          之情。

  b、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读一读课文,再用你的笔来写一些读后的心情。

  圆明园曾经辉煌:                         。可现在它:           

  。它向你我诉说着:                              。

  c、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边,你会说:                        

  。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读故事《虎门销烟》。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3

  ----分校  张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这张幻灯片是什么地方?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填一个词。

  (      )的圆明园

  预设词语: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诗情画意、建筑雄伟

  3.师:看来同学们既能灵活运用本课积累的词语,也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词语,学以致用,真是好习惯。

  4.接下来老师还想知道同学们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怎么样?提问:第二、三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板书: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二、深入领悟圆明园的历史文物。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

  2、 师读:“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提问: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哪些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3、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读一读阅读材料。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雄伟、精美的皇家园林。园内珍藏着不计其数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金银珠宝,青铜礼器,古玩陶瓷,价值根本难以估算。仅原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XX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

  4、师:孩子们:看到这段材料,看到着红色的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5.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指名让学生读收集的有关资料)

  6、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在我们的圆明园啊!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辉煌…..爱)

  [感悟语言,拓展文本,激发学生对圆明园文化的热爱。]

  三.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1.引导: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中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2、读了这段文字,你是怎样的心情?

  (愤慨、痛恨、痛惜……)

  3、请读一读让你感觉到愤慨、痛恨、痛惜的语句,读出你的感情。

  重点感悟:

  a、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①  同学们,这些不同颜色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课后练习题)

  (不能,这些加点的词语更能体现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②   师:同学们,你能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破坏和毁掉圆明园内的东西?(指名回答)

  老师也搜集到了一段描述他们当时毁坏和破坏圆明园的材料,同学们看看。

  请大家带着你对这些残暴的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这句话。

  b、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学生练读,教师范读 ,学生跟读。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读出悲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语气是高昂的;“一片灰烬”放慢速度,体会那种痛惜之情。)

  4.老师这儿有一段影片,大家看一看。

  亲爱的同学们,看完这样的场面之后你有什们想说的吗?(可翻阅导言等了解,也可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的历史资料。)

  [品悟语言,以情促读,以读激情。]

  过渡:圆明园就这样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损失吗?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体味“不可估量”的损失。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估计。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惨重的损失。)

  2、这一句话,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滋味?

  (痛惜、痛恨、悲哀)

  3、指名读,齐读。

  五、回忆课文,感悟写法。

  这篇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谓匠心独运,课文大量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可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豪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更能激发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爱。)

  六、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1. 教师总结:

  面对帝国主义曾经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垣残壁,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2.作业:

  (1)背诵三、四自然段。

  (2)课后小练笔:

  把你学习了本文的感受写在练习本上,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课文中一些词语: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不可估量

  宏伟建筑   奇珍异宝   瑰宝   精华  灰烬

  五年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分校  张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经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圆明园的历史及作用,以及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奠定了同学们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如果这些材料让学生自己搜集效果会更好,基于学生现状我做了介绍。在欣赏圆明园昔日辉煌后,让同学们说一说此时此刻的感受。当同学们对圆明园、对祖国文化赞赏后引出:这个当时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却被侵略者洗劫一空并烧毁,让我们一起看看侵略者的恶行吧!学生由刚才的赞赏转到遗憾、痛恨。

  学生通过读课文深刻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后不等我说话,一个个就开始愤愤不平,借此机会我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这节课我设计的环节比较紧凑,随着课文内容理解了文章及作者的意图。我认为这类文章教师的讲解及相关历史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搭建一个平台。在学生交流中,我及时对同学们的回答作出评价并对那些“好战分子”要采取的以牙还牙的报复手段进行了批评和教育通过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思想倾向加以指导。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损失、皇家园林、组成、一般、象征、苏州、诗情画意、宏伟、唐代、凡是、统统、销毁、侵略、奉命”等词语。

  2、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4、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具匠心。

  3、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准备:结合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经过剪辑的火烧圆明园园的视频录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整体感知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去看看。

  多媒体课件出示: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曾经是一座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圆之圆”。 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写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园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它是怎样毁灭的?是谁?为什么要毁灭它?)

  我们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来一起寻求答案。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

  2、指名认读生字词。

  多媒体课件展示每个生字的读音、笔顺、部首、组词等内容。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学生的读音。

  4、同学们,大家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再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想想文中主要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

  5、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二至四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昔日的辉煌,第五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残遭毁灭的经过。

  三 、学习课文,小组交流:

  1、默读课文,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不懂的地方也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感悟。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理解“不可估量”。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第一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分几段写的?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为什么这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学习了第二段我们就知道了。

  二、学习第二段。

  1.让我们走进圆明园,感受一下这“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

  ⑴、学习第二自然段,谁愿意把这一段读一读?

  请其它同学们边听边画出圆明园的位置以及由哪几部分组成?

  (课件展示图片: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因此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规模宏大。)

  ⑵、另外还有许多小园,这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

  (课件动画演示:众星拱月、 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体会圆明园布局的巧妙。)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规模这么宏大布局这么巧妙的圆明园里面有些什么景观呢?)

  ①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

  ②指导学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的名称,结合修饰语,想象当时的景观。有……也有……、有……也有……、……

  ③这些景观可以分为几类呢?(现实与幻想、民族与西洋,风格各异)

  (课件展示20处圆明园景观的名称,大家一边想象一边读。圆明园中知名的景观共有145处,著名的有40处。)

  ④你能感受到圆明园中的景观有什么特点吗?(多)如果用“有……还有……”写出来那要用多少个“有”字?如果要你去玩一玩,那要多少天?

  ⑤你们想去看看吗?

  (课件视频展示课文中介绍的圆明园景观。)

  ⑥漫步在这样的园内有怎样的感受?(“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一句话中用“有如”、“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和作者由衷地赞叹。)

  ⑦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自己的祖国拥有这样一个宏伟的建筑而感到怎样?(用赞叹、自豪、骄傲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读)

  ⑧组织学生讨论。在课文中找出一句对圆明园景观赞叹的句子。

  这瑰宝、精华象征着什么?(它象征的是祖国灿烂的文化。)

  ⑨练习背诵这一自然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圆明园中除了宏伟的建筑还有什么呢?(理解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总分总的写法)

  找一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作“奇珍异宝”。因此,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课件出示: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如果按年代的顺序将这些文物摆放在一起,那它们就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文化史,它同样象征着祖国灿烂的文化。

  指导学生朗读,练习背诵。

  4、小结第二段

  这一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布局巧妙,建筑宏伟,收藏珍贵,它们都象征着祖国灿烂的文化。)

  你认为这一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灿烂文化的热爱。)

  三、学习第三段。

  然而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再也看不到了。

  1.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在文中找出三个字来概括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掠”、“毁”、“烧”这三个字概括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指导学生具体分析侵略者的暴行。

  (“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这句中的“凡是”和“统统”二词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一点儿也不留下。而且“拿不动的”也不放过,还用车拉,牲口搬运。

  还有“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任意”一词突出表现了侵略者的残暴行为,想怎样破坏就怎样破坏。

  “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烧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一片灰烬。)

  同学们,我们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强盗烧毁了。

  2、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片。

  我们的感受怎样?(仇恨、愤怒。)请同学们带着仇恨、愤怒的情感去读吧!我们没有了什么?(没有了……也没有了……)

  请再读第一段,进一步体会圆明园的毁灭在中外文化史上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3、组织同学讨论:侵略者为什么能如此为非作歹?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落后就要挨打。

  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该怎么办?(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四、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惨遭侵略者毁灭的经过,揭露了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疯狂掠夺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叙述的呢?请同学完整地朗读一遍课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围绕中心着重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二是侵略者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这两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都能激起人们热爱祖国和仇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

  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布局的巧妙

  昔日的辉煌:  建筑的宏伟     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损失不可估量        收藏的珍贵

  毁灭的经过:掠、毁、烧        对侵略者的仇恨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5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学习时注意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一、我能写出下列汉语拼音的汉字朋友

  gū  liàng   sǔn  shī   diàn  táng   huī  jìn    hóng wěi    jǔ   shì     wén  míng   líng    lóng     tì      tòu    tíng    tái     lóu     gé   tiān   nán     hǎi     běi 

  二、我能做出正确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上“√”,错误的画上“×”)

  1、“损”:左右结构,部首是“扌”,音序是“s”。( )

  2、“宏”:半包围结构,部首是“_”,音序是“h”。( )

  3、“举”:独体字,没有部首。( )

  4、“销”:部首是“金”,除部首外要查“7”画。( )

  三、我能写出下列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宏伟___(   )  珍贵___(   )  估量___(   )

  仿照___(   )  瑰宝___(   )  环绕___(   )

  反义词:

  损失___(   )  建设___(   )  精华___(   )

  热闹___(   )  宏伟___(   )

  四、我能按提示填空

  1、圆明园____建筑宏伟,____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

  的____,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____,各种____。所以,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

  2、课文通过写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_____的热

  爱和对______的仇恨。围绕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______,二是_______。这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激起了人们热

  爱祖国和仇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五、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圆明园

  北京的西北郊,有一片废墟,在那里,原来有一座古典园林──圆明园。

  圆明园方圆连绵20里,园中有庄严宏伟的殿堂 也有玲珑精巧的亭台楼阁 曲径长廊 还有 颐和园 昆明湖 北海 长廊 白塔 无数个风景点 真算得上是步移景异 幽雅迷人 园中收藏有不计其的珍贵历史文物 各朝代的名人字画 金银祭祀礼器       珍珠宝 应有尽有 它是闻名中外的艺术馆和博物馆 

  1860年,英法侵略者不满足他们入侵中国后所得的利益,再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清朝皇帝带领贵族大臣逃到热河一带避难去了。侵略者来去无阻,直闯到了圆明园。从10月6日开始,他们打开园中的仓库,将各种绫罗绸锻,金银翡翠抢走。法军司令孟托指着各种古董珍宝,无耻宣称这些东西全归他所有;有个叫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金花盆,盆中有一株约30厘米的黄金树,树上挂着红玉做核的蓝宝石果子,加上其它珍宝,共装了七大筐,他统统占为已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高2米的金塔和其它宝物,找了七个士兵,替他运回兵营──园内的宝贝能拿的都被抢走。不能搬走的都被炮车碾碎。这样野蛮的掠过,整整进行了一个星期!为了掩盖他们的强盗行径,10月18日,丧心病狂的侵略者3500人在园中到处放火。大火一连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就这样成了一片废墟。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的屈辱史:政府无能,国家弱小,就要被人欺负。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要发奋图强,振兴中国,决不让圆明园的历史在中国重演。

  1、给短问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2、下面这段话是原问的一部分,应作为第(  )自然段。

  可是,我国千万劳动人民精心创造的这座建筑精华,却“被欧洲文明者”彻底焚毁了。

  3、联系短文,解释词语:

  废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掩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欺辱──(   )  振奋──(   )  绵延──(   )

  5、将“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文章内容填空: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的屈辱史是:_______________

  _____。只有_________才不会让圆明园的历史在我国重演。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及其带来的损失,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写作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难点、关键】

  通过学习,想象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学生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

  同学们,有谁去过圆明园吗?老师布置大家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你们向大家作个介绍。

  板书:

  圆明园

  1、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师出示有关圆明园风光图:

  (出示多媒体课件。)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圆明园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刚才,老师听到大家不住地发出了赞叹声,是啊,圆明园这么美丽,真不愧称之为“万园之园”!

  可是有一天,却有人将它毁于一旦,使它成为了一片废墟!

  (充满。)

  介绍完后,将题目补充完整。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如:圆明园毁灭以前是什么样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的?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你又产生哪些新问题?

  2、教师引导,提炼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⑴ 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⑵ 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从哪可以看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⑶ 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是怎样的?

  ⑷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⑸ 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选择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2、独立阅读后,再将自己的意见拿到学习小组进行交流,研究,讨论,最后得出小组同学的共同意见。

  3、全班交流,各小组将自己的意见拿到班级进行交流,互补互学。

  (学生汇报时,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课文内容。)

  四、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五、实践活动

  1、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到网上发表。

  (网址:圆明园遗址公园)

  2、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如:看书、上网等),了解我国的、本省市的历史名胜古迹被保护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全班交流,并做保护历史名胜古迹的宣传员。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7

  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3课《圆明园的毁灭》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请你们再读一遍,这回结合你对课题的理解,你试着带着情感来读。谁能说说你是带着什么情感来读的?(生汇报)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谁能结合你课前所搜集的资料来谈一谈。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过渡:课文中对圆明园的毁灭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第一段话?(板书:不可估量)

  2、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怎样的损失?

  3、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是巨大的。

  4、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5、为什么说这种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呢?

  6、我们首先来看看课文中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圆明园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2----4自然段。

  7、学生汇报:板书:布局、建筑、收藏

  8、请大家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三段,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一会儿跟大家谈谈。

  9、汇报。(布局独特、风景优美、收藏珍贵)

  10、就让我们把对圆明园的热爱、赞叹之情读出来。你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布局

  1、学生读。

  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解决举世闻名、众星拱月)

  学生提到众星拱月时:那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词的呢?(学生说)那众星拱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你们看,这里的月指的是,星指的是,这就是众星拱月,这要是从高空往下看,多美呀!到了晚上,灯火通明的时候,这种独特的布局就显得更加迷人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这种美感读出来。

  第三自然段------建筑

  2、学生读。

  (出示第一句话)同学们看这句话,老师请两名同学读读这句话,看谁读得好?

  你们说说谁读得好?为什么?(金碧辉煌------重读。玲珑剔通------轻读。买卖街-------语调上扬。山乡村野------轻、慢。)

  3、我们男女生合作来读一读,好不好?男生读殿堂、买卖街,女生读亭台楼阁、山乡村野。

  4、课文还提到了园内有很多的景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景点?(出示课件)

  谁能根据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点?

  5、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引读)

  读到武陵春色时,还有?还有没有景点了?(有)你从哪看出来的?(说明园中的景物还有很多。)

  6、据资料介绍,圆明园的景点一共有140多处。老师也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给同学们看一下。

  方壶胜境:它是乾隆初年建造的大型宫殿群组之一,整体布局非常对称,全部覆盖着琉璃瓦,他代表着圆明园的主体风格,给人以端庄华贵的感觉。

  杏花春馆:这里面有杏花村等小建筑,乾隆皇帝时增建了春雨轩,清朝的皇帝常常在此观雨。这个景点是根据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建造的。

  圆明园内的景点真是数不胜数,风格各异,流连其间有如漫游仙境一般,谁来读读最后一句话。

  你觉得他把你们带进仙境了吗?

  指导:同学们,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是人们的感受,读的时候,如果你能把幻想这个词读得轻一点,再把境界这个词放慢速度来读,那你就真的把自己置身在仙境里了。练读------女生读------全班读。

  第四自然段------收藏

  1、学生读。

  还有比他读得更好的吗?(最、上自、下至、历代、各种、奇珍异宝、最)

  说说你觉得自己哪读得好?

  2、这段话告诉我们圆明园内有很多收藏,老师找到了圆明园的一些奇珍异宝。你们看,这是仅仅收藏在法国的圆明园的珍宝,这是鎏金编钟,在法国有一对。这是青铜鎏金塔,它是一个高约2米的巨大佛塔,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可以说是价值连城。在英国、美国等国家也还有许多当年被他们抢去的圆明园的珍宝。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宝,我们期待着他们能早日回归祖国。

  三、通过刚才的朗读,使我们大家再一次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然而,就这样一座拥有无数珍宝的园林却被毁灭了,我们感到无比痛惜,就让我们怀着这种情感再来读读第一段话。

  学习第五自然段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是英法联军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

  2、请大家默读第五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画出来。一会儿跟大家谈谈你的体会。(一个人可以汇报几个词语。)

  3、汇报:板书:掠、毁、烧

  4、大家对这些词语体会得很好,我们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要读出侵略者的野蛮,表达出我们对他们的痛恨!你想读哪句就读哪句。

  5、面对这些野蛮的强盗,昏庸的皇帝只管弃园逃跑,任凭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烈火中化为灰烬。让我们再来目睹当年这悲惨的一幕。

  6、(放录像)

  7、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8、就让我们带着这种仇恨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9、今天(出示图片),当我们来到圆明园的遗址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数不清的汉白玉石柱,横七竖八的躺在那里,它没有声音,但谁都能听到他在愤怒地仰天长叹!

  10、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的痛惜再来读读第一段话。

  课堂延伸

  同学们,圆明园毁灭让你懂得了什么?

  是的,落后就要挨打,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过无数次这样屈辱的事实,但是,我们华夏儿女是不甘心永远落后,永远挨打的。今天的中国正在日益强大。你能用事实说明我们的国家正在强大起来吗?

  (学生举例汇报)

  大家谈得很好。

  结语:同学们,圆明园的毁灭已经成为历史,我们这一代人决不会让这悲惨的历史重演,牢记这国耻,振兴我中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附:板书

  23、圆明园的毁灭

  布局

  不可估量

  建筑

  掠、毁、烧

  收藏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文字与图片了解屈辱的过去,激发爱国热情。

  以读激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敌人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了解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比较小,接触的课外知识也比较少,他们对于本课当中的圆明园基本没有概念,这样加深了本文教学的难度。本课当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让他们认识到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及被毁的这一屈辱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流程】

  一、以图激趣

  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播放幻灯片图片)

  美吗?这就是圆明园。(板书)

  〖以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

  打开课文,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圆明园是。

  三、美景欣赏

  1、问题引入:为什么会给圆明园如此高的评价?

  圆明园的布局之巧。(第二自然段)

  明确:三园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学生画出布局图众星拱月

  园内景观和园内建筑。(第三自然段)

  明确:金碧辉煌殿堂,玲珑剔透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

  仿照名胜古迹建造

  根据古代诗情画意建造

  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观

  把这些美景给读出来,体会流连其中的幻想境界。

  ⑴老师读,学生闭上眼睛感受

  ⑵女生读,边读边展示美景图片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我们能够看到的圆明园是多么的美丽与繁荣,具有梦幻中的美。

  再次欣赏图片。

  3、全班齐读感受圆明园的`经典美。

  四、以读激情

  1、同学们,如此令人神往的圆明园却被毁灭,化成了灰烬,罪魁祸首是谁?--------英法联军

  (观看多媒体视频)…

  老师能够看到你们脸上写着复杂的表情,把你们的感情读出来。

  2、此刻你体会到了什么?(男生读)

  一场大火在短短时间里烧毁的是什么东西?

  (回到第三自然段)

  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还没有了…

  3、再齐读本段,感受愤怒之情。

  五、情感升华

  1、这样一座皇家园林被毁灭并化为灰烬,这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回到第一自然段)

  2、面对废墟你想到了什么?

  六、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面对圆明园的废墟你想说些什么?(小作文)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9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的《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精彩片断赏析 

  高唱生命的同一首歌

  (二)

  【缘由聚焦】

  常

  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同一首歌》,众多明星闪亮登场,用自已喜欢的方式,个性化地倾诉着自已由衷的情愫。《同一首歌》透过电视屏幕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国人为之深深眷注和感动,成为了每个炎黄子孙期盼和敬仰的生命之歌。如此精彩而富有人文情怀的舞台,每走进一个地方,都会激荡着本地的人情和文化,激励着本地人们的热情和奉献精神,进而激发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元素。序曲中的精彩有目共睹,过程中的情绪感同身受。然而,更令我值得深思的是节目最后由名歌星唱响的《同一首歌》,迥然各异的歌手敞亮不同的歌喉,展示不同的舞姿,怀揣不同的心境,但演绎着相同的旋律,抒发着相同的情感,传递着相同的呼唤……由此想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也是在唱着“同一首歌”吗?——不一样的教师、不一样的设计、不一样的交往(对话),留给我们的是一样的震撼人心的语文本体价值追求和精神享受。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王崧舟分别在不同的时期上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细细品读他们的课堂实录,细细盘点他们的课堂精彩,好似在品尝各具风味的美食大餐,汲取各种不同的营养。今天我想把他们相同教学内容(2——4自然段)的精彩片断记录下来,用这“同一首歌”以飨同行。 

  窦桂梅:在超越中丰富生命

  师: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才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结合课文二、三、四自然段去看一看。

  生:读了二—四自然段,我体会到圆明园当时辉煌的景象。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教师表扬该生汇报时会用连接词表达,并板书“有……也有……)

  生: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板书“有……也有……还有……)

  生: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不仅有……还有……)

  生: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特别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及时表扬该同学会用“上自……下至”,“不但……还”介绍)

  师:从先秦到清朝大约有多少的时间?

  生:我估计怎么也得有2000多年吧。

  师:你很会说话,“2000多年”的“多”就要多出好几百年,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2400年左右的时间。同学们,就应该这样,当你对所估计的时间拿不准的时候,就用上“左右”、“多一点”等一类词,这样可以使你的语言更准确。

  生:2000多年的时间啊,想想这里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学生交流搜集的材料)

  师:有谁查过资料,知道圆明园面积有多大吗?

  生:好像5200多亩;应该是500多公顷吧。

  师:据老师了解占地面积有458。9公顷。一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大家会算,那么我们就来估算一下,我们的教室大约120平方米,看看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这么大的教室?

  生:(学生七嘴八舌猜测)起码有800个,我看得有9000个这么大的面积呢。

  师:是的,圆明园的面积相当于1万多个这么大的教室(学生发出感慨),可见圆明园有多大。你想,这么大的面积由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怎样的景观。

  师:圆明园里所拥有的珠宝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

  生: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学生依次说出)

  生:所以我们说“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让全体学生读这句话)

  师:那好,请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让我们感到通过你的介绍,它的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指导学生用介绍的语气来读,教师适时示范。学生读出各自的“真是奇迹,很自豪,骄傲”语气,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好啊,那让我们再走进去欣赏。

  生:圆明园中有“观澜堂”、有“君子轩”,还有“关帝庙”。不仅有“映水兰香”,还有“南屏晚钟”。

  师:下面我们只选20处景观,请大家读一读:正大光明、天然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蓬岛瑶台、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师:同学们想一想,光读这20景就这么长时间,如果一景一景参观得需要多少天啊!

  师:下面,我们就到三处风景名胜参观参观。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出示“蓬莱瑶台”、“雷峰夕照”、“平湖秋月”三幅图画。

  生:“蓬莱瑶台”在云端里若隐若现,我住上去就成了神仙,真是人间仙境。

  生:“平湖秋月”在夜晚的灯火映衬下感觉很朦胧,住在那里一定会做美梦。

  生:“雷峰夕照”中的雷峰塔真高,直冲晚霞,真壮观啊。

  师: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一读。(略)

  师:难怪书中概括到——

  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现在,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和你陶醉在这恍若月宫的圆明园中。(朗读二—四段)

  师:面对人间奇迹,你心中一定升腾起一种情感,正如雨果形容的那样——“虽然是皇家园林,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所以,此刻在你心中,圆明园拥有的是什么?

  生:我想是结晶。(学生也有说智慧、创造等)

  生:是文化。(在互相讨论中,再经老师的引导,学生脱口而出)

  师:对,是文化!而且是不可估量的祖国文化!(回扣“不可估量”)请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以及天下所有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赏析】窦老师紧紧围绕“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才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一主题,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学习,通过对经典文本《圆明园的毁灭》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魅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超越教材)和相关的语文实践,如引入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补充圆明园20处景观并选三处说感受,还有雨果的文章,以及圆明园占地面积等相关历史资料,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在重视过程的生成中,真正实现主题意义的开放有效建构。纵观教学,其精妙之处在于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层次分明、立体丰满,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取,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这样的课堂,在对文本的解读中超越、整合,在整合中生发提炼,母语文化在课程资源的不断补充和融合中,渗透并丰盈学生的生命。

  同样的教学内容,王崧舟老师是怎么上的呢?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10

  一、根据所给的音节,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汉字。

  1、màn   烂(   )  (   )步  (  )延   缓(   )  散(    )    (   )游

  2、yuán   花(    )    队(    )  (   )圈   (    )旦   (   )盘     草(   )

  3、hóng  (    )水  (   )伟   鲜(   )   彩(   )   (   )扬  (    )图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    ) a、超过 b、优美的(景物、境界等)c、能够承担或承受

  2、举世闻名(    ) a、听见b、听见的事情,消息 c、有名望的

  3、武陵春色(    )a、情景,景象 b、种类 c、脸上表现出的神奇,神色

  三、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器物小巧,精致奇妙。         (           )

  2、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有名。      (           )

  3、比喻许多东西围绕一个中心。       (           )

  4、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            )

  5、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          )

  四、缩写句子。

  1、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圆明园在北京                 ,是一座                的皇家园林。它由           、                 和                  组成,所以也叫           。此外,还有许多                 ,分布在圆明园        、        、          三面,

  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3、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饱览着             ;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               的境界里。

  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          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                     ,           ,杭州的              、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            建造的,如            ,            。园中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文中所填的一组关联词造句。

  3、概括出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的三个主要特点。

  4、本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

  a、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我们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b、想告诉我们如果要重建圆明园,就要记住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样子。

  c、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就能更加吸引大家去了解圆明园,并要保护好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11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在设计上遵循“1+x”和“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1”确立为《圆明园的毁灭》,x确定为《两个强盗的故事》,选自雨果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篇文章与课文在资料和写法上都有相似之处;“一得”确立为铺垫这种写法。我在课前收集学生的问题,即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作者用很多笔墨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学定教,尝试课堂教学的改革。

  在教学中,我使用了两次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悟,组内交流,锻炼了学生的组织本事、表达本事和自学本事。我们小组学习是在刚刚起步阶段,许多学习方式和表达的方法还需要给孩子们多做指导,以待提高。

  具体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需要改善和提高。

  1、学生本事需要培养和提高。整节课学生反应不是太进取,课堂气氛比较沉重,学生的表达本事和自信心有待改善。

  2、我在备课时对预设准备不足,在做引导时,语言不够规范严谨。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12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并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认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一开始,我采用这样的激情导入“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又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他们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被化成一片灰烬。”采用这样激情的导入,是为了创设情境,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一开始就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迅速融入到课文内容中去。

  一、借助电影纪实片,结合书面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

  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有两大点,一是“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二是“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而144年前的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即使在当时也没有多少人亲眼见过。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它的辉煌,光靠书上优美的语言文字描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纪实片,生动再现当年的样子,使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辉煌到毁灭,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圆明园真的太美了,它美到极点,学生情至极点,为下文“被毁”架好至真至美的情感铺垫,我让学生想象圆明园被毁后废墟的场面,前后一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万园之园顷刻间化为一片灰烬的无奈,让学生在一种至恶至丑的情境中产生强烈震动,迅速投入到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体会强盗们的贪婪、疯狂,真正了解到“国弱被人欺”的历史原因,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发泄到极点。学生思想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心理上产生极大的不平衡,怒火中生,愤言不止。让我感动的是学生的发言,他们虽小,但他们已清醒地认识到“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认识到了他们这一代肩挑重担,必须发奋学习,保卫祖国,决不让列强再踏进国土一步,要让庄严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地飘扬。在同学们积极的发言中,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在这次教学中,我加强朗读,读中感悟。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学生的朗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的朗读训练,特别是加强重点段落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13个生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一、聊天导入(5)

  1、我们来聊聊天,就来聊一聊我们国家这几年发生的一些大喜事

  (奥运会成功举办、夺金数目多、神5、神六、神七)神七是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掌握出舱技术

  刚才我们就奥运、神七问天进行了交流,这些从一个侧面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盛

  导入:可以说,今天的中国让国人自豪,让世界惊叹。然而,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百多年的那个年代,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西方列强不断入侵我们中国,就在1860年,10月19日,在中国上空,烟云笼罩,那时正发生着一件让国人耻辱,让世界震惊的事情。孩子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2、出示题目《圆明园的毁灭》。

  二、学习2、3、4自然段,感受圆明园的美(15)

  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在开篇就在这一句话中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让我们感受到圆明园的毁灭给祖国乃至世界文化造成的巨大损失。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园林,让作者这样说呢?让我们走进昔日的圆明园,领略一番它的风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圆明园里都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一段描写,用上了好多连接词,说的时候尽量用上它们。)

  学生说一说

  (1)建筑宏伟。

  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板书“有……也有……”)

  ②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还有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板书“有……也有……还有……”)

  ③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不仅有……还有……”)

  (2)珍贵的历史文物。

  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感受时间之长、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

  出示:课件文物珍宝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四小节。

  (3)圆明园的结构及大。

  ① 圆明园占地约347公顷,有640个足球场那么大。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

  你想,这么大的面积上,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师:可想而之圆明园里所拥有的国宝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

  所拥有的国宝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的博馆、艺术馆)

  ②圆明园的景点就有40处,这40处景观也是“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下面我们只选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正大光明、天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蓬莱台、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

  下面,我们就到三处风景名胜参观参观。你可以选择一处说说感受:“蓬莱瑶台”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课件出示)

  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这段话看看雨果是怎样来称赞它的。

  (课件出示雨果的话)

  书中概括地说——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三、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15)

  1、然而(引读课文)1860年,10月6日——(齐读)

  2、哪一句话最能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指导朗读)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他们把这些东西统统拿走,真是很可惜!

  师:那是怎样的破坏?

  生:想怎么破坏就怎么破坏。

  师:想怎么破坏就怎么破坏。想摔——

  生:就摔!

  师:想砸——

  生:就砸!

  师:谁还想读读这句话?

  生: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再次齐读。

  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专权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 “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一场有计划的更大的暴行便随之开始。这一切都被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给毁灭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只剩一片灰烬!课件播放火烧圆明园

  师:这三天三夜烧掉了什么?

  3、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把黑板上的连接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

  四、拓展(5)

  同学们,英法联军,还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军舰不远万里驶入中国领海,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造枪弹屠杀中国人,然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又割地又赔款,这难道不值得每个中国人深思吗?我想,每一个中国人读了这篇课文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说说你想对这些强盗说什么?对中国人民说什么?对自己说什么?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14

  a卷 课堂教学跟踪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按提示填空(27分)

  1、这篇课文描写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______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

  的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______,对侵略者野蛮行

  经的______,从而激发我们不忘______,增强振兴中华的___

  ___和______。

  2、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来再现圆明

  园辉煌的过去。

  二、字词积累与运用(29分)

  1、我是小小播音员(看拼音,写词语):(9分)

  sǔn shī

  (  ) xiāo huǐ

  (  ) guī bǎo

  (  )  2、词语俱乐部(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不可( )量  举世( )名  金碧( )煌  玲( )剔透

  3、各就各位(选择关联词语填空):(12分)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但……还……   只有……才……

  ⑴ 圆明园中(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

  ⑵ (  )清朝政府腐败无能,(  )圆明园遭到了英法联军的践踏。

  ⑶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⑷ (  )我们的国家强大了,侵略者(  )不敢欺负我们。

  三、我是小翻译(读句子,体会带线词的意思):(10分)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悔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片段阅读(14分)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这两个自然段介绍圆明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6分)

  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的句子说明了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20分)

  课文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抓住了三大特点。请你描写一种物体,抓住其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卷 知识技能综合应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类文阅读(50分)

  天安门广场

  在首都北京城的正中,天安门前,有一大片开阔的广场,磅礴坦荡,这便是闻名中外的天安门广场。到过这里的人,谁会不深深地爱上她?

  我先向你介绍天安门广场的主要建筑:广场的北面就是那庄严,朴实的天安门城楼,城楼前有七座玉带形的金水桥、桥上饰有雕花石栏。金水桥前的两侧,矗立着一对浑圆挺拔,雕刻精美的华表。

  广场中央,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红旗象征着胜利,象征着光明,象征着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并亲自开动电钮,在这旗杆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广场的南面,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碑身镌刻着毛主席的题字和周总理题写的碑文。碑座四周十幅大型浮雕,正向人们诉说那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斗争精神和光荣历史。再往南,便是毛主席纪念堂。

  广场的东西两旁,是两座对称的大厦。西边的是人民大会堂,东边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两座建筑物,(   )有现代化的特色,(    )有民族化的风格。

  天安门广场经过一九五九年,一九七七年两次改造和建设,现在不仅是建筑物宏伟壮观,而且绿化也令人赞叹不已。

  你瞧,场内有草坪,花坛,红绿相映;两旁有立柳,云杉,元宝枫和广玉兰,疏密相间。你再瞧,长安街林荫大道上,一簇簇美丽的鲜花,一行行青葱的林木,显得那么欣欣向荣。

  (   )你站在广场中央,纵目四望,(   )会感到意气风发,心旷神怡,你也必定会深深地爱上这宏伟壮观,气度不凡的天安门广场。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0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9分)

  精美──(  ) 名闻中外──(    ) 赞叹不已──(    )

  3、在文中用“~~”画出一个反问句,用“──”画出一个排比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18分)

  4、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天安门广场的盛况,使读者对天安门广场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留下深刻的印象。同

  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

  感情,使读者受到了深刻的感染。(18分)

  二、强化阅读(50分)

  登汇波楼

  我来到了大明湖公园,一进东门,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高大建筑矗立在眼前。啊,这就是汇波楼!

  楼南侧上方中央横挂一块巨匾,“汇波楼”三个大字闪闪发光。房顶上的绿色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更加壮观。屋檐四角上各有龙狮鱼犬等动物的形象,姿态优美,栩栩如生。“汇波楼”大匾西侧,雕刻着冉冉升起的红日,旁边有一对翩翩起舞的仙鹤,仿佛要把这楼阁带入仙境。

  登上汇波楼向南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澄清如镜的湖面。和煦的阳光下,一阵风吹来,湖面漾起粼粼波纹,浮光跃金。各种游船,犹如一只只水鸟,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

  最壮观的百米喷泉,一百零三个喷头从不同的角度将水喷向天空,好象盛开的一朵朵美丽而奇特的“水晶花”。这朵花方圆百米,“花瓣”簇拥着“花蕊”,像是一串串珍珠挂在天空中。一阵风吹来,“水晶花”随风飘动,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绚丽无比。

  湖岸边,小岛上,一排排垂柳倒映水中;远处,千佛山,英雄山,座座山峰尽收眼底。站在汇波楼上,人仿佛在画卷中。

  1、写出登上汇波楼后的观察顺序。(16分)

  2、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12分)

  (  )态(  )完  ( )( )如生  ( )( )起舞

  (  )丽(  )比  ( )收眼( )  五( )十( )

  3、理解“站在汇波楼上,人仿佛在画卷中”。(1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 篇15

  师:同学们请举起你写字的手,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读“圆明园”。

  生:圆明园。

  师:再读。

  生:圆明园。

  师:再读.

  生:圆明园。

  师:一个完美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补写:的毁灭)再读课题。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再读。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再读。

  生:圆明园的毁灭。

  师:打开课文,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读了课文的开头,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了课文的开头,我知道圆明园被毁灭了。

  生:读了课文的开头,我知道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

  师:这里的“量”不读liàng,而是读liáng。

  生:不可估量。

  师:你把文章中的这句话读一下。

  生: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黑板上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师:作者在文章的一开头就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读了后心情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滋味?

  生:我感到很悲痛。

  生:我觉得很可惜。

  生:很伤心,很痛恨!

  师:痛恨?你痛恨谁啊?

  生:我痛恨英国和法国人,是他们烧毁了圆明园。

  师:能用“人”去称呼他们吗?

  生:不能。

  师:他们简直不是人,是禽兽,是强盗,是畜生!这样的悲痛,这样的伤心可以估量吗?

  生:不可估量!

  (教师在黑板上又板书:不可估量)

  师:那么读了课文最后一节,你又知道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了圆明园被大火被烧了,最后化为了灰烬。

  师:那是什么化为了灰烬?

  生:艺术瑰宝化为了灰烬。

  师:具体是什么艺术化为了灰烬?

  生:建筑艺术的精华。

  生:园林艺术的的瑰宝。

  师:还有什么化为了灰烬?

  生:还有圆明园里面的各种珍宝和文物化为了灰烬。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化为灰烬化为灰烬化为灰烬)

  师:是呀,这么好的皇家园林化为了灰烬,一起读最后一节。

  师:文章在“化为灰烬”四字处戛然而止,你们悲痛吗?

  生:悲痛。

  师:再读文章最后一句。

  生: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了灰烬。

  师:除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生:我知道了,英法两军把圆明园里的很多文物给运走了。

  师:这刚才有同学提到了,你觉得很重要想再说一遍是吗?(学生点头)

  生:我知道了那时候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很藐视,没把我们中国人放在眼里。

  师:关于圆明园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生:圆明园它是万园之园,里面有各种风景名胜,还有各种珍贵的文物。

  师:其实所有这些,课文中已经有一句话写出来了,是哪一句?

  生:圆明园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教师板书:举世闻名)

  师:谁知道举世闻名的意思?

  生: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师: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呢?

  生:圆明园凭珍贵的文物举世闻名。

  (师板书:珍贵文物)

  生:圆明园凭的各种风景举世闻名。

  (师板书:宏伟建筑)

  师:还凭什么举世闻名呢?

  生:还凭它的宏伟建筑,它一共有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里面还有各种国内外的著名建筑。

  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并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找到一个圈一个,不要漏下一个啊,漏下一个就是漏掉了一处著名的景点,漏掉了一个著名的园林啊!

  (学生读课文)

  师:课文里有几个“有”?

  生:一共有7个“有”。

  师:大家好好地把这7个有读一读,等一下看谁能一口气告诉大家圆明园中的7个有。

  生:圆明园中有~~~~~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圆明园中的7个有。

  (生齐读课文中的7个有)

  师:你们说圆明园中有几个有呢?仅仅只有7个吗?

  生:有无数个。

  师:大家再好好地读读课文,你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有”?

  生:我从课文的省略号中看出圆明园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建筑、景观。

  生:课文讲圆明园里有很多的殿堂,那里面一定还有很多的宝贝。

  生: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应该还有很多。

  生:我从“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看出圆明园例还有许多的美丽景观。

  师:来,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一起去看看这些诗情画意的“有”,这些奇珍异宝的“有”,这些宏伟建筑的“有”。

  (学生齐读这一节)

  师: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很多的风景。

  师:能不能具体点。

  生:我仿佛看到了平湖秋月。

  生:我仿佛看到了小桥流水。

  师:想看看这一个园林吗?(看图片)

  师:再一起读这句话“漫步园内,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幻境里。”

  师:多好的园林啊,可是这一切已经都不存在了,这一切早被那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少了。同学们,此时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生:我觉的很可惜,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去阻止他们呢?我们的军队呢?

  师:问的真好啊!是啊,当时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政府在哪里呢?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圆明园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圆明园它有多少大?

  生:圆明园它的遗志具体在什么地方,长大了我想去看一看。

  师:我手里有一份资料,是我从网上收集的,可能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问题。

  (发材料)

  师:快速读课文,然后说说短文什么地方震撼了你?

  (学生快速的默读材料)

  师:来告诉大家,文中什么地方震撼了你?

  生:圆明园中的生肖铜像震撼了我,那时就能做的那么好。

  师:这里面的那个数据吸引了你?

  生:在拍卖时的价格为9千多万元。

  师:是啊,这4个铜像还只是圆明园中珍宝的九牛一毛啊。继续说。

  生:圆明园的独一无二震撼了我,从园内的那些珍宝就可以知道圆明园是不可估量的。

  生:我被圆明园的建筑时间震撼了。

  师:是啊,圆明园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35年的建筑才成的呀!

  师:可是这么好的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烧了。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断,最后出示:这把火烧毁了)

  师: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把它写在纸上的任何一个空白地方,把它写到你的心上。

  (学生写自己的感受,理解)

  师:来,告诉大家,这把火烧毁了什么?

  生:这把火烧毁了我国的园林艺术的精华。

  生:这把火烧毁了我去游圆明园的梦想。

  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生:这把火烧毁了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人心中的天堂啊。

  生:这把火烧毁了中国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师:这把火可以烧毁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