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圣诞包裹 篇1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位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叙述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教学准备::《七子之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导入播放《七子之歌》,教师激情导入(一曲《七子之歌》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走进《奇怪的圣诞包裹》一文,感受一位华侨老人的拳拳爱国心。)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家明一家人给在异国他乡的叔公选择圣诞礼物的故事。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 学生汇报交流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指名汇报,教师小结,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 学生再读课文,写提纲笔记。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为什么说圣诞包裹“奇怪”?从奇怪的圣诞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讨论 感情朗读文中能体现叔公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的句子或段落,体会叔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拓展 朗读《乡愁》一诗,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爱。 板书设计
奇怪的圣诞包裹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位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叙述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教学准备:
《七子之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七子之歌》,教师激情导入(一曲《七子之歌》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走进《奇怪的圣诞包裹》一文,感受一位华侨老人的拳拳爱国心。)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家明一家人给在异国他乡的叔公选择圣诞礼物的故事。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
学生汇报交流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指名汇报,教师小结,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
学生再读课文,写提纲笔记。
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为什么说圣诞包裹“奇怪”?从奇怪的圣诞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讨论
感情朗读文中能体现叔公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的句子或段落,体会叔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拓展
朗读《乡愁》一诗,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爱。
奇怪的圣诞包裹 篇3
教学目标:
1. 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叙述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圣诞节吗?每年的圣诞节你是否会收到圣诞老人送给你的新年礼物呢?你最喜欢的圣诞礼物是什么?
有一位久居他乡的老爷爷,他最喜欢的圣诞礼物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交流,研讨、理解:
1. 教师:同学们,请用学过的方法快速阅读本文,读准字音,并思考几个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或不明白的问题,等会儿在班上提出来。(5分钟)
2. 课堂上学生提问,全班讨论回答。(教师可适当对学生提问的方向加以引导)
3. 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教师引语:同学们对本文的字词理解方面有什么困难的地方或者是你认为的重点词可提出来?
可能出现的被提问的字词有:执拗 仓皇 络绎不绝 瘫痪 蹂躏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 引导学生练习给课文分段,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
(1-2):写信给叔公寄圣诞礼物成了家明一家头痛的事。
(3-7):回忆了叔公眷恋祖国的两件事。一件是教家明说北京话,一件是站在落马洲山头向北眺望祖国。
(8-15):写全家人反复讨论不能决定给叔公寄什么礼物,最后决定要写信问问叔公。
(16-25):写爸爸妈妈按叔公回信的要求,给叔公寄去了一袋故乡的泥土、一点花种子。
(26-28):写收到叔公的回信,说是这几年来最合他心意的圣诞礼物。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1. 男女生分段朗读课文。
2. 小组内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圣诞包裹“奇怪”呢?从奇怪的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1. 指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2. 指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拓展学习
课后搜集有关圣诞节的习俗,与同学们交流。
奇怪的圣诞包裹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位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学习课文的叙述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三、教学准备: 余光中《乡愁》、马思聪《思乡曲》《我的中国心》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 联系生活:(板: 的圣诞包裹)孩子们,圣诞节快到了,如果让你选择,你想要一份什么样的圣诞礼物?
2、你们可真会选礼物,而有人却选择了一份奇怪的圣诞包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播放《思乡曲》)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旋律,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奇怪的圣诞包裹》,(板:奇怪)去解开他神秘的面纱。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交流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圣诞包裹是奇怪的?
2、 小组合作交流: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圣诞包裹之所以奇怪,是因为包裹中是一袋故乡的泥土和一些菊花种子。(板:泥土、菊花种子)
4、师:难怪家明和妹妹会哈哈大笑,圣诞节叔公什么都不要,就要泥土,还千里迢迢寄到美国去,泥土能值几个钱呀?孩子们,请问这泥土值钱吗?
5、交流“泥土”的意义:
a、在旁人的眼里,这泥土或许不值钱,可文章却说:这泥土能用金钱来衡量吗?(出示句子)这句话什么意思?请你把它改为陈述句。
b、在谁的眼里泥土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是无价的?是啊,在叔公眼里这泥土比什么都珍贵,请画出文中叔公珍爱泥土的句子读一读。
c、指读句子,体会感情。孩子们,有人说,一句话一颗心,,你从这句话中能感受到的是一颗怎样的心呢?(板书:浓浓的思乡情)
d、指导朗读:“虽然外面是火树银花……还有那浓郁芬芳的乡土情!”
e、是啊,故乡的土地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故乡的泥土是游子行禳里的珍藏,无数的游子道出了共同的心声。请看――
f、出示幻灯,拓展阅读。
g、导读上句。正是对家乡故土爱得深沉,叔公在来信中说:――
6、继续交流。读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叔公来信要家乡泥土的情愫了,而叔公要泥土干什么?(种中国菊花)美国的花种也很多,他为什么偏要种中国菊花呢?请找出文中写菊花的句子读一读,细细品位。
a、学生读画句子。“我得小心栽种……那傲霜枝的中国菊花呀!”
b、你喜欢菊花吗?为什么?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菊花的品格。再看看人们是怎么评价菊花的。(幻灯出示菊花资料)一起读读。
d、正是菊花有着"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所以受到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的青睐。(出示咏菊句)
e、而叔公对菊花更是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菊花的品格吸引了他,更重要的是,中国菊花是 的象征。
f、请再读读这句话,此时此刻,你又感受到了一颗怎样的心?
g、指导朗读上句。
h、配乐朗读叔公的信。是的,对一个思乡情深的海外华侨来说,泥土是他的根,菊花是他的梦,让我们再一次深情朗读叔公的信,去感悟他那份浓浓的乡情,去触摸他那颗拳拳的爱国心吧。
三、联系阅读,深切感悟
还有人说,一件事一片情。课文还有哪些事情也体现了叔公的这份思乡情结?
1、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体会。
a、教家明说北京话。
b、站在落马洲山头北望祖国。
3、这两件事是通过家明的回忆来叙述的,这种写作方法叫插叙。
4、教师讲述舅舅故事。
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结,不仅仅是叔公心头永远的痛,也是所有海外游子的抹不掉,挥不去,刻骨铭心的烙印。许多游子为此魂牵梦绕,创作了许多的诗词歌赋来表达心声。中国台湾的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的一首。
四、拓展阅读,体会感情
1、播放《乡愁》,欣赏阅读,体会游子思乡爱国之情。
2、而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所有游子的心声,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歌声中根据叔公的信,想象第二年,叔公一家将会是怎样过圣诞的?叔公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3、学生练笔。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圣诞节又到了,叔公
板书设计:
泥 土 浓浓的故乡情
奇怪的圣诞包裹
菊花种子 拳拳的爱国心
奇怪的圣诞包裹 篇5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叔公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 感受浓浓的爱国情。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奇怪的圣诞包裹”到底奇怪在哪?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叔公对故乡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播放《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深深的热爱,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走进《奇怪的圣诞包裹》一文,感受一位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句子,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 学生汇报交流
(1) 交流词语。
(2) 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 交流回报:按照“给叔公送礼物成了头痛的事-——回忆叔公眷恋祖国的事——全家讨论送什么——寄去奇怪的礼物——叔公的回信”这个过程记叙的。
写小标题:发愁——回忆——讨论——邮寄——读信
四、 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 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问题:
(1) 为什么说圣诞包裹“奇怪”?
(2) 从奇怪的圣诞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 能否换成“与众不同”?
2、 全班交流,边理解边有感情地朗读,并解决问题:
(1) 第17自然段:“故乡的泥土。”
(2) 第20自然段:“祖国的泥土。”
(3) 第24自然段:“内容价值——无价之宝;”“中国药材——令人奇怪。”
(4) 第27自然段:“最合我心意。”
3、 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能体现叔公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的句子或段落,体会叔公对祖国深深地眷恋。
五、 拓展阅读
师生朗读《乡愁》一诗,体会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爱。
板书设计:
叔公
奇怪的圣诞包裹 泥土和菊花种子
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拓展阅读的课文,学生不难理解课文内容,我就让学生自读,然后交流体会,重点体会叔公对故乡深深眷恋之情,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过本课生字中有些书面语,平时比较少见,我就给足了学生时间自学并交流。比如“蹂躏”“玄虚”学生不是很理解,我们就一起交流,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奇怪的圣诞包裹 篇6
一、拼音填汉字:
chóu chú jǔ sàng luò yì bù jué róu lìn shōu liǎn
( ) ( ) ( ) ( ) ( )
二、给下面字选择正确读音:
执 拗(niù miù) 斥 责(cì chì) 惭 愧(cán chán) 兴 奋(xīng xìng)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执 拗 —( ) 沮 丧 —( ) 诧 异 —(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远渡重洋 —( ) 络绎不绝 —( )
五、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在序号上画“√”:
1、纵横交错 (1)不对 (2)避开。使不碰上或不冲突 (3)杂乱 (4)互相交*
2、凑近 (1)拼凑 (2)接近 (3)碰,赶,趁
3、掠过 (1)掠夺 (2)轻轻擦过或拂过 (3)用棍子或鞭子打
4、俊俏 (1)动作灵活 (2)样子好看 (3)货物销路好
六、举行变换:
(1)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缩句
这些泥土能用金钱来衡量吗? 妈妈用胶带包裹好了泥土和一点花种。
七、按要求写出诗句:
1、描写春天的:
2、描写夏天的:
3、描写秋天的:
4、描写冬天的:
八、下列句子各用了那种修辞手法?请在括号里注明:
1、那片绿色的爬山虎,一个劲地向我们展示她的生命力。 ( )
2、我们能让困难吓倒吗?不,不能。 ( )
3、他住在巴掌大的房子里,居然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 )
4、这难道不是明摆着吗? ( )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九、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
摔 琴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出。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元。有一些听众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这高贵的乐(lè yuè)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他们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yōng yīng)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异常美妙的音乐,使听众如痴如醉……
一曲临终(zhōng zhēng),语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身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力一击,那珍贵的乐器顿时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破的,并不是五千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场,那和刚才差(chā chà chāi)不多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读一读,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引起大家的注意。( )
(2)形容专注入迷,陶醉的样子。( )
(3)富于技巧性的表演艺术或手艺。( )
3、从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 )——( ) ( )——( )
4、从短文中找出音乐会前后观众的表情变化的词语。
( )→( )→( )→( )→( )
5、理解句子,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里。
“音乐家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清楚。”音乐家之所以要这么做,是要告诉人们( )。
a、他不喜欢用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演奏。
b、演奏者的技艺是决定演奏效果的关键。
奇怪的圣诞包裹 篇7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叙述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圣诞节吗?每年的圣诞节你是否会收到圣诞老人送给你的新年礼物呢?你最喜欢的圣诞礼物是什么?
有一位久居他乡的老爷爷,他最喜欢的圣诞礼物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交流,研讨、理解:
1、教师:同学们,请用学过的方法快速阅读本文,读准字音,并思考几个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或不明白的问题,等会儿在班上提出来。(5分钟)
2、课堂上学生提问,全班讨论回答。(教师可适当对学生提问的方向加以引导)
3、引导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教师引语:同学们对本文的字词理解方面有什么困难的地方或者是你认为的重点词可提出来?
可能出现的被提问的字词有:执拗 仓皇 络绎不绝 瘫痪 蹂躏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引导学生练习给课文分段,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
(1-2):写给叔公寄圣诞礼物成了家明一家头痛的事。
(3-7):回忆了叔公眷恋祖国的两件事。一件是教家明说北京话,一件是站在落马洲山头向北眺望祖国。
(8-15):写全家人反复讨论不能决定给叔公寄什么礼物,最后决定要写信问问叔公。
(16-25):写爸爸妈妈按叔公回信的要求,给叔公寄去了一袋故乡的泥土、一点花种子。
(26-28):写收到叔公的回信,说是这几年来最合他心意的圣诞礼物。
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1、男女生分段朗读课文。
2、小组内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圣诞包裹“奇怪”呢?从奇怪的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1、指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奇怪的圣诞包裹 篇8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叔公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 感受浓浓的爱国情。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奇怪的圣诞包裹”到底奇怪在哪?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叔公对故乡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播放《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深深的热爱,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走进《奇怪的圣诞包裹》一文,感受一位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句子,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 学生汇报交流
(1) 交流词语。
(2) 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 交流回报:按照“给叔公送礼物成了头痛的事-——回忆叔公眷恋祖国的事——全家讨论送什么——寄去奇怪的礼物——叔公的回信”这个过程记叙的。
写小标题:发愁——回忆——讨论——邮寄——读信
四、 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 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问题:
(1) 为什么说圣诞包裹“奇怪”?
(2) 从奇怪的圣诞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 能否换成“与众不同”?
2、 全班交流,边理解边有感情地朗读,并解决问题:
(1) 第17自然段:“故乡的泥土。”
(2) 第20自然段:“祖国的泥土。”
(3) 第24自然段:“内容价值——无价之宝;”“中国药材——令人奇怪。”
(4) 第27自然段:“最合我心意。”
3、 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能体现叔公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的句子或段落,体会叔公对祖国深深地眷恋。
五、 拓展阅读
师生朗读《乡愁》一诗,体会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爱。
板书设计:
叔公
奇怪的圣诞包裹 泥土和菊花种子
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课后反思:
这是一篇拓展阅读的课文,学生不难理解课文内容,我就让学生自读,然后交流体会,重点体会叔公对故乡深深眷恋之情,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过本课生字中有些书面语,平时比较少见,我就给足了学生时间自学并交流。比如“蹂躏”“玄虚”学生不是很理解,我们就一起交流,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奇怪的圣诞包裹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位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叙述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体会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教学准备:《七子之歌》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七子之歌》,教师激情导入(一曲《七子之歌》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走进《奇怪的圣诞包裹》一文,感受一位华侨老人的拳拳爱国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家明一家人给在异国他乡的叔公选择圣诞礼物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再读课文,写提纲笔记。
2、指名汇报,教师小结,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叙述的顺序。
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生自读课文,讨论:为什么说圣诞包裹“奇怪”?从奇怪的圣诞包裹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感情朗读文中能体现叔公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的句子或段落,体会叔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五、拓展
教师朗读《乡愁》一诗,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爱。
奇怪的圣诞包裹 篇10
才踏入10月,家明的爸爸就问道:“今年该寄什么包裹给叔公做圣诞礼物呢?”
大家都没做声。去年寄去人参、鹿茸,叔公回信说他身体虚,受不了这些补品。前年寄去一些绒料子,是家明妈妈到百货公司买回来的,却没有留意绒料的边绣着“日本制造”的字样。寄去后,叔公回信斥责道:“我青年时受够日本人的苦头了,怎么千样不寄,寄些日本货给我!”他老人家执拗的性子,叫家明的爸爸和妈妈读信后沮丧得很。经过两年的吃力不讨好,这一年寄圣诞礼物给叔公,却成了家明一家头痛的事。
家明的叔公五年没有回来了。家明还记得他六岁那年,叔公从美国洛杉矶回香港来,每次出外游玩,总带着他。叔公虽然年纪颇大了,但说话很有趣,他说得一口流畅的北京话,他教家明说:“不要说‘食饭未’,学讲‘吃饭了没有’嘛!”家明学着,却总是说成了“食饭了煤油”,引得叔公哈哈大笑。
家明最记得叔公带他乘车到落马洲。叔公站在山头,远远向北眺望了好半天。家明问:“叔公你望些什么?”叔公说:“唉,我遥望我们的祖国。几十年前,日本鬼子打来了,我从北平逃到上海,后来上海也沦陷了,我逃到租界去,后来才远渡重洋,仓皇逃离故国呀!”
家明年纪还小,他听得一半懂,一半不懂。便天真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国走走呀!”叔公摇摇头叹一口气,说:“唉,如果我把心一横,决定不返洛杉矶,我会回去的。可谁叫我的儿孙统统在美国?你们这一辈小东西呀,是不会明白老一辈想念祖国之苦的。”
那时候美国跟中国还没有建交,踏过了深圳桥,就不能回美国了,但家明那时只有六岁,他怎么懂?他自然更不懂叔公怀乡的愁绪了。
那年叔公回洛杉矶后,就得了病,后来病愈了,却下肢变得瘫痪,出入要坐轮椅,这样,五年多没有再来香港了,自然,也再没有教家明学讲北京话,更没有带家明到落马洲山头北望了。
爸爸说:“近年来回国旅行的美国华侨络绎不绝,叔公应该是头一个踏上旅程的。唉,多可惜,他的腿瘫痪了,好像天公总叫他还不了心愿。”
家明听了爸爸的话,忽然大叫:“有了!我们可以寄些内地的风景照片给他老人家做圣诞礼物的!”
爸爸说:“国内风光的书籍他堆得一房!以前他从这里订阅有关内地风光的画报,现在,他还可以直接向北京订啦!”
妈妈说:“寄些中国土特产给他吧。”
爸爸说:“中国已经有货船到美国啦,中国货积满唐人街,寄这些去只会白费劲!”
妹妹天真地说:“我们不用想了,写信去问问叔公喜欢什么,就给他送什么就行啦!”
家明和妈妈都笑了。爸爸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妹妹说得对!现在才10月,赶快寄封航空信问问他老人家,只要他早回信,总来得及寄空邮包裹的。”
这样,爸爸就立即动笔了。
真猜不到这样快,三个星期后,叔公的回信来了:
“谢谢你们的心意,我老了,对吃的用的都没有兴趣。只是最近忽然想栽一盆中国菊,你们若有闲,不如寄一袋故乡的泥土给我吧!”
爸爸给大家念了这封信,妈妈听得呆住了,家明和妹妹却哈哈大笑,家明说:“叔公是老天真啦,跟妹妹一样爱玩泥沙,而且美国泥沙不玩,偏要玩中国泥沙。”
爸爸却严肃地说:“孩子,你们不懂叔公怀念故土的感情的!”
妈妈说:“叔公这封信,叫我想起音乐家肖邦的故事,他青年时国家被俄罗斯蹂躏,他离开自己的祖国波兰,什么珍贵的东西都没有带,只带了一瓶祖国的泥土!”
听妈妈这样说,家明敛起笑容,倒觉得有点惭愧,他在这里长大,他实在不懂得什么叫山河故土。
家明的爸爸居然向公司请了三天假,从香港到广东中山,为的是叔公的一袋泥土。
泥上带回来了,还带了一些名菊的花种。
妈妈用胶袋把泥土和一点花种包裹好了,还缝制了一个大小适度的布袋。爸爸从邮局拿回来寄包裹要填写的表格,其中一项是要填写包裹的内容价值。这叫爸爸踌躇了,照直写“泥土”吗?“价值”又是多少钱呢?这些泥土能用金钱来衡量吗?美国的海关人员看见有人空邮一包泥土来做圣诞节礼物,一定怀疑是弄什么玄虚呢!苦想了半天,爸爸说:“为了别使美国人诧异和怀疑,不得不说一个谎话,就填写是‘中国药材’吧。美国人不懂得中国药材,以为真是什么名贵药材呢!”
这包泥土终于空邮寄去了。
圣诞节前一天,就收到叔公的来信。平安夜的晚上,为求“平安”,家明一家都没有外出。晚饭后,大家围着爸爸,听爸爸读叔公的来信:“……虽然外面是火树银花,外国人在忙着迎接他们的节日,而我这老人,却颤抖着双手,捧着你们寄来的乡土,还有那浓郁芬芳的乡土情!几年来的圣诞礼物,这一年最合我心意了。我得小心栽种一盆菊,用的是地道乡土,还有那地道花种,希望来年今日,我们一家不再赏圣诞花,我要教我的孩子和孙儿赏赏我们的菊花,那傲霜枝的中国菊花呀!侄儿,你也得好好教导你的儿女,勿忘我们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儿女!”
爸爸读完信,全屋寂然,连妹妹也仿佛懂事了。外面传来圣诞歌声,爸爸却选了一片新买的民间音乐唱碟来放,一屋响起了《赛龙夺锦》那兴奋的鼓钹。
关键词句
列举:叔公说:“唉,我遥望我们的祖国。几十年前,日本鬼子打来了,我从北平逃到上海,后来上海也沦陷了,我逃到租界去,后来才远渡重洋,仓皇逃离故国呀!”。
理由:老人家对离开祖国非常的悲伤。
列举:“唉,如果我把心一横,决定不返洛杉矶,我会回去的。可谁叫我的儿孙统统在美国?你们这一辈小东西呀,是不会明白老一辈想念祖国之苦的。”
理由:深深的思念着祖国。
列举:爸爸说:“国内风光的书籍他堆得一房!以前他从这里订阅有关内地风光的画报,现在,他还可以直接向北京订啦!”。
理由:从侧面反映了老人家那深深的思乡之情。
列举:“谢谢你们的心意,我老了,对吃的用的都没有兴趣。只是最近忽然想栽一盆中国菊,你们若有闲,不如寄一袋故乡的泥土给我吧!”
理由:一袋泥土饱含着老人家对祖国的眷恋。
关键段篇
列举:第4、5节
理由:眺望祖国,思念故乡。
列举:第27节
理由:一封简单的家信却反映出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爱。
奇怪的圣诞包裹 篇1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位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学习课文的叙述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三、教学准备: 余光中《乡愁》、马思聪《思乡曲》《我的中国心》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板书: 的圣诞包裹)孩子们,圣诞节快到了,如果让你选择,你想要一份什么样的圣诞礼物?
2.你们可真会选礼物,而有人却选择了一份奇怪的圣诞包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播放《思乡曲》)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旋律,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奇怪的圣诞包裹》,(板:奇怪)去解开他神秘的面纱。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交流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圣诞包裹是奇怪的?
2.小组合作交流: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圣诞包裹之所以奇怪,是因为包裹中是一袋故乡的泥土和一些菊花种子。(板:泥土、菊花种子)
4.师:难怪家明和妹妹会哈哈大笑,圣诞节叔公什么都不要,就要泥土,还千里迢迢寄到美国去,泥土能值几个钱呀?孩子们,请问这泥土值钱吗?
5.交流“泥土”的意义:
A.在旁人的眼里,这泥土或许不值钱,可文章却说:这泥土能用金钱来衡量吗?(出示句子)这句话什么意思?请你把它改为陈述句。
B.在谁的眼里泥土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是无价的?是啊,在叔公眼里这泥土比什么都珍贵,请画出文中叔公珍爱泥土的句子读一读。
C.指读句子,体会感情。孩子们,有人说,一句话一颗心,你从这句话中能感受到的是一颗怎样的心呢?(板书:浓浓的思乡情)
D.指导朗读:“虽然外面是火树银花……还有那浓郁芬芳的乡土情!”
E.是啊,故乡的土地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故乡的泥土是游子行禳里的珍藏,无数的游子道出了共同的心声。请看――
F.出示幻灯,拓展阅读。
G.导读上句。正是对家乡故土爱得深沉,叔公在来信中说:――
6.继续交流。读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叔公来信要家乡泥土的情愫了,而叔公要泥土干什么?(种中国菊花)美国的花种也很多,他为什么偏要种中国菊花呢?请找出文中写菊花的句子读一读,细细品味。
A.学生读画句子。“我得小心栽种……那傲霜枝的中国菊花呀!”
B.你喜欢菊花吗?为什么?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菊花的品格。再看看人们是怎么评价菊花的。(幻灯出示菊花资料)一起读读。
D.正是菊花有着"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所以受到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的青睐。(出示咏菊句)
E.而叔公对菊花更是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菊花的品格吸引了他,更重要的是,中国菊花是 的象征。
F.请再读读这句话,此时此刻,你又感受到了一颗怎样的心?
G.指导朗读上句。
H.配乐朗读叔公的信。是的,对一个思乡情深的海外华侨来说,泥土是他的根,菊花是他的梦,让我们再一次深情朗读叔公的信,去感悟他那份浓浓的乡情,去触摸他那颗拳拳的爱国心吧。
三、联系阅读,深切感悟
还有人说,一件事一片情。课文还有哪些事情也体现了叔公的这份思乡情结?
1.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体会。
A.教家明说北京话。
B.站在落马洲山头北望祖国。
3.这两件事是通过家明的回忆来叙述的,这种写作方法叫插叙。
4.教师讲述舅舅故事。
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结,不仅仅是叔公心头永远的痛,也是所有海外游子的抹不掉,挥不去,刻骨铭心的烙印。许多游子为此魂牵梦绕,创作了许多的诗词歌赋来表达心声。中国台湾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的一首。
四、拓展阅读,体会感情
1.播放《乡愁》,欣赏阅读,体会游子思乡爱国之情。
2.而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所有游子的心声,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歌声中根据叔公的信,想象第二年,叔公一家将会是怎样过圣诞的?叔公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3.学生练笔。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圣诞节又到了,叔公
板书设计:
泥 土 浓浓的故乡情
奇怪的圣诞包裹
菊花种子 拳拳的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