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六》教学杂谈

2023-10-08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学杂谈 篇1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小学 谷昭莲】

  〖爱说话的孩子更聪明·教材的创新使用──口语训练的主要阵地·上好口语交际课〗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每单元都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我校60%的学生来自西部,他们不愿意说话,即便你三番五次启发,他们说起话来也是语无伦次、颠三倒四,逻辑性较差,对此,我感到很苦恼。万丈高台,起于垒土。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他们将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着想。也就是培养他们爱说话、会说话的能力。这几年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尝试,也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种做法不仅是为了变更提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它新的教学内涵。所以,在教材的使用上,我努力挖掘创新地使用教材,创设一定的机会机会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中高年级每单元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课,我都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进行。交流的同时大家互相修改、补充,觉得很完善了再写下来。如,第九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父母的爱》,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说说你的父母是怎样真正爱你的。”

  我怕他们偏离中心,先抽一名“学习困难”的学生说说。他说:“我觉得我爸爸妈妈很爱我,只要我们家有好吃的,他们从不舍得吃,等我吃剩了他们才吃。”

  我及时点拨“这是真正的爱吗?”

  这时,只见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我又抽了一名优秀生发言,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爱,是溺爱。”

  另一名学生说:“我身边发生的一件事,那才叫真正的爱。有一次傍晚放学下雨了,我没带雨伞,爸爸来接我。路上我滑倒了,我本以为爸爸会把我扶起来,我趴在那撒娇地看着爸爸不动。爸爸却用严厉的口气说:‘来,自己起来!’当时我真接受不了,事后我才知道那才是真正的爱。”

  “对,对,这才是真正的爱。”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

  我看他们已明确了什么是真正的爱,然后叫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只见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

  他们经过一番热烈地交流以后,都写出了真实感人的文章。有的同学的文章在班上读了,感动得同学们热流盈眶。

  这样训练一段时间,每个同学不但说话能力都得提高,而且都能写出500字左右的文章来。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学杂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同时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课前准备:

  单元导读后,出示《“身边的艺术”调查表》,让学生边学习本组课文边留心积累。

  “身边的艺术”调查表

  组长 组员

  调查途径

  调查内容

  艺术形式

  艺术品

  与艺术有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读内容,明要求

  1.自己读口语交际的内容.

  2.说说有什么要求?(向家大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品.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

  二、创设氛围,激发交流欲望

  如:张贴优秀画作,播放经典乐曲,展示泥娃娃,手工编织,剪纸作品,或者多媒体演示与艺术有关的各种场面/,使整个课堂有一个良好的交际氛围,从而激发动机,学生想说的欲望.

  三、联系生活,创设交际情景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资料将学生分成三组:

  艺术形式大观圆艺术品展览厅艺术故事大联播

  2.把学生分好组后,引导学生交流.交流形式不拘一格,或找同桌.或小组.或班级,也可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口语交际单位,可导游介绍.双人对话.问答,或多人讨论.辩论.评价等.

  四、在个人陈述,同桌或小组交流展示“身边的艺术”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

  要求:清楚,明白,最好能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听候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

  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课前准备:

  让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或者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

  课始,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做简单的介绍。教师相机引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做画面配音吧!

  二、上台介绍

  教师可请1到2名学生上台介绍照片内容,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教师将学生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要反复强调。让学生知道在叙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使情节展开,内容丰富,更加生动、感人。)

  三、小组交流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照片或艺术品的内容,将学生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欣赏活动组等。

  2.组内交流,互相提出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改进。

  3.每组推荐1名代表,全班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四、指导选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与口语交际内容的联系,选出有价值的题材,鼓励学生用笔反映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艺术。

  五、学生撰写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修改习作

  教师引导学生赏识他人习作的成功之处,审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修剪枝叶”甚至重起炉灶。

  七、赏析评改

  1.学生修改完毕后,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学杂谈 篇3

  学习目标

  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3.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再现情境

  1、谈话导人.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2、再现情境.多媒体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

  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3、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

  小组交流,形成观点.

  全班交际,模拟交际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

  二、联系实际,感悟父母之爱

  1、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在谈谈自己的想法.

  2、小组合作,互说互评.

  3、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疑.教师注意交际时的习惯的培养.

  三、拓展延伸,沟通情感

  1、模拟场景.如果我是爸爸,你会怎么把这三个故事讲给我听,并请我谈谈看法.(师生模拟交际.)如果我是妈妈呢?

  2、拓展延伸.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3、表扬激励,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谈话导人.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的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2、创设情境.出示话题:a.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b.你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c.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3、诱发动机.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

  二、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话题.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鼓励每个话题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1、代表交流.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a.是否有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b.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c.是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

  四、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1、明确要求.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写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意见.)

  2、各自习作.

  3、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誊写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2、提出任务.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a.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b.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同学、老师修改中指出的问题.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谈话引入.习作最主要是运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以达到互相交流沟通的目的.

  布置任务.今天回去将自己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觉得不便当面交流,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习作后,然后自己再来看.

  五、展示习作.激发兴趣

  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可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

  将自己的习作抄好后,可以向报纸杂志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