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评课稿

2023-09-20

《装满昆虫的衣袋》评课稿 篇1

  今天听了黄丽老师执教的《装满昆虫的衣袋》,受益菲浅,现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置情境                               

  摸一摸你的衣袋里装了些什么?如果一个人的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虫子会怎么样?大家感到“惊奇”“不可思议”,于是学生头脑就存在着疑问了。打开课本找出文中描写“衣袋”的句子都提到了“鼓鼓的”从而带出课题中“装满”这个题眼。  

  二、 两件事比较  

  学习两件事目的是为了说明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但两件事又有不同。一是抓纺织娘用了三天时间,捉甲虫却很“敏捷”地捉住了,可见法布尔对昆虫已相当熟悉了。而捉甲虫“静静的观察”说明法布尔已完全沉浸在昆虫世界中,从侧面更能体会他对昆虫的着迷。  

  三、对“着迷”的理解  

  文中出现了“着迷”、“迷恋”、“痴迷”三个词语,文章以此为主线。再经过捉纺织娘和捉甲虫这两件事,大家对“着迷”已有所理解。“迷恋”比“着迷”程度更深,有“依依不舍”的意思。在捉甲虫后,面对父母的责骂,法布尔仍舍不得丢掉,说明他已沉迷与昆虫世界。而“痴迷”含义更深,已经着魔了无法自拔了才叫痴迷。法布尔终生致力于对昆虫的研究,从不放弃。才使他踏入科学的殿堂成为一名昆虫学家。  

  四、再析题目  

  章最后提到了人们为了纪念他,给他的雕塑上做了个高高鼓起的口袋,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昆虫”“小动物”,再次回到题目,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他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并且全身心的投入,才使的他做的有滋有味,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包括自己。

《装满昆虫的衣袋》评课稿 篇2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33

  高语教研组 发表

  一、擅长从文章的细微处发现价值

  吴老师在执教《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擅长鼓励和辅导学生从文章一些细小的地方去发现有价值的内容。例如:为了阐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吴老师诱导学生找到了很多地方,其中能够从文章中的标点来体会的方法值得所有的同行借鉴。

  二、加强学生对文章朗读的指导。

  正如吴老师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只有通过很好的朗读,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探究,基与这一点,吴老师抓住句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良好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更深地体会文章,理解文章。   ---沈卫东

  (第一范文 m.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装满昆虫)

  此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