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乐园三》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明确交际内容——掌握交际方法——创设情境,互动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清楚表达,并能说得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收集书中人物
教学设计:
1.你们都爱看课外书吗:那么在这些书中肯定有很多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开展调查:你们都喜欢读哪些课外书,列举出最受同学欢迎的几部书。
3.小组讨论:这些书那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喜欢书中的这几个人物?讲一讲这个人物身上最能表现他性格特点的一两件事情。
4.全班交流。
5.学生评价。
6.评出班上的“说书大王”个性化备课:
《语文乐园三》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2
【词语超市】
对“读一读,记一记”的学习,应该将重点放在读音上。这些词含有本单元的会认字,“澎湃”“眼眶”等字音平时学生容易出错,要重点练习。可以采用自己读、找学生领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训练。
“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具体把握以下几点:1.词语的意思可以让学生查词典,也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体会。2.指导学生朗读这些词语,培养学生的语感。3.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4.由学生自由选词造句。
【金钥匙】
这一段文字实际上是阅读、写作的一个小窍门,从肯定、否定两方面去说明同一个问题效果会更好。可引导学生先自己读读这段文字,弄懂它的意思后,教师提问:作者想要说明的问题是什么,文章从肯定方面怎么去说明的`,从否定方面又是怎么说的。然后让学生从已知的材料中举例,看是否真正弄懂了。
【语文故事】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讲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沿街乞讨,牌子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一上午他都没有要到一分钱。诗人让·彼浩勒看到后,在他的牌子上加“春天来了,可是”这几个字后老人便讨到了钱。小故事充分表现了语言的魅力,虽然只加了短短几个字,但看起来更易引发了人们的同情心。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读书,看看究竟语言的魅力表现在哪里,先在小组交流讨论,再指名阐述观点。
【自主阅读】
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名作《猫》。文中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儿,既贪玩儿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这几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讲小猫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儿;二是稍大一点儿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这篇文章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其次是老舍先生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认认真真地读,用心品味,从而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还要让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语文生活】
本单元语文生活安排的是写一种喜爱的植物或动物。小孩子通常比较喜爱动植物,因此这项习作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但要写好并不容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开阔学生思路,使学生有内容可写。
1.课前布置,让学生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植物要注意观察其样子、颜色、习性、用处等,不懂的可以询问家长或查找资料。动物主要观察外形、性格特点、与人的关系等。
2.用些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3.提出写作要求之后当堂写。教师选出优秀的习作读给大家听,以激发学生的习作积极性。
《语文乐园三》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按照偏旁归类组词。
2、会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
3、会根据图意,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表达。
4、会用自己喜欢的边框画上自己喜欢的画。
教学重难点:
1、会根据图意,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表达。
2、会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字典
教学过程:
一、我来试试。
1、读一读。
(1)出示三个偏旁
(2)出示词语
(3)找找规律
2、查一查,认一认。
(1)教师教部首查字法的步鄹
(2)以一个字为例。
(3)学生联系用这种方法查字
3、读一读,比一比。
(1)出示两句话
徐悲鸿获得了惊人的成功。
徐悲鸿终于获得了惊人的成功。
(2)比较2句话有什么不同
(3)哪句更好。
4、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
(2)说说短文蕴涵的含义
二、探究与发现。
1、出示四幅图。
2、展开想象,分组交流。
3、小组汇报。
三、我的作品。
1、出示画好的我的作品
2、学生先搜集自己喜欢的句子
3、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上漂亮的花边。
《语文乐园三》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让学生猜出象形字,进一步加深对象形字的认识。
2.通过读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感知并学习运用“一来二去”这样的词语。
3.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悟成语所包含的道理,积累成语。
4.激发学生自由探究的兴趣,发现大自然的秘密,享受发现的愉悦。
5.启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学习续说儿歌。
教学重点:猜象形字,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律。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和想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猜字”。
1.通过看图猜出“人”字示范引路。
2.让学生自己尝试看图猜字,小组交流。
3.说说读读,每组代表发言。
4.游戏:①图找字,②字找图。
二、读一读,说一说。
1.生试读词语。
2.在小组中互读。
3.指名读,正音。
4.加上动作读。
5.试说“来去”的词。
6.试读句子。
7.引读。
8.生仿说。
三、读一读,想一想。
1.引导生自己运用拼音读故事。
2.思考问题: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组讨论、交流。
3.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4.生讲成语故事,交流感受。
第二课时
一、探究发现
1.看图说发现,组内交流。
如:太阳周围的行星有哪些?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近?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远?哪颗行星体积最大?(引导发现自己认识的字或学中有许多“星”字等。)
2.组内代表全班交流。
师对不同发现予以鼓励,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3.鼓励生收集有关宇宙的资料。
二、我的作品。
1.生自读儿歌。
2.组内互读。
3.推荐读得好的全班读。
4.齐读。
5.引读,思考:河里的星星是怎样的?是什么?
6.生说不同的句子。
7.启发生往下继续说。
《语文乐园三》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
2、了解说明事物,既可以从肯定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3、阅读语文故事《语言的魅力》以及短文《猫》。
4、习作: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或者植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熟悉的动物和植物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
2、难点:在介绍动物或植物时能够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语海拾贝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
2、了解说明事物,既可以从肯定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教师适当正音。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教师开火车检查读。
5、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说说识记的方法或书写的注意事项。
6、学生书写词语,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再强调。
二、金钥匙
1、学生自由读一读,思考:今天的“金钥匙”又给了我们一把学习语文的什么钥匙?
2、指名反馈:(说明事物,为了让人认识更全全面,除了从肯定方面说明,还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
3、指名反馈:文中列举了什么事例对这一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介绍呢?
4、教师:你能不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
5、拓展练习:
(1)猫十分喜欢吃鱼,从来不吃。
(2)妈妈性情温和,从不。
6、教师小结:同学们,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无论大家从哪个角度出发,只要表达合理,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就可以了。
三、语文故事
1、学生自由阅读故事,思考: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反馈: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出示:
(1)我什么也看不见!
(2)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4、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话。
5、师导:这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老人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可是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6、指名反馈:师导:当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时,人们。
师导:当加上“春天来了,可是”时,人们。
7、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
8、集体反馈,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里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语言的魅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猫》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猫的性格以及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猫的图片
教学过程:
自主阅读
(一)看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2、教师:我们班有谁喜欢猫呢?为什么?
3、教师导读: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很喜欢猫,他笔下的猫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把握课文条理
1、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
2、教师:从“阅读提示”中,我们知道了作者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做下面两件事情。
(1)找出介绍大猫和小猫的`相关段落。
(2)想一想:大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小猫的可爱又表现在哪里?
3、集体反馈。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介绍大猫?哪些自然段介绍小猫?
大猫:第1-5自然段。
小猫:第6-7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短文。
(三)再读感悟,体会猫的性格
1、引导学生把刚才自读的情况和同学交流:
大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小猫的可爱又表现在哪里?
2、集体反馈。大猫的古怪:既怪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的时候对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也不出;既胆小又勇敢,母猫对小猫很尽责,公猫则毫不关心。
小猫的可爱:腿脚还不稳,就学会淘气;贪玩,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抱着花枝打秋千。
(四)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1、教师导读: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猫的古怪和可爱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好好地品味一下老舍的语言特点。
2、指名反馈:你们发现了老舍先生语言上的什么表达特点?
(1)通过性格的截然相反比较突出猫的古怪。
(2)处处流露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3、教师: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
(1)学生反馈语句。
(2)教师根据句子引导学生分析、感悟,体会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句。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课外阅读描写小动物的文章3篇,思考每篇文章的写法有什么异同,做简单的纪录。
2、抄写文中划记得词语。
(七)教学后记: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习作: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或者植物。
教学重点:把熟悉的动物和植物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在介绍动物或植物时能够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读了《松鼠》和《猫》,你们一定喜欢上这两种动物了吧。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呢?
2、教师小结:同学们一谈到动物和植物就滔滔不绝、喜形于色,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动物或植物。
二、读提示,明确要点
1、指名读题目,其他人思考这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小结。
(1)抓住特点写。
(2)写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动作、习性等。
(3)写植物可以写它各部分的样子、习性、生长过程、用处等。
(4)可以写自己和动物或植物之间的小故事。
三、指导表达
(一)怎样写植物
1、写好植物的形态。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3、可介绍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
4、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可使植物更加形象、生动,语言更加鲜明活泼。
5、要真实地抒发感情。
(二)怎样写动物
1、要抓住动物的特征。
2、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3、语言要准确、生动。
四、学生练习写作,教师个别辅导
五、赏析、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
《语文乐园三》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熟字加笔画”是一种有效的记字方法。
2、积累ABAB式的词语。
3、进行分类指导,加强口语表达的训练。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5、重点练习相关的基本笔画,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书写习惯,并交流书写的感受。
6、对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达训练,鼓励学生敢于与他们交流。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相关的字、词、句的训练。
2、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习惯。
3、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习惯。
三、教学难点
注重口语表达的综合训练
四、教学准备
自制相关练习卡。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趣的汉字。
(感受并巩固“熟字加笔画”的识记方法)
引导观察,发现规律,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带读:口、四、古、田、白、由。
2、再读六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后五个字都是给口字加上两笔所组成的。
3、请你也来试一试。(及时鼓励、表扬组成其他字的同学)
4、扩展训练:
(1)试着给口字加上三笔或四笔。
(2)小组学习:自己找可添加笔画的字。
例:“日”加一笔:田、申、白、旦、旧……
加两笔:百、自、早……
(3)小组汇报。
(二)词语超市。(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特殊形式词语归类积累)
读中发现规律:
1、教师出示词卡,指名带读。
2、请学生再读:发现了什么?(一、三相同;二、四相同,是ABAB式)
3、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听出了什么?(体会ABAB式词的强调作用)
4、请学生自己练习读。
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用到过这样的词语吗?
丰富词语积累:请学生将自己喜欢的ABAB式词积累到“我的词语库”中。
(三)选词写话。(口语表达训练)
1、请学生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带读。
3、教师带学生理解词语大意。(提示词语的使用范围)
4、请学生自选词语练习说话。
有兴趣的学生可选用两个或多个词语说句子。
5、指名反馈。(及时鼓励、表扬学生)
(四)阅读欣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1、请学生自由轻声读古读。(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读)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3、请学生再练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4、指名反馈。(配乐朗读)
(五)作业。
朗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1、请学生自读所给汉字。指名认读。
2、学习“迟”字。
(1)学生按笔顺自学“迟字”。(了解笔顺规则:先里后外)
(2)重点指导写好走之旁。(三笔写成)
(3)学生练写“迟”字。
3、小组学习:观察其余的字。
(1)重点观察,说一说哪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二)语文生活。
1、看图思考。
课本第51页图上的猴子、小熊和小白兔举着相机照什么呢?
2、想象训练。
小小的照片能记下美好的时刻。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
3、小组学习。请学生介绍自己照片的故事。
请小组推荐本组说的最好的同学进行汇报。教师指导,要求不要过高,说出给谁拍照,为什么拍照即可。
4、请同学们动笔,把这个拍照片的故事试着写一写。(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写)
(三)作业。把想象的内容写成几句话。
《语文乐园三》语文五年级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我来试试:
1、读读比比形声字。
2、读词语。
3、读句子,想像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4、读记谚语,积累词句。
二、探究与发现:
想想,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激发爱国注意感情。
三、我的作品:
写话练习:我爱。
写一两句赞美家的话。
教学重难点:
1、读读比比区别形声字。
2、想想,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激发爱国注意感情。
3、写话练习:我爱;写一两句赞美家的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比比形声字。
2、读词语。
3、读句子,想像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4、读记谚语,积累词句。
教学重难点:
1、读读比比形声字。
2、读记谚语,积累词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比一比。
学生自己读一读这两组词语。
说说你的发现。
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去掉形旁,声旁可单独成字。
二、读一读。
读一读,准一读准字音。
说说你的发现:引导学生了解一对反义词可组成词语。
你能选词说话吗?
三、读一读,想一想。
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句子,一边想。
学生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内容。
说说你想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把它画出来。
四、读一读,记一记。
学生自己读一读。
表演读,比比谁读得好。
记一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想想,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激发爱国注意感情。
2、写话练习:我爱;写一两句赞美家的话。
教学重点:
想想,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激发爱国注意感情。
教学难点:
写话练习:我爱;写一两句赞美家的话。
教学过程:
一、探究与发现:
想一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你看到了悬挂的五星红旗?
说一说:在小组内说,并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导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
二、我的作品。
1、出示写作的内容:以“我爱”开头,写一两句赞美家的话。
2、学生根据写作主题想一想。
3、学生根据写作主题说一说。
4、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