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4》教案 篇1
教学要求:能自选或自拟题目,通过一两个事例,写写自己最得意的长处﹑
本领。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习作范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或本领,谁能说说自己都有哪些本领和长处?
2﹑师:那么,你最得意的长处和本领又是什么?说给同桌听听。
二﹑自读例文,感悟写法
1﹑师:今天就有两个小朋友也把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或本领写了下来,让我们来听听吧!
2﹑师出示范文,指名朗读。问:小作者各写了自己什么本领和长处?小作者是怎样把最得意的地方写清楚,写具体的?把你认为写的好的地方画一画,读一读。
3﹑生自读自画,分组交流自己画的这些地方好在哪里?
4﹑师指名汇报并相机引导。
5﹑师生总结写作要领。
三﹑教师引导,提出写作要领
1﹑师:从内容上要把“最得意的”就是最自豪和骄傲的,超出别人的,也是别人感到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的,易受感动的地方写出来。
2﹑师:那么,怎样把这些地方写好?
3﹑生分组讨论写作方法:重点突出,内容具体,抓住细节,生动有趣,表达心情。
四﹑尝试运用,口头习作
1﹑生分组根据提示口头习作。
2﹑师指名练习口头习作,师生评价修改。
五﹑学生习作,交流评议
1﹑生自行练习习作,分组交流评价。
2﹑师指名念读习作,师生口头修改评议。
第二课时(作文评讲略)
《习作4》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并能把事情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揭题大亮相
1、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用心地去观察,你就会有许多新发现。最近,你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呢?
2、例文引路
严晓敏同学也有了自己的新发现,并写下了《红豆、黄豆我来分》。
3、这次作文,就请你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发现的快乐吧!只要是你自己的发现你就可以写,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拟定题目。
二、原料大配送
1、小组讨论:我最近的新发现。
2、启发点拨:自然界有很多神奇的奥秘,生活中不断涌现新的亮点,作业中新的解法,生活中新的想法等,都可以是我们的新发现。
3、明确要求:写清楚发现的过程,用第一人称“我”来写。
三、结构大比拼
1、讨论:严晓敏同学写自己的新发现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集体交流:指名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3、提示:你的新发现的开始、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从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或得到什么收获?
4、再按要求进行交流。
四、实地大演练
1、各自练笔,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
2、小组交流,汇报。
3、评选班级“小诺贝尔“奖,鼓励学多动手实验,多观察发现。
《习作4》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围绕“漫画”老师去写习作。
教学重点
能突出老师的特点,能用具体事件使老师的形象更加突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法,围绕“漫画”老师去写习作。
教具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接触过很多老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怎样才能把老师的特点写出来呢?我们这次的习作就是:“漫画”老师。(板书:“漫画”老师)
二、审题指导。
1.读题目。(出示课件2)
思考:看到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板书:老师漫画)
2.这次习作,你应该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书:突出老师的特点具体事件)
3.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突出老师的特点呢?
(板书: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方面突出老师的特点。)
4.你怎样理解“漫画”呢?(出示课件3)
师:要突出特点,普通的地方可以忽略,要把体现特点的地方浓墨重彩地描绘、刻画,这样会使老师的特点更加突出,使人印象深刻,也符合了“漫画”这个主题。)
三、组织材料。
1.要求:(出示课件4)
(1)确定你要描写的对象,也就是先确定要写的老师。
(2)想一想:这个老师的特点是什么?
(3)想一想:在他身上发生过哪些突出其特点的具体事情?
2.汇报自己所选材料。(出示课件5)
(1)请写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评价。
(2)请中等和写作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汇报,同学们和老师及时做出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加以指导。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6)
师:刚才,我们确定了写作的材料和方向。那么,怎样才能使“老师”这个形象丰满呢?请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总结:我们除了要描写老师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内容外,还要通过典型的、具体的`事件来突出这位老师的特征。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才会更丰满。
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7)
根据刚才组织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人物外貌的特点凸现出来,要突出事件的主要内容,力求生动,能吸引人。
六、小结:
这节习作,我们给老师“画”了一幅“漫画”。在画漫画的同时,我们要抓住特点,同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习作中。
(板书:融入情感)
板书设计:
“漫画”老师
老师漫画
突出老师的特点——具体事件
突出特点——外貌、衣着、性格、喜好
融入感情
《习作4》教案 篇4
要求:语言幽默风趣;事例典型具体;感情真挚自然;实事求是。
释题
(1)今天我们的题目是什么?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
(2)
:把自己的画像写下来,让别人了解你的外表,了解你的性格,了解你的爱好,了解你的特长,写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是特点了。
给自己画像。
(1)照镜子,观察自己的样貌。
(2)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己与众不同的外表特点。
(3)引导学生描述外表。
(4)引导学生在讲述自己外表特点的同时还要加插议论。
(5)。
(6)用幽默风趣的话加上议论向大家介绍自己。
自述性格。
(1)人有什么性格。
(2)写性格特点的顺序:总起句(陈述)——叙事(典型具体)——议论(实事求是)。
(3)启发学生用陈述句的形式讲一个总起句的开头。
(4)引导叙事部分要典型具体。
(5)引导学生给自己以实事求是的议论
(6)用总起句——叙事——议论的方法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
自述爱好或特点。
(1)顺序:总起句(问句)——叙事——抒情(真挚自然)介绍自已的爱好或特长。
(2)。
(3)你认为同学们的发言哪部分讲得好,好在哪里?
(4)引导学生给自己来一个实事求是的。
布局谋。
(1)指导分段。
(2)重新明确要求。
《习作4》教案 篇5
习作3
一、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写作。
2、能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3、通过习作的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书信体的格式,从不同角度介绍家乡秀美风光或风土人情。
三、课前准备
知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家乡,并做好一定的记录。
(一) 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一封家书》
2、同学们,歌曲好听吗?其实,这首歌的歌词就是一封信。
3、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不用作文本,就用信纸和信封,怎么样?
(二)书信格式
1、(出示例文)请同学们快速地看看这封信,它跟平常的
例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1) 同桌交流。
(2) 指名说说。
(3) 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和第
二人称的写作形式。
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
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
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
紧接一行写日期。
(三) 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仔细默读王磊同学写给李阳同学的这封信,想一想,王磊从那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3、如果你是李阳,读了好友的这封来信,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吸引了你?
(1) 学生默读,圈画关键词。
(2)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四) 说说家乡
1、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
独特的魅力。
(1)展示昆山的美景。
(2)你的记忆中家乡又有怎样的美好景色呢?(指名交流)
(3)我们的家乡不仅有美好的景色,还有许多独特的地方也值得你来介绍
①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的关于家乡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把各小组的资料进行整合,列出介绍的提纲。
③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具体介绍。
2、写一写:选择家乡的一处特色写一写。
(1) 学生写片段。
(2) 指名评讲。
(3) 练写一封完整的信。
《习作4》教案 篇6
《习作2》教学设计
习作指要:
1.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同学、老师、家长画张像,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2.介绍画中的人物,用文字为别人画张像,写一写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3.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要求:
1.观察例图,学习例文,揣摩例图和例文是怎样抓住任人物特点来绘画和协作的。
2.彷例,为同学、老师、家长和想象中的人的画像,并学习例文的写法来写一篇作文。
3.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任务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介绍自己画中的人物,写出他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难点:画和写的时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一位同学走出教室,师问:刚才走出教室的是谁?
2.讨论:说一说他的外貌以及穿着打扮。
3.请这位同学走进教师,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师问:你能把他画下来吗?
4.教师指导:我们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也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物。
二.画像指导
1.(出示武建设同学的画像),你们看,这就是赵建设为他的朋友武建设画的画像,谁来说说武建设的外貌?(这是他的外貌特征)
2.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武建设有什么爱好吗?(这是他的特点)
3.我们在画的时候,要把人物的特点画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谁。
4.学生提起手中的画笔,为别人画像。
三.例文引路
1.小作者是怎么介绍武建设同学的这些特点的呢?我们来看看赵建设同学写的作文。
2.指名一生读例文,其他同学认真想,想一想:小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武建设同学的特点?
3.学生讨论,指名交流。
4.教师小结:介绍画像中的这个人,可以写他的外貌,也可以写他的性格和爱好者,但都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
5.学生分别练说自己画像中的人物。
6.集体交流。
7.教师评点指导:为抓住人物的特点,在介绍他的性格、爱好时,可举一两个例子。
四.学生习作
1.明确要求:向大家介绍画中的人物,要抓住他的特点,写清楚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等,也可以举一两个例子,语句要通顺,要把话说清楚。
2.习作顺序:先介绍他的外貌,再写他的性格、爱好。每写一部分用一个自然段,要有条理。
3.练习成稿,修改评议。
《习作4》教案 篇7
教学目标1.学会用一件或几件事反映一位老师的思想品质。2.初步学会有详有略安排材料的作文方法,并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教学准备:回忆自己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二课时 9月13日 总第10-11课时 教学环节达成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通过学习《师恩难忘》,让学生由此及彼来学习作者选材的方法。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1) 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 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学习《师恩难忘》,体会作者选材的用心。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以例文为学习对象,引导学生边读边领悟本次写人作文的要点和方法。 1.自读例文,想一想: (1) 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 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 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2) 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入微,具体感人。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 (3) 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读例文,思考作者选择的事例特点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把句子划下来。 小组讨论、交流。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具体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写法。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 明确习作要求,引导学生回忆事例,并学会选择材料来表现人物。 运用写法来尝试完成习作。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 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来再写下来。 2.引导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在小组中交流。 3.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 4.拟题,完成初稿。 教师巡视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与老师的点点滴滴:一次倾心的谈话、一次深情的暗示、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严厉的目光、一次令我心跳的家访、一幕深情的凝望、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个令我激动的电话…… 搜寻记忆中老师关心、教育你的一个动人的场景。 在小组中交流。 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拟题,完成初稿。板书设计: 写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 抓事例典型 描写具体生动(细节) 加入我的感受 习作1评讲 9月14日 总第12课时教学目标: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2、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习作,能清醒认识自己习作的优缺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达成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明确要求 进一步明确写人习作的要求。1、再出示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 3、提示: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1、读例文 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2、交流: 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入微,具体感人。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二、学习细致刻画人物 抓住细节,进行具体描绘,使人物形象鲜明。1、一次倾心的谈话、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严厉的目光、一次令我心跳的家访、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个令我激动的电话……细细搜寻记忆中老师关心、教育你的一个动人场景。2、完善细节描写。1、学生回忆捕捉与人相处时细腻的动作语言、丰富的神情变化。 2、交流。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情作细节处理。三、讲评学生习作 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1、分别请程宇婷、李丹、朱员金、许政等同学读自己的习作。说说他们习作的优点。 2、读杨光、徐孝怡习作,指出问题 。3、学生互相读习作 。4、学生修改习作、订正错别字。1、请学生谈谈这些同学习作如何?补充交代。 学习别人的习作优点 2、讲讲他们习作的问题: 3、帮助同学指出习作中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4、学生自改、订正。四、欣赏订正 按要求认真改正作文。
《习作4》教案 篇8
一、讲授要求:
1.学习例文,相识作者是怎样议决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形貌得风雅感人的。
2.议决讨论交换学会选择典范事例,能自拟标题。
3.学习写好人物行动、状貌的要领,做到风雅感人。
二、讲授重点:
学习借鉴例文的写法,选取典范事例,抓住细节描画人物。
三、讲授难点:
引导门生回想事情经过,使文章言之有物。
四、讲授准备:
课件
门生素材积聚
第 一 课 时
一、 学习例文,借鉴要领
1.结构门生重读《师恩难忘》的第二段内容,再次相识“身临其境”的觉得。并议决讨论得出作者之以是写得云云生动具体,是因为他选取了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范事例。
2.用投影片出示《我的班主任》,结构门生学习。
1)初读片段,团体感知。知道文章选的典范事例是冯老师帮我纠正写字姿势一事。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再读片段,要修业生圈画出文中形貌冯老师帮我纠正写字姿势的语句,然后讨论:作者重要是从哪些方面描画冯老师的。
3)交换讨论,得出结论:
小作者是从行动、眼神等方面描画冯老师的。老师强调:“正因为作者抓住了冯老师的行动、眼神这些细节形貌,以是才华写得云云的风雅、生动。”
4)结构门生思考讨论:作者将重要人物描画得非常过细了,那么与这件事有关的其他人物是不是就可以不写呢?议决讨论使门生知道,其他人的体现、感觉也要写,只是不做重点形貌。
3.小结写法
1)师生接洽两篇例文讨论:怎样才华写好一小我私家
2)师相机板书:选取典范事例
抓住细节形貌(行动、语言、状貌、生理……)
关连人物的感觉、反响
3)西席强调,通常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令人激动的事情,岂论事情是大照旧小,都可以称之为典范的事情。
这部门的讲授目标重要是资助门生学习借鉴例文的要领来描画人物形象。
自学,相识,交换
初读,思考:例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再读,思考
交换
讨论:怎样写好一小我私家
二、明白要求,引导选材
第 二 课 时
1、出示习作要求,请门生自读,自己审题。引导门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发展无不渗入分泌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
启发门生回想全部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向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资助、教导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厥后再写下来。
2.引导选材:老师体贴资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结构讨论:结构门生讨论,使其明白这件事可以是有关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有关生存方面的;可以是老师的一次勉励,也可以是老师的一次品评;可以是有形的资助,也可以是无形的资助(如:西席的品德魅力、头脑品格对门生的影响和熏陶)……要选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范事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两件事。议决这次讨论,尽大概地打开了门生选材的思路,制止了选材雷同,千人一壁的问题。
4.小组互说:怎样才华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 。说明白老师为什么资助自己,是怎样资助自己的,要用上即日所学的细节形貌的要领将事情说具体。
5.拟题,完成底稿。
6.结构修改。
7、指名全班交换,师生评议引导
门生实习写作,完成底稿,西席巡视,相机点评引导
自读,思考
交换
讨论
小组实验说
拟稿
评议
门生习作
第三课时
一.小结
二.引导修改
三.实验修改
1. 小结这次习作的大略情况。
2. 表彰这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 精良片断。
3. 表彰这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 精良片断。
4. 总结这次习作的重要问题。
1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
(1)这一篇习作与适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重要是什么缘故起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管理?
(4)要是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2、结构交换。
3、提问:(1)从适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开发?
(2)你以为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1、 求同桌交换互提修改意见。
2.西席巡视修改情况。
1.看例文,思考。
2.同桌讨论,修改。
3.小组讨论。
4.指名汇报。
5.指名增补。
6.一一指名答复,交换。
7.同桌交换。
1.实验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4》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两幅图画,准确地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重点:
看懂图意,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难点:
能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具体,写完整,写生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2、聊一聊,说一说。
看到图上内容,你们能猜出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学生看图各自练习说话。
二、启发点拨,情感互动
1、瞧一瞧,说一说。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一定非常感兴趣。愿意把你看到的图画内容说给大家听吗?
2、猜一猜,议一议。
眼看着这只大花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
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
三、拓宽思路,体验实践
1、想一想,说一说。
大家根据课本上两幅图的内容,大胆地想象一下,后来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后会怎么样呢?
2、议一议,比一比。
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果,比比哪个小组说得好。(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四、各自写作,表达体验
学生各人按照自己对两幅画面的理解和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的想象,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讲评)
一、简介本次习作基本情况。
大部分同学想象力丰富,想象合情合理,并能用语言把所编故事写下来,语句通顺,描述具体,情感表达真实自然。
但也有极少同学语句不通,胡编乱造。
二、典型习作集体点评。
利用实物投影仪将作文展示出来,分别点评。
1、语句欠通,表述不清楚的作文。
2、比较优秀的作文。
板书设计:
大胆想象
看图续编故事 内容要具体
叙事要详略得当
《习作4》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 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 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
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
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
(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
(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
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
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
(1) 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
(2) 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
(3) 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
(4) 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体。)
(5) 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第二课时
一、理清条理,练习写。
1、师: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补充。
(1)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
(2)由条理地写,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二、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采用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2、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誊写。
《习作4》教案 篇11
教学目的:修改习作,完善习作
重点难点:修改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习作初稿
1、学生朗读习作初稿
2、学生欣赏,习作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
3、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说说是怎样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
4、提出修改意见
二、学生修改习作
1.欣赏自己的习作,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
2.检查习作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3.进行修改
4.小组内交流评议
5.再次修改
三、誊写习作
将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四、示例。
霸道的“皇太后”
我特别喜欢母鸡,家里曾养过六七只,其中一只又大又霸道,人称“皇太后”。“皇太后”全身披着金黄色的“披纱”,头戴一顶鲜红的“后冠”,还有一对灵敏的小眼睛,可谓神气十足,威风八面。
记得有一次,我抓了一大把米喂它们,“皇太后”扑扇着翅膀飞奔过来,最先抢到我的面前,那眼神似乎在说:“小主人,你来得正好,快喂喂我吧!我都快饿死了!”见它这副馋样,我乐悠悠地把米放进槽里。“皇太后”立即跳到槽前,做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它专挑大颗的吃,吃一阵后又转过头冲着别的鸡“咯咯”地叫,好像在说:“急啥,等我吃饱了再说……”瞅准一个空子,“黄妈妈”偷偷啄了一颗掉在地上的米,正想啄第二颗时被发现了,“皇太后”一下跳到“黄妈妈”的背上,用力地啄着,“黄妈妈”疼得直叫唤……
还有一次,“皇太后”边散步边“咯咯咯咯”地哼着小曲。或许是它饿了,当它看到邻居家的聪聪手中的牛肉干时,眼睛都直了,迟疑了片刻,就向聪聪手中的牛肉发起了猛攻。聪聪连忙追打“皇太后”。“皇太后”见势不妙,蹿进了旁边的竹林里。它不甘心地拍打着翅膀“咯咯”地叫了几声,好像在说:“可恶,你这个小毛孩连我也敢打!”聪聪刚放下心来,正想把牛肉放进嘴里,“皇太后”又来了。这次,它更大胆了。只见它气冲冲地拍打起翅膀,伸长脖子敏捷地往上跳,边跳边啄。牛肉没啄到,聪聪的手倒被“皇太后”啄破了皮。聪聪边哭边拾起地上的石子狠狠地向“皇太后”扔了过去,“皇太后”见无机可乘,只好灰
溜溜地逃了。
哎!我家的“皇太后”就这个德性,谁叫它是“皇太后”呢?
《习作4》教案 篇12
习作2
[教前思考]
本次作文是要求作者观察一种小动物,然后写下来.在这里,教材的要求更为明确了,要求学生"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它的动作.观察动作要仔细,要有耐心,有时要反复观察.比如小鸡吃食,公鸡打鸣,鹅鸭凫水,猴子嬉戏,鸟儿飞翔等等.然后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适当地打比方.当然也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作文要求十分明确,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要求,把握观察与写作的方法,通过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导入.
(1)那位同学家养有小动物,请你介绍一下你家的小动.
(2)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你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教师适时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二,观察体验
1.展示你喜爱的动物.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画出它的外形或找出它的照片,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有顺序地说说它的外形.
2.抓住特点说具体.
抓住你所喜爱的动物的一二个特征说具体,先小组交流,再班上交流.(学习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3.交流与动物的关系,表达情感.
你与你喜爱的小动物有过怎样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说说你所如何表达你爱小动物的
4,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三,评改交流
1.小组评改.
2.班级交流.
小组推选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
四,学生修改誊写.
五,习作讲评
总述:本次作文,同学们都写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都能抓住动物活泼可爱的特性来写.一些同学较好地对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作介绍,可以看出这些同学为写好作文查阅了不少资料,值得大家学习.
但本次作文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一些同学没有处理好记事与动物的介绍,缺少对动物的描写.
展示几篇习作,分组进行评析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我家的花母鸡
汤冯哲
我家养了许多鸡,超级可爱!但在这里我要特别的写我家的母鸡,因为我觉得母鸡比公鸡漂亮多了.
那只鸡我叫它"白雪公主".虽然叫它白雪公主,但它却总喜欢蹦蹦跳跳,还很喜欢啄我的手指头.不知怎的,它啄我手指头时,不但不觉痛,而且还感到挺舒服呢.
白雪公主很漂亮,全身羽毛都是白白的,头部的羽毛有许多黑色的斑点.在它的尾部,白色的羽毛中点着些斑点,好极了.还有几撮金黄色的羽毛,与白色的相映衬,特别的好看.
还有一只老母鸡,它全身金黄,如美丽的凤凰,特别是尾巴,拖得长长的金黄中带着白边黑点的,又如孔雀.这母鸡特别贪吃,每当给它们食物时,它总是冲在第一个,生怕别的鸡抢完似的,就是那些高大威猛的大公鸡,也让它三分.
看家狗
杨怡静
我家有只看家狗,它活泼,可爱,逗人喜爱.
这可爱的小狗,我就帮它取了个名字,叫"叮叮".它有着那黑珍珠般的眼睛,黑不溜秋的鼻子,乌黑的嘴唇,可爱极了.还有它那雪白的毛,又细又长的尾巴,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叮叮个子不大,小巧玲珑,但吃起来很厉害.我帮它准备了个盘,每餐都要拿去.它的一顿饭,我能吃一天呢.叮叮有个好习惯,也值得我去学习,那就是不剩饭,把盘子添得干干净净的.好像它也知道,农民伯伯种出粮食很不容易.就因为它吃那么多,才有力气帮我们看门跟着我跑.只要有外人来,没与我们主人打招呼,它总是汪汪地叫个不停.
叮叮这可爱的小家伙,我真喜欢它.
[教后反思]
《习作4》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根据教材提供的四个题目,选择一个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也可以自己命题)。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搜集材料的习惯,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见闻,不断积累习作素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1、审题。
(1)启发谈话:今天出示的几个作文题,大家看看,你觉得应该怎么写?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写写自己的体验或感受。 a 我喜欢的一篇课文。 b 有趣的一次实验。 c 冬天。 d 盼春节。
2、指导。 (1)回忆你的生活,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个人谈谈,在小组中交流。
(3)在班级里谈,老师和同学交流。
3、范文启发
1、教师出示搜集到的范文,分发。
2、同学们阅读,寻找灵感,汲取创作的源泉。
3、师生交流。
4、朗读,指导。
5、分篇谈构思,谈写作意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指导选题
1、在这些作文题里,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2、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文章题目,确定你要写的内容。
3、小组讨论,确定自己打算写的作文题目,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构思。
4、小组交流后,推荐一个同学参加全班的交流。
5、师生交流,然后评点。
二、拟题列提纲
1、把你想些的作文题写下来。
2、自拟一个新颖的题目。
3、写出你的提纲。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
三、写作评点
1、写草稿。
2、老师巡视,指导。
3、自读自改。
4、同座互读互改。
5、老师选择好的作文全班讲解,评点。
师:同学们,在这些作文题目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我喜欢写冬天的故事,冬天的生活实在太有趣了,令我难忘,所以我要写冬天。
生:上学期,科学老师教给我们一个幻化玻璃的实验,我至今记忆犹新,科技真是奇妙。
生:我喜欢写的题目是《我喜欢的一篇课文》,不过我有疑问,我到底写哪门学科,我想写一篇英语课文。
师:当然可以。只要是你确实喜欢的,都可以。刚才大家看到了这些题目,谈了自己的想法,那么,该怎么写呢?
(各位同学参加讨论)
五、讲评修改
1、 针对同学习作进行讲评。
2、 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讲评进行修改。
[1] [2] 下一页
课前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建议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习作7就是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练笔,表达想法的一次有效契机,在充分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有充分的写作自由,达到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自由表达、自出新意的境界。
课前思考:
本次习作,一共提供了4个题目,这4个题目都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搜集材料的习惯,让学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见闻,不断积累习作素材。
题目一《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本册工有26篇课文,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课文(也可以不限于本册所学的课文),这个题目让学生有话可写,写出自己的感受;二是可以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再次受到思想、文化、情感的熏陶。
题目二《有趣的实验》写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一次实验,这个实验可以成功的也可以失败的;可以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中完成的,也可以是自己在家里尝试做的……要紧扣“有趣”二字选材。想一想这次实验为什么有趣,是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是留下难忘的教训。或者是从中得到启迪。要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题目三《冬天》可以写冬天的情趣,可以写冬天的景物,也可以写冬天的活动。写的时候要注意将冬天的特点与其他季节区分开来。唯一遗憾的是我们这里不下雪,冰也结得不厚,让学生的作文少了部分可以写的。
题目四《盼春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早春节即将到来时,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度过这个春节,习作要突出“盼”字。让学生要注意把春节中的一些场面写生动了。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教学,让学生自由习作,自由发挥,在写作前的辅导显得有些无奈。为了提高写作效果,于是我在习作讲评方面下了些工夫。首先,先让学生对自己的选题、命题进行思考,通过点评与交流,看看哪些题目写得精彩且有新意。其次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构思作一番交流,看看文章的谋篇布局是否合理。这些准备作好之后,让学生进行哟扑针对性的自我修改。最后,拿出一本修改得还不好的文章进行集体修改,拿出一本优秀作文进行佳作欣赏。
教学反思:
学生的习作中,最多写的是《盼春节》,都能紧紧围绕“盼”字来写,基本上都写了三点理由:一有压岁钱,有了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二可以玩各种游戏,睡懒觉;三有许多好吃的。说到压岁钱,曹云卿写得最搞笑:看到那红红的纸,我的手指就条件反射似的来回摩擦,眼睛就发定,把一个小财迷的形象写得淋漓尽致。
总体说本次习作的题材比较好写,学生都写得比较好。
上一页 [1] [2]
《习作4》教案 篇14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五年级作文教案《习作2 风波 》。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以“风波”为主题,写一篇记事的文章。
2、要写明记事文章的四要素,注意细节描写。
3、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情感目标:能从习作中受到一定的教育或启发。
内容分析教学重点:选准事件,是偶发的矛盾、误会或纠纷。
教学难点:过程叙述要清楚、有条理、注重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一、指导审题。
让学生明确“风波”就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矛盾、误会或纠纷过程,紧扣文题选材。
二、学习材料,明确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指导语。
2、同桌交流读懂的内容。
3、汇报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三、指导立意选材。
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事,为什么要写它。
四、草拟写作提纲。
1、 一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是段落提纲。
2、口头交流写作提纲。
五、起草成文。
第二课时
一、评改习作。
1、评改要求:
(1) 所选事件是否符合文题。
(2) 事情经过叙述是否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有细节描写。
(3) 结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是否符合实际。
教 学 流 程个性化设计
(4) 语言是否通顺准确。
2、选择典型习作,由作者读给大家听,并按评改要求评议。
3、启发学生自我修改习作。
二、抄写成文。
《习作4》教案 篇15
教学要求:
1、能按要求观察一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或者自己做一个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养成勤于观察,多动手,多动脑的良好习惯。
2、能将自己的实验观察情况说说,并在写作中写清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重点难点: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做好实验记录,在写作中写清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科学课上已经做了不少有趣的实验,前几天,老师也请大家注意观察科学课上的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的经过和结果,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动手操作,并做好记录。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交流实验记录。
二、交流实验记录
1、拿出记录,回忆实验情景,和同桌说一说实验的经过和结果。
2、推荐部分学生在班级交流。
三、明确要求,完成作文初稿
1、明确习作要求:边实验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的经过、结果写下来。
2、确定写作材料。完成习作初稿。
四、交流作文初稿,师生点评。
1、小组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师生评析。
2、同桌互评。
3、学生修改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4 记一次实验
实验步骤清晰
实验结果清楚
《习作4》教案 篇16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范例作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自画像。
1、同学们看了杜小虎的自画像后,都跃跃欲试,回家去画了自己的自画像,今天都带来了吧!
2、老师随即选择几幅,让大家猜一猜。
3、请同学们选出画的最像的一幅,讨论:这幅画的哪些地方最像?
4、请这幅画的作者介绍:怎样画的?
抓住了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方面特点。
小结:要画得像,就得找准人的特点。画画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
(二)学习例文。
1、读例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
2、再读文章,把文章中主人翁的特点找出来并画出来。
3、分析人物有哪些特点?
姓名:杜小虎 年龄:9岁
体重:20千克 身材:身高1.2米,瘦而结实。
表情:笑眯眯 穿戴:蓝色衣服。
爱好:喜欢打乒乓球,喜欢读书。
找重点:
(1)要点: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爱好。
(2)顺序:从身材、长相、表情、穿戴到爱好、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
4、教师小结:写人要抓住每个人的特点来写
(1)我的十分钟。
(2)请同座位互相对自画像提意见,说说对方的特点。
(3)按一定顺序说一说《我的自画像》。
(四)师生交流:
1、有没有觉得难写的地方?
2、重点交流写一个人的外貌应该怎样写?
要抓住一个人的特点,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五)品读范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写草稿。
1、教师巡视,拿一篇习作读一读,大家猜一猜。
2、师生共同“评评看”,肯定,表扬优点,指出缺点。
3、我的十分钟。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三)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桌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四)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五)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六)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 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板书设计:
我的自画像
要点:身材、长相、表情、穿戴、爱好。
顺序:从身材、长相、表情、穿戴到爱好、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
范文一:
我的自画像
我是个可爱又温柔的小女孩,今年九岁了,我有一个好听的小名叫“欣欣”。
我有一头自然的黑中带黄的长发,时常扎着两只小辫子。两条弯弯的眉毛,就像柳树叶一样,可漂亮了!眉毛下面上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像两个圆圆的大葡萄。一个小巧灵珑的鼻子,樱桃似的小嘴能说会道。我一笑起来,就会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不胖不瘦的身材,非常苗条。我喜欢穿红色、粉色、蓝色的衣裙,因为我穿裙子真的很好看,就像一只美丽的花蝴蝶。
我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做的手工又好看又好玩,我还喜欢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比如掠衣服、洗碗、擦桌子等,我还喜欢画画、写书法、更喜欢看课外书。
我特别喜欢画水粉画。等我长大了,一定要画出故乡的江南风情,画出祖国的壮丽河山,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范文二:
我的自画像
我今年9岁,身材矮小。我有一张红苹果似的小脸,淡淡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不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灵巧的嘴巴,一见家里有客人,就连忙打招呼,大家都说我有礼貌,就因为这样,妈妈还给我起了一个绰号“小八哥”。
我喜欢穿有“舞”字的衣服,因为我喜欢跳拉丁舞。前年,我因为跳舞好被老师在我额前贴了个“舞”字。下课了,同学们就老喜欢在我面前转转。我大吼了一声,一下子把他们吓跑了。哈哈!同学们说我的声音像一只老虎在睡梦中打鼾。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我是谁吗?
《习作4》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了解这个故事是怎么编出来的
2能根据自己的玩具编出一个童话故事,并写下来。
【教学重点】
通过组合玩具展开想象,编出很有趣的确童话故事。
【教学准备】
1两个玩具指偶。
2学生准备两样以上的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手上套着两个指偶(比卡丘和机器猫),配音:
(比卡丘):哎呀!老兄,你看,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老朋友哦!你兄弟大脸猫也来了,还有大力水手、米老鼠等等。
(机器猫):真热闹,今天是什么日子呀?他们都跑到这儿来了?
(比卡丘):这你都不知道?今天他们全是跟着他们的主人来的,要表演节目的,看谁表演的好,今天可有好戏看了,要大饱眼福了。
(机器猫):那太好了,我都等不及了。(兴奋地大叫)
(比卡丘):嘘,小声点,他们老师来了。咱们还是躲到旁边去看吧!
2、老师带领学生阅读习作要领。
二、分组准备
1、组,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几个人一组。
2、先给自己的玩具取个可爱的名字。
3、给自己的故事取个有趣的题目。
4、分组准备。
三、学生准备过程中,师在旁配音。
(比卡丘):老兄,你看他们编的还不错呢!
(机器猫):嗯,是不错,今天他们的小脑袋转的挺快的,也挺会说话的,那个史奴比说话还挺幽默呢!
(比卡丘):你看,你兄弟大脸猫的表情可真丰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皱眉头,可真有趣。
(机器猫):这样会动脑筋,会说话,有表情才好呀!你看他们老师嘴都合不拢了。
(板书:动脑筋会说话有表情)
(比卡丘):老师走上讲台了,正式演出就要开始了。
四、请同学上台表演
1、一组学生表演完后,老师配音:
(比卡丘):这个故事还不错,就是我没听清楚发生在什么地方。
(机器猫):不是你没听清楚,而是他压根儿就没说,不交代一下时间、地点可不行。
(比卡丘):对,还要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才行。
(机器猫):你别急,后面的故事肯定越来越好的,张老师经常表扬他们三(1)班同学聪明呢!咱们继续往下听吧!
(板书: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2、学生继续表演
请学生根据板书评讲这些故事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
五、学生试写,师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