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

2023-08-10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 篇1

  一、导入

  1、最近我们语文课和音乐课组成了一个教学单元,走近古典音乐。同学们认识了许多古典音乐家,欣赏了不少古典乐曲。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维也纳,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他们在维也纳创作了许多优美的音乐作品,因此在那时,形成了一个“欧洲古典音乐流派”,因此,维也纳也被称为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这节课,我们再次跟着作者,走进维也纳,感受维也纳。

  二、自读课文

  1、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想到维也纳去看一看吗?(播放录像:金色大厅、音乐喷泉、雕塑、)背景音乐:蓝色多瑙河

  同学们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来到维也纳街头,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音乐家的大理石石像。

  ·王宫的草坪上的巨大的音乐符号装饰。

  ·我还看见了有许多街道、公园、礼堂都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维也纳高大的楼房和建筑。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蓝色的多瑙河。

  走进维也纳大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金色的雕塑。你们知道是谁吗?

  (约翰·施特劳斯、莫扎特)

  能不能给大家描述一下,你来到莫扎特的雕像前,他是什么姿态?什么神态?周围有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莫扎特似乎还在为我们人类谱写优美的歌曲。

  ·他可能还在练习没有完成的乐曲。

  ·他仰望着蓝天,似乎在聆听着优美的旋律。

  ·他仿佛看着周围优美的景色,迸发出灵感,又写出了一些优美的乐曲。

  ·这时候他一定在心中默默地回想着这首曲子的旋律。

  有一位诗人看到莫扎特的雕像,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瞧!在郁郁葱葱的树影中,一位意气风发的艺术家正目视前方,挺直腰杆,挥舞着手笔。他就是维也纳的骄子——莫扎特。无数快乐的小天使簇拥在他的身旁,是陶醉在他美妙的乐曲之中,还是为他喷薄而出的创作灵感所折服?

  觉得这段话写得怎么样?

  ·十分有诗意,而且十分恰当。

  指导读好这段话。指名读。

  莫扎特很早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被称为“音乐神童”,这段话,不仅表现出雕塑的姿态,而且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女生配乐齐读。

  其实,刚才大家看到,在维也纳街头,以及那些风格独特的建筑还有很多。可以说,这些雕塑和建筑就是维也纳凝固的音乐。而那些喷泉则是灵动的音乐。刚才同学们说到,很多街道、礼堂都是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我们说,维也纳是用音乐作装饰材料的。

  板书:音乐装饰

  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第三小节读好。

  学生齐读。

  来到维也纳,就要走进人们的生活。板书:音乐生活

  走进他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指名读第4小节。

  走进维也纳人的生活,你最想到哪儿去了解他们?这样,请大家伴随着音乐,走进人们的生活,边听,边想:你仿佛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出示:我来到了——,——;我来到了——,——;我又来到了——,——……

  ·我走到街头,一听那些街头艺人弹奏古典音乐。听到了悠扬的音乐声。

  ·我补充,那些艺人如痴如醉的弹奏着,仿佛他们已经融入这音乐殿堂。

  ·我来到了他们的家庭,看到了他们在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首古典音乐,我也加入了他们。

  ·我来到了街心公园,看到了成群结队的人,听到了舒缓起伏的音乐。我深深感到了那浓浓的音乐氛围。

  还有同学去公园了吗?

  ·我去公园的时候,那天正好是夏天的晚上。公园里正在举行露天演奏会我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那音乐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空中飘溢、回荡。

  指名读。

  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就是声音略微有点低。

  你能读得超过她吗?

  指导学生评价。再指名读。

  我仿佛也闻到了那股清香,听到了那悠扬的乐曲。

  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同学们还到了哪儿?

  ·我来到了维也纳的家庭中。父亲弹奏着音乐,孩子们欢笑着,跳着优美的舞蹈,脸上洋溢着笑容。

  你问过他们,今天是不是什么节日?(圣诞节)那你问问他们,如果不是几日,他们会不会这样?(也是这样)

  ·我来到了金色大厅,听到了拉德斯基进行曲。就连宫殿中的士兵也有音乐伴随着。

  ·一队队士兵在音乐的伴随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宫殿里来回走着。

  ·我来到了维也纳的街道,漫步街头,似乎觉得,维也纳空气里也都是音乐。

  我们在一起来感受一下。(播放录像:街头艺人演奏着各种乐器)

  这些热爱音乐的人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这是他们举行广场音乐会的情景。你们看,广场上人山人海。台上的演奏者们,激qing洋溢,台下也是群情沸腾。这儿是一个欢乐的海洋,也是音乐的海洋。

  能用这当中的一些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出示:请同学们选用“聆听、掺和、飘荡(弥漫)、陶醉(沉醉)、情不自禁、融为一体”等词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练习。

  ·我仔细聆听着那动人心选的音乐,音乐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我陶醉在这音乐的海洋中,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和音乐融为一体。

  ·我走在街心花园,看着那一根根音乐雕像,聆听着优美的华尔兹圆舞曲,花香和音乐而来,我陶醉了,仿佛与音乐融为一体,看着那高兴劲儿,我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

  我们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老师读第一句话,第一排读第二句话,依此类推。

  走进他们的生活,我们发现,音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进一步了解维也纳,还有哪儿必不可少?(歌剧院)

  (星罗棋布)

  有哪两个是最著名的?(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

  自己读课文5、6、7小节,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他们的。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

  这儿用了一系列的数据,从这些数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国家歌剧院非常宽敞。是欣赏音乐的最佳场所。

  ·我感觉到,国家歌剧院可以称得上世界一流的歌剧院。在那里听音乐一定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在介绍金色大厅的时候,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不是用数据,而是主要写他的金色。

  一共用了6个带有“金”的词语。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他的金碧辉煌表现出来?指名读。

  加上音乐,你一定能够读得更好。

  配乐朗读。

  音乐剧院,音乐厅的装修是如此豪华。大家此时一定有一个愿望,想到金色大厅去看一看,去听一听那儿的音乐。

  播放画面。

  夜幕已经降临,华灯齐放,你们听。(音乐起)有音乐传出来了,让我们加快脚步吧。音乐已经开始了。

  (播放录像:拉德斯基进行曲)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维也拿,我发现,在维也纳,处处都离不开音乐。现在我们欣赏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你能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这次音乐之旅的感受么?或者说说你现在对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印象?

  ·维也纳在我的心中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城。

  ·在音乐家雕塑前听到的是音乐家的。。这就是维也纳的深。

  ·维也纳的音乐还久久地在我的耳边回荡。

  ·到维也纳去吧,那里的音乐会让你的身心来一次彻底的洗礼。

  ·在维也纳有雄伟高大的哥特是建筑,还有优美动听的音乐。在那里可以置身一个纯洁无邪的境地。

  音乐使一切都变得非常美好。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 篇2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跟一个地方有关系。

  生:维也纳。

  师:知道维也纳是哪个国家的首都吗?

  生:奥地利。

  师:维也纳在什么位置?

  生: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一个小镇子里。

  师:北麓是什么意思?北麓的麓是山脚下。意思是

  生:小盆地。

  师:意思在阿尔卑斯山北面的山脚下。

  师:说维也纳是著名的音乐之都,相信吗?

  生:相信。

  师:现在,请你快速地浏览课文,看从哪里可以看出维也纳是著名的音乐之都?

  生读书,圈画。

  师:找到了吗?

  生1: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生2: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生3: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点起来的城市。

  生4: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生5: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

  师: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总起句。

  师:如果光从内容上看,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维也纳。

  生:每一句都有音乐这个词。

  师:维也纳和音乐之间就是这样一个密切的关系。这样,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师生配合读)

  师:读着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在旁边简单地写一写。

  生:(写)

  师:我们来听听,你们都找到哪些句子,让你觉得很意外。

  生:大家,请看第二自然段。世界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大多都在这里度过了主要的音乐生涯……我从这里看出,维也纳给了许多音乐家以灵感。

  师:这样的地方,可以称之为他们的——。

  生:摇篮。

  师:在维也纳,你可以见到大师们的作品,还可以见到大师们的手迹。(看图,大师的手迹)

  师:所以,课文中这样写道:

  生: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师:下面,我们去维也纳的大街上看一看。看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很意外呢?

  生:为了纪念大师,……多用大师的名字命名。

  师:是不是,全部用大师的名字命名?

  生:不是。是大多。

  师:在维也纳大街上,一不小心就踏上了音乐,就遇到了音乐家。接着往下找。

  生: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逸、回荡。

  师:注意掺和的读音。再找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轻轻地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去听,用你的心去想。

  生: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逸、回荡。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很多人在维也纳的大街上演奏乐器。

  师:你仿佛闻到什么?

  生:花草的芬芳。

  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音乐在演奏着。

  师:一起读:

  生: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逸、回荡。

  师:还有哪些句子很优美?

  生:……随时都可以听到华尔兹圆舞曲。

  师:维也纳的人们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教师板书:摇篮 装饰 离不开 音乐之都,边说,边引领学生总结板书)这三段话,你愿意读哪段,就读哪段。老师为你配上音乐、

  生:(读一段。下课时间到)

  师生再见。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 篇3

  一、课前交流 营造音乐的氛围

  (学生在《维也纳的森林》乐曲中入座,欣赏)

  师:听着这段乐曲,你此时的心情如何?

  生:刚才有点紧张,现在好多了。

  生:我很快乐,就想站起来跳个舞。

  生:这音乐很优美,我跟着点点头,脚打打拍子。

  师: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让我们记住曲名《维也纳的森林》,作曲:约翰. 施特劳斯。再静静地往下听。

  二、复习导入 重在学习方法指导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读题。请大家打开课本。上节课我们用概括的学习方法把课文读成了一句话,还记得吗?

  生: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师:紧接着把这句话读成了哪两个词?

  生:世界著名、音乐之都(师圈音乐之都、板书世界著名,齐读两个词)

  师:然后把课文读成了一段话(课件出示)课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写音乐之都维也纳:

  生: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生: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生: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生: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世界著名。

  师:如果把这篇文章比作一首曲子,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用概括的学习方法抓住了它的主旋律。今天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维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都,还世界著名?

  三、扣“世界著名”,学习6、7、5小节

  (一)学习第六小节

  师:到维也纳,你最想去哪里?

  生:到金色大厅。

  师:真会选地方,正如它的 名字,“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耀眼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感受一下2007年新年音乐会。姑娘们,穿上漂亮的礼服,小伙子们整整齐齐系上领结,(一学生插嘴:还要穿上燕尾服。)准备好了吗?再让我们带上优雅的笑容,走进“金色大厅”。(课件:金色大厅画面,2007年新年音乐会音乐。30秒左右,教师开始配乐范读第六小节。)

  师: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说说你对“金色大厅”的感觉。

  生:我仿佛来到了皇宫。

  生:到处金碧辉煌。

  生:这里到处有音乐的味道。

  ……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的感觉大致分为两类:有人体会出了金色大厅的华丽,有人体会出了它浓浓的音乐氛围。请你自由读课文第六小节,用横线画出体现金色大厅华丽的词语,用波浪线画出体现它充满音乐氛围的词。(学生读,圈画)

  师:(出示第六小节文字)从哪些词看出它的华丽?

  生:金色大厅、装饰精美、金碧辉煌、金色墙壁、金色胸像、金色大门、金色镂花梁柱、巨大的吊灯、金光闪闪

  师:读出华丽的感觉(生读词)再读这段话(生读整段话)。作者抓住金碧辉煌来写,你又能突出他们来读,真让我们身临其境。

  师:哪些词让你感受到它浓浓的音乐氛围?

  生:音乐女神雕像

  师:音乐女神是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和赫拉的女儿,总称为缪斯。她们共九位女神,掌管文艺,有的管音乐,有的管悲剧,有的管喜剧。

  生: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音乐女神彩像。

  师:能在82页的图上找到大理石音乐女神雕像,音乐大师的胸像,音乐女神彩像吗?请同学上来边指边说说它们的位置。

  生:(移动鼠标指)雕像在正厅两边的墙壁上,一边八尊;音乐大师的胸像在这里包厢的门口,没拍出来,就在这个位置;音乐女神彩像在顶上

  师:方位词语使我们一看就明白了,条理清晰。现在老师读方位词,大家读其他部分,读出文章的层次,读出金碧辉煌和浓浓的音乐氛围。(教师引读)

  (二)学习第七小节

  师:每到新年,在“金色大厅”里都要举行新年音乐会,那是怎样的情景?自由读第七小节,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自由读)

  生:我觉得很热闹。

  生:我知道新年音乐会很盛大,维也纳人很重视新年音乐会。。

  师:能把“热闹”、“盛大”换成更准确的词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吗?

  生:场面隆重,连奥地利总统和各界名流都来登场。

  师:登场,总统就得上台演奏了,换一个准确的词。

  生:奥地利总统和各界名流都出席。

  生:能在金色大厅登场演出的音乐家都是非常著名的,我知道宋祖英和谭晶去过。

  师:是呀,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都为能在这里演出而感到骄傲。2003年,宋祖英应维也纳政府的邀请,在金色大厅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她唱的第一首曲子就是《茉莉花>>,优美的旋律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的音乐,感受到我们扬州的美.维也纳市长不由得用中文说了句“顶呱呱”。

  生:那里的音乐会非常令人享受,慕名去听的人非常多。

  师:世界各地的爱好音乐的人们为在金色大厅欣赏到高水平的音乐会而感到荣幸。所以说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是维也纳的,是奥地利的,更是全世界的。(学生顺着老师手势齐读“世界著名”)

  (三)学习第五小节

  师:提到“金色大厅”,人们就不得不提到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请看第五小节,你发现这一小节与“金色大厅”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重点写了舞台。

  生:用了很多数字。

  师:对。请默读第五小节,圈出数字,从这些数字你能看出什么?提醒学生连单位一起画。

  生:从1869年看出歌剧院的古老。我算了一下,到现在有138年了。

  生:我还画出了46米、1500平方米、,一个舞台就这么大,我知道了国家歌剧院规模宏大。

  师:从舞台边上到后面的背景,这段距离称为纵深,我们现在上课的阶梯教室长25米,国家歌剧院的舞台有两个阶梯教室长。舞台面积1500平方米,阶梯教室面积420平方米,舞台有四个阶梯教室大。(学生一片惊呼)怪不得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四、扣“音乐之都”,学习2、3、4小节

  (一)学习第二小节

  师:金色大厅、世界歌剧中心是维也纳华丽的外表。记得一位旅行家曾经说过:要想真正了解一座城市,走进它的博物馆,触摸它的历史,再住上十天半个月,看看那里人民的生活。现在,让我们学习2、3、4小节,去思索维也纳华丽外表下,真正迷人的风采。

  师:(出示第二小节的文字)什么是摇篮?在文章中指哪里?

  生:摇篮本来指哄小宝宝睡觉的摇床,课文中就指维也纳。

  师: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让我们读懂第二小节。请同学读第二小节,其他同学画出你不理解或比较陌生的词。

  (学生边听朗读边圈画)

  生:我画了“手迹”、“音乐生涯”。

  生:还有“欧洲古典音乐”我没听说过。

  师:(出示几份手迹图片)那什么叫“手迹”?

  生:亲手写的东西就叫“手迹”,上面图图画画,还有用不同颜色的笔修改的地方。

  生:有点像草稿。

  师:从十八世纪到现在,二百年过去了,这些发黄的稿纸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维也纳这些大音乐家很多,所以手迹随处可见。

  生:维也纳人很重视音乐,搜集到音乐家的手迹,还都放到博物馆里。

  …………

  师:老师这里有两段手迹中的乐曲,也就是欧洲古典音乐,我们来感受一下舒伯特的《小夜曲》。(播放)你感受到什么?

  生:很优美,我仿佛沐浴着清幽的月光。

  生:我感受到淡淡的忧愁。

  生:非常安静,让人想睡觉。

  师: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再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播放)你又感受到什么?

  生:气氛很紧张。

  生:敌人打来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开始。

  生:命运之神在敲门,贝多芬并不害怕。

  …………

  师:这就是欧洲古典音乐,有的优美,浪漫,令人陶醉,有的催人奋进。除了贝多芬、舒伯特这两位欧洲古典音乐大师,书上还提到了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他们的名字在音乐史上都是震耳欲聋的,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名字。(生齐读)

  师:(结合课件对欧洲古典音乐三位乐圣简介)请你将课前搜集的这些欧洲古典音乐大师的资料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生:莫扎特被称为“音乐神童”,七岁

  生:贝多芬四岁学习钢琴与小提琴,七岁登台献艺,被人们称为乐圣。

  生:贝多芬是德国人,他后来生活在维也纳。

  生: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31岁英年早逝。作品有《天鹅之歌》、《冬之旅》。

  …………

  师:这么多的伟大的作品,怪不得称他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 ,他们都出生在维也纳么?现在说说你对“音乐生涯”和“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的看法。

  生:许多人出生在其他地方,比如贝多芬德国人,但当他们喜欢音乐后都到维也纳来了。

  生:这些世界著名的乐曲大多是这些音家生活在维也纳时创作的,也就是说欧洲古典音乐发源于维也纳。

  生:音乐大师就喜欢住在维也纳,维也纳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音乐大师。

  …………

  师:维也纳的历史就是欧洲古典音乐的历史,这么优美的旋律,这么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维也纳真不愧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二)学习第三小节

  师:走上街头,你更能感受 到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自由读第四小节,告诉老师,你看到了哪些与音乐有关的装饰品?

  生:我看见了很多音乐大师的塑像。

  生:我看见了用鲜花装饰起来的音乐符号。

  …………

  师:(课件出示)来欣赏一组维也纳街景。

  师:做维也纳的花草很滋润,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高音谱号,做维也纳的石头很幸运,一不小心被雕刻成了莫扎特,受到世人的瞩目,做维也纳的人就更幸福了,因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三)学习第四小节

  师:(出示第四小节)从书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生:“人们在漫步时……华尔兹圆舞曲。”

  师:了解华尔兹圆舞曲吗?(放音乐)华尔兹就是圆舞曲,是一种三拍子的音乐,一个重拍,紧接两个弱拍。(一边感受乐曲,老师一边轻击节奏,学生很自然的也跟着拍)从乐曲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欢快优美。

  生:节奏很快。

  生:我感受到跳舞的人舞裙不停地旋转、翻飞,令我眼花缭乱。

  …………

  师:把这种幸福的旋转读出来。(指导朗读)还可以从哪些句子看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生:“夏天的夜晚……回荡。”

  师:老师想为这句话配上一段音乐,这节课欣赏的四段音乐,你觉得配哪一段比较合适?

  生:我想伴着舒伯特的《小夜曲》来朗读。(舒缓而深情地朗读起来)

  师:欣赏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难怪孔子听到好的音乐,三月不知肉味。听了这么深情的朗读,我们今天午饭都吃不出什么味儿了。还有谁来读?

  (在迷人的小夜曲中朗读,学生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很投入。)

  师: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读得让人心都醉了。你听到什么乐器在演奏?

  生:小提琴的演奏悠扬婉转。

  生:我还听到了萨克斯的声音,非常浪漫。

  生:手风琴的节奏很欢快,拉得行人直想跳舞。

  …………

  师:真是个迷人的夏夜!多么令人向往!还可以从哪些句子看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学生读剩下的句子。)

  师:街头巷尾什么意思?

  生:从街的这头到街的那头都是音乐。

  师:意思你是懂了,可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不能这么拆开理解。谁来换个词或把这句话说通顺?

  生:大街小巷都是。

  生:走在维也纳的街上,无论走到哪里你都能听到这些音乐。

  师:确实我从网上了解到,在维也纳的宾馆里放的是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出租车里放的还是施特劳斯的圆舞曲。

  师:惯例在文中指什么?

  生: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师:在我们觉得应该是庄严肃穆的政府会议上响起的是小夜曲,交响乐, 这

  已经成为惯例、传统。你觉得维也纳人民怎么样?

  生:他们非常喜欢音乐,已经到了痴迷的境界了。

  生:维也纳人很懂得享受音乐,连普通的家庭都能开家庭音乐会,我想他们一个个看上去肯定都是很有修养的样子。

  生;维也纳的人们多才多艺。

  …………

  师:多么热爱音乐的民族啊!所以维也纳出了那么多的音乐家,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都喜欢到维也纳生活。如果你生活、工作在这充满音乐氛围的维也纳,你感觉怎么样?

  生:我的心情一定会很轻松,因为音乐可以让我忘记所有的烦恼。

  生:我很向往这样的音乐王国,随处能接触到世界各地的音乐大师,有空就去歌剧院,真幸福!

  生:我相信如果我生活在那里也会每天去参加露天音乐会,当一个小提琴手。

  …………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用你独特的声音,独特的节奏,自由读第四小节。(自由朗读后,指名朗读第四小节)

  师: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维也纳的空气里掺和着音乐,街道、家庭、会场上弥漫着音乐,甚至连每一个维也纳人的身上也散发着音乐,这就是维也纳,这就是一天也离不开音乐的维也纳,这就是音乐之都维也纳。

  五、课后延伸

  师:同学们,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维也纳是音乐的圣殿。教着这篇课文,我就想起孔子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能培养品德高尚,举止优雅的人。我们不光要有举着荧光棒跟着歌星呐喊的激情,更要能坐在音乐厅欣赏高雅音乐。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把这些曲子找来听听。最后,让我们在2007年新年音乐会的华章中静悄悄、优雅的离开教室。(放《拉德斯基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