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2023-08-03

《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

  二、说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今天我上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就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文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难点:运用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片断。

  四、说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开课之初,我就直奔课题,并让学生从课题中了解今天要学的课文主要是讲什么的,同时,告诉孩子们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二)、复习词语,理解词意学生已经五年级了,所以我在这里没有把字词的学习作为重点,只是让他们一读带过,说几个理解了的词语的意思就可以。

  (三)、概读课文,初识形象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为两步:

  1、这篇文章中的三个片断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分别选自哪本小说?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选自《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2、生自由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描写的语句描写方法(效果)

  (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我设计这两步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四)、品读《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这个环节是我这节课的重点部分,也是一个铺垫的环节。学生在读、画、品的过程中把小嘎子机灵、顽皮的性格特点牢牢地印在了脑海中。同时了解了动作描写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篇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示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学习重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示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通读课文

  1、出示课题:

  人物描写一组

  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是怎样描写的。

  2、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二、默读课文,畅谈感受

  1、默读课文:

  寻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同学充沛发表意见:

  ⑴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比方:

  小嘎子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

  ⑵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方:

  严监生临时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沛说明严监生的吝啬……

  ⑶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示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比方:

  “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三、深入研读,感受人物

  1、选择自身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⑴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

  ⑵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课本上。

  ⑶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切磋研读效果。

  第二课时

  一、课堂交流,分享效果

  1、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儿竞赛摔跤》的学习情况:

  ⑴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她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上风。”──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机灵和“狡猾”。

  ……

  ⑵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2、交流《临时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

  ⑴严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总部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越发指得紧了。”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

  ──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

  ……

  ⑵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3、交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习情况:

  ⑴“凤辣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认未到而声先至,其他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唯有她“放诞无礼”,活脱脱的泼辣相。

  ……

  ⑵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二、反思形象,感悟写法

  1、快速阅读三篇短文,你认为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标注。

  2、交流讨论,同学只有发言,讲述自身的看法和理由,教师可随机点拨,点拨的要点:

  ⑴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如:

  小嘎子的动作就是一个小小朋友才会做的,他的想法也是小小朋友简单的“狡猾”。

  ⑵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形象。如:

  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凤辣子”在众人面前风风火火的语言,都有力地表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⑶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如:

  “凤辣子”一下子转悲为喜时,一前一后说的话,就是典型的人物语言;严监生那伸着的两个指头,就是典型的动作描写。

  三、创设情境,尝试描写

  1、小结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有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要典型。

  2、回忆生活中影响深刻的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断。

  3、讲评同学描写的片断,也可以让同学相互评点。

  四、作业

  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性格的句子。

《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人物描写一组》。本组课文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展开学习的,一篇篇文章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非常独特,它是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3个人物的鲜活形象和文章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人物。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交融、交织的整体,因为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

  1、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本文的三个人物来自三部著名作品,怎样通过课堂让学生激起阅读的兴趣,是我们语文课要追求的。所以我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让他们触摸作品中的人物,触动他们读书的欲望。

  2、在学习中总结学法。这是三个人物描写的片断,教学的重难点大同小异,采用同种教学方法会显得重复枯燥,同时教学要注重方法的传授,因此,我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学习方法,再通过老师导学,尝试自学,合作研读三个环节,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分两课时学习。第一课时:从文学作品入手,让学生谈谈对《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三部作品的认识,初步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三个人物的性格。第二课时,从片断入手,具体感受人物性格和写作方法。下面我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本课时我分四步进行。

  (一)导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1、出示自学提示:①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小嘎子的特点?请画出相关的句子。②小胖墩也是个拦路摔跤的惯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③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学生自学。

  3、全班交流,先重点指导:

  小嘎子的句子有:

  ⑴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小嘎子机警敏捷,会利用自己的优势,不蛮干。)

  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猴儿似的"充分表现了小嘎子的机灵。"总想使巧招"说明小嘎子在比赛中肯动脑筋,不硬拼。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小嘎子输在身材,力气不如小胖墩儿。)

  ⑵让学生带着体会后的这种感情读好这几句话。

  小胖墩的句子:

  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定,硬是扳不运输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小胖墩儿确实不赖,占了身体优势,并不像外貌所表现的"傻大憨粗".)

  4、学习写作方法

  我说:同学们,这只是一个片段,然而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再读一读片段,想一想作者是什么样描写的。

  (让学生明白,作者是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来刻画,用词准确生动。)板书:动作

  5、总结学习方法

  让学生归纳一下刚才学习这个片段的方法:我和学生归纳总结出三个步骤:一读片段找句子,二读句子谈感受,三读片段悟方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或是学生间的交流代替个体的感悟,因此,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教师并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总结。】

  (二)自学《临死前的严监生》

  1、让学生运用以上三步骤方法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一片断。

  2、汇报自学成果,全班交流

  让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句子交流: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伸着两个指头。

  (奄奄一息的严监生看见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怕费了油,又不能说话,只得伸着两个指头,挣扎着不愿断气,细节描写使人们岁这个吝啬鬼的形象过目不忘。)

  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的紧了。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严监生"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不是因为几年未曾见面的亲人,而是不放心两茎灯草,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作者对任务的刻画细致入微,层层推进,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赵氏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这里着墨不多,但却是前文层层设置悬念的揭晓,又对守财奴临死前的担忧做了绝妙的映衬。】

  3、再读片段,学习方法

  在这个片断中,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将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夸张放大,(临死前为了两茎灯草不愿断气),进行细致刻画。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如:一声不倒一声、伸着两个指头、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登时断了气)来展现其内心世界,语言简练但又极富表现力。板书:神态

  【在上节课老师逐步引导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的的尝试,实现了由扶到半放。回顾学习方法一环,要让学生明确步骤及目的,保证自主学习的实效。】

  (三)合作学《"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1、通过前两个片段的学习,我们已经总结出了三步走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们尝试着运用这种方法以小组的方式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⑴外貌描写—俗气、狡黠(板书外貌)

  (2)语言描写—放纵、逢迎

  ⑶动作描写—圆滑

  【学生在实践总结与初步尝试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指导到位、组织有序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的相互交流;在全班交流的环节中,教师相机点拨提升,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课文的内涵。】

  (四)整体感知,感悟写法

  1、快速阅读三篇短文,如果让你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你们会用什么词?交流后板书(可爱、可笑、可怕)

  2、你认为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标注。

  3、交流讨论,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师可随机点拨。

  点拨的要点:

  (1)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如,小嘎子的动作就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的,他的想法也是小孩子简单的"狡猾".

  (2)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如严监生临死前身处两个指头,"凤辣子"在众人面前风风火火的语言,都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

  【从整体入手,从片段分析,再回归整体,对写作方法来一个总结,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本文的写作方法,而且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这样的知识网,会学以致用,实现对写作方法的借鉴。】

《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今天我上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就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文中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难点:运用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片断。

  四、说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开课之初,我就直奔课题,并让学生从课题中了解今天要学的课文主要是讲什么的,同时,告诉孩子们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

  (二)、复习词语,理解词意   学生已经五年级了,所以我在这里没有把字词的学习作为重点,只是让他们一读带过,说几个理解了的词语的意思就可以。

  (三)、概读课文,初识形象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为两步:

  1、这篇文章中的三个片断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分别选自哪本小说?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 《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选自《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2、生自由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描写的语句描写方法(效果)

  (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我设计这两步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四)、品读《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这个环节是我这节课的重点部分,也是一个铺垫的环节。学生在读、画、品的过程中把小嘎子机灵、顽皮的性格特点牢牢地印在了脑海中。同时了解了动作描写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仿写《掰手腕》     仿写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难点,我想:也是语文课工具性的体现。学生天生爱玩,于是我就设计了“扳手腕”这个活动,并出示了相关的要求,让学生在写的时候有可操作性。在学生比赛扳手腕的过程中我既充当裁判员又当了解说员,为的是给学生一些写作的语言,同时引导他们观察扳手腕这个活动,让他们在写作时有话可说。 在孩子们写的过程中,我在巡视,同时也有意识地观察哪些孩子写得较生动、有趣。然后把他们请上来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请大家评一评。评的过程中其他孩子一定会明白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也了解了怎样才能写好这个片断。   最后,我又请孩子再上来复现扳手腕的过程,同时请写好了的学生当解说员。这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从想到写,从写到说的过程。

《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是来自高石碑镇小学的刘铭,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物描写一组》,我将从课文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课文解读

  《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专题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3个片断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断,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主要侧重于动作描写,《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对严监生的两根手指和几次摇头这些细节描写,将严监生守财奴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作者则主要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来渲染人物性格。3个片断都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二)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特别是描写王熙凤外貌的一段,读通顺、掌握朗读技巧,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朗读、探究、交流、自主学习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亲近名著,阅读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三个片断的难易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把第三个片断作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二、说教法,学法

  为体现课标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朗读品味——自主交流——回归写作的设计思路。指导学生用圈点划线的方法自由读课文,再进行展示交流,培养学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画面导入,吸引学生的目光

  出示学生运动会中跳高比赛的图片。这样熟悉的画面、动作,应该怎样用文字生动形象地描写人物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人物描写一组,学习作者是怎样写人物的。

  我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导入,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二)初读课文,切入重点片段

  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前蓝色文本框里的阅读提示,看哪一个同学最先理清人物描写一组中描写了哪几个人物形象。直接切入第三个片断的教学。

  这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的引领,让学生明白读导读提示能帮助我们读懂课文内容。

  (三)品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1、指导学生读描写王熙凤的外貌的句子,朗读这一段我用了拆分法,引导学生一层一层读,化解读的难点,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这段华丽的衣着打扮描写,可以看出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

  3、刚才我们是从王熙凤的衣着描写上体会她是个怎么样的人,现在同学们来看看她出场时说了哪些话,看视频,注意听她说话的声音和语气,然后评价一下。授课时学生说出哪句就品读哪句。

  在此处插入视频,让学生观看《“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电视片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为学生理解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在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说到哪,就讲到哪,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四)学生自读自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

  学生分组自学第一、二个片断,用学习《“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方法,边读边感悟,找出能反映人物性格的词句。展示交流。

  这个部分把学习的过程充分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先独学,然后再群学讨论,教师只充当引导、总结的角色。

  (五)习作练习

  1、出示课前导入的图片,请学生用2~3句话描写跳高的小男孩。

  2、点几个学生展示一下,学生点评。这里要淡化教师的行为,让学生互相评点、互相学习,教师只需引导,及时肯定。

  最后师总结:王熙凤只是红楼梦里的一个人物,红楼梦中对本课出现的林黛玉也有精彩的描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红楼梦》这本世界名著找出来好好的读一读,还可以用我们学习的方法试着写一写“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位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总结语在于激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亲近名著,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说板书

  人物描写一组

  凤辣子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小嘎子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严监生细节描写

  本课板书设计较为简单,主要在于归纳人物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学完后有个直观的感受。

  我的说课到此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课前准备

  观看电影《小兵张嘎》电视《红楼梦》《儒林外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导语

  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老师出示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学生读,正音。如“擞”,应读“sǒu”,不要读成“shǒu”;“绽”,应读“zhàn”,不要读成“zàn”,也不要读成“dìng”;“扳”,应读“bān”,不要读成“bāi”。

  3.思考:文章的主要写了什么

  4.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

  2.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

  3.再次模仿小嘎子的动作

  4.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课文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

  出示重点语句:

  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②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③两个人走马似的转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仰面朝天。

  写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小组交流,这些语句体现了小嘎子什么样的性格,全班交流。

  四、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1.组内进行朗读,各组推荐最佳选手进行比赛。

  2.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怎样刻画人物呢?方法是多样的,有以环境描写来烘托的间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直接揭示,还有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写法。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这一意义上说,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

  动作描写动作细节,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重笔特写凸现人物的个性,提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监死前“伸”最终使其成了世界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又一吝啬鬼的典型。至于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九尺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时的得意,浓墨泼写体现人物性格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浓墨泼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刻划人物的一项基本功,其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开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得注意合情合理。

  这篇短文采用的是内心自白法。即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如“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句心理描写。

  五、拓展

  阅读《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